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舒适护理指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冠心病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因冠状动脉痉挛等功能性改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其中发病最为常见的有心绞痛与心肌梗死。

冠心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对于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痛风、缺少体力劳动者,冠心病的发病率较高。

一、心绞痛

1.心绞痛概述

稳定型心绞痛较为常见。它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典型特点是心前区阵发性、压榨性疼痛,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内侧,常发生在劳力负荷增加时。疼痛症状一般持续数分钟,常在休息几分钟或服用硝酸甘油后缓解。

1)临床表现

心绞痛发作时,胸痛是最主要、最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同时,患者多伴面色苍白、出冷汗、心率增快、血压增高等,心尖部听诊有时出现第四心音奔马律,也可闻及暂时性心尖部收缩期杂音。心绞痛发作时胸痛的主要特点如下。

(1)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前内侧直至小指与无名指。

(2)性质:压迫感、窒息感、烧灼感、闷胀感的剧烈疼痛,偶伴濒死感。

(3)持续时间:一般持续数分钟,偶有长达15分钟,或数小时至数天。

2)诱因

凡是引起心肌负荷增加的因素均可引起心绞痛的发作,如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餐、寒冷、吸烟等。另外,一些疾病因素也可引起心绞痛的发作,如心肌炎、心动过速、休克、大手术后等。

2.舒适护理指导

1)急救护理

(1)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就地休息,可坐下或躺下,以减轻心脏负荷。

(2)平复情绪,保持镇定。

(3)随身携带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的患者可立即舌下含服一片;若3~5分钟后疼痛没有缓解,可再次含服一片。但需注意,无论心绞痛是否缓解,或再次发作,都不宜连续含服3片以上。

(4)使用亚硝酸异戊酯的患者可以立即以手帕包裹敲碎,盖于鼻部吸入。

(5)疼痛仍不能缓解者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以寻求医务人员的帮助。

(6)解开衣领和扣子,保持呼吸通畅。

(7)对于首次发作的患者,在疼痛症状缓解后应立即去医院进行检查。

2)日常舒适护理

(1)保持住房环境安静、温暖、阳光充足、通风良好。

(2)合理安排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3)保持平和的心态,学会控制情绪,切勿大喜大悲。

(4)合理膳食:宜摄入低热量、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和粗纤维食物。避免暴饮暴食,注意少量多餐。

(5)合理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避免竞赛类运动和屏气用力动作,并防止精神过度紧张和长时间工作。

(6)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7)戒烟。

(8)对于规律性发作的劳力性心绞痛,可进行预防用药,如于外出、就餐、排便等活动前含服硝酸甘油。

(9)指导患者正确用药,注意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10)避免诱发因素。

(11)随时携带硝酸甘油的患者,注意药物的保存及有效期,定时更换。

3.护理小贴士

1)关于药物

(1)硝酸甘油要避光、密闭、阴凉处保存。药瓶开封后每6个月更换一次。

(2)一般硝酸甘油的有效期为3年,因此应定期检查所带药物是否过期。

(3)硝酸甘油片剂用于舌下含服,不可吞服。

(4)应使用能有效缓解急性心绞痛的最小剂量,过量可能导致耐受现象或剧烈头痛等不良反应。

(5)服用硝酸甘油时可能发生严重低血压,尤其是在直立位时。因此,患者在服药时应尽可能取坐位,以免因头晕而摔倒。

(6)若患者在服用硝酸甘油期间出现视力模糊或口干,应停药。

(7)2%硝酸甘油油膏或橡皮膏贴片用于胸前、上臂皮肤而缓慢吸收,可用于预防夜间心绞痛发作。

2)关于如何调节情绪

(1)调和喜怒,怡悦性情:怒气太过易形成疾病,尤其是怒发冲冠的情绪波动很容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状。因此,冠心病患者应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做到喜有度,怒有节,不为一事过喜,不为小事过怒,不恣意任性,纵情发作。当要勃然大怒或欣喜若狂时,可先做点别的事情,以便防止激烈情感的爆发。家人之间、邻里之间、同事之间应该和睦相处,尽量避免不愉快的冲突,一旦发生矛盾,应该心平气和地妥善解决,切忌针尖对麦芒,火上加油。如果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不要藏在心里生闷气,而应敞开胸怀向亲人、朋友倾诉,以减轻不愉快情绪,获得劝慰,使心情得以舒畅。

(2)减少思虑,清心寡欲: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长期从事脑力劳动、大脑高度紧张者的冠心病发病率比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农民高。因此,冠心病患者不要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苦思冥想,更不要在身外之物上多费心思。看书学习,思考问题,应当适度有节,劳逸结合,逐渐达到康复的目的。静心少欲,排除杂念,没有过多的贪欲,才能避免想入非非,减少思虑。

(3)消除忧愁,闲情逸致:冠心病患者由于受到疾病的困扰,身体又常有不舒服的感觉,故易陷入忧伤悲愁之中,常常闷闷不乐、忧郁寡欢、心中烦躁、胡思乱想等。这些不良情绪反过来也会促使冠心病的复发。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善于养性排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疾病面前,要有坚强的意志,必胜的信心,乐观的情绪,顽强的斗争精神及压倒一切病魔的气概,这样才能笑口常开,摆脱忧伤感,使心情愉悦,安乐延年。发展兴趣爱好是消除忧愁的好办法。因此,冠心病患者可以寻求自己的喜好,自得其乐,在紧张的工作及生活中使精神获得寄托,这对促进患者的康复是颇有裨益的。

(4)节制悲哀,避免惊恐:有医学统计资料表明,悲哀过度的人病死率明显增高。因此,冠心病患者在遇到不幸的事情时应当节制悲哀,尽快地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化悲痛为力量,以更加坚强的感情去应对生活中的不幸。而恐惧情绪会促使冠心病的产生或复发。因此,冠心病患者必须注意避免任何紧张的气氛,诸如电影中惊险的打斗和恐惧的场面,惊险小说等,先从根本上消除恐惧的来源。此外,还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慈悲为怀,与人为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做一个忠诚、善良、正直、光明磊落的人,于人于己皆无愧,这样才能安然处事。

3)关于如何运动

(1)运动的前提:①血压和脉搏正常;②做好准备和放松活动;③心情舒畅;④运动中避免阳光直射和迎风锻炼;⑤切勿空腹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

(2)锻炼时间:中午以后锻炼为好,因早晨和上午冠状动脉张力高,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等常发生在早晨5:00~中午11:00;最适合冠心病患者的活动时间是晚上7:00~9:00;如果有些人习惯清晨锻炼,在锻炼前最好空腹喝一大杯水。

(3)运动形式:以有氧运动为主,不进行竞技性体育活动。一般可选择散步、体操、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这样可以增强心脑功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和建立侧支循环。

(4)运动量:一般以活动时的最大心率达到(170-年龄)次/分为宜。

(5)选择安全场所:如公园、学校,勿在巷道、马路边运动。

(6)锻炼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切勿操之过急。

(7)餐前餐后不宜立即活动,原则上在餐后2小时以内不锻炼,运动后1小时内不进餐或饮浓茶。

(8)运动前要携带急救药盒。

(9)运动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如心慌、头晕、胸痛等要立即停止运动。

二、心肌梗死

1.心肌梗死简述

心肌梗死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本病多是在冠状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出现血管内粥样斑块破溃,继而出血形成血栓,使血管完全闭塞造成心肌的缺血坏死。临床上以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为主要表现,是心绞痛的恶化表现。临床表现如下。

(1)先兆症状:在发病前数天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症状。其中,以新发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加重最为突出,心绞痛发作较以往频繁、剧烈、长久,硝酸甘油效果差为其特点。

(2)临床症状:①疼痛:最为突出的症状,部位与心绞痛相似,但程度更剧烈,多伴有恐惧及濒死感,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不缓解;②发热:一般为38℃左右;③恶心、呕吐、上腹饱胀等胃肠道症状;④心律失常:一般发生在发病后的1~2天,以室性心律失常最为常见;⑤低血压与休克:主要为心源性休克,为心肌广泛坏死,心输出量急剧下降所致;⑥心衰:主要为急性左心衰。

2.舒适护理指导

1)急救护理

(1)当患者出现心肌梗死症状时应立即停下正在进行的活动,拨打“120”急救。

(2)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就地休息,减少各种不良刺激,保持环境安静。

(3)调节患者情绪,给予心理支持,缓解其焦虑及恐惧情绪。

(4)有条件者可立即给予止痛处理,如给予地西泮(安定)、硝酸甘油等;吸氧。

(5)入院后尽量缩短就诊、检查、处置等候的时间,尽快进行抢救。

2)急性期护理

(1)休息:发病12小时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探视,防止不良刺激。

(2)吸氧:最初2~3天内间断或持续地通过鼻管或面罩吸氧,2~5L/min。

(3)心理护理:简明扼要地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疾病过程与治疗配合,给予心理支持,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将监护仪的报警声尽量调低,以免影响患者休息。

(4)病情监测:进行心电图、血压和呼吸的监测,必要时还要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5~7天。密切观察病情,为适时做出治疗措施提供客观的依据。

(5)饮食:起病后4~12小时内给予流质饮食,以减轻胃扩张。随后过渡到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少量多餐。进食不宜过饱,食物易消化、给予必需的热量和营养。

(6)保持大便通畅,大便时不宜用力,如便秘可使用缓泻剂。

(7)康复锻炼:急性期24小时内绝对卧床休息,若病情稳定无并发症,24小时后患者可坐床边椅。患者可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腹式呼吸、关节的被动与主动运动;并尝试着自理部分生活活动。若无严重并发症,疾病发病后的5~7天,患者可在病房内行走、室外走廊散步、做医疗体操,在他人的帮助下如厕、洗澡。

(8)避免肢体血栓形成:疾病早期性下肢的主动或被动运动。

(9)注意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

3)康复期护理

(1)保持住房环境安静、温暖、阳光充足、通风良好。

(2)合理安排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3)保持平和的心态,学会控制情绪,切勿大喜大悲。正确面对自己的病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困难。

(4)合理膳食: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的患者均应采用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和粗纤维食物。避免暴饮暴食,注意少量多餐。

(5)合理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避免竞赛类运动和屏气用力动作,并防止精神过度紧张和长时间工作。

(6)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7)长期卧床者需经常进行下肢的主动及被动运动,以防发生下肢静脉血栓。

(8)戒烟。

(9)遵医嘱按时服药。出现胸痛频繁发作、程度较重时及时就医。

(10)定期复查。

3.舒适护理小贴士

1)关于如何调节情绪

具体参见本章第二节“心绞痛”的护理小贴士。

2)关于如何进行康复锻炼

(1)急性期活动:可从床上运动逐渐过渡到床边运动、室内运动、室外运动。此阶段的康复锻炼应在医护人员的监测下进行。运动量以不引起任何不适为度,心率增加10~20次/分为正常反应;若运动时心率增加超过20次/分,或收缩压下降超过15mmHg,则应降低活动量。运动过程中若出现下列情况应减缓运动进程或停止运动:胸痛、心悸、气喘、头晕、恶心和呕吐等。

(2)患者出院后应继续进行康复锻炼,以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改善心肌功能。因此,医务人员应帮助患者建立坚持锻炼的信心。

(3)运动形式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体质强弱及个人爱好来定。一般以有氧运动为主,包括步行、慢跑、打太极拳、骑自行车、游泳、做健美操等,每周3~4次,每次30分钟左右。避免剧烈运动、竞技性活动、长时间活动。

(4)运动前后应有充分的热身运动,以免骤然活动引起肌肉痉挛,甚至诱发心绞痛。运动结束后也应进行慢跑或步行等恢复动作。

3)关于饮食调养

急性期

(1)起病后1~3天,以流质饮食为主,可给予少量菜水、去油过滤肉汤、红枣泥汤、稀粥、米汤、果汁、藕粉、口服补液等。凡胀气、刺激性溶液不宜进取,如豆浆、牛奶、浓茶、咖啡等。少量多餐,5~6次/天,总补液量1000~1500ml/d。

(2)避免过冷过热,以免引起心律失常。

(3)低盐饮食,尤其是合并心衰的患者。

(4)对于胃肠道功能受损者,根据需要给以胃肠外营养。

缓解期:

(1)随着病情的好转,在发病后的4天至4周内可逐步将饮食过渡为半流质。

(2)饮食清淡,如麦片、瘦肉、鱼肉、蔬菜、水果;少量多餐。

(3)3~4周后,饮食的量可适当增加,但应避免饱餐,以防心肌梗死再发作。

恢复期

(1)发病4周后,病情相对稳定,可以给予普通饮食。此阶段应注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补充,因其有利于病损部位的修复。患者可多食乳类蛋白、瘦肉、鱼类、蔬菜、水果,尤其是绿叶蔬菜和水果是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应经常摄入。

(2)增加纤维素的摄入,以保持大便通畅。

(3)为防止复发,患者的饮食原则应包括维持理想体重,避免饱餐,控制脂肪及胆固醇的摄入。

(4)对伴有高血压或心衰的患者,要限制钠盐的摄入,成人以6g/d为宜,及每天的食盐为一塑料瓶盖的量。

(5)因镁对缺血性心肌病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因此,患者每日可增加镁的摄入,食物来源主要有有色蔬菜、小米、面粉、肉等。

4)警惕不典型的发病表现

有时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症状很不典型,如有的患者可出现放射性牙痛,也有的心肌梗死先发生胃痛。遇到这种情况,务必提高警惕,凡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均不可忽视,应尽早就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