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猴:印度“哈奴曼”和中国“孙悟空”的故事在泰国的传播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两大东方文明古国——印度和中国的古典文学中都有代表性的“神猴”。印度神猴是约2500年前产生的著名史诗《罗摩衍那》中的文学形象,名为“哈奴曼”。他神通广大、力大无比、性格威严,其形象不仅深深扎根于本国民众心中,还流传到许多国家和地区,在风俗习惯、社会文化及思想领域产生着影响,其覆盖面几乎达到半个地球。另一个东方大国——中国的代表性神猴“孙悟空”,随着16世纪70年代产生的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而“出生”。他法术多端、神奇莫测、智慧超群。两部著作成型历史源远流长,在流传的过程中经过不同文化地区和不同民族的许多“雕琢”,积淀了东方国家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和民间文化元素。泰国位于中南半岛西南部,介于印度半岛与中国之间,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其地处南亚文化圈和东亚文化圈的交汇处,长期以来受到两大东方文化古国的交叉影响,吸收了较多的印、中两国文学艺术传统。印、中神猴故事亦以民间口头方式流传到泰国,并深受泰国百姓的喜爱和推崇。

在早期造船技术还不发达的时代,中印文化交流主要通过途经中国西北及中亚地区的陆上丝绸之路进行,玄奘取经即是一例。后来随着造船业、航海业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地区经济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泰国即位于海上交流的交通要冲和十字路口,在印、中两个文化中心的交流过程中起到了中介的作用。随着经济交流的日益繁荣和发展,原本在印度和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哈奴曼和孙悟空的故事也随着印度人和华人移民进入泰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罗摩衍那》和《西游记》与宗教密切相关。泰国拥有的特殊的宗教文化环境为哈奴曼和孙悟空故事在泰国的流传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起源于印度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发展成为泰国国教;中国及汉字文化圈的大乘佛教也随着庞大华人社会的存在而在泰国发挥着持久的影响力。泰国是个自由开放的社会,允许不同文化在这里生存与发展,这也为这些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提供了有利条件。

之所以从泰国的角度探讨和研究哈奴曼与孙悟空,这与笔者的文化立场有关。泰国特殊的地理和文化条件为两国神猴故事的流传和变异提供了肥沃土壤。首先,作为《罗摩衍那》在泰国的变种《拉玛坚》,泰国人无论是从文本还是从社会方面都接触良多,对其在泰国文化中的地位有切身体会,因此作为向国外传播泰国文化这一重要因素,笔者自觉有义务和责任。其次,有关《西游记》在泰国的流传情况和泰国民间信仰中的孙悟空的研究在中国和泰国一直比较欠缺,作为一个长期研究神猴孙悟空故事在泰国流传情况的泰国人,笔者自1994年以来在收集与研究《西游记》泰译本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这部文学作品在泰国社会中的影响比较熟悉。因此,从笔者的本土文化立场出发来研究这个课题更为合适,而且对于从中国的角度研究中、印神猴关系这一课题,也可以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笔者在本书中将这两部分加以扩展和深入,加入了多方面的材料,希望能为中、泰广大研究者提供参考。

《罗摩衍那》、《拉玛坚》和《西游记》分别是印度、泰国和中国重要的文学作品,有许多专家以不同的研究方向和视角加以探讨,因而可供参考的材料相当丰富广泛。中泰两国研究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或印度研究中国名著《西游记》的资料都相当丰富,“中、印两国神猴故事”和“印、泰两国神猴故事”的比较研究都有专家探索过。不过,由于中国研究泰国文学作品《拉玛坚》的学者并不多,相关参考资料非常有限,而且仅有的少量文献也往往是从中国学者的研究角度出发的。迄今为止,对“中、泰两国神猴故事”以及“中、印、泰三国神猴故事”的综合比较研究还不多见,泰国研究中国文学的学者往往把目光仅仅放在《三国演义》上。所以无论查询泰国或中国有关介绍“中国文学在泰国流传”的研究成果,《西游记》似乎一向是被学者或读者忽略的作品。参见王丽娜《〈西游记〉在国外》,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西游记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郑明娳:《西游记探源》,文开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1。书中介绍了《西游记》在国外的许多版本,除了日本和西方国家的各种各样的版本以外,东亚与东南亚国家的版本,尚有韩国、马来西亚以及越南版等,但缺少泰译版本的资料。而且,以往的研究也都稍嫌笼统,没有对文本进行较为详细的对照比较。如此大范围的细读比较是困难的,但细比为揭示出三国神猴之间特殊的传承关系提供了可能性,从而可以较为清晰地显现出一个文学形象在多国之间相互影响的轨迹,以及不同文化间的对比吸收和改造的复杂面貌。

笔者认识到,要在这一研究领域有所突破,首先要在资料和信息方面有新的拓展,因而考察收集了《罗摩衍那》在泰国和中国的流传版本、印度的哈奴曼形象与信仰状况、《拉玛坚》在泰国流传的文本与口头版本、《拉玛坚》在泰国的社会影响状况、《西游记》在泰国的各种译本及卡通版本、在泰国流传的《西游记》影视作品、各地齐天大圣崇拜状况等材料。为了开辟一个研究三国神猴的新视角,并能得到最新的资料和信息,笔者选择了民间文学田野作业的方式进行实地调查,并采用了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和平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所得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同时还进行问卷调查。现将所收集和调查的资料按时间顺序排列如下。

第一,以笔者1992~1995年撰写的硕士论文《〈西游记〉在泰国的研究》作为本书参考和收集资料的出发点,从现已收集到的《西游记》各种泰文译本、卡通版本,笔者硕士论文第四章“《西游记》中‘齐天大圣’在泰国的流传情形”及所调查过的台湾地区和泰国的“孙悟空崇拜情形”入手,再重新收集并深入调查研究。通过造访泰国全国重要文库(图书馆)、出版中国文献的出版社,以及访问季羡林和卡汝那·谷沙拉塞等中国和泰国学者取得相关资料。对于《西游记》在泰国流传的方式不仅注重文本流传,还考虑其他方面的流传,如影视媒体的传播等,其中以采访专门引进中国内地和香港节目的泰国电视台第三频道有关负责人为主。

第二,泰国神猴来源于印度神猴,除了从《罗摩衍那》在泰国和中国的流传版本着手研究外,为了更深入了解神猴的产生地及其对原产国社会文化的影响,笔者专门于2002年3月10~20日到印度神猴哈奴曼流传较为广泛的古城——瓦拉那西采访及收集资料。笔者认为,只有通过实地考察,体会和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和民间信仰的状态,才能真正了解神猴信仰的渊源所自和流变情况。

第三,《西游记》在泰国流传的方式比较特殊。从调查研究中发现“孙悟空崇拜”是独立的,与《西游记》故事的流传并没有很大关系。考虑到上述情况,笔者不得不另辟蹊径,从流传路线和方法入手进行更加详细的调查。这部分资料所花的调查和收集时间稍长,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

(1)1993~1995年,主要调查的地区是台湾地区和泰国中、南部的合艾及也拉府地区。

(2)2001~2003年,主要调查的地区是泰国中、东北部以及南部的普吉岛地区。

(3)2003年底主要调查的地区是中国大陆,其中选择福州、泉州和厦门为重点。对于“孙悟空崇拜”的调查,选择中国南方作为调查区域的原因是:首先,中国南方是信仰孙悟空的中心地带,也是孙悟空崇拜流传较广泛的地区;其次,无论台湾地区还是东南亚地区祭祀孙悟空活动的主要来源都与南方的福建和广东有关;最后,许多研究孙悟空崇拜的学者都认为福建地区是比较重要的线索,同时有可能是该活动的源头。

第四,2012~2016年,再次通过田野调查方式并结合互联网检索,获取最近十几年来《西游记》文本及齐天大圣崇拜流传进展的信息。

本书从民间流传和文本流传两个方面入手,以两个神猴在泰国社会文化中的影响为线索,以相互交流的现状为重点,对印度哈奴曼、泰国哈奴曼以及“中国哈奴曼”——孙悟空三者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找到他们形象演变的轨迹。全文将泰国神猴故事和《拉玛坚》文本作为比较研究的中心,按照神猴形象在泰国形成和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探讨。

第一章,研究印度哈奴曼在泰国的流传。哈奴曼在原产国印度被供奉为神,与文学作品《罗摩衍那》联系紧密。而《罗摩衍那》在泰国的流传过程中已逐渐演变为泰式《罗摩衍那》——《拉玛坚》,哈奴曼早已脱胎为泰国本土文学作品《拉玛坚》中的同名神猴“哈奴曼”,在泰国社会中取得了脱离文本的独立地位,已融入泰国的社会文化中,更为大众化,更有普遍性,脱去了“神衣”,其对泰国社会文化的影响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本章主要探讨与介绍《拉玛坚》或“哈奴曼故事”在泰国流传的起源、流传的方式与版本以及其影响的各个方面,同时分析哈奴曼形象在泰国的传播方式。

第二章,集中探讨“孙悟空故事”或“中国神猴——行者”在泰国的流传。孙悟空在中国也被供奉为神,与《西游记》联系紧密,在泰国社会中同样取得了脱离文本的独立地位。由于中国神猴来得较晚,所以在泰国的表现和影响与“哈奴曼”大为不同,成为泰国民众崇拜的“行者爷”,继续享受着神位祭祀。该章按流传或传播的主要路线依序介绍。第一条线路是早期华人带来的“齐天大圣”或者“大圣爷”的崇拜,泰国民间不但不予排斥,还将之融入泰国当地的传统信仰之中,进而奉为“大圣佛祖”,更成为泰国百姓所熟悉的“行者爷”(Zhaopo Hengjie)。其在泰国流传的第二条路线是有文献记载的《西游记》泰译本的各个版本——《西游》(Sai-You),其中连环画《西游》最受欢迎。最后,影视媒体的传播也带来了很大影响,使泰国百姓能够直观地见到他们喜爱的中国猴王形象。

第三章,从外部的影响研究进行内部的文本细读。通过对《罗摩衍那》、《西游记》及《拉玛坚》三个神猴故事文本的比较分析,从故事内容对照、故事框架比较、故事情节分析等方面,进行一一对应的列比,着力于细致的整理和统计,总结其异同,通过考察三国文本的演变过程,从而更好地说明神猴故事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泰、印、中神猴形象的平行比较。探讨了各个神猴形象之间的异同之处,分别从神猴的身份、神猴的外形和习性、神猴的品德和性格、神猴的禀赋和本领等方面,对三国神猴形象进行平行比较。

第五章,在上述外部和内部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三国神猴在泰国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从两个矛盾的显现进行考察,其一是印、中神猴在泰国社会流传后角色和地位出现的反差;其二是三国神猴故事文本的交叉与独立显示出的复杂源流关系。

在比较研究中有一些问题必须先做说明。

首先,尽管一般读者都认为孙悟空是中国的“猴王”,同样,印度、泰国哈奴曼也应该是印、泰两国的猴王,但通过考察印、泰两国的文本我们发现,这两位猴主人公的身份并非“猴王”,一位是猴国积私紧陀的猴王须羯哩婆的大臣,另一位是阿优塔雅城的王子拉玛的士兵。所以本书将《罗摩衍那》中的人物“哈奴曼”称为“印度神猴”(或印度哈奴曼),将《拉玛坚》中的“哈奴曼”称为“泰国神猴”(或泰国哈奴曼),另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或行者称为“中国神猴”,将三个国家的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猴”统称为三个神猴。

其次,《拉玛坚》与《西游记》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一些中国学者认为《拉玛坚》来源于《西游记》,可是某些泰国学者却认为《西游记》故事是对《拉玛坚》故事的再讲述。同时,泰国民众对两部作品的主人公“哈奴曼”和“孙悟空”的关系的认识也含混不清,比如有些泰国人称“孙悟空”为“中国哈奴曼”,而泰国华人则叫“哈奴曼”为“泰国孙悟空”。笔者发现原本独立的两个人物——哈奴曼和孙悟空,以及两个独立的文本——《拉玛坚》和《西游记》,它们之间的关系似乎并不像以往认为得那么单纯,属于两个单独的故事,两部名著和两个神猴之间其实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厘清这些复杂的关系,笔者选择继续深入研究《西游记》文本,并以对应的泰国名著——《拉玛坚》作为比较的对象,揉进《拉玛坚》口头流传的一些版本元素。同时由于研究这两本中、泰文学作品的关系牵涉第三国的文本——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所以笔者决定将这三部作品作为本书研究探索的范围。当然主要的研究对象还是三个国家的神猴故事。

最后,书中涉及众多译名。《罗摩衍那》中的人名和地名采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1984年出版的季羡林译本中的名称。关于《拉玛坚》及各种泰国民间和宫廷版本中的泰文专有名词,以往中国文献在翻译时,不是音译,就是意译。当发现许多泰文专有名词无法意译时,译者只好用音译方式。可是在用中文音译时,有时无法找到与原文对应的最贴切的音,使泰国读者阅读译文时常常很难马上联想到原文。为了方便中泰两国读者,本书在涉及比较重要的部分,如书名、人名、某些特殊的地名,或经典性的诗句时,依据一般文献中较为通行和普遍流传的译法译出,同时根据泰文发音做了修正,并附上泰文原文。另外,由于一些泰文的专有名词已经在中国和海外普遍流传,广泛使用,如“拉玛坚”“拉玛”等词,笔者仍按照原来的译法。

由于时间和篇幅有限,本书可能无法得出非常成熟的结论,但材料的搜集、整理和对照工作相信也是有意义的,希望能够对这一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有所推动。此外,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书中错讹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