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的衰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金字塔时代的埃及

一、最早的埃及人

伟大的尼罗河流经了数千年的历史,宛如一部浩瀚史卷,记载着古埃及人的神奇故事,记载着数千年前他们发明的文字与发现的金属,也记载着他们之后取得的种种伟大成就。

我们对早期东方的探索之旅就从埃及开始。今天,去往埃及旅行的游客们要从亚历山大港登陆,这是一个现代气息颇浓的港口。现在,我们跟着一位旅行者,坐在飞驰的列车中,车厢里舒适安逸。从窗户中向外远眺,我们会看到,这个国家地势低平,沿途是一望无垠的开阔平原,远远地延伸至阳光降临的地平线;在宽广无边的大地上,深色的泥筑小屋零零散散地错落着,小屋包围在一片椰枣树中。在这一片葱葱郁郁、苍翠欲滴的鲜亮颜色中,排列着许多网状的灌溉渠。而在灌溉渠的两岸,时不时会出现劳作的农民。他们身材修长,有着棕褐色的皮肤与深黑的头发。这些农民们按照一定的节奏提起皮桶,上下穿梭着取水,灌溉农田。他们的皮桶与一根长吊杆(图23)相连,操作方式与我们的祖辈们在新英格兰使用的杠杆井颇为相似。我们不难想到,这些灌溉渠中的活水源源不断,直到田中的作物成熟。这也使我们了解了这里的人们是如何成功度过旱季的。

列车继续飞驰,我们临窗眺望,映入眼帘的是大片肥沃的黑土地——这里特有的土壤。每年夏天,雨季来临之际,尼罗河水位上涨,甚至泛滥,将两岸的平川淹没。在无数次的水涨水落中,这种肥沃的土壤(图24)就淤积而成了。现在,我们正在穿越的这片沃土,就是著名的尼罗河三角洲。这片三角洲自第一大瀑布洪水泛滥时就开始沉积,现在已经绵延了一万平方英里,比整个佛蒙特州还要大。这是一片膏腴之地,非常适宜耕种。

图23 用于灌溉取水的埃及长吊杆

最下面的人提着皮桶(A)站在水边,他的上面是长吊杆(B),吊杆的下面是用尼罗河河泥做成的泥球(C),这个泥球是用来平衡吊杆,协助升降的。在吊杆的支撑物(D)后面,第一个人把皮桶里的水倒进第一个盆里(E),第二个人(中间的那个人)把水从第一个盆(E)倒进第二个盆中(F),于是第一个人提着的皮桶就空了;这时,第三个人(G)把中间的盆(F)中的水倒进最上面的岸上的盆中(H),然后,那里的水就能够沿着左边的水渠流进农田。这样的灌溉必须要将水从E到F再到H连续提升三次才能完成。在旱季,这样的灌溉大概要持续100天时间,昼夜不停。

列车继续向南,我们已经到达了三角洲的南端。尼罗河谷两端的高地出现了,三角洲在这一带谷地逐渐消失,我们进入了撒哈拉沙漠高原。尼罗河从非洲内陆出发,一路向北,绵延曲折,沿幽邃的河谷奔流,在广袤的撒哈拉沙漠中穿行。与沙漠地带一步之遥的两岸土地的外缘是绿色的农田。河谷的两侧不断有积叠的沙土,形成了如雕塑一般的河壁。如果我们爬到悬崖上远眺,满眼尽是荒凉的岩山,那一片蜿蜒起伏的沙漠仿佛在阳光的炙烤下焦灼地战栗着。

图24 在通往吉萨金字塔的大道上看到的洪水

这幅图的右边是通往金字塔的道路,左边是尼罗河谷,远处还有坐落着金字塔的干燥高地。金字塔前面的树木和现代村落所在的地方是金字塔的建造者们曾经居住的皇城。

当我们看着西部的撒哈拉高地时,很难想象,这一片荒芜的土地上也曾雨水充沛,遍布森林。北非的这片土地上曾经流浪着与欧洲早石器时代的猎人同宗的猿人。这些史前北非人可以通过西西里路桥轻易地进入欧洲。在现代的撒哈拉,尤其是卢克索对面的地区,我们还可以发现他们的石质工具和武器。也是在这片地区,考古发掘者发现了图坦卡蒙的坟墓。暴涨的河水将高原猎人们的石器从沙漠高地冲到了尼罗河谷,最后埋在50英尺高的岩石层底部。因此,在河谷两侧的崖壁上,我们还能发现这些高原猎人的石器。其中,最古老的石器比欧洲至今发现的任何石器都要早上许多年。

后来,高原猎人们逐渐移居到尼罗河谷。前不久,人们在三十多英尺深的黑土沉积层底部发现了他们的遗迹。这一沉积层形成于距今15000年到18000年之间。在沉积层只有几英尺厚的地方出现了高原猎人的遗迹,由此我们可以断定:早在几千年前,居住在尼罗河谷的北非猎人就已经经历了由狩猎到畜牧再到农业的生活轨迹。这些遗迹向我们展示了这一漫长进化的过程,同时也让我们能够想象他们在尼罗河谷的丛林中开荒垦田,修筑古老的灌溉渠网的场面。现在,这里深深的黑土之下还埋着那时的农田水利系统。

图25 晚石器时代的埃及人坟墓

图中是一个呈椭圆形,大约四到五英尺深的坑。尸体被陶罐围绕着,陶罐是主人生前用来盛放食物、小麦和大麦的。在这些埃及人的坟墓中,人们还发现了一些最早的铜制品,因此他们推断这些坟墓属于晚石器时代。

那时的农人更像是远古的农学家,他们不断把死去的同胞埋葬在冲积层外开阔的公共墓地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冲积层不断变厚,渐渐地覆盖了墓地。但最新最高的墓地还没有被黑土覆盖。自1895年以来,这里已经有许多墓穴被发现和挖掘出来。我们今天看到的,位于沙漠边缘,呈波浪式的低矮山丘的下面,就埋葬着那些在尼罗河三角洲辛勤劳作的棕色人的祖先们,他们是史前尼罗河畔的农夫,如今安静地躺在墓底。有一项分析了几千具这样的尸骨的研究表明,在体形上,这些尼罗河农夫和地中海周围的同宗民族是相似的,因此他们被称为“地中海族”。这些原始埃及人的尸体围绕在陶罐和石质工具(图25)之中,他们已经在这里安静地躺了六千多年。人们在他们的墓穴中发掘出了许多他们曾经使用的石器,这些石器表明,那时的尼罗河居民就像晚石器时代的欧洲人一样,还未使用过铁器。尸骨周围的陶罐里盛放着一些大麦和小麦,这是人们为死者准备的食物。于是我们可以推断,如果尸体保存完好,还能够进行解剖的话,我们应该能在他们的胃里发现大麦皮或是麦粒,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人类最早的粮食作物。人们还在墓穴中发现了亚麻残片,这些发现都表明,最早的谷物和亚麻都是从这里传入欧洲的。总体而言,从尼罗河谷的坟墓遗迹中,我们可以知道,早在六千多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古埃及的农民就已经开始开荒垦田,引水灌溉并种植谷物和亚麻了。然而今天,我们在车窗外看到的那些棕色农夫们,还与他们几千年前的祖先们做着一样的农活。

列车继续向前疾驰,车窗外不断闪过由低矮的土屋聚集而成的村落,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本来已经消失的史前村落的生动画卷,这幅画卷中曾经生活着早期的尼罗河居民。现在,沙漠的边缘还存在着他们的坟墓。在6000到7000年之前,每一个这样的村庄里都有一位当地的组长,他掌握着当地最高的权力,控制着水利灌溉系统。农民们在每个季节都必须向他进贡粮食和亚麻,否则就会被他切断水源,无法耕种。如果农民拖欠贡品,族长还会亲自上门,直接收缴农民拖欠的贡品,这大概就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税收了。

那时,精确的计量方法还没有出现,人们只能通过画粗拙的粮箧图或是在农屋的泥墙上刻上印痕来标记应该偿付粮食的数量,这就是人类最早的记录交易的方式。用图标来记事也是人类文字的最早阶段。现在,仍然有一些尚未开化的民族在使用这样的图形文字。阿拉斯加土著人传递信息的方式就是在木头上刻画图形的符号(图26)。

图26 阿拉斯加的印第安人在木头上刻画的图形信息

一个人两手空空,手掌向下,垂在两侧,一副手足无措的样子。这在印第安人的姿势中表示的是不确定、不了解、空的或是什么都没有的意思,简而言之就是“不、无、没有”的意思。另一个人一只手放在嘴上表示“吃”或者“食物”,另一只手指着帐篷表示“帐篷里”。所以,这幅图传达的信息是,帐篷里没有食物。

这种“文字”表达的意思比较含糊,例如图26表达的信息既可以理解为“帐篷里没有食物”,也可以解读成“棚屋里没有肉食”。由此可见,象形符号是很难传达确切的含义的。我们再来看一幅印第安人的图像。这幅图像记录的是一位英勇的印第安英雄与他的功绩,这位英雄名叫“奔驰的羚羊”(图27)。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用图像符号记录的方式不代表出现了真正的文字。用不同的文字通过不同的方式可以表达出相同的意思,6000年前的埃及国王们使用的图形记录也是如此。

图像符号并不属于真正的语音文字。至今,美洲土著人仍然处于图形记录的阶段。要想变成真正的文字,图形记录需要经过两个阶段。首先,每一种物体的图像要成为一种固定的形式,即固化物体的特别符号。特定的对象用特定的符号来表示,让人们在看到符号的一瞬间就知道它所代表的特定对象。例如,人们看到代表“一条面包”(loaf)的符号时,会自然地联想到“一条面包”,而不是整个“面包”(bread)或是“食物”(food);代表一片叶子的符号也会被人们认作“叶子”,而不是“叶簇”。其次,当叶子的符号出现时,无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它总是代表“叶子”(leaf)的意思。同样,无论在任何场景下,都是“蜜蜂”(bee)的象征性符号。当“叶子”和“蜜蜂”各自的符号意义确定下来后,就可以把两者联合起来:它代表的是“信仰”(belief)的意思。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文字“信仰”(belief)中,不再代表昆虫,而是专指“be”这一符号,即一种语音符号。

图27 一位名叫“奔驰的羚羊”的达科他首领战胜敌人的图形记录

一个名叫“奔驰的羚羊”的达科他印第安人为自己画了十一幅自画像,这是其中的一幅。这幅图记录的是他在一天内杀死五个敌兵的功绩。这位印第安英雄骑在一匹战马上,一手持枪一手挽盾,盾牌上刻着他的家族的象征物——猎鹰。在马的下方有一只奔跑的羚羊,这代表着这位英雄的名字。马蹄的印记一直延续到了左边的低矮树林,他就是在那里杀死了五个躲起来的敌兵。图中手握长枪的人是敌兵,长枪的数量表示躲在树林里的敌人的数量。

如果埃及文字始终停留在一系列的图形符号上,那么他们根本无法书写“信仰”(belief)、“厌恶”(hate)、“爱”(love)和“美丽”(beauty)这一类文字。直到大量的图形成为语音符号,埃及文字才有可能进行书写。此外,语音符号出现之后,一个词语所代表的意义无论能不能通过图形表达,都可以用语音符号书写出来。伴随着语音符号的出现,真正的可以书写的文字也出现了。在遥远的古代,最初的文字是由尼罗河畔的居民们发明的。

古老的埃及文字中包含了600多个符号。其中,许多特定的符号代表了一个完整的音节,如。埃及的抄写员们慢慢地学会了将这样的音节组合起来,用一组音节来表示一个词语,如。每一组这样的符号代表一个单词,而一个句子就是由一系列这样的符号组构成的。

但是埃及人并没有止步于此,他们继续探索,直到用一个符号来代表一个字母,并将这种一对一的符号系列化,形成了我们所说的真正的字母符号。图29中的字母表出现于3000年前的埃及,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字母表。表中有24个字母。我们不难想象,当时埃及的书写员们觉得用符号组书写非常不方便,于是他们开始用24个字母(图29)来书写他们的语言。这个转变肯定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就像我们在习惯了字母组合的书写过后,就很难接受英语的拼音文字的简化语音系统一样。如果我们现在嘲笑古埃及人烦琐愚笨的符号,那么将来的人们肯定也会觉得我们今天使用的字母是那么可笑。

图28 埃及象征文字的举例

一只猎鹰用绳子吊着一颗人头。猎鹰象征着国王;人头下面的六根草茎代表着尼罗河下游的沼泽地区;草是从人头旁边的地上长出来的;图像下面是一个有单侧倒钩的鱼叉的头部和一个长方形,这表示的是湖泊。这幅图像记录的是猎鹰国王在尼罗河下游湖泊地区虏获敌人的事情。

图29 埃及文字的字母

这张表格中的每一个字母代表一个辅音。埃及文字用元音发音,但不写出来,这一点我们会在了解了图30之后更加清晰。在英语中,辅音字母w和y经常被用作元音,希腊时代的埃及文字也有这样的情况。那时,埃及文字中有三个辅音字母也经常被借用为元音。第一个字母是轻音,它常被用作a或e;第二个字母y被用作i;第三个字母w则被用作u或o。

后来,埃及人还发明了一种便捷的书写工具。他们在水中溶入植物的汁液,加工让它变得更加黏稠,然后再加入锅底灰,方便好用的颜料或墨水就制成了。在当时,这样制造的墨水堪称佳品。人们只需要把芦苇削尖,然后蘸上墨水,就可以进行流畅的书写了。

埃及人还发现了一种叫纸莎草的苇草,他们将这种苇草削成薄薄的条状,然后在上面书写。他们发现在这上面书写比在陶片、石子和木块上书写更加便利。但是书写需要比较宽的页面,苇草片太过狭窄。于是他们群策群力,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把苇草片的边缘用糨糊粘在一起。几番实验之后,他们终于加工出了非常薄的成幅苇草片,然后他们把两片薄片粘在一起,让苇草的纹理直角相交,于是,平滑、柔韧、呈现淡黄色的莎草纸就制成了。埃及人是最先也是唯一将植物薄膜制成书写材料的人。我们如今使用的钢笔、墨水和纸就是这样发明的,是从埃及人那里流传下来的。纸(paper)至今仍然沿用着古代的名称(papyros),只在原来的基础上稍微有些变化。

图30 一个埃及单词(A),两个英语单词(B)(C)以及他们在象形文字中的表达

在埃及单词(A)中,前三个符号代表的是ch-q-r,我们还不知道这个单词中的元音是哪个。严格而言,这个单词的含义是“饥饿”,也可以引申为“贫穷”或是“穷人”。当它用来形容人时,单词后面会加上一个跪着的人,这种放在单词后面,没有语音的符号叫作限定词;这个人的前面还有一个用手捂着嘴的人,这用来表示“饥饿”“口渴”或者“说话”。这两个符号都是从古老的图形阶段符号中借用的。英语单词(B)是用象形文字拼出来的,在这个单词中,前三个符号代表的是字母p-n-d,三条波浪形的曲线是表示“水”的限定词,于是,p-n-d就可以拼为“pond”(池塘)。C也是用象形文字拼出来的英语单词,前三个符号代表着字母f-m-n,最后一个符号是“饥饿”的限定词(与单词A相同),这个单词的意思是“女性”,拼作“famine”。通过图29中的字母表和上面提到的限定词,我们可以把一些英语单词用象形文字表达出来,例如“man”(男人)可以变为m-n和A中跪着的男人那个限定词;“drink”(饮用)可以变为d-r-n-k和C中用手捂嘴的人那个限定词;“speak”(说)也可以变为s-p-k和A中那个用手捂嘴的人的那个限定词;“brook”(溪流)可以变为b-r-k和B中表示水的波浪形曲线的限定词。

文字与纸张的发明对人类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人类漫长的生存斗争中,再没有任何智力成果能够与它们媲美,即使是以往所有战争和所有发明的总和也无法超过文字及其记载系统带给人类的影响。

图31 埃及象形文字(第一行),用苇秆笔和墨水在莎草纸上快速书写的与之对应的一种古埃及书写文字(第二行)

埃及社会的日常事务中有大量的书写和记录需求,这就对书写的速度有比较高的要求。用笔和墨水在莎草纸上书写可以大大地提高书写的速度,而快速的书写体又大大地简化了象形文字的符号。象形文字相当于现在的印刷体,这种快速的手写体就相当于现在的手写体,它远比印刷体要简单。很显然,图中上面一排是象形文字符号,而下面一排是快速的书写体。但我们要注意的是,埃及文字是从右往左书写的,因此也要从右往左读;也有埃及文字是从上往下书写和读的。到了公元前8世纪,有三分之一的符号成为更方便简洁的手写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类似于我们今天的速记。这种手写体也被称为通俗体,在罗塞塔的石头上就有一段用这种通俗体写下的叙述文字。

埃及人还认识到了计算时间的重要性,他们与其他民族一样,也是根据月亮的圆缺来计算时间。从新月到满月,从月圆到月缺,月亮及其稳定的变化周期成为一种粗略但十分便利的计时方式。如果一个人承诺在第九个月圆的末尾偿还欠下的粮食,那么当八个圆月过去之后他就知道再过一个月就是偿还的期限了。但是这样的话,每个月的天数是不一样的,有的是29天,有的是30天,因此,他们不能简单地把一年平均分成不同的月份,这给计时带来了困难。对此,埃及人采取了更加先进有效的计时方式。

埃及人不再用月份来划分一年的阶段,而是将一年规定为12个月,每月定为30天,每年年终还规定了5天的庆祝节日,于是,一年就变成了365天。那时的埃及人还不十分了解天文学,他们不知道每四年就有一个366天的闰月年,但是他们后来还是发现了这个规律。公元前4241年,埃及人发明了这种便利的日历,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记录了日期的事件。这种历法一直沿用至今,只是在历经六千多年后,每个月的日数发生了一些荒谬的变化,当然这已经与埃及人无关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录了日期的文件越来越多,如果只记录月份的话难免会出现重复等麻烦,这就产生了记录年份的需要。就像我们用基督诞生的年份为起点开始纪年一样,古埃及人也是用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作为标志,从而建立纪年系统的。如果有人回忆过去了很长时间的一个年份,他会通过那一年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来确定年份。这种方式现在仍然盛行于北美印第安人中(图32)。实际上,这种情况在我们现代人中也不陌生。例如在芝加哥,人们说的“大火年”就是专指发生了大火的那一年。最早的埃及书面记载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记载年份的(图33)。

图32 一个达科他首领的年表,其中有71个被命名的年份

达科他族的首领朗·多哥有一件水牛皮的袍子,这件袍子上记录了71个被命名的年份。公元前1800年,在朗·多哥四岁的时候,他开始了这些记录。图中的1表示一个咳嗽很严重的人,如果某一年,哮喘病频发,那么这一年就被命名为“哮喘咳嗽年”;2是一颗正在坠落的流星,如果某一年出现了许多流星,这一年就会被命名为“流星年”;3中有两个发式不同的印第安人,他们来自不同部落,正在交换象征着和平的烟斗,这表示的是达科他族和克罗族达成和平协议的那一年。通过他的年表,如果某件事情发生在1813年,人们会说它发生在哮喘年,朗·多哥还能根据自己的年历讲出那是发生在多少年前的事情。

于是,一系列年代名就通过该年的重大事件被记录下来了。就像历史年谱一样,年名表将一个重大事件的序列展现在人们眼前。在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年代表是从公元前3400年开始,一直记录到公元前2700年。在这700年中,年代表依次记录了每一年最为重大的事件的名称。这份年代表留存至今,现保存于意大利西西里的巴勒莫博物馆,被称为巴勒莫界碑。后来,埃及人发现用国王登基这一事件来纪年更加方便,于是,他们开始用某某国王元年或某某国王某年来记录事件与年份。几百年后,他们的历史年代简表就成为过去国王的名单。

图33 早期埃及人的年份名称

这个硕大的白色陶罐是很久以前的一个埃及国王献给太阳神庙的,现保存于费城博物馆中。这个陶罐上刻着一句话:反抗并击溃北方之年。这是埃及国王将这个陶罐献给神庙那一年的名称。在那一年,他取得了对北方但尔他的战争的胜利。由此可见,我们可以从这些年代名称中了解许多有价值的历史事件。

同时,埃及人还在其他的许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公元前4000年之前,他们就发现了金属。据说是在西奈半岛上,一群埃及人围拢营火时带上了铜矿石。木炭和矿屑混合在一起,高温加热后,金属铜就从矿石中释放出来了。用矿工的说法就是,这些矿石被还原了,凝固成了金属球粒。于是,在第二天早上清理灰烬时,这些埃及人在火堆里看到了几颗光彩夺目的小球。他们摆弄着这些小球,充满了好奇与喜爱。当这样的情况出现了几次之后,他们就知道了这些奇妙的金属小球形成的原因。于是,他们总结了一套生产更多金属珠粒的方式。一开始,这些金属只是给妇女们的装饰品,后来,人们将金属用来制造兵刃,从此,金属刀就取代了他们佩戴在腰间的燧石刀。

对于当时的埃及人来说,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已经随着这些金属小球的发现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金属时代。如果他们意识到了这个新时代的到来,那他们就能够想象将来会出现的壮观景象:高大的钢架建筑、布鲁克林大桥、成千上万台金属机械同时运转的大型工厂以及一列列火车飞驰而过的巨长钢轨。如果不是埃及人发现了这些金属小球,那么后来的一切,现代社会所取得的所有成就,以及人类的一切发明都不会发生。除了几万年前人类发现了火之外,再没有任何发现比金属的发现更加重要。

这时,我们需要回顾一下石器时代埃及人的情况。那时的埃及人是众多石器时代人种的一支,生活在地中海一带,融入西欧石器时代的生活中。这个时代的特征在法国和瑞士体现得最为明显,但是埃及人也有自己的优势。他们生活在肥沃的尼罗河谷地区,两侧是沙漠,可以作为防御屏障;北边有地中海,能够阻挡欧洲的寒冷冰雪;自然环境远比欧洲更胜。正是因为优越的地理位置,当冰川时代遏止了欧洲的文明进程时,埃及人已经开始饲养家畜,灌溉农田,进行大规模的管理,并且还发明了文字,发现了金属。因此,当地中海沿岸的居民们还过着原始的狩猎生活时,尼罗河谷中已经出现了这样一支堪称文明人的部落。在人类历史上,文明的出现是最重要的事件,因为它代表着人类在复杂的生活中取得了比身体素质的进化意义更大的进展。人类的能力也更强了,这种能力对此后的历史进程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埃及干旱少雨的气候为保存遗迹提供了先天的条件,于是我们现在才能不断地发掘出古代埃及人的遗址。尼罗河谷中保存了大量早期人类的遗物,于是整个尼罗河谷就像是一个巨大的保存着古代器物和历史记录的博物馆。这些遗物是将史前人类和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联系起来的唯一纽带。伟大的尼罗河流经了数千年的历史,沿岸的古代埃及人遗物是如今我们研究人类进程的珍贵资料,它就像一部浩瀚的史卷,每一页都记载了古代埃及人的神奇故事,记载着他们发明的文字与发现的金属,也记载着他们此后取得的种种伟大成就。

当列车穿过尼罗河三角洲向南行驶时,那位坐在列车里的见多识广的旅行者一定也在放飞着自己的思绪。也许他正在沉思,或正在想象,当那些埃及人用铜凿取代了石凿时,他们将会创造怎样的历史奇迹。火车拐了一个弯,穿过了棕榈林中的一片空地。西边沙漠上的耀眼阳光晃得他睁不开眼,恍然间,他在沙漠里看见了一群方锥形的建筑物,金碧辉煌,美轮美奂。他人生中第一次见到了吉萨金字塔,他无比激动,因为金字塔比任何其他的资料都更能让他理解铜凿出现的意义。短短几分钟后,列车就驶入了开罗,穿梭在现代的建筑群之中了。第二天,他驱车从开罗驶向吉萨,这是一段只有七英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