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李三外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5章 李三大闹骡马市(3000+)

李三、郭连发和小栅栏心情沉重迈进梁英家的院门,见梁英媳妇正坐在外屋门槛子上看六岁的儿子耍棍子,小家伙一招一式练得非常用功。李三见了,一把抱起那孩子,笑着夸奖:“可以嘛,侄儿小子,这么丁点儿就会舞枪弄棒啦。”

梁英媳妇听李三这么一说,立刻接过话茬儿说:“还小么?我恨不得他立刻就长大喽,好给他爸爸报仇呢!”

真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三听了这话立时脸一红,放下孩子,低头进屋。

在梁英家坐了一会儿,李三、郭连发和小栅栏又跟梁英媳妇说了些宽慰的话。然后,哥仨就拿着烧纸去了梁英的坟地。

面对那一柸黄土,三个大男人相对无言,默默点燃烧纸,看片片纸灰随风起舞,打着旋儿飘落到坟头上。梁英媳妇的话,像锥子扎得他们浑身难受,挑起他们每一根紧绷的神经,最后变成两个字:报仇。

报仇,一定要给梁英报仇!

李三咬着牙,在心里一遍遍重复着这句话,白净的面皮变得铁青。

小栅栏说:“两位哥哥等着,我这就回去,从东北带几个弟兄过来,外地人脸儿生,官府抓不着。”

李三和郭连发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开始分头实施报仇计划。

半个月之后,小栅栏回来了,果然带来几个东北武林高手。李三和郭连发见了,非常兴奋,一一介绍以后,当即决定:速战速决!因为,第二天正好就是上仓镇大集,他们计划杀朱三靴子的地点就定在最繁华热闹的上仓骡马市。

此时,正好是伏天农闲季节,骡马市上买牲口卖牲口的,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那天早上,吃完早点,李三、郭连发就带着小栅栏和那几个东北朋友到了骡马市。

按照事先计划,他们几个人分散开来,李三和小栅栏佯装看牲口,在朱三靴子收税的桌子旁边等着朱三靴子,郭连发和那几个东北朋友则拉开距离,包围在前后左右。

小栅栏因为卖驴跟那朱三靴子打过交道,此时,怕朱三靴子认出来,特意做了一番伪装,戴上了假胡子和一副宽边眼镜,上穿白绸子小褂,下穿黑绸子裤子,乍一看整个儿一富家公子。

时候不大,就见朱三靴子带着两个保镖耀武扬威来到收税的桌子前。没等他站稳,小栅栏就走过去,对着他抱拳行礼,一揖到地,嘴里大声问候:“朱老爷好!”

朱三靴子见来了个阔少爷,也没看清楚对方是谁,赶紧弯腰去扶。没想他刚一近身,小栅栏一双手已经紧紧抓住他的两条胳膊,朱三靴子浑身一震,从胳膊到后背开始发麻。原来,那小栅栏自幼练就鹰爪功,发起功来十根手指抓人如铁钩,功力全在十个指尖上,可以力透骨髓,让人浑身发麻动弹不得。可那朱三靴子毕竟是练过功夫的,小栅栏这边一抓他,他立时发功运力,把小栅栏抡了起来。那几个东北高手见状,迅速抽出短刀一拥而上,在朱三靴子身上猛捅几刀,朱三靴子连哼都没哼一声,当场毙命。

这几个人动作非常之快,朱三靴子身边那俩保镖,直到朱三靴子倒下才醒过闷儿来,大呼小叫嚷嚷:“杀人啦,快抓凶手!”

后到的那几个朱三靴子手下,见朱三靴子倒下了,撒丫子跑到不远处的老爷庙,找到朱三靴子的儿子朱彼得,大叫:“朱少爷,不好啦,朱三爷出事啦!”

朱彼得听了,立刻拿起身边的大枪奔向骡马市。

走出不远,正好迎面撞见从骡马市跑过来的小栅栏,朱三靴子手下立刻指认:“少爷,快开枪,就是那个小个子杀的你爹呀。”

朱彼得当即开枪,正在奔跑中的小栅栏没注意,胸部中弹倒在地上。跑在后面的李三见状,立刻弯腰背起受伤的小栅栏接着往前跑。朱彼得刚要带人追赶,就见从骡马市那边跑过来的一大群人,蜂拥着挡在了他的前面。人群中的郭连发一边跑一边大声叫喊:“快跑哇,那边杀了人啦!”

原来,这边一开枪,整个骡马市立刻就炸了营,人们东奔西窜乱成一锅粥。市场上的骡子、马、驴众牲畜受了惊吓,也是四散奔突。郭连发为了掩护李三他们逃跑,夹在人群中边跑边喊,利用奔跑的人群阻挡朱三靴子的手下追赶。此举果然凑效,李三他们在人群的掩护下迅速跑出骡马市,翻墙跳进兴泰德演武场。

到演武场以后,李三放下背上的小栅栏,这才发现自己后背上都是血,小栅栏早已气绝身亡。

因为怕朱三靴子的人追过来,给兴泰德烧锅和许子谦找麻烦。几个人赶忙到镇上寿衣店买来寿衣,许子谦抬出给自己老娘预备的寿材,悄悄装殓了小栅栏。天黑以后,几个人抬着棺材,到州河边选了个高岗埋葬了小栅栏。

埋葬完小栅栏,李三已经完全忘记了悲痛,也没有了眼泪,旧恨加上新仇。此时,复仇的怒火已经烧得李三完全失去了理智。从州河边小栅栏的坟地回到演武场,他当即约上那两个曾经跟小栅栏一起卖驴的朋友,摸黑儿去了朱三靴子家。

远远地,就看到朱家灯火通明,亮如白昼。走到大门口,见院内搭着灵棚,朱三靴子的棺材停在当中。棺材两边是那十几个平时紧随朱三靴子左右的打手,这些人个个身穿孝服,低眉顺眼,垂首而立。往对面大厅里看去,可见里面人影绰绰,出来进去足有二十来人。太师椅上,朱三靴子的二哥假洋鬼子一脸悲哀,正跟一个伙计说着什么。里间屋,朱三靴子的儿子朱彼得搂着哭昏过去的母亲,大声呼唤着,身边陪伴着一大群手忙脚乱不知道干啥好的丫鬟婆子。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李三一见那假洋鬼子,立刻想起那哥俩平时飞扬跋扈横行乡里的恶行。最让他气愤的是,去年的庙会上,梁英带着老婆孩子到庙会上看戏,朱三靴子竟然趁梁英给孩子买东西的功夫,扒了梁英媳妇的鞋袜,当众羞辱她。梁英回来后立刻跟他打了起来,两人就是从那时候结下梁子。

那假洋鬼子虽然是个读书人,也算个举子,但心黑手辣,朱三靴子许多恶行都是这个假洋鬼子幕后出谋划策,兄弟俩可以说是狼狈为奸,没有一个好东西。

李三躲在暗处,看着屋里的假洋鬼子和院内朱三靴子的棺材,以及满院子出来进去的狗腿子,脑子里飞快地想着主意。

忽然,他看见朱家门前有一大垛麦秸,心里立刻有了谱儿。他悄悄溜到麦秸垛后面,掏出火折子点着。大火立刻着了起来,李三大喊一声:“不好啦!着火啦!快救火呀!”

一边喊一边抓起一把着火的麦秸,又扔到朱家门口的木头垛上。此时,站在朱三靴子棺材两边的那十几个打手听到喊声立刻都机灵起来,四散着端盆子提桶打水救火,屋里的人也纷纷跑出来抄家伙救火。只有假洋鬼子仍然坐着没动。李三和那两个东北兄弟瞅准机会,冲进去一个饿虎扑食奔到假洋鬼子跟前。没等他反应过来,李三已经一刀刺中假洋鬼子的咽喉,假洋鬼子哼都没哼一声就断了气。跟前一个伙计吓得刚要叫喊,李三伸手点了他的穴道,说一声:“委屈了啊。”

然后用事先准备好的麻袋装了假洋鬼子,转身出了朱家大院。

院门口,人们都在忙乎着救火,根本就没注意有人出入。走了几步,李三想了想,让那两个人先走一步到州河边等他。自己趁着乱劲儿又返回去,奋力掀开朱三靴子的棺材盖,割了他的人头用块破布兜着,绕开救火的人群一溜烟就不见了。

李三很快到了州河边,追上那两个人。让他们放下麻袋,李三解开麻袋嘴,把假洋鬼子的尸首掏出来,割了脑袋,把身子大卸八块扔进州河。三人一路疾行来到梁英坟前,李三把朱三靴子和假洋鬼子兄弟俩的人头供奉在坟前,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低声祷告:“二哥,你安息吧,兄弟给你报仇啦!”

祷告完拉着那两个东北兄弟快步返回兴泰德演武场。

三人回到演武场,郭连发正等得着急呢。李三走过去,拉着他的手说:“五弟呀,杀朱三靴子兄弟俩的事儿,我李三一人做事一人当。往后这家里的事,可就全托付给兄弟你啦。我这就跟几个兄弟走,小栅栏那边我还得好好安抚呢。”

说完,把小栅栏的遗物收拾好,用一个包袱皮包了,系在身上。当即拜别了郭连发和许子谦,跟着东北来的几个弟兄一起,趁着夜幕的掩护,逃出了上仓镇。谁知,没跑出多远,就见从蓟州城里冲出来一彪人马,个个举着灯笼火把,逞扇面形挡在他们面前。李三叮嘱那几个东北兄弟一句:“快,往西跑绕道蓟州城到北山根儿底下等我。”

那几个东北弟兄答应一声,转身往回走几步然后顺岔道往西跑去,迅速隐入黑暗之中。这当口儿,那队人马已经喊叫着来到近前,领头的正是那朱三靴子的儿子朱彼得。

原来,那朱彼得从下人口中得知杀了自己父亲的不是别人,正是本镇程家庄的李三。于是,安排好父亲的丧事,就骑着马去了蓟州县衙,击鼓鸣冤,状告李三杀人罪。然后,找到自己在县警察局当警长的一个同学,送了几根金条,求他帮忙到上仓捉拿杀人犯李三。

没想到他那同学跟梁英沾亲带故,梁英媳妇是他亲表姐。他早就听说了梁英被朱三靴子所害的事儿,对朱三靴子兄弟鱼肉乡里更是恨之入骨,此时,见朱彼得求到自己头上,起初他想推脱不管,但转念一想,这事儿如果自己不管,这朱彼得肯定还会去找别人,我不如将计就计,先收了他的贿赂,到时候找机会放过李三,也算为表姐夫报了仇。这么想着,他当即爽快地答应下来,但并没立刻起程,而是磨磨蹭蹭一直到了天黑才出城。

此时,见李三迎面跑来,那警长立刻灵机一动,举枪冲着天上放了几枪,大声咋呼道:“弟兄们,这个人就是李三,给我抓活的!”

那些手下并不知道警长的意图,但一听长官要抓活的,谁也没敢开枪,迅速包抄过来。李三不敢恋战,掏出手枪也朝天上放了一枪,叱咤一声:“弟兄们,得罪了。”

一个旱地拔葱越过人群,转眼间就蹿出去几丈开外。朱彼得一见,气急败坏嚷嚷道:“开枪啊,开枪啊,我不想要活的李三。”

那群人一听这话,立刻喊叫着,掉头就追,一边追一边开枪射击。李三毕竟大病初愈,身体尚未复原,这白天大闹骡马市杀了朱三靴子,晚上又到朱三靴子家杀了假洋鬼子,这一番折腾已经让他筋疲力尽。所以,跑了不多远那两条腿就有点儿抽筋儿,眼看着就要被那帮人追上了。正在这危急时刻,李三忽觉身旁一阵冷风刮过,接着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耳旁叫道:“三弟莫急,二哥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