2.画面感能量: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
当我们进行文案创作时,必须清晰地意识到,不同词汇的画面感能量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动词的画面感最强,其次是名词,最弱的是形容词与副词。
动词本来描述的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天然地能让文案呈现富有力量感的画面。比如红星二锅头有两组文案,“用子弹放倒敌人,用二锅头放倒兄弟”,一个“放倒”,就能体现出烈酒象征的热血和义气。这样的动词,能让软绵绵的文案立刻精神抖擞起来。“把激情燃烧的岁月灌进喉咙”,这句文案也异曲同工,一个“灌”字用得巧妙。试想一下,如果把“灌”字换成“喝”字,文字的画面感就会大打折扣。“灌”字能让人联想到“一仰脖子把酒一饮而尽”的画面,非常过瘾,让人热血沸腾,和红星二锅头这款烈酒的产品属性也很协调。
台湾地区本土超市品牌全联超市,就曾通过系列文案,提倡一种全联式的、省钱的消费观。出现在全联广告中的,不是常去超市的阿公阿婆,而是外表时尚但同时抱有精打细算消费观的年轻人。一则宣传海报文案是这样的:“我的猪(储蓄罐)长得特别快。”其中的“长”字,勾勒出了符合品牌气质、接地气又生动的画面。还有一则文案是:“养成好习惯很重要,我习惯去糖去冰去全联。”这里则运用同一个动词不同的含义,表达出核心诉求。
看了这么多案例,你一定在想,到底如何利用动词,写出具有画面感的文案呢?在文案写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一步一步地锻炼动词的使用技巧。我是这样做的:
● 先按需求写出一句文案;
● 试着将它改写成含有动词的句子;
● 审视这些动词,试着找到更好的动词替换它。
比如,你需要给一家淘宝店铺写一句文案,目的是告诉目标受众这里的东西物美价廉,值得购买,这时可以分三步来撰写并优化文案:
● 这家淘宝店的东西很便宜、实惠!
● 5块钱能买到的,为什么要花10块?
● 能花5块钱买到,凭什么要掏10块?
第一句文案,“这家淘宝店的东西很便宜、实惠!”是一句把诉求说清楚了,但是十分平庸、味同嚼蜡的文案,这样的文案在信息爆炸的传播环境下,基本上只有被淹没的命运。第二句文案,“5块钱能买到的,为什么要花10块?”开始站在受众的角度来阐明利益,比第一句文案更能引发受众的兴趣。第三句文案,将“花”字改成“掏”字,换了一个动词,让语气强烈了不少,也让文案更具有画面感。
在文案工作者的日常工作中,可以有意识地使用这样的“三步练习法”,不要嫌麻烦、费时,毕竟,有价值的目标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提升文案写作技巧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