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乐由心生(2)
遇见梦中情人的快乐
以甜心特有的魅力:好奇心、自主性与爱的特性,展开探险之旅。每一天对甜心而言都是一段不凡的旅程,她知道该如何善用每一天,她拥有魅惑的魔力,将每段遭遇化为生命中难以忘怀的片刻。
——菲拉格慕梦中情人香水宣言
年少时,我们会满怀期待,坚持这世间必定有一个人,在某处为我们静静等待;我们心存美好,坚信这世间必定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情人。为此,我们愿意将真心作为赌注,进行一次次爱的冒险。
但是,当我们靠近梦中情人的时候,我们却迟疑了,不敢相信了,甚至打算扭头离开。那个有着这样那样缺点的人,真的是我们期待已久的梦中情人吗?
相传神明最早造出来的人是有着两个脑袋、四条胳膊、四条腿的怪物,神明不喜欢这样的怪物,挥刀将怪物从中间劈开,才有了我们今天的人。原本是一体的两半,从被分开的那一瞬间,就期待能再次成为一体,所以才有了我们苦苦追寻梦中情人的冲动。
既然被分成了两半,人就注定是残缺不全的,如果没有另一半,那么人就会不完整,所以我们必须要寻找另一半来弥补自己的缺陷。
然而就像理想和现实总有很大差距一样,我们在脑海中幻想出来的另一半,与现实中找到的另一半也有很大的差异。
是坚持理想,只求梦中情人?还是接受现实,填补自我的缺陷?
一个二选一的问题,让我们面临两难的选择,也让我们有了许多不快乐。
有的人选择接受现实,不过他最后发现,当初的现实就好比嘴角的白饭粒,而曾经抛弃的理想,却依然如记忆中的红玫瑰,散发出诱人的香。
也有人选择坚持理想,不过他仍然不快乐,因为他发现理想的情人不过是手背上的蚊子血,而放弃了的现实,却升华成了白月光。
所以,最后的结论是,无论我们得到了理想或是现实,我们都会不快乐。当我们得不到的时候,情人就是梦中人,梦中人永远是美好的,是心口的朱砂痣,是手心的白玫瑰。当我们得到的时候,当梦中情人走到我们身边的时候,他就已然失去魅力,变成蚊子血和白饭粒。
希腊有位雕刻大师,他娶了一位非常美丽的妻子。他很爱他的妻子,准备为她雕刻一座真人大小的塑像。为了完成给爱妻的礼物,他每天关在屋子里精心雕刻,他的妻子满怀期待,等待丈夫的礼物,不过她最后等到的不是礼物,而是诀别的话语。雕刻大师爱上了妻子的雕像,他觉得这座雕像才是他梦中的情人,而他的妻子只是给了他认识梦中情人的契机。原来雕刻大师爱他的妻子,是因为妻子羞涩沉默,而两人结婚后,妻子开始变得唠叨啰唆。所以雕刻大师觉得不会说话的雕像比唠叨的妻子更值得爱。
如果雕刻大师没能娶到他的妻子,他大概不会发现妻子的真性情,反而会对这位美丽的女子念念不忘吧。
所以聪明的人总会分清楚现实和理想,将理想捧得高高的,永远不给它落地的机会。
心灵悟语
张爱玲曾经用一个故事诠释爱的真谛。一个美丽的女孩儿倚在桃花树下,看着对门的男子不紧不慢地走过,轻轻问候:“原来你也在这里。”这简单的一句话,让女孩儿在历尽人生种种风浪之后铭记了一生,到老不忘。女孩儿是幸运的,她有幸得到了一位可以思念终身的梦中情人。尽管结局并不圆满,但那幸福的瞬间给予她一生难忘的美好回忆。
只想吃到美味的冰激凌
想吃的时候就大口去吃,想睡的时候能马上睡着,想做什么事情就抬脚去做。
有个孩子从小身体就不好,他非常想吃冰激凌,可是妈妈告诉他吃冰激凌对身体健康无益,听话的宝宝应该多吃水果和蔬菜,而不是那养嘴不养身的冰激凌。
孩子很听话,尽管很想吃冰激凌,但是为了不让妈妈生气,他从来不说出这个愿望。
儿童节到了,家人给孩子准备了很多礼物,买回了很多美味的水果和零食。人们都认为孩子会很喜欢这些礼物,很享受他们准备的一切。
晚上,该睡觉了,孩子的妈妈发现孩子根本没有拆开那些包装精美的礼物,他只是孤独地缩在墙角,无神地坐着。妈妈很生气,这个孩子如此不知足,不知道感恩吗?收到那么多礼物,为什么还是一副不满足的沮丧样呢?
她忍不住斥责孩子,谁知道孩子却哭了起来,哽咽地说:“妈妈,我好想吃冰激凌。”
成年人总是习惯用自己的思考方式来猜度孩子,他们认为孩子应该喜欢那些他们觉得该喜欢的东西,表现出他们希望他表现的样子。
可是很多时候,即使是自己的孩子,我们也不够了解他们,在我们以为他们是需要电脑,需要大部头参考书,需要一些更好的生活条件时,却忘记了真正能让孩子感到快乐的,也许只是吃上一份期待已久的美味的冰激凌。
向晚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和心爱的他结婚后,很快就怀孕了。婆婆得知这个消息后很高兴,赶来和他们同住,以便照顾向晚和未来的孙子。
婆婆尽心尽力地照顾向晚,给她列了一份很科学的饮食清单,包括每天该吃什么,坚决不能吃什么。向晚在婆婆的严格监督下戒掉了很多“不良”的饮食习惯。
一天晚上,向晚突然非常想吃方便面,这个念头不断在她脑海中跳跃,导致她翻腾到了凌晨3点都没有睡着。最后,她悄悄起身去厨房,给自己泡了一碗方便面。几分钟后,揭开盖子,闻着久违的香味,向晚突然有些激动,几乎要流眼泪了。当她刚刚准备大快朵颐的时候,婆婆竟然出现在厨房门口,大叫一声,抢走了她手中的方便面。
看着被倒掉的面,想着因为腹中的孩子戒掉了很多爱吃的东西,再加上怀孕时极不稳定的情绪,向晚突然无法抑制地号啕大哭起来,把丈夫和婆婆都吓坏了。
也许婆婆不知道,在那个时候,任何东西都无法代替一碗方便面所能给她带来的快乐。
心灵悟语
我们总是在给自己的生活钉上条条框框,尽管循规蹈矩,也未必会快乐,因为抑制内心真实想法是一个痛苦的事情。如果你真的想吃一份美味的冰激凌,何不暂时忽视那该死的生活条例,放纵一下自己,快乐地去吃呢?
快乐会叠加,也能递减
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自己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
一位少年询问智者:“我要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快乐,也能够把快乐传递给别人的人呢?”智者给了他四句话:“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自己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起初少年并不理解,然而有一次,他遇到了挫折,被诬蔑,被误解,一切努力都白费,他万念俱灰,觉得生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这时他突然想起了智者的话,“把自己当成别人”。是啊,自己既然已经不是自己,那些挫折也就不再是自己的挫折。跳出来,站在局外人的角度看,就会发现一切并没有那么糟糕。年轻人丢弃了消极的想法,继续努力地生活着。不久,误会消除,他得到了别人的尊重和认可,事业也发展起来,人人都称赞他年轻有为,对他另眼相看。在这些赞扬声中,他逐渐膨胀起来,骄傲自满。正在这时,他又恍惚想起了智者的话,“把自己当成别人”。站在别人的角度看自己,忽然发现那个骄傲自满的自己正在堕落。于是,他及时收敛起自己的心性,谦虚做人。
后来,他在谈一单生意时对客户非常不满,因为对方事事都要求按自己的规定来,不给别人讨价还价的余地,年轻人几乎要翻脸走人。这时候,他又想起了智者所说的话,“把别人当成自己”。他尝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突然觉得那样的要求也可以理解,自己不也是希望能够争取到最大的利益,而根本不顾别人的盈亏吗?最后他做好了这单生意。
时隔不久,他的事业受到重创,究其原因,竟然是他在无意间犯了一个小错误,然后错误延伸下去,通过一个又一个人,导致错上加错。可是要承认出了那么大的问题是始于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客观地来看,后面人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存在着很大的错误,而他只是微小的疏忽罢了。
正当年轻人在胡乱找人当“替罪羊”的时候,智者的话再一次跃入他的脑海,“把自己当成自己”。对了,我就是我自己,没有人能代替我,既然有成就的时候是我自己,犯错误的时候也应该是我自己。勇于承担的自己才可靠。
年轻人坦然承认了自己的过错。他感到自己已经逐渐领悟了智者说的那些话,成了一个既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同时也能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于是他给父母买了大房子,不由分说让他们搬过去住。他给妻子买自己认为最好的礼物。和朋友聚会,都是他安排地点,根本不咨询别人的意见。他以为自己这样操心,安排周到,不过是为了替别人省心,给别人带来幸福和快乐。
可是,他意外地发现,这些人并不快乐,父母在城市里生活得很孤独,每天都想回老家。自己送给妻子的礼物,有几份她甚至未拆开包装。朋友们竟也在聚会的时候刻意不通知他。他感到很迷茫,不由得想起了智者告诉他的话,“把别人当成别人”。别人毕竟不是自己,而他却自以为自己可以了解所有人的心声。他从不问别人喜不喜欢,因为他自己喜欢,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也会喜欢。剥夺了别人的独立性,别人又怎么会快乐呢?
直到这时候,年轻人才真正弄明白智者告诉他的那四句话的含义。
心灵悟语
人的一生不可能全是坦途,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意想不到的事情。有的人能够轻松应对,生活得很快乐;有的人却一直悲苦,毫无对策。究其原因,不过是每个人处理的方式不同罢了。
能够处理好、想通透的人,他们的快乐是层层叠加的,因为想明白了这件事情,接下来的人生路仿佛都有明灯相伴。可是那些处理不好的人,往往会把原本的快乐逐渐弄丢,因为这样的不快乐导致了那样的不快乐,最后削弱了快乐本身的力量。
每个人都是生活的艺术家
艺术源于生活,所以艺术无处不在。从生活中发现点滴,用心思考,我们就能够从中找到令人快乐的理由,成为生活的艺术家。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国君想要在自己的宫殿旁边修建一座豪华的别院,于是,他命令鲁班务必要在15天内完成准备工作。经过粗略的计算,鲁班发现要想按国君的意思建造别院,前期至少要准备300根梁柱,于是,他带着众弟子上山去砍伐木材。
师徒们在山上搭了临时住所,不分昼夜地干了起来。一连干了10天,大家都累得实在举不起胳膊了,可是也才砍下了不到100棵大树。工期将至,砖瓦也都准备好了,要是到时候梁柱不能到位,鲁班和徒弟们是要掉脑袋的。想到这里,鲁班连觉都睡不着。他起身去山上走走,想要缓解一下压力。
突然,他感到手不知被什么东西划了一下,一阵刺痛。抬起手来,只见长满老茧的地方竟然已经渗出了血珠。鲁班低下头仔细寻找,发现“罪魁祸首”居然是一棵丝茅草。
鲁班感到很惊讶,他摘下了那片草叶细细观察,发现那看似柔弱的小草,叶片边缘竟然布满了密密的细齿,他又看到旁边还有只大蝗虫,正在啃食这种丝茅草。
鲁班捉起大蝗虫,发现它的板牙上面也有细密的利齿。看着眼前的一切,鲁班突然想到了什么。他转身跑到竹林,砍了一棵竹子,然后取了一条竹片,将竹片的一边刻成了锯齿状。鲁班叫上弟子,一起用这个新制作的竹片锯树。他们惊奇地发现,只是来回几下,树皮就已经破了,再反复用力几次,树干上就出现了一条很深的沟痕。可惜竹片本身也因为不断摩擦而很快变钝或直接折断了,于是鲁班觉得应该改良一下材质,用铁来制作这个东西,就能够坚持使用更长时间了。
这就是锯子的发明经过。有了它,鲁班和徒弟们在第十三天的时候就提前完成了任务。
从那片划破手的草叶上受到启发,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因为一般人在承受刺痛感的时候,心中更多的是愤怒和抱怨,很难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那“伤害”了自己的事物。从平凡中制造不平凡,鲁班就是生活的艺术家。
鲁班一年到头都很忙,要四处为人们做活。有一次,他去给一家人帮忙,这家人准备做饭招待他,可是却发现没有面粉了,于是,这家人只能拿来一些麦子放在石臼里,用很重的石杵去费劲地捣。尽管很用力,可是忙活了半天,也只捣碎了很少一点儿麦子。因为麦粒都很饱满,使的劲大了,就会把麦粒砸跑。但要是温柔些,又根本砸不碎。鲁班看着主人家的动作,已经忘记了自己是在等待吃饭,他一心只想着如何改良一下这套“费力不讨好”的工具。
回到家之后,鲁班让妻子找来了两大块石料,然后将其凿成两个大大的圆盘,还在圆盘边上分别安上了两个把手。接着,他又分别把每个圆盘的一面凿出一道道凹槽,最后再将两个圆盘摞在一起,有凹槽的两面相对,中心掏空,装上了一个轴。
看着鲁班忙东忙西,谁都不知道他究竟想要做什么。这时候,鲁班让妻子拿来一些麦粒,把它们放到圆盘的中间,然后推动上面的石盘。不一会儿,这些麦粒就变成了细细的面粉。大家都为鲁班鼓起了掌,这真是一个绝妙的办法呀,省时又省力。
鲁班之所以能成为令后人景仰的发明家,并不因为他有多么的聪明,而是因为他善于从生活中发现一些点点滴滴,然后仔细思考,勤于动手,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