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抗战文艺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枣庄民俗文化的折光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

微山湖上静悄悄。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爬上飞快的火车,

像骑上奔驰的骏马,

车站和铁道线上,

是我们杀敌的好战场……


电影《铁道游击队》中的这首插曲,豪迈、嘹亮又婉转悠扬,人们已耳熟能详。歌曲吸收了枣庄地方民歌的曲调风格,在土琵琶(柳琴戏的主要弹拨乐器)的伴奏下,这首歌风驰电掣般传向四方,成为人们熟悉而深刻的枣庄记忆。

民俗,作为人们历代沿袭承传和共同遵守的传统文化积淀,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地域面貌、社会制度、经济状况、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丰富的社会生活。在小说《铁道游击队》中,作家真切、生动地描绘了枣庄这座煤城的民俗风貌,相信本地读者读来更会觉得亲切。第一章“王强夜谈敌情”,开篇便准确把握了煤城特色,概述了煤城枣庄“脏”、“黑”的特点,那些下窑的“煤黑”不仅手、脸是黑的,连吐出的痰都是黑的,煤城的灰暗肮脏不仅是地理条件的自然展示,也象征着旧社会暗无天日的艰难生活。这些下窑的矿工创造了枣庄的财富,却被鄙视和受苦。吃不饱的时候,这些自幼生活在矿坑和铁道边上的穷小子们,就在老洪的带领下“吃两条线”,扒车、搞鬼子的物资补贴生活,这种自发的反抗具有绿林好汉劫富济贫、打抱不平的性质,这也为以后成立铁道游击队革命队伍埋下了伏笔。

小说中常出现的茅草屋是鲁南民居,也是枣庄居民采用较多的建筑,用玉米秸、高粱秸、麦秸等做屋顶,冬暖夏凉;较为低矮的院墙很容易翻过,也为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提供了有利条件。院子里有地瓜窖、麦壤垛、劈柴、粮囤、猪圈,农村的茅草屋是游击队员们开会和躲避敌人追捕的重要场所,小说中很多战斗场景就是在这里发生的。

铁道游击队员们都是重情义、讲义气的,这也是枣庄人的性格名片,是枣庄人的立世基础,反映了枣庄独特的人格追求。侠义之风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如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喜吃辣食(如辣鱼)、馍、煎饼、炸鱼(微山湖产鱼),豪爽、痛快的饮食习惯是枣庄人的崇尚,显示出地方特色和湖区特点。在服饰方面,枣庄人喜欢穿黑色衣服,这与煤城的自然环境相一致,“白衣服两天不洗,就成灰的了”,浅颜色的衣服太不耐脏。游击队员们在煤矿是中分头,后来进入村庄都成了农民打扮,队员们便衣、短枪,精神抖擞,更是方便上下火车;大衣披在身上,一有情况就可以甩掉衣服投入战斗。

煤矿矿井生产条件恶劣,矿工的性命朝不保夕,因而喝酒赌钱、及时行乐之风在枣庄弥漫。小说中鲁汉很勇敢,但“好喝酒,耍酒疯”。李正刚从“山里来”的时候,也是先约了这些侠义之士痛快地“喝一气”,凭着“义气”和他们搞好关系。晚饭时气氛欢快,猜拳行令,三五吆喝着,鲁汉猜拳有不少花招,行令前都带着一串酒歌,鲁汉赤红着脸与林忠对战,两人叫着:“高高山上一头牛,两支角,一个头,四个蹄子分八半,尾巴长在腚后头!”

小说还借助独具地方特色、原汁原味的枣庄方言口语,表现了枣庄鲜明的民俗文化特色。由于铁道游击队的队员皆为底层人物:矿工、铁路工人等,他们没有很高的文化水平,语言简洁、粗俗,却很生动,适合表现他们豪爽仗义、勇敢倔强的性格,尤其是表露强烈情绪的詈语,即侮辱、伤害或斥责别人的话,更能显示枣庄地区人民的文化心理和传统观念,如“熊、奶奶的、龟孙”通常是老百姓用来骂鬼子和伪军的。还有一些方言如“咋呼、裂”等,表现了枣庄人民的强悍,这是在苦难生活中培育出的坚强性格,只有具备了这种韧性,他们的革命斗争和反抗才会更强烈。

《铁道游击队》还通过民谣、民谚来表达人们对敌我双方的不同感情,衬托了铁道游击队的英勇,甚至神化他们的本领。民谣“盼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老百姓叫国民党军队为“遭殃军”。伪军在吵架赌咒时提到飞虎队时说:“叫你一出门就碰到飞虎队”,可见飞虎队当时相当神勇,已令伪军深深惧怕。再如“听说他们能在火车上飞,飞快的火车一招手就上去”,“打遍临枣线,威震微山湖”,游击队的英雄事迹经过百姓的口耳相传也深入人心了。

小说中的仪典节令也具有民俗色彩。春节比元旦隆重,游击队生活艰辛,但因为传统节日春节的到来,队员们精神非常愉悦,一起吃饭、喝酒,热热闹闹地庆祝。对英雄的祭奠也采用了民间形式:用黄表纸折叠成墓碑形状,代替老百姓常用的神像,写上英雄的名字,在节日之时不忘悼念为革命牺牲的同志。

这些独具特色的地方民俗让人过目难忘,使小说深深打上了枣庄的地方烙印,就像一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一样伴随铁道游击队和枣庄这座英雄城市蜚声海内外。

《铁道游击队》延续了传奇小说的叙事形式和内部构造,装进了新的革命斗争、民族斗争内容,起到了教育人民、建构民族自信心的作用。阅读中读者既体验到了智勇双全、神出鬼没、血腥暴力的快意恩仇,同时又受到了民族自尊自强、为维护族群不惜流血牺牲、无畏精神的教育。小说于1954年1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后,立刻风靡全国,深受读者喜爱,“印数统计为二百五十七万多册,加上四川、江西、贵州等地的少年版和节编版,已近三百万册”知侠:《铁道游击队·新版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05页。,相继被译成英、俄、日、朝鲜等国文字,广为流传。1956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为同名电影上映,1985年被改编为12集电视连续剧播放,2005年又被翻拍成35集大型电视连续剧,20世纪50年代的老电影《铁道游击队》于90年代又被翻拍成惊险枪战片《飞虎队》。小说《铁道游击队》就是通过多种艺术形式的传播,不断扩大着影响。通过阅读,对战争的参与和目击者来说,那个时代大量的英雄事迹,可歌可泣的战争场景让他们永远无法忘怀;通过阅读,后代的人们重新找到了失落已久的那份革命激情和勇气。崇尚英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风尚,那些为人民舍生忘死的英雄事迹使人们深深向往,这也是《铁道游击队》这部英雄传奇至今仍具有巨大魅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