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章 云海法师
先不说李三妈骑驴下山,走一道儿哭一道儿,眼多大泪多大。单说那李三见到师父,小嘴唧唧呱呱,把师父走后自己如何苦练基本功,无意中就参透了燕子三抄水轻功。后来又怎么被那王大少爷欺负,实在没辙忍无可忍才动了手儿。他说,我当时只是脑瓜儿一热,没想到自己这一冲动给父母亲惹下了塌天大祸,家里被王财主祸害得一塌糊涂不说,那王财主还逼着父亲交出我。无奈之下我就跳了井,是师父教我的避水神功救了命,我这才井底脱身,被妈妈救上来抱到大姨家。妈妈也是实在走投无路才送我上山来找师父,以避一时之祸。小家伙说得轻松,可师父却听得惊心动魄。但见那云海老和尚一会儿皱眉,一会儿颌首,一会儿凝神静气。直到徒弟把话说完,方才长出一口气,摸着他的小脑瓜儿,连声夸赞:“好,好!小李三,好样儿的!是条汉子,这才是我的徒弟。”
“师父……”
诉完委屈,小李三撇撇嘴忽然想哭,但眨巴眨巴眼把泪憋了回去,摽着师父的胳膊又绽开了笑脸。师徒俩有说有笑,不一会儿就到了天成寺,进了师父的禅房。
进了屋,坐在师父身边,李三这才想起来问:“师父哇,您老咋知道我今天要来上山找您的?”
云海法师用手捋这长长的胡须,眨眨眼看着李三笑着说:“呵呵,这还用问么?因为我是神仙,能掐会算呐。”
李三一听,立刻眼前一亮,缠着师父说:“能掐会算?那也教教我呗。”
“教你?那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学会的。这还要看你有没有这个造化。”
“造化?我当然有啦,我们家当屋那灶火可大啦,那么一大把柴火都能搁进去,还不冒烟。”
李三用手比划着,一本正经,俩大眼儿瞪得溜圆。
“哈哈哈……”
老和尚被徒弟调皮认真的样子逗得捧腹大笑,眼泪都流了出来。笑够了才解释说:“傻孩子,老衲我说的造化可不是你们家的灶火坑,那是一种修行。嗨,现在跟你说也不懂。”
“谁说我不懂?别忘了我也上过学堂呢。我那么说是逗您老玩儿呢。”
“哈哈,你这小鬼头。”
老和尚一边说笑着,冷不丁把李三按在禅床上用手咯吱他,把个孩子笑得差了声儿。
师徒俩逗一阵说一阵,嘻嘻哈哈,说不完的话儿,唠不完的嗑儿。
接下来的日子过得飞快。
在天成寺住下以后,李三跟随师父日夜勤学苦练,武功进步非常快。寺庙里,一般大的小伙伴儿也不少。天长日久,从这些小伙伴口中,他渐渐地也探到了师父的底细。
原来,他的师父云海法师,可不是一般的和尚。他乃是大清朝乾隆皇帝的替身僧,生下来未满月就被抱到这田盘山天成寺出家当和尚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还要从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说起。
据民间传说,乾隆皇帝出生时,正值半夜子时,皇宫内红光乍现,伴随这红光的还有三声晴天响雷。更为蹊跷的是,那弘历出了娘胎不哭乃笑,跟大孩子似的。笑得产妇跟前伺候着的所有御医、宫女、嬷嬷婆子都慌了手脚。这事儿很快就传到皇太后耳朵里。老佛爷一听也愣了一会儿神,但老人家毕竟见多识广,立刻传懿旨找来宫中专门研究易经八卦的算命高手,命他给新出生的小皇子掐算。
算命先生接了皇太后懿旨,先是一惊,随后释然。背了钱衩子随大太监进了后宫。听太后身边老嬷嬷报出小皇子出生时辰后,闭目凝神,两手掐算一阵后开口说道:“老佛爷不必担忧,小皇子乃上界金童转世,聪颖过人,胆识谋略无人可比,恭喜老佛爷,咱大清江山盛世到了。但是……”
算命先生抬头看一眼皇太后,欲言又止。
“但是什么?”
皇太后威严地看着算命先生,紧叮一句。
算命先生镇静地扫视一遍跟前伺候着的大太监和一群嬷嬷宫女。皇太后当即一挥袍袖,示意人们退下。看看屋里再没有别人,算命先生这才幽幽地说:“小皇子这童子之身幼年将多灾多难,属于和尚命,理应到寺庙出家为僧。”
一听出家当和尚,皇太后立刻脸色大变,厉声斥道:“大胆刁民,真是一派胡言!我那孙儿贵为皇子,哪有出家当和尚之理?来人呐,把这混蛋给我拉出去,斩喽!”
“嗻。”
随着应声,身后立刻上来几个带刀侍卫,上前就把算命先生围了起来。
见皇太后动怒,算命先生赶忙说道:“皇太后莫急,请容草民把话说完。”
皇太后挥挥手:“让他说。”
算命先生擦一把冷汗,接着说:“要想小皇子平安无事,只须给他找个替身僧就行了。”
“怎么个替身?”
皇太后紧着问。
算命先生再抹一把蒙在眼前的冷汗,说:“就是在一个月之内,到民间找一个与小皇子同年同月同日同时辰出生的男孩,让他去替代小皇子出家为僧,就万事无忧了。”
算命先生说完这些话,当即匍匐在地再也不敢抬头看那皇太后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听到皇太后说:“起来吧。”
“送客!”
随着这威严的声音,算命先生诚惶诚恐从地上爬起来,低着头,倒退着走出皇太后的慈宁宫。据后来宫里人透漏,那算命先生算完这一卦就从人前消失了。有人说皇太后给了他一大笔养老银子打发他回乡下了,还有人说那天他出了慈宁宫就被大内高手给办置了,反正再也没人见过他。
不说那算命先生下场如何。再说那皇太后,打发了算命先生,立刻派出身边嫡系到民间寻找与小皇子同年同月同日同时辰出生的男孩。
要咋说权势高于一切呢,这给皇家办事可是谁也不敢怠慢的。仅仅三天之后,就找到了一个。这男孩不仅与小皇子弘历生日时辰一模一样,那长相也是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与那小皇子不相上下。皇太后见了,非常喜欢,意欲在京城找个大点儿的寺庙安置这孩子,可当即又谋臣告知:“太后此役不妥,这朝野之中鱼龙混杂,替身和尚离皇宫太近,假若被外人知晓恐遭不测呀。”
皇太后想了想,当即派人把小孩儿秘密送到距京城200余里的田盘山天成寺出家为僧。现在算来,那也是继唐代玄奘以后史上最小的和尚了,小孩剃度之后赐法号云海,对外则宣称是寺庙里捡来的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