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篇 我们的童年
*本篇说明:
1978年,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中国大力发展经济,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我们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生的。这样的出生背景对我们的童年有两大影响:一是改革开放政策让我们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童年经历丰富;二是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我们多半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得到很多关爱。我们的童年很特别,既不像爷爷辈那样经历过战乱,也不像父辈那样过着物质匮乏的生活,还不像“90后”、“00后”的孩子那样一出生就处于相对富足的生活环境之中。我们的童年既经历过传统、无忧无虑的生活(比如在乡村放牛、摸河蟹、捉知了),又经历过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比如玩四驱车、吃肯德基、穿名牌),而独生子女的身份也促使我们没有任何压力,尽情在原生态与现代、落后与富裕的社会背景下玩乐,两种不同的童年模式同时在我们的身上体现,可谓经历丰富,多姿多彩。
本篇将分别从玩具、游戏、零食、动画片,还有曾经影响过我们童年生活的著名人物,这五大方面回顾我们的童年。每个方面都精选了一定数量的事物,大体上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在挑选的过程中,笔者遇到了很多困难。首先的一个困难是童年究竟指几岁之前。有人说是8岁之前,有人说是10岁之前,有人说是12岁之前,也有人说是小学六年级之前。这个困难曾让笔者很纠结,因为标准不统一,有些事物就不好界定。比如2000年前后出的动画片《西游记》,它算不算我们童年的事物呢?经过一番挣扎,笔者最终决定将整个“80后”童年的截止时间定为2000年前后,此时1989年出生的是11岁,大体算是“80后”童年完全的完结了。
问题还有很多,您在阅读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疑问,甚至感觉莫名其妙,认为一些事物并不属于“80后”,笔者选择得并不贴切,比如在《玩具》一章选择了拨浪鼓,在《游戏》一章选择了捏泥人,在《零食》一章选择了冰糖葫芦,在《动画片》一章选择了《聪明的一休》,在《著名人物》一章选择了周杰伦。但笔者要说:首先,本书要回顾的是1980年到1989年出生的所有孩子的童年,虽然同属“80后”,但1980年出生的和1989年出生的,童年还是有差别的,所以筛选的范围会很大;第二,笔者筛选的准则是看该事物是否在我们的童年生活中留下过比较深刻的印迹,而不是看它是否只属于“80后”的童年——没有任何事物是完完全全,一丝不差的只属于一代人。
闲话少说,书归正传,开始阅读吧!
第一章 玩具
本章说明:
本章在梳理时分为“传统玩具”、“手工玩具”、“模型玩具”、“电子、电动玩具”等部分。从流传几百年、上千年的传统玩具到现代的电动玩具,它也从侧面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本章还有一个附加部分,是我们小时候印象深刻的文具。
此外,每个玩具都有“怀念指数”的星级评定:“实心星”是一星,“空心星”是半星,最高级是“五星”。在此,必须严正声明:由于水平有限,不可能做到完全精确的地步,再说星级评定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故本书只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第一节 传统玩具
1.拨浪鼓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这是超古老的玩具了,古时候的家长曾经常拿这种小玩具逗孩子开心。我们对它的记忆可以追溯到襁褓中,那时会经常哭着要吃奶,父母就会摇着拨浪鼓,让它“叮咚叮咚”地响着,小鼓可爱的样子和清脆的声音很容易转移我们的注意力,马上忘了饥饿。
2.面人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以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捏成的面人惟妙惟肖,孙悟空啦,小仙女啦,阿猪阿狗啦,都曾经给我们带来过快乐。在那个物质并不富足的年代,我们经常听到面塑艺人的叫卖声。今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民间艺术正在消失。
3.陀螺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陀螺的历史比面人历史还要长,随着技术的进步,也出现了很多种类:纸陀螺、竹陀螺、木陀螺、塑胶陀螺、金属陀螺……找一块空阔、平坦的地面就可以玩了。
第二节 手工玩具
1.风车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超级经典的手工玩具,经“IXO人头马面911250”质量体系检验,它是无毒无害无副作用的好玩具。最重要的材料是质地稍厚的纸,美术书和音乐书就是我们的常用材料了。我们会拿着风车满街乱跑,让它飞快地转起来。说起风车,又不禁让人想起中央台的《大风车》节目,当那首熟悉的节目乐曲响起时,您是否会激动万分呢?那么好吧,音乐响起:
大风车,吱呀吱呦呦地转,这里的风景呀真好看。天好看,地好看,还有一群快乐的小伙伴——嗨!
来,同胞们,跟着我的节奏动起来,跳起来!
风车一转似年轮,多少美好在儿时。童年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我本有心向明月,为何不懂我的心?人生短短几十年,莫愁烦恼伤心事。一颗童心永纯真,快快乐乐度——百——年啊,度百年!
2.纸飞机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同样超级经典的手工玩具,无毒无害无副作用,有益身心健康。最重要的材料仍然是质地稍厚的纸,当然啦,遭殃的还是美术书和音乐书。纸飞机机头可以叠成平的,也可以是尖的,平头的飞行的姿势更飘逸,而尖头的则飞得更快、更远。
3.冰糕棍扇子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小时候,冰糕棍都是好东西,谁正在吃冰糕都要在旁边等着,等他吃完了马上要过来。收集到一百根左右的时候就可以编成扇子了,不过这种扇子很沉,扇起来很费劲,而且还担心用力过猛,导致扇子散架,所以它最终不过是个摆设品了。
4.钢钉飞镖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这可不是无毒无害无副作用的玩具了,它的危险程度比BB弹手枪还要大很多倍。小时候的武侠剧看得太多了,总希望自己能够练就一手飞镖绝技,我们幻想的最高境界可以套用古龙描写小李飞刀的一段话来描述:“没人见过我的镖,镖一定在该在的地方!”为了练此绝技,家中的木门常常遭殃,被扎得全是孔。爸爸回家一看,我们就遭殃了,他老人家非K你一顿不可。
5.弹弓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一个“Y”字形树杈或一段硬铁丝,两条皮筋儿,一块软皮,有了这些材料就可以做成弹弓了。这倒不是“80后”的专有玩具,但同样值得怀念。这可是货真价实有威力的家伙。拿着弹弓穿梭在自家后院的树丛中,就地找一块小石子儿,寻找一只鸟,拉弓、瞄准、发射!只见那小石子儿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之势,疯狂地向前飞奔。那一刻,那颗“疯狂的石子”是孙悟空、施瓦辛格、大力水手、希特勒、芙蓉姐姐灵魂附体,近了、近了、近了,耶耶耶耶耶耶——没打着!
6.链子火药枪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男孩子的最爱,用自行车链子和硬铁丝等材料就可以做成这种枪。把鞭炮中的火药扒开,收集到一起,就成了我们的弹药。找一个空旷的地方,扣动扳机——“啪!! ! ”那声响,让人找到打真枪的感觉了。那时为了有充足的弹药,每每过年都会挨家挨户捡剩鞭,火药常常会装在小药瓶里,收集了一瓶又一瓶。不过,我们常常会不小心将火药弄到眼睛里,着实会很疼。
7.胶皮管喷水枪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用类似医院打吊针用的胶皮管做成的喷水枪,把一端死死套在水龙头上,往里面灌水。一会儿工夫,细细的胶皮管就撑得像条小蛇。下课后,常常会拿着这种喷水枪满操场乱跑,和其他人一顿乱战,最终常常会搞得一身是水。上课铃声响起,我们又得赶紧把水放干净,偷偷揣在兜里,带回教室,以防老师发现。不过,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老师早晚也是会发现的,结果你很可能会遭到一顿“暴批”,可怜的水枪也不得不寿终正寝。
第三节 竞技玩具
1.溜溜蛋(弹珠、玻璃球)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哇哇哇哇哇哇哇,啊欧!”太超级无敌生猛非常的经典玩具!我们这代人对玻璃球的怀念指数即使评六星也不足为过。那玻璃球有透明的,有乳白色的,有里面带螺花的,还有蛋黄大小的超级玻璃球。许多玻璃球已经被磨得掉瓷了,我们也不舍得扔掉,还收集在一个罐头瓶里,简直把它们当成比命还重要的东西。
2.洋画(画片)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这是我们小时候最经典的玩具之一了,那时候的洋画基本是热播动画片里的人物,《变形金刚》、《葫芦娃》、《黑猫警长》的洋画都很流行。洋画有方的,也有圆的,几毛钱一大张,回家剪下来,然后和小朋友们拍着玩。现在的小孩子也玩类似的卡片,不过比我们那时的高级多了。
第四节 模型玩具
1.铁皮发条青蛙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这是我们很小很小就有了的玩具。将那绿色的小青蛙拧好发条,放在桌子上就动了起来。在那个物质并不富足的年代它已经算是高级货了。
2.塑料玩具兵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男孩子的经典玩具,几毛钱就可以买一个,不足十厘米高的小人儿,有的端着枪瞄准,有的趴着准备射击,有的吹着号角。最大的不便是它们都是模型,所以就要动用我们的智慧让这些小人儿“活”起来,自己给那些模型小人配音:“冲啊!”同时,还要唾沫横飞地配上机关枪的声音。
3.水枪(喷水枪)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80后”的我们几乎没有没玩过水枪的,抠开水枪上方的小塞子,往那小孔里注满水就可以“作战”了。小时候的水枪还很低级,用起来食指会感觉很疼。后来,市面上就出现半米长的压力水枪了,谁要是有一个那么大的压力水枪是很让人羡慕的,一次能注很多水,而且能喷很远。
4.砸炮弹药枪(爆药枪)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把砸炮放在左轮里,扣动扳机——“啪!”这是我们小时候的超经典玩具了。起初也许有些害怕,得捂着耳朵放两枪,后来就拿着它在街坊里耀武扬威了。如果你是当地小朋友中第一个有这种枪的,那可了不得了,那群“乡巴佬”得羡慕死你,甚至把你奉为大哥。
5.回力车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回力车小的有五六厘米长,大的则有三四十厘米长,贴着平坦的台面向后一拉,再一松手,车就窜出去了。现在想想,这玩意儿其实也没什么好玩的,可当时这么台小车就够我们玩一下午的。
6.变形金刚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这是一个评六星怀念指数都不为过的经典玩具!动画片《变形金刚》曾经让我们疯狂,而玩具同样让我们疯狂。小时候,有一个擎天柱的大变形金刚几乎是我们的最高梦想了,那是我们当时最高级的玩具之一了。拿着变形金刚,学着动画片,劈里啪啦地自己配音,津津有味地幻想着自己的战斗。据说,现在有个“80后”的变形金刚铁杆粉丝,在自家专门设了个变形金刚展厅,此君还把私家车的宝马标志给砸了,换上变形金刚,更有才的是人家还用各种变形金刚模型拼装成了巨大的自由女神像。
7.克塞号头盔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那个傻乎乎的三流科幻片《恐龙特级克塞号》热播的时候,克塞号的玩具自然也成为我们的最爱,尤其是克塞号的头盔,以前的模型玩具多是拿在手中的仿真小人,而这次可以戴在头上,自己顿时仿佛是片子中的大英雄。回头想想,那时戴着那种头盔,还像模像样地要作战,简直像个“痴呆儿”,小孩子呀,就是“天真无牙”。
8.BB弹手枪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这又是一种让我们疯狂的玩具。质量稍好的BB弹手枪可以直接穿透厚厚的纸箱。以前玩的手枪,包括砸炮弹药枪都只是唬唬人的玩意儿,而这回却是实实在在能发挥威力了!就连大人们也忍不住跟我们一起玩玩。后来,这种手枪越出越大,它也成为一种危险玩具,卖玩具的地方也就不敢明目张胆地卖了。
第五节 益智、益身玩具
1.橡皮泥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我们小时候的橡皮泥是很低档的,一个封面画着小鹿的盒子里,装着很多片彩色的橡皮泥。不过,那颜色只能保持一小段时间,一旦和在一起就全变成黑色的了。后来呢,我们发现,其实用橡皮擦擦出的碎屑——俗称“灰卷儿”,也能搓成橡皮泥。所以,那时候每每不想学习了就会拿着橡皮擦在本子上使劲蹭,收集了一大堆碎屑后再在手里揉成橡皮泥玩。
2.积木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我们小时候的积木也是很简单的那种,商家把一些小木头块儿刷上油漆就卖给我们了。用它垒城墙、盖堡垒、搭房子,其乐无穷。如果买不起这种玩具,也可以用大人们的麻将垒城墙,也是很有乐趣的。
3.七巧板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严格点讲呢,这也算是“传统玩具”了,它是古代就有的,只不过和现代七巧板有些出入,但笔者认为把它归在“益智、益脑玩具”里更合适,为啥?七种图形通过组合可以拼成简单的几何图形、房子形状、动物造型,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有了它,您孩子的智力将被逐渐开发;有了它,您孩子的手脚将练得灵活;有了它,您孩子的身心将越发健康。请记住这款玩具,七巧板——动手动脑,其乐无穷。
4.儿童三轮车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这是含泪回忆的经典。为啥?因为它是咱们有生以来第一辆“私家车”。骑那小三轮车的时候,也是我们学自行车的启蒙阶段。90后孩子的童车已经很接近自行车了,只不过现在后轮两侧又加了两个小轮子,防止孩子摔倒,比我们那时高级多了。
5.动物智力棋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大象、狮子、老虎、豹、狼、狗、猫、老鼠……虽然各地的规则稍有一定出入,棋盘中的动物也有些区别,但基本是这些动物一级吃一级,从老鼠开始,老鼠又能赢大象,如是循环。虽然现实的动物界并非完全如此,可好歹是个轮回,尤其是老鼠赢大象的安排,实在精妙。据宇宙著名命理学和哲学双料大师“骗你没商量”介绍,动物智力棋既体现了中国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又体现了美国著名摇滚电视连续剧《两只蝴蝶》的导演尼采的一个哲学思想——“永恒轮回”。如此高深的学问需要我们用心体悟。
6.魔方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经“IXO人头马面911250(对不起,笔者郑重纠正,‘人头马’后面没有‘面’字)”检验,这是一款无毒无害无副作用的益智玩具。现在有人能在观察十分钟后,蒙着眼睛在几十秒钟的时间内完成游戏,和这种“怪物”相比,我们当时就差得很远很远了。
7.军棋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司令、军长、师长、旅长、团长、营长、连长、排长、班长、工兵……经“IXO人头马面911250(对不起,笔者又忘记了,“人头马”后面没有“面”字)”检验,这也是一款很不错的玩具。小时候的抗战片儿看了不少,它满足了我们指挥作战的心理,不少人也是通过玩军棋才了解了军队的各级关系。
8.呼啦圈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小时候的呼啦圈是塑料的,里面装有像沙粒的东西,晃起来还有哗啦哗啦的声音。长大后,很多男孩子都晃不起来了,即使晃起来,那前后扭胯的动作也容易让人往歪处想。
9.大富翁棋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还记得一个小盒子里装着棋盘、棋子、骰子、仿真钱币的大富翁棋吗?那时候,类似的棋有很多种。投掷一下小骰子,按骰子上的点数,在棋盘的小格子里走相应的格数,走到应到格子后,就要按照新格子上的要求去做,有可能有收获,有可能被罚钱。这时通常是很紧张的,因为下一步不一定会走到哪个格子里去。
第六节 火药玩具
1.砸炮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这是和砸炮弹药枪几乎同时出现的玩具,就是一张巴掌大的纸上横纵排列着若干小药片大小的东西,用小石头一砸就“啪”的一声炸响。
2.摔炮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小黄盒子里装的“小金鱼”摔炮我们不会忘记吧?里面有一个密封的塑料袋,塑料袋中塞了些锯末儿,防止摔炮因挤压而引爆。那小摔炮实际上就是一张小白纸,里面装着一些像小沙粒的东西。往地上一扔,就“啪”的一声响了。这个都是我们很小的时候玩的了,因为没啥危险,等长大些,我们才不屑玩这种小玩意儿,声音太小了。后来又出了一种像火柴炮(擦炮)那样的摔炮,也叫摔鞭,使劲往地上一砸,那响声可不小。
3.擦炮(火柴炮、划炮)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很小很小的时候,我们玩的是那种红色的小鞭,而且还要拆着玩儿,后来才玩儿上了擦炮,有些地方也叫火柴炮、划炮。擦炮相对来讲安全一点,因为擦着后不会马上响。这种擦炮有多种玩法,可以埋在沙子里炸沙子,可以插在牛粪上炸牛粪,可以点燃后扔到瓶子里炸瓶子,可以在猪吃食的时候扔进猪食里吓唬猪。
第七节 玩具球
1.玩具胶皮篮球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就是那个拳头大小、胶皮做的小篮球。小时候哪懂什么篮球啊?有这种小玩具也是拿着它在床上滚来滚去的。
2.弹力球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透明的弹力球,往地上使劲一砸,可以弹到两三层楼那么高。小时候的弹力球都是那种鸡蛋黄大小的,后来都出现鹅蛋大小的了。不过在坑洼的地上砸了一段时间后就容易碎了,着实会伤心好一阵子。
3.悠悠球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把小细绳套在手指上,然后把手中的悠悠球向下一甩,便在下面一直转了很长时间,最后又回到自己手中。当时,电视台还专门有节目教我们怎么玩儿,就是片头、片尾傻了些:有个小屁孩穿着亮闪闪的衣服,戴着大墨镜,手拿悠悠球,在电视里摆出各种酷哥动作,玩出各种悠悠球的转法,在那里耍酷。我们那时都多大了?还整这种把戏来让我们产生崇拜感。
第八节 赠品玩具
1.酸梅粉附赠的小勺子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小时候,酸梅粉是最流行的零食之一,而随酸梅粉赠送的小勺子也成为我们小时候的经典玩具。小勺子的把手是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图案,许多人都收集了一大堆。
2.小虎队干脆面附赠的塑料圆卡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小虎队干脆面除了味道好,还赠送一个小圆卡。那小圆卡周围有小插口,互相能组合在一起。小圆卡的边缘还有一个稍大的圆滑的小插口,两张圆卡十字交叉在一起,把横向的圆卡向后一拉,再一放手,就会飞出好远。
3.小浣熊干脆面附赠的水浒卡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小浣熊干脆面当年的广告您还记得吗?好的,回忆一下吧:
小浣熊的干脆面又出了新口味,Bar-B-Q就是烤肉味,烤肉味就是Bar-B-Q。香辣香脆的Bar-B-Q,统一小浣熊干脆面。让我玩——让你玩!
对,让你玩!小浣熊干脆面在推出一段时间后,又附赠卡片让你玩。这下可不得了了,吸引我们疯狂收集,到最后,买来的方便面拿出卡片后就把面饼送人,或者直接扔了。小浣熊干脆面附赠的水浒卡当年非常火,有些同学能够收集两三套。那时还有集卡册,我们会像收集照片一样把它们珍藏起来。类似的还有三国卡、天龙八部卡。
第九节 粘印玩具
1.贴纸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这绝对是六星级超经典玩具!贴纸分两层,下面一层是光滑的黄色底纸,上面一层是漂亮的贴纸,把上面一层揭开就可以粘在各个地方了。贴纸上的内容多是当时的娱乐明星或者动画片中的人物,有小虎队、翁美玲、郭富城、刘德华,也有圣斗士、变形金刚、忍者神龟。我们常常会把文具盒、教科书、练习本贴得满满的,歌词本也是我们常贴的地方。
2.彩色小印章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大人们有那种红色的印章,我们小时候也有一种彩色的印章;大人们的印章只印名字,而我们的小印章印各种小动物。现在,我们长大了,有真正的印章了,可已经不会再印在教科书和作业本上了,而是在各种各样的文件上,印上一个你就要负责任。
3.文身纸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当年有一种文身纸,使劲按在胳膊上,按一段时间后,再把那层塑料膜扒下来,图案就印上去了。不过,很多时候印得都不好,常常会把人头揭掉了。小时候认为黑社会的一个标志就是文身,所以想当然地以为只要有了文身自己也就是黑社会的了,大龙、大虎、大豹都是我们的最爱,只要贴得好,总要向人炫耀一番:“我是陈浩南!”
第十节 电子、电动玩具
1.小霸王游戏机(红白游戏机)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这恐怕是最让“80后”疯狂的玩具了,如果可以,在怀念指数后多加一百颗星也不为过,“小霸王其乐无穷”嘛!把机器和电视连起来就可以玩了,《魂斗罗》、《超级玛丽》、《冒险岛》……这些游戏曾经让我们多么疯狂!我们曾如同身临其境,把手柄按得“咯咯”响,没几天工夫就能把手柄捏裂了。那时候常常还要背着家长,提心吊胆地玩儿,要是被家长发现可就惨了。不过被一顿暴揍之后,我们仍不长记性,还是会偷偷搬出来玩,即使被家长锁起来也要想办法撬开。
2.玩具电子琴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这是我们的音乐启蒙玩具。弹起来也会有声响,不过音域太小,我们小时候能弹出《两只老虎》就不错了。
3.石英晶体掌机(俄罗斯方块机)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石英晶体掌机”,别看名字挺吓人,其实就是经典的黑白屏幕的俄罗斯方块机。俄罗斯方块、贪吃蛇、乒乓撞球等都是我们的最爱。那几个小按键常常被我们“蹂躏”得啪啪作响,手指肚上的肉都快麻木了也非要打通关。
4.玩具BP机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90年代中期正是BP机盛行的时候,大人们都未必能买得起,何况小孩子呢?不过我们可以买一个玩具BP机满足一下虚荣心,其实它不过是电子表换了个BP机形状的壳子。那时候“汉显”BP机还没普及呢,我们就有啦。小时候曾经不知道BP机怎么念,总管它叫“屁屁机”。
5.遥控电动车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遥控电动车也算是我们小时候最高级的玩具之一了,谁要是有这么一辆车实在是让人羡慕:四驱车控制不了方向,回力车必须手动,模型车更不爽,只有遥控电动车才是最棒的。这种玩具直到现在也是小孩子们的最爱。
6.四驱车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冲刺流星”、“天皇巨星”、“巨无霸”……《四驱小子》动画片和玩具四驱车互相影响,曾经也风靡了好一阵子。买一套回家自己组装,还有各种装备——“龙头凤尾”、充电电池、润滑剂……当然,最昂贵的装备是四驱车的核心部件——电机。卖四驱车的地方都有一套比较大的跑道,自然也就吸引我们这帮小孩子去比赛啦。
7.电子宠物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电子宠物满足了我们喜欢小动物的心理,一经出现就在我们中间流行开来。我们要定期给小动物喂食,给它洗澡,生病了还要给它打针,简直比伺候孩子还要认真。
第十一节 其他玩具
1.万花筒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透过万花筒顶端的小孔往里看,就能看见一个美丽的“花”,转动一下,就变成另一种花的图案,再转动一下,又有变化。这其中的奥秘,其实是利用了光学原理,它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笔者就不解释了。
2.竹蜻蜓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竹蜻蜓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竹柄,一部分是像螺旋桨似的叶片。将竹柄放在两个手掌之间,一搓,叶片迅速旋转,“唔”的一声便飞了起来。据说这是咱中国老祖宗发明的玩意儿。
3.套环游戏机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这是形状和俄罗斯方块机差不多的游戏机,正面上半部分是透明的,里面注满水,有固定的小柱子,还有一些漂浮着的小环;下半部分有按钮,一个按钮控制方向,一个按钮控制水流大小。按动下半部分的按钮,使小环全部套在小柱子上就算赢了。小时候也曾玩得津津有味,但现在的小孩子玩具多了去了,估计对于这种幼稚玩具,他们是不会感兴趣的。
4.泡泡胶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这里说的泡泡胶就是那种黏黏的胶体,将吸管插在胶体里,轻轻吹气,就可以吹出泡泡,而且越来越大。传说中这玩意儿有毒。
5.橡皮泥胶
怀念指数:★★☆
美好回放:
这是橡皮泥的升级版,色彩更艳丽,柔韧性更好,放在手中有一种油油的感觉,可惜这东西出来的时候,我们多半已经过了玩橡皮泥的年龄了。
附加:文具
1.带香味儿的水果形状橡皮
超“可耐”的水果形状小橡皮,还带水果味儿,粉红色的草莓形状的比较多,看着就想吃,不过它并不是十分好用。
2.黑白双头绘图橡皮
一块长条形的橡皮被平均分成两个部分,一截是白色的,一截是黑色的,超级实用,小时候爱学习的同胞们基本人手一个。
3.方块形扁平大白橡皮
笔者不知它的学名叫啥,只能用一系列的定语给这种橡皮命名。它是方块形状的,又扁又平,正面还印有小动物的图案。最大的特点是一擦就掉一大堆渣滓,而且易断。这种橡皮很不实用,不过可以把擦下来的渣滓收集起来,搓成橡皮泥来玩儿。
4.魔术尺子
魔术尺子上印有各种卡通图案,往手腕上一拍,马上就卷到手腕上了。这东西对我们来说基本上是玩具,买回来没多久就会出现褶皱,很难再用来画图了。
5.硬皮日记本
老师经常要求我们用这个本子记日记,而且定期还要收上来检查,甚至评分——您说这是写日记吗?谁能把隐私写到这上面啊?小时候的日记无非写着“今天天气真好,我真高兴!”不过,它常常被我们用来记歌词,那时候有几个小朋友没有这种歌词本呢?当时流行什么歌就抄什么,学校音乐课一边教我们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我们一边在歌词本上疯狂抄着“对你爱、爱、爱不完”。
6.带锁日记本
商家简直太了解我们的心理了,在硬皮日记本的基础上又出现一种带锁日记本,有普通的小锁和密码锁两种。这种本子可是我们小秘密的“集中营”,记录了我们那时的“情情爱爱”。其实这种日记本也不安全,小锁头能够撬开,密码锁也容易打开。要是你放假时没把本子带走,其他同学就会想办法撬开。
7.彩色信纸
这是上学时最高级的纸了,所以也应该被用在最“高级”的地方——写“情书”。如果你收到一封叠成心形的彩色信纸,那么不用看内容自己的心就开始“咚咚”跳了。这东西在班级里可是八卦度最高的,如果看到谁收到这种信纸,马上就会流言漫天飞——“喂喂,咱班那个谁和那个谁好上了!”当然,这也是班主任追查班级搞对象人群的有力证据。其实所谓的“早恋”能全怪我们吗?古代孩子十七八岁就入洞房了,我们顶多亲亲嘴儿,谁还没有个青春期的躁动?没办法,念书时,全世界都在喊“不准搞对象!念书是你的主业!”
说到此,音乐又该响起了: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老师们都已想不起,猜不出问题的你。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看了你的日记?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好,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