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ST公司脱困路径研究:基于重组选择视角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研究内容

本书以“中国ST公司脱困路径研究:基于重组选择视角”为题,考察我国证券市场上ST公司的脱困路径,分析重组选择差异,进而研究不同的重组行为选择对ST公司脱困以及脱困之后业绩状况的影响。本书主体部分共有七章,其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首先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提出所研究问题,分析研究意义;之后,进行相关概念界定,包括ST公司、ST公司脱困和重组选择等相关概念,最终确定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针对国内现有财务困境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汇总,分析研究现状,确定本研究的领域及方向。

第三章:从我国证券市场的IPO制度、退市制度与ST制度,以及法人大股东的集中控制入手,分析ST公司的脱困路径、重组的制度背景及其本质,并对财务困境理论、重组理论进行分析,为后续的实证研究奠定基础。

第四章:首先通过文献回顾提炼研究假设,针对ST公司的重组情况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实证方法,研究ST公司采取的不同重组行为选择方式对其脱困的影响。

第五章:首先回顾已有文献,提出脱困预测研究的意义;其次,分析ST公司脱困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假设;再次,基于ST公司第(T-1)年的财务指标与公司治理指标,构建脱困预测模型,在以上模型基础上引入重组方式选择指标;再其次,构建模型,并与前述模型进行比较;最后,引入动态重组样本再次构建脱困预测模型,以便于投资者和ST公司能够关注和预测处于困境中公司的动态恢复情况。

第六章:本章从两个角度对脱困公司的绩效进行衡量和评价:市场绩效与经营绩效。在市场绩效方面,根据短期的超额收益率(AR)及累计超额收益率(LAR)对ST公司摘帽的市场反应进行分析,计算长期的累计超额收益率(LCAR)对ST公司摘帽的长期市场价值进行研究,并对不同重组行为选择方式对短期和长期市场绩效的影响进行分析和实证检验;经营绩效方面,基于盈利、风险及增长三维视角,界定脱困公司经营绩效的衡量指标,通过纵向定比分析和横向比较对ST公司脱困后的长期经营业绩进行评价。最后,针对脱困公司摘帽之后的业绩表现,以及不同业绩水平公司之间的差异与特征,实证研究并探求脱困公司业绩提升途径。

第七章:对全书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建议,归纳本著作的创新点,指出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