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爸妈必知:这就是男孩
日本松田道雄在《育儿百科》里说:如果可以,最好生两个以上的孩子,如果有两个孩子,最好是一儿一女,因为男孩跟女孩不一样。男孩有他独特的生理特点,只有了解了关于Y染色体、睾丸素、男性大脑结构等相关知识,才不会对男孩的冒险精神、精力旺盛、喜欢打斗、喜欢探索等问题感到不解。
透视男孩特有的“Y”染色体
提起染色体,人们并不陌生。人体的每个细胞内都有23对染色体,也就是46条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男孩与女孩的常染色体都是一样的,但是性染色体却不一样,正是不一样的性染色体决定了孩子的性别。
性染色体分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男孩的性染色体是由X和Y组成,而女孩的则是X和X组成。也就是说,Y染色体是男孩独有的,决定了孩子的性别为男性。
根据研究表明,Y染色体上的基因只能由亲代中的雄性传递给子代中的雄性,也就是由父亲传递给儿子。因此,在一个家族里,所有男性的Y染色体都是一样的。
千万不要小看了男孩所携带的Y染色体,它不仅决定了男孩之所以为男孩,而且正是由于它的存在,男孩才会表现出很多与女孩完全不同的特性,例如,更具有冒险性、攻击性和竞争性。
对于大多数有男孩的家长来说,男孩的成长历程就像是一部惊险的探险电影,说不定哪个时刻,他们就会因为探险而受伤;也说不定哪个时刻,他们就会惹出或大或小的麻烦……
父母了解男孩的染色体情况对教育有什么帮助?
一、通过“生长基因”鼓励男孩。据英国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男人的平均身高在174.4厘米,女人的平均身高则是162.2厘米。男人的平均身高比女人要多12.2厘米。也就是说,Y染色体上面包含着增加身高的“生长基因”。
由此可见,通常情况下,男孩注定比女孩长得高大,所以要比女孩承载起更多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如果你想让男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你可以这样说:“你是男孩,你的力气大,就应该为妈妈分担一些家务,妈妈是女人,需要你的帮助。”你这样说,他会很愿意参与其中。
二、帮助男孩提高抗病能力。科学研究发现,到目前为止,能够保证免疫系统正常发挥作用的基因全部是X染色体,由于男孩比女孩少一条X染色体,相比之下,男孩的免疫力就弱一些,患传染病的概率就高一些。
因此,父母在生活中要帮男孩提高抗病能力,平时让他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多参加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采取这些措施可以弥补男孩少一条X染色体的不足。
三、能够理解男孩的那份脆弱。通过观察,你会发现,男人总有特别脆弱的一面。大量科学研究表明,Y染色体在长达约3亿年的进化中一直在变小,所含基因也在逐渐减少。因此,从这个角度看,男孩比较容易受到伤害,看上去也有不同程度的恋母情结。男孩看似勇敢坚强,实则非常脆弱。因而,男孩特别需要得到关爱。
所以,父母除了让男孩吃饱穿暖之外,一定要重视他的精神需要。多与他沟通,多关心他、理解他,让脆弱的男孩感受到爱和温暖。
四、不要忽视对男孩进行性别教育。既然Y染色体决定了孩子的性别,那么,父母就要通过教育让男孩对自己的性别有所认识。一般来说,男孩在一岁半左右就知道了自己的性别,他能通过观察周围人的发型、外观、长相等特点分辨他人的性别。光他自己知道了还不够,父母一定要注意强化孩子的性别。不要把男孩当女孩养,比如,给他穿裙子、扎辫子、涂口红等。在穿戴上一定要把男孩当作男孩去打扮。平时要让男孩玩坦克、手枪等带有男性化特征的玩具,不建议引导他们玩布娃娃或者毛毛熊等东西。
Y染色体已经决定了他是个男孩,在教育方式上,就不要过度保护,而应该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鼓励他去探索、去冒险、去奋斗。这样才会让男孩所携带的Y染色体发挥作用。
令男孩调皮的祸首:睾丸激素
心理学家将男孩称为“有攻击性的小机器”。在运动能力、爆发力等方面,男孩要远远胜过女孩。同时,男孩的动作速度和猛烈程度也会远远超过女孩。男孩天生在这些方面具有优势,这取决于体内的睾丸激素。
当男孩还在妈妈肚子里时,他体内的睾丸素就开始形成了。由于这种雄性激素的存在,男性特征便开始显现。比如,他们的睾丸和阴茎开始发育。
当男孩出生后,体内的睾丸素几乎相当于一个12岁男孩体内的睾丸素的含量,睾丸素不仅促使男孩的身体发育,而且促使男孩具备更多的男性特征。比如,刚出生男婴的阴茎偶尔会出现轻微的勃起。
男孩出生几个月后,男孩体内的睾丸素含量会下降到出生时的1/15。
在男孩蹒跚学步的整个阶段,体内的睾丸素含量一直比较低。因此,蹒跚学步的男孩和女孩在行为上表现得特别相似。
当男孩长到4周岁左右,他体内的睾丸素激增,甚至达到之前的2倍。
当男孩长到5周岁左右,小男孩会对战斗、英雄行为、冒险以及需要花费极大精力的游戏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在11—13岁这一阶段,男孩体内的睾丸素含量再次开始急剧上升,甚至达到蹒跚学步时的8倍。这时,男孩的四肢快速生长,身高会猛增,而且男性特征会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例如,长出胡须、出现喉结,等等。越来越喜欢主宰、控制环境,并善于根据自己的实力来估计自己在所处集体中的地位。男孩喜欢竞争,竞争的环境可以使他变得更加兴奋,男孩也更愿意接受挑战以及喜欢没有任何理由的冒险。
一位男孩的妈妈对她的好友这样评价自己的儿子:
我儿子从学会走路开始,就不断地给我制造麻烦:小的时候爬桌子把牙都磕坏了;上了幼儿园也常常与别的小朋友打架;上了小学,仍然是麻烦不断,我常常会因为他的某些捣乱行为而被老师“请”到学校……因此我为了他可真是忙翻了天。
几乎在每个男孩小的时候,都会得到很多“昵称”,例如,“捣乱鬼”“破坏王”“麻烦制造机器”等。男孩之所以会得到这些称号,都是因为他体内的睾丸素。睾丸素的力量真的会超乎一些家长的想象。
既然睾丸素的力量如此巨大,那男孩表现出的好动、破坏行为、制造麻烦等,就不足为奇了。因为睾丸素的存在,所以在很多时候,男孩总是通过“制造麻烦”表现出自己的男性特征。
男孩喜欢玩冲锋枪、坦克、飞机等,喜欢捉弄小猫、小狗,喜欢拎起它们的小耳朵让它们叫唤。
男孩喜欢玩火、喜欢扔石头、喜欢耍棍子,他们会在游戏中粗鲁地推倒小伙伴。
男孩有时还会故意激怒比自己小的孩子,从中取乐。
男孩在做事的时候注意力很集中,但是耐久性很差,表现得很毛躁。他们经常没有听清指令就会盲目行动。
男孩喜欢张扬的做事风格,并且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产生自豪感。他们的行事风格看上去果断、大气,富于斗志和进取心。
男孩天生好动,喜欢拆卸,会出于好奇把家里的闹钟拆掉,为了听听清脆的响声而把杯子摔在地上。
面对不断制造麻烦的男孩,很多家长为此感到“头痛”,总是感慨地说:“要是个女孩,就好了。”当然,有很多家长也会试图通过“骂”和“打”的方式,让男孩听话一些。
教育专家明确地指出:如果父母总是试图通过打骂让男孩“屈服”,那他将来就很容易成为一个胆小怕事的人;如果父母能够巧妙地引导男孩做正确的事情,使他们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些男孩往往就会表现得非常出色。
男孩成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
男孩成长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0—6岁、6—13岁以及14岁—成年。每个阶段男孩的表现都不相同,父母所遇到的教育难题自然也不相同。只有清楚地了解每个阶段男孩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才能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法。
1.0—6岁——喜欢腻在母亲的怀抱里
0—6岁,这是男孩成长的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里,男孩性别特征并不是那么明显,一般来说男孩是属于母亲的,因为他们很脆弱,需要妈妈温柔的关爱。
处于这个阶段的男孩喜欢让妈妈抱着,喜欢妈妈跟他玩,喜欢妈妈的关爱和抚摸。因为妈妈为男孩提供母乳,妈妈慈祥可亲,所以能给男孩最大的抚慰。
可以说从出生到6岁期间,妈妈的爱和教育会影响男孩的一生。如果妈妈与男孩经常交流、精心培养,又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安全感,那么就会使男孩的大脑得到很好的发育及完善,使他获得更多的讲话技巧,孩子以后就会更好地适应社会,大踏步地前进。反之,如果妈妈总是情绪低落或者是喜怒无常,经常打骂男孩,那么男孩的大脑就会发生变化,慢慢变成一个或胆小怕事、或脾气不好的男孩。
因此,在这一阶段,妈妈需要了解男孩对应的特点,然后对症下药,用心培养。
(1)理解力有限,说太多无益。妈妈千万不要跟这一阶段的男孩讲太多的道理,动不动就向他们解释为什么不能朝地上洒水,为什么不可以爬到柜子上去,为什么见了人应该礼貌地向人打招呼,等等。其实,在很多情况下,这些说教都是徒劳的。偏偏有的脾气不好的妈妈因为多次教男孩,男孩总是记不住,为了让他们长点儿记性,便打骂男孩。这种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因为这一时期的男孩根本没有理性思维以及逻辑思维的能力,向他们解释太多、给他们讲太多道理,只能让他们觉得烦躁。
(2)需要妈妈更多的耐心与关注。这一阶段的男孩,他们在生理上和情绪上要比女孩脆弱。比如,同样是刚出生的婴儿,男孩比女孩对疼痛更加敏感,当他们感觉潮湿或不舒服的时候,男孩更容易哭闹。即使到了6个月大时,男孩仍然需要妈妈的照看,女孩则会通过吮吸手指和玩玩具等寻求安慰。
这一阶段的男孩更渴望被关注,如果妈妈没有给自己足够的关注,他们甚至会通过一些不良行为来吸引妈妈的眼球,如果这个时候妈妈不正确地引导,而是打骂,对男孩的一生都会产生很多不良影响。因此,妈妈千万不要被固有的性别观念束缚住头脑,认为男孩天生就该坚强。其实在0—6岁这段时期,男孩是脆弱的,是需要妈妈更多的耐心与关注的。
(3)男孩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选择。“儿子,你喜欢红色,还是喜欢蓝色?”“儿子,周末我们是去公园呢,还是去游乐场呢?”“儿子,你今天是想吃馒头,还是想吃面条呢?”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妈妈这样问男孩,而处于这个阶段的小男孩往往不知该怎样选择。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总是让6岁以下的小男孩在很多的可能中自己去选择,那这个男孩长大后不会是有主见的人。因为处于这个阶段的男孩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让他选择。所以,妈妈要为这一阶段的男孩制定好每天的生活。例如,今天吃什么,今天穿什么衣服,今天去什么地方玩。有了妈妈的安排,男孩就会清楚地参与其中,并获得很大的安全感。
(4)会迷恋自己的身体。这一阶段的男孩总是喜欢拉扯或揉搓自己的生殖器,甚至是当着众人的面把手伸进裤子里。这让很多妈妈感到烦恼。其实,妈妈只要了解这一阶段男孩的特性,就能理解男孩了。
男孩天生好奇心就很强,这一点从小就表现得很突出。他们会“研究”见到的每一样东西,包括自己的身体。他们对自己身体的早期迷恋是很正常的,因为拨弄、搓揉自己的生殖器会给他们带来快乐和舒服的感觉,仅此而已。所以,妈妈不要对这一阶段的男孩的这种行为大惊小怪,只需引导孩子。可以让他搓揉自己的生殖器,但这是一件只能私下做的事情,如果他偏不这样做,那也就随他好了,等大一点儿,即使你不说他,他也不会这样做了。
2.6—13岁——想成为爸爸那样的男子汉
6—13岁,这是男孩成长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男孩进入了自身成长的转变期,不再像前一阶段那样依赖妈妈,而是喜欢和爸爸交流,开始向爸爸学习,模仿爸爸的行为,并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男子汉。
因此,在这个时期,爸爸对男孩的影响非常大,如果爸爸并没有给男孩足够的关爱和引导,男孩就可能会制造麻烦,希望引起爸爸的注意。如果男孩没有如愿,那么他在未来的日子里就可能会和爸爸对立起来,成为一个不听爸爸话的“男人”。因此,爸爸一定明白这一点,要常与男孩互动,做好男孩的引路人。
进入这一阶段的男孩,会出现很大的变化,他们逐渐觉得自己是“男人”了,要做一个爸爸那样的人。甚至那些平时很安静的男孩,到了这个年龄也整天舞刀弄枪,证明自己能力高强。即便在大人们看来这是很可笑的事情,但男孩还是要通过各种行为来表明自己的“男子气”。
有的男孩为了证明自己是男子汉,还希望自己快点儿长大,幻想身体突然变得很强壮,有很大的力量做各种事情,甚至希望像爸爸那样长出胡子来。于是他们通过各种行为来表明自己的身份,比如,男孩会争着当警察,因为警察在他们眼中是英雄,是男子汉;男孩喜欢舞刀弄枪,希望自己成为武林高手;男孩总是梦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去拯救地球;甚至会做各种危险的事情,以证明自己的勇敢。
在6—13岁这个阶段,男孩的思维也会发生变化,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逐渐开始具备,自尊心开始增强。心理学家认为,在这一阶段,男孩自尊心的发展会出现两种倾向,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要么认为自己很能干,能积极地面对一切事情;要么认为自己很无能,什么事情也做不好。因此,在这一阶段,家长一定要注意引导男孩正确地认识自己。
在这一时期,需要爸爸特别的帮助和指导。
(1)爸爸要多费点儿精力跟男孩亲近。6—13岁的男孩特别需要爸爸的爱,他们喜欢爸爸拥抱他、逗他,和他打闹,也喜欢和爸爸做一些比较文雅、安静的事,比如让爸爸给他讲故事、唱歌或者放音乐等。爸爸一定要告诉男孩他是多么出色、帅气、聪明的一个孩子,以增强男孩的自豪感。
(2)爸爸要多花些时间陪陪男孩。现代社会,人人都很忙碌,特别是作为一家之主的爸爸,因为社会角色的关系,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非常有限。但即使再忙,也别忘了多抽点儿时间陪陪孩子。
陪伴男孩是做爸爸的责任,爸爸忙完了单位的事情,要及时回家,与儿子一起玩耍嬉闹,这样会教会他很多东西。爸爸要用尽可能多的时间陪伴男孩,陪伴家人。如果升职加薪,那意味着工作时间更长,那么做父亲的一定要认真考虑: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他现在需要你,你努力工作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让孩子幸福快乐地成长吗?现在你陪他的时间太少了,他觉得不幸福,已经影响到他的成长了。这样一想,也许做爸爸的就能挤出更多时间陪男孩。
(3)爸爸要和妈妈分担照顾孩子的工作。有一些大男子主义的爸爸认为教育男孩是妈妈的事情,于是他们把照顾男孩的重任都推给妈妈。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爸爸应该和妈妈一起,为怎样教育男孩出谋划策。比如,协助男孩完成作业,教男孩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制定出明确的规则让男孩遵守。遇到大事时,爸爸要和妈妈商量,一起教育男孩会进一步加深夫妻间的关系,也会让男孩更健康、更快乐地成长。
3.14岁—成年——进入盎然的青春时代
从男孩变成男人的关键期就是14岁到成年这段时间。
一般情况下,这段时期的男孩进入了快速发育期,身体内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睾丸激素大幅增加,含量几乎是以前的8倍!男孩变得更加喜欢争辩,更加喜怒无常,有时候又焦虑孤独。这当然不是他们变“坏”了,而是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他们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
这个变化过程充满了“斗争”,男孩们不但经常与父母的观点相左,而且不时地挑战长辈的权威,甚至也在和自己作各种各样的斗争。他们需要解开成长道路上遇到的疑惑,需要开始新的征程。他们会变得愤世嫉俗,动不动就会批判周围的人和事;说同龄人才听得懂的话;他们会穿奇装异服,甚至把头发染得五颜六色;他们脾气变得暴躁起来;常常埋怨家长不理解他们,家长想靠近的时候他们又会躲开……
在很多人看来,这个年龄阶段的男孩是让父母“失望”的,很多人感叹,要是当初生个女孩就好了。这个阶段的父母会害怕,会担心,因为年轻气盛男孩可能会卷入各种纠纷,惹出很大的麻烦。不管怎样,作为男孩的父母,一定要知道,这是男孩必经的阶段,一定要花时间,有耐心地去引导男孩。教他们怎样像男人一样去做事,要让他们知道自己应担负起的职责,在哪里找到力量的源泉以及前进的方向。
要想把男孩培养成一个有能力、有思想、有智慧、有责任心的男子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家长的共同努力。
(1)给予男孩正确的引导。14岁到成年的男孩爱扮酷,喜欢追求个性、时尚和潮流。他们只是随波逐流,其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哪种风格。不光外表,他们的内心也是非常混乱的,有时他们很自信,有时又表现得很自卑。面对自己的未来,他们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会说:“将来我一定要成为百万富翁!”但一想到具体怎么去做就泄气了,觉得自己根本什么都做不了。所以,父母要给予这个阶段的男孩正确的引导。如果父母多一些肯定、鼓励,那么男孩的思维就会越来越清晰;如果父母总是否定、批判男孩,男孩的思维就会越来越混乱。即使男孩有不当的地方,也不要通过打骂的方式予以纠正,要运用智慧,选择男孩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引导。
(2)不要封闭男孩的成长环境。十几岁的男孩很容易产生孤独感,他们会觉得没有人能理解他们,所以又难免会产生强烈的归属诉求。他们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个团体,渴望被他人认同,因此会主动与同龄人交往,甚至会跟与自己年龄有些差距的人交往。这样一来,男孩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包括父母不喜欢和不认可的“坏人”。
在男孩交友这件事情上,有些父母给男孩很多限制,不准跟这样的人玩,不准跟那样的人在一起,企图把男孩放在一个“纯净”的圈子里。实际上,这样做不是纯净了男孩交往的圈子,是让他与人隔绝了,他的朋友越来越少,交往能力越来越差,逐渐变得胆小,觉得随时都可能遇见坏人。
对于男孩交友这件事情,父母不用太过紧张,男孩也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了,如果他们的判断真的有所偏差,父母只要及时发现并正确引导就可以了,千万不要采取封闭的措施。
(3)侧面迂回了解男孩的想法。14岁以后,男孩基本上初中了,待在父母身边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在14岁到成人的这段时间,男孩会有自己的生活,与家庭生活越来越远,父母对男孩的了解也越来越少,这不免会让父母忧心忡忡。其实父母完全可以换个方式去了解,比如通过老师、亲戚、好友等,这些人也会真心关怀孩子。长大的男孩也许不喜欢向父母敞开心扉,但是他们也需要倾诉的窗口,他们经常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以外比较亲近的人,也许会在关爱他的长辈家中对父母进行“控告”。如果父母了解到这些,就会找到自己与孩子之间的隔阂,然后想办法弥补和改正。
(4)用父亲的角色影响男孩。在男孩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对他的影响非常大,在男孩向男人转变的这段时间,爸爸的影响更是不可缺少。爸爸是男孩接触最多的男人,潜移默化的影响非常大。
爸爸平时可以向男孩讲述自己的经历,让男孩有“与爸爸之间是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对话”的感觉。这样既能控制男孩的消极行为、引导男孩的积极行为,又能增强父子间的感情。如果爸爸在男孩心中是有影响力的男人,那么男孩就会以爸爸为榜样,同时也能从爸爸那里感受到一种安全感。
14岁之后的男孩逐渐进入了生机盎然的青春时代。这一时间段里,男孩的身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父母一定要做好引导工作,让男孩坦然面对自己的身心状况。这一时间段里,男孩特别需要有经验的人的指引,指引方式与最终的结果息息相关。如果家长总是对男孩大呼小叫,即使家长说得有理,男孩也不愿意接受,他们就会变得越来越“坏”。
所以,在这个时期,家长不仅要把正确的人生观告诉男孩,让他学会辨别善恶美丑和是非黑白,还要像朋友一样和他沟通,在他迷茫时给他建议,在他孤独时多多陪伴,让他平稳过渡成为男人。
每个男孩都有“英雄情结”
男孩从小就有英雄情结,这种情结将伴随男孩一生。男孩英雄情结的表现是爱打抱不平,爱管闲事,见不得人欺负弱小等。每一个男孩都想做英雄,都希望被人崇拜。
刘伟回家后,妈妈发现他的脸有一道伤痕,以为他在外面受欺负了,于是问道:“谁干的啊,你的脸怎么受伤了?”
刘伟低着头不说话,妈妈只好把声音放柔些说:“没事,跟妈妈说,妈妈想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刘伟便详细跟妈妈讲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是刘伟的同学张彪下课时欺负低年级的小朋友,还把低年级小朋友的玩具扔在了地上。张彪平时就很凶,这时吓得低年级的小朋友直哭,老师又不在。刘伟看不过去了,就走过去帮助低年级的小朋友。刘伟与张彪理论时,脸被张彪抓伤了。
妈妈了解了事情的经过,想了想说:“原来你在帮助人啊,这是好事,是个小英雄的行为。不过你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情,不要贸然上前去理论,最好去找老师或请同学们评理,相信大家都会站在你这边的。”刘伟听后,认真地点了点头,同时脸上满是自豪的表情。
对于男孩的英雄情结,父母应该给予充分理解,因为男孩独有的Y染色体和大量分泌的睾丸激素激发着他的英雄情结,这是男孩区别于女孩的重要心理特征之一。如果你足够细心就能够发现,绝大多数男孩从小就爱玩坦克、手枪等玩具,也爱看带有英雄情节的故事或影片,并立志成为“警察叔叔”……
男孩的英雄情结经常会倾注到对某些偶像的崇拜上,它们可能来自男孩平时看的动画片,如奥特曼、蜘蛛侠、蝙蝠侠、黑猫警长,等等,这类英雄偶像正义、勇敢、智慧、仗义,具备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圆了男孩的英雄梦。
男孩心中的英雄形象,是伟大、神圣、没有缺点的。父母正好可以利用男孩的这种英雄崇拜情结,培养男孩勇敢、坚毅、正义等优良品质。
每个男孩都有英雄主义情结,这几乎是一种本能反应。只要男孩的天性没有过分被压抑,在任何场合下,他们路见不平时,都有拔刀相助的冲动。男孩总是幻想自己是“奥特曼”,身怀一身绝技,能够帮助弱小、扶危济困,与恶势力作斗争,甚至拯救地球,成为人心目中的大英雄。
在现实中,男孩的英雄梦却是难以实现的。由于年龄和阅历的缘故,男孩无论在身体还是心理上,都不能如愿施展自己的英雄抱负。他们常常觉得自己很弱小,希望得到安慰和激励,并希望有一些勇敢的举动被认可,于是在别人危难之际,总喜欢挺身而出。
孩子喜欢当英雄、想当英雄没有错,重点在于父母要帮助他建立正确的“英雄观”。当他打抱不平的时候,我们要提醒他那样会受伤,但不能用打骂的方式制止他,而是应该进行合理的引导。只要父母引导得当,英雄情结不仅能够促进他男性气质的培养,也能使他成长为真正的男子汉。
精力旺盛的“淘气包”
很多家有男孩的家长感叹自己的儿子太淘气,为什么男孩就那么淘气呢?这是因为精力旺盛的缘故。大多数男孩从会走路起就不断展现出过人的能量。他们只要不睡觉,就一刻不停地到处攀爬、跑跳、追逐、打闹,即使上学后,课堂上也有做不完的小动作,男孩好像总有使不完的力气,用之不竭的精力。
为什么男孩的精力如此旺盛呢?从中医学角度讲,男孩是纯阳体制,生性好动,用一句古语说:“憨嘻跳跃是其本性,拘坐则伤脊骨,尤损天柱。”男孩阳气足,才会显得生机勃勃,如果要把男孩拘束住,强迫他们老老实实坐着,就是在抑制他们的天性。男孩比女孩更好动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男孩的体内能分泌出大量的睾丸素,睾丸素致使男孩成了一个“淘气包”,只能通过不停活动来消耗能量。
父母清楚了男孩精力旺盛的原因,就不要在他“释放能量”的时候大声责骂,或者制止他,而应该想个办法让男孩把过剩的精力用到该用的地方。父母不应该把自己的喜好作为评判男孩行为的标准,更不能因自己喜欢安静而强迫男孩不许跑跳。父母应该转变自己的心态,接纳这个体内分泌大量睾丸素的小“淘气包”。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允许他们去释放能量。这样,男孩的身心才不会受到压抑,男孩的成长才会健康。
既然男孩精力旺盛,那么父母就应该利用男孩的这个特点,引导他去做一些有益于身体发育、身心健康的事情。比如,每天抽一些时间出来,和孩子们一起跑跑步、打打球,等等,做些体育运动不但能消耗男孩多余的精力,还能够增强男孩体魄,促进身心发育。对于男孩精力旺盛的最好应对办法,就是选用运动的方式,与他们一起“消耗能量”。
此外,一个有着旺盛精力的男孩,他不仅可以将能量用在肢体运动上,也大可将其用在脑力劳动中。因此,练习书法、读诵经典、画画、下棋等,都不失为锻炼男孩的耐力和注意力的好活动。
很多男孩都想当“大王”
男人的天性之一是喜欢竞争,一位研究行为哲学的专家曾说:“一场比赛结束后,你看到一个被打败的男人在真诚地向对手祝贺,其实在这背后,这个男人想的是下一次如何把他打败。”
性别赋予男人巨大的能量,这在他们的幼小阶段就已经表现出来。在男孩的世界里,他们就已经有了“大王”的意识,在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时,也更在乎谁是“大王”,“大王”是男孩的行为标准,是男孩内心的竞争对手。每一个男孩都希望能够做一个“大王”,这种竞争心理促使男孩总想争第一。
魏东上初中了,他是一个仗义勇为的男孩,平时结交了不少好朋友,因此很赢得大家的拥护,小伙伴们都爱围着他转,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让他很骄傲。
新一届的班委竞选开始了,魏东想竞选班长,就鼓动他的朋友们为他拉票。魏东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刘新。刘新是个帅小伙,在人际关系上比魏东稍差一点儿,其他各方面都更胜一筹。
班上许多女同学都很欣赏刘新,把他当作白马王子。魏东怕自己竞选失利,就开始四处散播刘新的坏话,说他是假清高,自私自利,从来都是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同学。
在竞选演讲时,刘新发言说,如果自己当选班长,会为大家做哪些事。他的真诚态度赢得了全班同学的赞赏和支持,因而获得了很高的票数。结果,刘新因品学兼优,愿意为大家服务,当选班长。
魏东很生气,他约了一帮朋友趁刘新独自回家的时候“教训”了他一顿。虽然受到老师的严肃批评,但魏东觉得很解气。从此,他在学校里处处和刘新作对。
魏东之所以跟刘新过不去,主要是源自想做“大王”的心。几乎没有一个男孩不想做“大王”,他们每到一个新环境,比如新班级、新学校,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谁是班级里的班长?谁是学校里的“大王”?通过观察和了解“大王”在学校和班级里的行为,男孩们会渐渐明白,在这里做“大王”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和“资格”,他们还会暗暗下决心,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够做“大王”。
男孩喜欢当“大王”的竞争心理本身没有错的。如果父母能够加以合理的教导和应用,可以促使男孩不断进步,激励他们积极向上。但是,如果男孩存在过激和偏执心理,把正当竞争变成了恶意攻击,甚至采取一些不公正、不正当的手段对付竞争对手,就会发生暴力事件。因为“大王”只有一个,而想当“大王”的男孩却有很多。那些没有当上“大王”的男孩容易扭曲竞争心理,在处理同学关系上也容易树敌。所以,在如何看待同学间的竞争上,父母不要忽视,理所当然地认为男孩就应该这样。
年纪较小的男孩还不具备准确的判断力和成熟的人生观,他们会为了争第一、做“大王”而展开“斗争”,甚至打架、引发暴力事件。一些发生在男孩身上的行为,比如违反规定、触犯法律都是不正常的竞争心理所致。如果发现男孩的正当竞争心理发生扭曲,父母一定要及时做好引路人,千万不要让男孩对竞争产生误解。
受到父母良好心理教导的男孩,心理和行为上都显得比较成熟,他们会把做“大王”的心理变成积极追求进步的力量,靠自己的实力去战胜别人,真正地做“大王”。而那种为了做“大王”图一时之快,不计后果的行为,只能给他人造成伤害。男孩有竞争心理是可以理解的,父母应该引导他们走向健康的竞争之路,真正实现“大王”梦。
一旦男孩当了“大王”,他们会成长得更快,做起事来会更全心全力。这有利于男孩的身心成长,能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领导力。平时,父母要利用男孩的这种心理,在生活中可以处处满足他们当“大王”的愿望。比如,抽出一个星期的时间,让男孩体验一下“当家”的感觉,或者做一做亲子角色互换的游戏,让孩子做回“男主人”,相信在他们小小的心里肯定能产生一种“当家做主”的成就感;如果是比较调皮、有坏习惯的男孩,父母可以让他来当习惯监督员,负责纠正全家人的坏习惯,这样他在纠正别人坏习惯的同时也一定会偷偷地改掉自己的坏习惯。
另外,父母还可以在平时与男孩的对话中满足他们当“大王”的欲望。比如可以问问儿子:“小当家的,我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吗?”“小当家的,你对这个事情怎么看,你有什么意见?”……虽然有时男孩的意见未必合理,大人也不一定采纳,但是这样的问话往往会让他们感到高兴,会觉得自己被尊重和重视。这种做“大王”的美差会让男孩满怀对生活的热情和积极性。
令父母苦恼的“破坏王”
好奇心强是男孩的天性,他们喜欢探索,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渴望。所以,在男孩的成长阶段,探索和发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过程。在男孩的世界里,他们不仅仅用眼睛看,用耳朵听,更多的时候是动手探索。所以,男孩喜欢的游戏活动通常是探险、寻找、挖宝等。而在寻找、探索和发现过程中,男孩们免不了要破坏掉一些物品,比如爬墙穿洞、踩坏屋顶、弄坏机器等。在做实验或者玩玩具时,由于知识经验的缺乏,男孩们往往喜欢通过拆卸的方式去研究物品的构造和功能,因此在父母眼里,男孩很普遍地被贴上“破坏王”的标签。
面对家里的小小“破坏王”,许多父母苦恼不已,为什么男孩那么具有破坏性?
据心理学研究,男孩的“破坏性”行为与他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密切相关。男孩由于身心还未成熟,还没有具备责任感和义务感的意识,同时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男孩会不顾后果地去探索,也想不到要为破坏行为负责。
当然,家里有一个喜欢弄坏东西的“破坏王”,很令父母大伤脑筋。但是,如果这种探索欲望能够得到理智的引导,无疑会提升男孩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破坏性”的探索,男孩会对物品的结构和其工作原理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他的身心也将得到良好的发展。
浩浩特别喜欢拆卸东西。一天,趁妈妈不在家,他居然研究起妈妈心爱的手表。费了好大的劲儿他把手表的外壳拆掉,然后反复观察手表的工作原理……正在他研究得津津有味时,妈妈回来了。
妈妈一看,忍不住大叫道:“你在拆什么?”等看清浩浩拆的是自己心爱的手表时,气愤地说:“谁让你拆手表的?你怎么不是拆这个就是拆那个?”看着满地的零件,妈妈气得不断训斥浩浩。
很多父母难以容忍男孩的破坏行为,通常是出于对物品的爱惜,比如家里的贵重物件、一些小电器等。但是,如果仅靠训斥和禁止的方法遏制男孩的探索欲望,很难奏效,甚至适得其反。父母越是阻止男孩搞破坏,他们破坏得越欢。与其冲着男孩大喊大叫,不如鼓励他们把东西重新装好,或者坐下来与他们一起探索和组装。这样令人烦恼头疼的破坏活动就变成了有意义的实验活动。当然,对于家里特别贵重或心爱的物品,父母应该提前告诉男孩不要碰坏它们,更不能私自拆卸。对于一些电器类物品,更要严格阻止孩子们进行拆装活动,并且有必要对他们讲清楚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隐患。一些结构精密的物件应该保存好,最好放在孩子找不到的地方。如果是特别喜欢动手实验的男孩,父母可以选择一些不重要、安全性较高的小物品让他拆卸,这样既不用严厉斥责管教,孩子的探索欲望也得到了满足。
对于不是特别贵重的物品,如果父母有兴趣,不妨可以与孩子一起体验“破坏”的乐趣,一起探索机械的原理,与孩子在“破坏”中一起成长。
如果男孩喜欢拆卸一些构造比较复杂的大型物件,如机械用具、家具、车子等,这时父母请一些有机械方面专长的朋友给孩子做“指导老师”,是一个不错的引导方法。通过专业老师现场指教和操作,孩子会将“破坏”活动变得像学习一样认真和投入。即使没有这方面的朋友,父母也可以通过看书或上网提前了解和学习相关常识,然后把基本的机械拆装原理告诉孩子,这样既满足了“破坏”欲望,也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与孩子体验拆装的乐趣,进行“破坏”活动,爸爸要比妈妈更适合参与。因为对于机械类问题,男士会显得比较专业和内行一些。在指导和参与过程中,父子之间也更容易配合默契。
父母千万不要小看孩子的每一项实践活动,在男孩的任何一种“破坏”中,说不定都会潜藏着莫大的惊喜和发现。随着男孩在“破坏”中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动手实践能力会不断地提高,这样他很可能就会从一个令人头疼的“破坏王”变成相当专业的“工程师”呢。
所以,对于酷爱拆装器械的男孩,父母完全用不着大费脑筋,与其呵斥加棍棒教育不如让他们发挥“破坏”特长,借着拆装的机会让他成为家庭的“维修工”。比如,让男孩安装家里的门把手,拧紧某个物件上的螺丝,或者给闹钟安装个新零件,给断腿的椅子修补完整。这些维修任务都可以交给男孩,让他们体验动手实践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感。父母不用喊叫,轻松让孩子自己学会变废为宝,只需在必要时提供一些指导即可。
当然,对于煤气管道、电器、水管之类的物件,父母最好不要让男孩参与拆装。因为这些物品的拆装只有通过专业人员才能完成,否则会给人身安全造成威胁。所以,父母要视情况安排男孩参与维修,让他的探索欲望得到进一步发挥。
正面管教:帮小男孩成长为“新男性”
澳大利亚著名家庭问题专家、育儿类畅销书作家史蒂夫·比达尔夫在他的全球畅销著作《养育男孩》一书中为家长们揭示了男孩在从孩童向男人转变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
雄性激素和雄性基因确定了男女性别上的差异,这一点需要引起广泛注意,并以实际有效的方式慎重对待。作为父母,怎样帮助你的小男孩成长为勇气十足、意志坚定、高度敏感、关爱他人这样的“新男性”呢?史蒂夫·比达尔夫在《养育男孩》对此进行了总结,这里引用如下:
因为男孩能常:易患分离焦虑症——所以我们需要: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爱,尽量不和他们分开,例如3岁之前不要把他们送到托儿所。
因为男孩能常:长到14岁左右时,体内的睾丸激素会使他们焦虑不安,时常陷入与别人的争论这中——所以我们需要:平静地指导他们——以理服人,先让他们平静下来,而不是对他们大声吼叫,或打骂他们。父必须清楚一点:父母必须身体力行,给他们树立一个好榜样,绝不能威胁他们。父亲应该是孩子效仿的榜样,他们应该让孩子懂得尊重母亲。
因为男孩能常:长到13岁左右时开始变得混乱无序(女孩同样如此)——所以我们需要:教会他们井井有条地做事,比如整理房间、做家务、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
因为男孩能常:精力过于旺盛,需要发泄出来——所以我们需要:保证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锻炼。
因为男孩能常:大脑的发育速度比女孩缓慢,因此在早年阶段,他无法完成一些精细动作——所以我们需要:让他们入学年龄往后推迟一年,直到他能灵活地使用剪刀,懂得如何握笔为止。
因为男孩能常:大脑左右半球之间的联系较少,特别是语言区和感官区之间——所以我们需要:给他们朗读,给他们讲故事,平时多和他们说话,给他解释事物。1~8岁这段时间内,这点尤为重要。
因为男孩能常:需要明确的规则,需要知道谁负责管理他们,——所以我们需要:在家和学校内给他们创造安静有序的环境。学校应杜绝恐吓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因为男孩能常:体魄强健——所以我们需要:让他们知道,不能攻击别人,同时也应该教他们学会交流。
因为男孩能常:做事前不谨慎思考不顾后果——所以我们需要:以朋友的方式和他们聊天,谈谈解决问题的方式、如何做出选择以及在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下,他们能做些什么。
——节选自中信出版社《养育男孩》,(澳)史蒂夫·比达尔夫著,丰俊功、宋修华译,2010年4月第2版P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