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利率调控政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六 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对金融结构的总体影响

1.利率市场化必要性和改革进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从宏观层面来说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开展有其必要性。

第一,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项措施。在现行的金融管理体制下,借贷利率大多由中央银行掌控,所实行的标准都是由一家机构制定的,缺乏市场意见的支持,容易导致利率和现行的经济环境不相适应,使得资金的利用率低。各大小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浮动权应该向实权过渡。在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目的的前提下,资源的优化配置是重要的保障。而利率的市场化可以促进资金按收益的高低在社会生产各部门进行分配,通过有效组织资金来源、安排投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并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发展,实现利润最大化,优化中国产业结构以及资源配置。

第二,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利于宏观经济调控。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更加依赖价值杠杆与市场机制。中国传统的利率管制严重约束了资源配置中价格杠杆作用的发挥。利率管制造成利率调整严重滞后,缺乏弹性,对公民的投资行为没有明显的导向效果。同时还严重约束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使得国家在进行宏观调控时无法对货币供应量进行有效掌握,严重削弱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而利率市场化有助于建立社会投资和消费的市场传导机制,使中央银行可以有效利用利率变化进行宏观调控,以此影响商业银行的市场行为和价格决定能力,使利率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

第三,利率市场化有助于完善金融市场并促进中国市场经济与国际经济趋同。随着利率市场化发展,中国可以与国际进一步实现同步发展。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与国际的交流日益频繁,竞争也愈发激烈,因此,中国需要改变原有的利率管制,采用国际普遍认可的市场规则,这样才不会使中国在国际金融竞争中处于劣势。此外,中国还处于经济发展的初期,因此金融市场还不够完善。然而利率市场化有助于产生一个跨国界、多元化、富有分配和投资效率、发育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在这样的金融市场中,可以通过多种交易方式如分散资产组合等有效规避运营风险,可以通过多种避险工具更加有效地规避投资风险。而中国境内的外资银行和企业就能够通过国际金融市场进行融资,大大降低融资成本。中国的企业也可以通过外资银行进行贷款。

1993年,党的十四大发布《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的金融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总体思路逐步推进,2004年中国基本实现了外币存贷款利率完全放开和人民币“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目标。随后,央行改革重心转向市场利率体系建设,以为存贷款利率完全市场化创造基本环境。截至目前,以SHIBOR利率为定价基础,辅之以国债利率和利率互换等品种的市场利率体系也已初步建立。2013年7月20日,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管制标志中国利率市场化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表2-5给出了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具体进程。下一步,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将进入最为关键,也是风险最大的一步——存款利率的市场化。站在这个时间节点上,首先应该对过去利率市场化的效果进行一个总结,同时展望一下未来存款利率的市场化路径。

表2-5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2.存贷款利率在中国利率体系中的地位

确定存贷款利率在中国利率体系中的地位,需要分析中国利率体系的组成。中国利率体系可以分为官方利率和市场利率两种类型,官方利率包括:①再贷款利率,指中央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所采用的利率;②再贴现利率,指金融机构将持有的已贴现票据向中央银行办理再贴现所采用的利率;③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缴存的法定准备金支付的利率;④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缴存的准备金中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水平的部分支付的利率;⑤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同时,中央银行还控制存款利率的浮动范围。

如果考虑信用风险,市场利率包括:①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指银行间市场中,金融机构之间互相进行无抵押信用拆借的利率;②银行间国债回购利率,指银行间市场中,金融机构以国债进行抵押的短期借贷利率;③交易所国债回购利率,指证券交易所市场中,金融机构以国债进行抵押的短期借贷利率;④央行票据利率,指中央银行发行的各种票据的利率;⑤国债利率,指财政部发行的各种期限国债的利率;⑥企业债券利率,指企业在债券市场上发行各种债券的利率。

利率市场化针对的肯定不是市场利率,因为市场利率本身就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市场化主要针对的是官方的管制利率,因此,改革的目标应该是官方利率,而我们一般提到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改革对象是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第一,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是中央银行与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发生借贷的利率,可以由中央银行完全控制,而存贷款利率是金融机构和借贷人之间发生借贷的利率,中央银行无法监控每一笔存贷款业务。第二,在所有的官方利率中,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直接影响经济生活中的各个部门。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反映的只是金融机构和央行之间的借贷关系,而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既涉及企业部门的投融资决策,又涉及居民部门的储蓄、消费和投资,还涉及银行部门的资产负债业务的开展。第三,存贷款利率是各种市场利率的基础。不管是已经利率市场化的国家,还是还没有利率市场化的国家,中央银行都要对利率市场进行引导和调控,使得市场利率不会出现大的波动,资金成本不会出现太大的偏差,中央银行的各项货币政策也可以有效地执行。在中国,在存贷款利率没有放开之前,这一基础性、指导性的利率就是存贷款利率。

基于以上三点,我们可以看出,存贷款利率在中国利率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和指导性的地位。它的放开一定会对旧有的利率体系造成巨大冲击。这也是中国要谨慎、稳妥、逐步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原因。

3.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对中国金融结构的总体影响

前面几节分别分析了贷款利率市场化对企业部门的影响,存款利率市场化对居民部门的影响,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对银行部门的影响,以及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从这些分析中,基本可以了解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对中国经济各部门的影响。那么下面从金融结构上分析过去利率市场化的一系列措施给中国的金融体系带来了什么影响。

对金融机构来说,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在终止金融机构依靠利差获取高额利润的时代,倒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提高服务能力。同时,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在考验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根据世界各国的利率市场化经验,中国可能会出现一波较为明显的金融机构并购潮。具体来讲,利率市场化推进以来,对不同类型的存款人和贷款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水平将会存在较大差异,这对其信用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风险管理能力不强将导致不良贷款率上升;利率市场化造成利率波动性较大,迫使金融机构提高自身的利率风险管理能力;利率市场化以来资金流动频繁,迫使金融机构发展更强的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这些能力的差异正在慢慢导致金融机构产生明显分化。经营能力较强、能够降低运营成本和管理成本的金融机构将会迅速获得市场份额;经营能力较弱、不能有效转型的金融机构将面临关闭亏损网点、规模缩减、利润降低的局面,甚至会陷入破产的困境。

对金融市场来说,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正在给予直接金融市场更多的发展机会。居民更多地投资于直接金融市场,更多的资金进入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品种大大增加,形成由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外汇市场、证券市场、黄金市场等组成的健全的多层次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正在改变扭曲的资金供求关系,金融工具定价将更加合理。金融市场出现了信用级别差异较大的金融工具,高风险、高收益的金融工具品种大大增加。包括次级债券、金融衍生品、结构性金融工具等的多种金融工具创新,使得金融市场具备更多的风险管理途径,能更好地满足客户的投资和风险管理需求。基于利率市场化后的利率波动特征,将会出现利率期货、利率期权、利率互换等利率衍生品,满足各类金融市场参与者规避利率风险的需求。银行类金融机构会加强收费类业务的创新,以拓展息差之外的利润来源,并加强对利率类理财产品的创新,以满足客户财富管理需求。

就金融安全来说,利率市场化改革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如果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在宏观经济形势不够稳定的条件下,利率市场化会对金融安全构成威胁。利率市场化完成后,往往会出现利率水平明显高于改革前的状况,导致过量外资流入,本币升值,通胀加剧,如果本国政府无法抵御外来资本冲击被迫宣布本币贬值,就会造成外债负担加重,金融机构破产,爆发金融危机。而在建立了成熟的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体系的前提下,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将会使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管理层形成良性互动,推进其他领域的改革,形成健康完善的金融体系。

就金融国际化来说,利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了国内金融体系对热钱冲击的防范和抵御能力,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在使国内的金融资产价格与国际接轨,使国内金融市场吸引更多来自国际的投资资金,推动金融市场更进一步的国际化发展。利率市场化还将进一步降低国内外金融资产的利差,推动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人民币更多地作为贸易货币、投资货币,甚至是储备货币,进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如果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较弱,市场将会面对热钱流入流出的冲击,汇率体系不堪重负,最终崩溃甚至爆发金融危机,拉美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教训就是前车之鉴。

主要参考文献

1.张跃文:《中国金融体系的结构与变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仲深:《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结构研究》,哈尔滨商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3.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吴超:《我国金融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稳定性研究》,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12。

5.陈雨露、马勇:《社会信用文化、金融体系结构与金融业组织形式》,《经济研究》2008年第3期。

6.彭建刚、李关政:《我国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内在关系实证分析》,《金融研究》2006年第4期。

7.徐卫国:《我国存贷款利率管制的利弊分析及其对策》,《世界经济情况》2007年第6期。

8.范杰、叶林峰:《取消贷款利率下限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中国信用卡》2013年第9期。

9.许洋:《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10.廖群:《取消贷款利率下限改革意义大于市场效果》,《文汇报》2013年8月5日。

11.张东奎:《东亚经济体利率市场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12.泰翰·菲兹罗、楠斯·颇特、艾得·泰科斯、胡妍斌:《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比较与借鉴》,《新金融》2010年第10期。

13.张帅:《我国居民部门资产替代行为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14.樊卫东:《中国利率市场化研究:必要性、难点性和条件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2。

15.万荃:《推进中国利率市场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16.肖建学:《银行理财业务与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中国市场》2012年第46期。

17.汪霞:《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及基本条件》,《现代商业》2013年第29期。

18.李晓岩:《利率市场化:条件、问题及对策》,《现代管理科学》2012年第6期。

19.周茂清:《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其应对》,《当代经济管理》2012年第6期。

20.黄金老:《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

21.巴曙松、严敏、王月香:《我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22.王在全:《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的挑战与对策》,《新金融》2013年第11期。

23.尹兴中:《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国际经验》,《北京金融评论》2013年第3期。

24.陈璐:《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金融监管研究》2012年第12期。

25.樊胜:《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26.尹继志:《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改革路径选择》,《金融与经济》2012年第5期。

27.马胜杰:《从国际经验看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世界经济》2001年第5期。28.肖欣荣、伍永刚:《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业的影响》,《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第1期。

29.爱德华·肖著:《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王威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30.殷剑峰、王增武主编《影子银行与银行的影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1.李波、伍戈:《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及其对货币政策的挑战》,《金融研究》2011年第12期。

32.金玲玲、朱元倩、巴曙松:《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影响的国际经验及启示》,《农村金融研究》2012年第1期。

33.杜相乾:《中国低利率政策研究》,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12。

34.李扬:《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突破》,《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12月16日。

35.李程:《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两难困境的化解》,《金融经济学研究》2013年第5期。

36.刘鑫:《中国金融市场化过程中的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东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37.赵进文、高辉:《中国利率市场化主导下稳健货币政策规则的构建及应用》,《经济学(季刊)》2004年第1期。

38.周世成:《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和利率市场化》,《浙江金融》2006年第8期。

39.刘雅然:《中国利率市场化及利率政策效应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40.古旻:《中国“双轨制”利率传导机制及效应研究》,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41.代军勋:《利率市场化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10期。

42.温彬:《我国利率市场化后基准利率选择的实证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第11期。

43.张晓慧:《全面提升Shibor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地位》,《中国金融》2011年第12期。

44.郭建伟:《以Shibor为基准的金融机构利率定价实践》,《中国金融》2009年第21期。

45.冯宗宪、郭建伟、霍天翔:《市场基准利率Shibor的基准性检验》,《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46.时光、高珂:《对SHIBOR作为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有效性检验》,《财经科学》2012年第2期。

47.王志栋:《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选择的实证研究》,《投资研究》201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