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李三外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7章 斗绑匪初试锋芒

在沧州跟洋人比试打靶取得成功以后,李三对练习枪法更加勤奋刻苦了。这源于他当年立下的一个心愿,那就是一定要用自己手里的洋枪,给惨死在洋鬼子枪下的谢干娘报仇。

李三练习枪法的方式也是与众不同的,他从来不用靶子。

冬春季节,地里没有庄稼的时候,四邻八村的人闲来无事,常见他把一枚铜钱挂在树枝上,然后跑出百步之外,对着那铜钱瞄准射击,往往弹无虚发;夏天,谷子地里麻雀横行,家家户户敲锣打鼓驱赶麻雀,他就在麻雀起飞后甩飞镖打麻雀,常常是一镖打俩,看得人目瞪口呆;秋天,收割完庄稼,人们更愿意躲在高粱秸团子后面,看他在一尺多高尖尖的高粱茬子上辗转腾挪,健步如飞,练习燕子三抄水神功;或者在晚上吃完饭以后,看他在河堤上把一根柳树棒子使得银蛇飞舞,如影随形。渐渐的,看得人多了,仨传俩,俩传仨,口口相传,这程家庄李三百步射穿铜钱儿,刀枪剑戟无所不精的神话儿越传越远,越传越神,演变成当地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这些故事一经传开,人们对李三无不敬仰,加上他本来为人慷慨仗义,有求必应,因此人们遇到啥为难着窄的事儿都愿意找他帮忙。

那年头,朝廷腐败,蓟州境内土匪蜂起。外地的当地的互相勾结,到处抢劫财物,绑票勒索,闹得人心惶惶。

距离李三他们村不远的上仓镇刘各庄,有个叫许子谦的大财主,是个吃皇粮的八旗子弟。在镇上开了个烧锅(酒厂),此人家中有良田百倾,在蓟州城里有住宅店铺,在BJ城也有住宅和绸缎庄,可以说家财万贯。

可这人都没有十全十美的,这许家尽管家大业大,只可惜家中人丁不旺,三代单传。到他这一辈儿上,夫人虽然一连给他生了两个儿子,但大儿子不足周岁就夭折了,只剩下一个小少爷。两口子把这个小儿子视为掌上明珠,那叫嘴里含着怕化喽,捧在手里怕摔喽。可这孩子越是金贵越容易被人惦上。那一天,两口子一眼没照看到,偏偏这个宝贝少爷就被土匪绑了票。土匪头儿派人传过话来,让许老爷拿一百根金条做赎金,换回儿子,否则就撕票。

虽然许家家财万贯,但大部分资金都在酒厂和城里的店铺里周转着,一时半会儿很难凑齐那一百根金条。许老爷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全家上下整天以泪洗面,急得就如同那热锅上的蚂蚁。这时候,有个在他家里扛活的伙计给他出主意说:“许老爷,您别着急别上火,我听说离这儿不远的程家庄有个叫李三的年轻人,武功高强为人仗义,少小就离家闯荡江湖,结识了许多江湖上的侠客义士,您为啥不找他想想办法呢?”

伙计的话,让许老爷如同找到救星,立刻带上厚礼到程家庄拜见李三。

李三那天正好在家,听许老爷说明来意,想着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容不得耽误,当即一口答应下来。但礼物决意不收。他说:“小少爷如今生死未卜,我哪能收您的礼物哇。”

说完,提了那兜礼物就跟着许老爷去了刘各庄。

到许家以后,许老爷拿出家里所有库存金银,打成一个包裹让一个仆人背着,又跟李三说了不少千恩万谢的话,把俩人送到大门口,千叮咛万嘱咐:“如果绑匪势力太大,尽可能不要跟他们闹僵了,告诉他们许家就是倾家荡产也要把孩子赎回来。”

李三啥话都没说,只是让老东家放宽心,等着听消息就是。然后带着那仆人按照绑匪约定的地点替许家赎人。

绑匪约定的赎人地点,是一所建在村头上的深宅大院。到了大院门口,李三让许家仆人进去通报了姓名。

那仆人进去时候不大就出来了,看着李三低声说:“三爷,这伙土匪是从沧州那边过来的,他说只知道沧州有个盗总督府官印,并戏弄李鸿章的大侠燕子李三,不认识程家庄的什么李三。三爷你老进去时千万要小心呢。”

李三听了,眼眉往上挑了挑没说啥。嘱咐许家仆人千万保护好包裹,当即镇定自若走进院门。没料到,他那一只脚刚跨进院门,就见对面房顶上人影一晃,接着‘嗖嗖嗖’三把飞刀迎面打来。李三来不及躲闪,跟着身形一晃,一手一个接住左右两把飞刀,随后头一仰张嘴叼住第三把飞刀。不容对方反应过来,李三手一扬,‘啪啪啪’三把飞刀同时飞向屋内大厅里正襟危坐的绑匪大当家。

这一招太快了,流星闪电一般瞬间飞进屋内,屋里十几个人同时发出‘啊’的一声惊叫。再看那绑匪大当家的,早已面色灰白,汗如雨下了。

李三顺势一个纵身跃到堂前,双手抱拳,冲着那当家的绑匪微微一笑:“兄弟,不好意思,在下李三多有得罪。”

屋里那几个人直到此时方才缓过神儿来,各自亮出兵器‘刷’地摆成阵势,护住当家的绑匪,把李三围在当中。

李三见状,又是微微一笑,淡淡言道:“兄弟,来的都是客,我可是手无寸铁啊,你们这是……”

当家的绑匪脸一红,斥道:“没听客人直笑话你们么?还不快退下!”

李三笑道:“这还差不多。”

言罢,大大咧咧站到绑匪当家的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