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欲裂,穴位按摩来缓解
头痛,可以说每个人都经历过。有些头痛是短期的,可能两三天就好了;有些头痛则是长期反复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发作了,疼起来很痛苦,影响生活质量。然而,不管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头痛起来都非常难受,还会伴有头晕、恶心等症状。
每个人都经历过的头痛,你知道是怎么引起的吗?
如果出现了突发的剧烈性头痛或者头痛长期反复发作,就要去医院做相应的头部检查了,看头部有没有出血、肿瘤等器质性病变;尤其是突发的剧烈性头痛,可能会危及生命。
中医把头痛分成两种:一种是外感头痛,一种是内伤头痛。所谓外感头痛就是头部受到外部的邪气入侵所产生的头痛,包括风热头痛、风寒头痛和风湿头痛三种,主要是外界的寒湿或者风热侵入体内引起的。比如感冒引起的头痛,就属于外感头痛。外感性头痛一般发病比较急,时间也比较短,治疗调养主要以驱邪为主;体内的邪气被驱走了,头痛也就消失了。
内伤头痛一般疼痛时间比较长,而且反反复复不容易好。内伤头痛主要由以下三个原因引起:一是肝火旺、肝阳上亢,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脾气比较暴躁、性子急、爱发脾气的人身上。一发脾气就头痛,有时候还会头痛欲裂,这就是怒伤肝,导致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二是由于气虚、血虚、肾虚等身体虚弱引起的头痛,这种头痛疼得并不是特别厉害,但总是隐隐约约地感到头痛,反反复复总也不好,这主要是本身体弱,气血不能很好地濡养头部引起的,尤其是劳累时容易犯病。第三种就是痰浊和瘀血引起的头痛。痰浊头痛多觉得头部昏昏沉沉,有重坠感;而瘀血头痛经常是固定在头部某一个部位疼痛,而且疼的时间比较久。中医认为“久病入络”,头痛日久,邪气深入络脉,就不容易去除了。
在临床上还有一种常见的头痛,就是总是头部的一侧感到疼痛,有时候是左侧,有时候是右侧,而且反复发作。西医管这种头痛叫作偏头痛,中医则称为头风。这种头痛,有些人发病前有眼前闪光等先兆症状,疼痛发作时可感觉血管在跳动,还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就患有头风,现代医学推测他患“偏头痛”的可能性很大,但也不能排除颅内肿瘤、血管畸形。神医华佗想把他的脑袋劈开进行治疗,也就是现在的开颅手术,但曹操因为多疑拒绝了。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这种头痛都像曹操那样严重,大部分外感引起的头痛或者内伤引起的头痛,对症进行治疗调养,一般都能得到比较好的控制。
有些女孩子经常会有这样的经历,明明没感冒,却在月经来的前一天开始头疼,经期又不敢吃药,等到经期结束之后,头痛又消失了。这种只在经期出现头疼的症状称为经期头痛,发作时先是头颅一侧感到刺痛,然后蔓延到整个头部;有时只是单侧偏头痛,有时候痛经和经期头痛一起来,真是雪上加霜,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女性在月经期会出现激素的波动,血清中的雌二醇浓度降低,引起血管张力的变化,一些对此敏感的女性就会头痛。若是在经期喝了一些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饮料,如咖啡、可乐、浓茶、高浓度白酒等,也会引起血管扩张,导致经期偏头痛。但是,这些食物只是容易诱发头痛,并不是直接导致头痛的原因。而有些女性在经期并没有吃过这些东西,依然感到头疼,这又是为什么呢?
从中医的角度看,经期头痛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肝郁,一个是血虚。肝郁就是肝火旺盛,血热,肝气上逆。像来例假之前情绪比较易怒易烦躁,这就是肝郁引起的:情绪异常加上睡眠不好,导致火气上扰于脑,以致头晕头痛。这种类型的经期头痛通常有胀痛感,而且在月经前或者来月经第一天就开始疼了。血虚就是气血不足,血不养精,脑失所养,就会头痛。但这种类型的疼痛相对温和,不是刺痛,并且通常是后脑勺疼,用手按摩会减轻痛感,并且一般发生在月经量多的时候。
既然我们已经弄清楚经期头痛的原因,那就可以对症下药了。当治疗由于肝郁引起的经期头痛时,柴胡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柴胡性微寒,味苦、辛,归肝经、胆经,具有疏肝利胆、疏气解郁、散火的功效,主治腹部胃肠结气、寒热邪气、虚劳发热、骨节烦热等,久服可除伤寒、胃中烦热、痰热结实、胸中邪气,对治疗经期头痛有奇效。
因肝郁而导致经期头痛的女性,可取柴胡、荆芥穗、丹参、薄荷各6克,经前五天煎水代茶饮,此法长期坚持下来能很好地缓解经期头痛的症状。
当治疗由血虚引起的经期头疼时,川芎就当仁不让了。《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川芎“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脉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川芎是妇科要药,能活血调经,可用于治疗多种妇科疾病,如血瘀经闭、痛经等,又能很好地活血顺气。
因血虚而引起经期头痛的女性,可将当归、川芎、白芷以3∶2∶1的比例打粉,用温开水冲服,每天两次,每次6~9克(大约一汤勺),经前一周开始服用,这样就能缓解头痛了。但要注意,经期量多时不宜服用。
长期经期头痛的人,甚至在月经干净后仍持续头痛,或者头痛剧烈影响到工作和生活了,就应去医院就诊,明确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以免贻误病情。
❍ 弄清楚原因,拒绝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头痛引起的原因不同,解决方法就会不同。如果不辨原因,只一味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但不能减轻疼痛,还会让情况越来越糟。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头痛还是脾气暴躁、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因此就要学会控制情绪,同时去肝火。修身养性、控制情绪是根本,平时要注意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如养花养鱼、书法绘画、唱歌跳舞等,减少不良情绪。如果控制不住情绪,这次通过去肝火减轻了头痛,下次发脾气还会引起肝火旺头痛。去肝火的话不妨试试菊花和决明子,二者都具有散风清热、降肝火的作用,可以拿来泡水喝代茶饮;但二者都性微寒,脾胃虚弱者不宜食用。
✧ 足阳明胃经,在体表起于迎香穴,下行止于第二趾端,可治疗头面五官疾病、肠胃疾病等经脉循行部位疾病。
✧ 肝经,在体表起于大趾,沿下肢内侧上行,经腹部,止于胸部侧面。
如果是因气血虚弱等体虚而引起的头痛,就应该从益气补血等方面来调养了。如果是痰瘀血滞引起的头痛,就需要活血化瘀通经络了。在疏通经络方面,蝎子、蜈蚣、蚯蚓这些虫类有比较好的效果,但这些虫类都有小毒,不建议个人随便使用。尤其是有些人会用蛇、蜈蚣之类的泡酒,用的时间长了,就可能会中毒,最好咨询医生后再使用。
另外穴位按摩也是缓解头痛很好的办法。根据头痛的部位来判断它属于哪一条经络,再通过按摩相应经络穴位的方法来治疗缓解头痛。比如前额的疼属于足阳明胃经,前额疼的时候就可以按摩胃经上的一些穴位或者敲打胃经来缓解疼痛。两侧太阳穴的疼痛属于胆经,肝经和胆经表里相合,我们常说肝胆相照,可见肝胆关系的密切,可以通过拍打肝经、胆经来缓解疼痛。
此外,日常保健中要避免受风寒。很多人习惯晚上洗完澡以后湿着头发就睡觉了,人体在睡眠时体抗力下降,中医说卫气相当于人体的卫兵,白天行于体表,有抗御外邪的作用,晚上则进入体内五脏等,这时候皮肤腠理疏松,防御力量减弱,容易受外邪侵入而得病,所以时间一长,很容易有风寒邪气侵袭,造成头痛。有的人甚至到了冬天非常怕风,必须戴帽子才能出门。所以一定要在睡觉前把头发吹干。另外,坐车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直对着开着的车窗,尤其是天气寒冷的时候,这样容易受风寒。
受风寒引起的头痛,可以拍打膀胱经或刮痧。足太阳膀胱经运行在人体后背部的脊柱两侧,主一身之表,有抵抗外邪侵袭的作用。昆仑穴属于膀胱经,在足部外踝后方,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是治疗头痛的重要穴位。这也体现了人们常说的头痛医脚,其实是有经络运行的内在机制的。
此外,可以按摩风池穴。风池穴属于胆经,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因为中医认为风为阳邪,风邪性质轻扬上浮,容易侵袭头部,而这个穴位是风邪蓄积之所,故名叫风池,按摩风池穴有祛风的作用。
Tips
中医古籍这样说
《普济方》说:“气血俱虚,风邪伤于阳经,人于脑中,则令人头痛。”说明头痛与外感、内伤均有关系。
《冷庐医话·头痛》中:“头痛属太阳者,自脑后上至巅顶,其痛连项;属阳明者,上连目珠,痛在额前;属少阳者,上至两角,痛在头角。以太阳经行身之后,阳明经行身之前,少阳经行身之侧。厥阴之脉,会于巅顶,故头痛在巅顶;太阴、少阴二经,虽不上头,然痰与气逆壅于膈,头上气不得畅而亦痛。”论述了头痛的部位与经络的关系。辨疼痛部位有助于分析病因及脏腑经络。一般气血、肝肾阴虚者,多以全头作痛;阳亢者痛在枕部,多连颈肌;寒厥者痛在巅顶;肝火者痛在两颞。就经络而言,前部为阳明经,后部为太阳经,两侧为少阳经,巅顶为厥阴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