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世界(2016年7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银河奖征文(特别赞助:微像文化)(4)

喊罢,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畅快,眼泪不由自主地漫上了眼眶。在泪光中,星空颤抖着变形,化作无数闪烁的眼睛。在这晶莹的目光里,他内心的波澜渐渐平息了。他知道,无论命运如何困厄,都只是这颗灰尘般渺小的星球上发生的灰尘般琐碎的事情。永恒的星辰将永远注视着他,等待着,期待他的到来。

他唯有永不停步。

4.世界尽头的海

【事故发生后三十八小时,旧金山】

第二天中午,祁风扬从宿醉中醒来。

周围一片死寂。

他环顾四周,马路上没有一个人,没有一辆车。他站起身来走了两圈,才隐约听到一点儿说话声。他顺着声音走进酒吧,只见里面坐满了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电视里有一个人在激动地说着什么。

“……是的,我们六小时前才接到这个消息……”

说话的是马丁尼兹。他一夜没睡,显得很疲惫。

“……这个消息的内容太过离奇,我们需要时间去核实准确性,但目前已经可以确认,它来自孙诗宁,来自从木卫二发回的‘闪光电报’。”

听到这里,祁风扬脑袋里嗡的一下,酒立刻醒了大半。

一个记者问道:“马丁尼兹先生,据此可以判断木卫二上存在生命吗?”

“当然不能。‘电报’中的信息太少,不到二百字节,现在做任何判断都是不负责任的。那可能只是一种未知的自然现象……”

祁风扬跑出去,扇了霍长浩一个耳光,喊道:“喂!醒醒!咱们赶紧回去,出大事了!”

通往艾姆斯中心的公路上已经被车塞得水泄不通。两人不得不把车抛在桑尼维尔市区,徒步跑回E09大楼。

他们冲进真空模拟舱。昨天,这里还空旷得能听见脚步的回声,如今却挤满了人。只见“克洛诺斯号”模拟舱前搭起了一个平台,来自世界各大媒体的记者熙熙攘攘地挤在台下,台上立起了一面大荧幕。在此起彼伏的闪光灯中,马丁尼兹正在回答记者连珠炮般的疑问。

“请问孙诗宁为何只发回这么少的信息?NASA是否在隐瞒真相?”

“请问地外生命的迹象是什么?”

“目前有获得地外生命的照片吗?”

“请问NASA会发射后续飞船前往木卫二吗?”

“……”

“各位,各位,请少安毋躁。”马丁尼兹做了一个平息全场的手势,“大家焦急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现在一切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恕我无法回答。”

“先生!先生!”底下的记者又喧嚷起来,显然不满意这个答案。

其中一个女记者非常犀利地大声问道:“NASA与CLIPPER公司发布了消息,却连一点儿细节都不肯透露。这很难不让人怀疑,这是一场以外星生命要挟国会拨款的骗局!”

祁风扬心里一惊,霍长浩却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

“这是无理的污蔑,女士。”马丁尼兹面不改色地回答道,“诚然,你点出了这里的利害关系——我们希望派出飞船去营救孙诗宁,但国会认为这是无谓的浪费。为了杜绝这种污蔑,下面,我可以稍微向大家透露一点儿细节。麻烦那边把灯关一下。”

啪的一下,全场陷入黑暗,只剩马丁尼兹身后的大屏幕在发出蓝光。

“请看,这就是‘克洛诺斯号’所着陆的阿瓦隆平原,一块椭圆形的完整冰面,直径五十公里,形成于三千年前的一次大规模液态水漫溢事件。木卫二是一颗很活跃的星球,在地下海洋的作用下,水像熔岩一样不断侵入冰壳,然后从冰裂隙和喷泉喷出,可以在很短时间内重塑地貌。着陆点以北约十公里就有一个冰喷泉‘莱姆’,那是十年前‘普罗米修斯’探针的撞击点。从孙诗宁的视角上看,那应该是很壮观的画面——水汽从泉眼中喷出,一直抛射到五十公里高,然后自由下坠,好像帷幕一样横亘在冰原之上。”马丁尼兹说,“九小时前,我们成功与她取得联系。我们首先确认了飞船的状态,检查了物资,指定了生存方案,确保她能存活一百二十天以上。然后我们就让她进行原定的科学拍摄任务,冰喷泉是首要观测对象,不料,她拍摄到了这样的东西……”

大屏幕上出现了一行莫尔斯码,下面是翻译的文字:

“……信道太窄,照片传输耗时太久,故以文字说明。‘莱姆’冰泉中发现蓝色闪光球体,数目在十到一百个不等,光度很弱,肉眼难以观测,但红外波段光度很强,辐射温度约2000K。光球被喷泉喷出后并不做自由抛体运动,而是在空中悬停,甚至逆流而下,钻回冰喷泉泉眼内,似有自主运动能力。在红外波段,可见回到泉眼后的光球经由液态水(汽)甬道继续下潜,由于其高温和冰层的透明度,直至地下数十米仍然勉强可见。光谱数据和星震仪数据正在传输中,我将继续关注此现象……”

“各位,这就是我们所称的‘迹象’。”马丁尼兹说,“想必大家都知道奥卡姆剃刀——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相比于地外生命,那是某种自然现象的可能性要大得多。骗取拨款一说完全是无稽之谈。”

“但是否会有这种可能性——孙诗宁为了获救,故意伪造出地外生命的迹象以诱使NASA派出救援飞船。毕竟花费数百亿美元去救一个人,并不是划算的买卖。”记者提出质疑。

“当然有可能。但请您记住,这不是一桩买卖。我们已经确认孙诗宁能坚持一百二十天,而当前恰好有能在一百二十天内赶往木卫二的飞行方案。即便没有任何所谓‘迹象’,即便倾家荡产,救援也将如期展开。”马丁尼兹说,“好了,如果大家的问题只有这种阴谋论,那记者会应该可以到此结束了……”

“先生,我还可以问最后一个问题吗?”一个记者喊道。

“请说。”

“如果救援任务如期开展,您觉得成功率有多大呢?”

顿时,无数话筒和摄像机伸向了马丁尼兹,好像被磁石所吸引的磁针一般。

“实事求是地说,这场任务,比我们所尝试过的最大冒险还要危险百倍。”马丁尼兹说,“但是,我想引述肯尼迪总统说的一段话——‘我们要去月球,不是因为它容易,而是因为它极其艰难!’今天我们与全人类一起再次站到了历史的关键点。当年的我们志在必得,今天的我们一如既往!”

【紧急拨款申请书——概述(节选)】

目标:(1)将受困于木卫二的宇航员带回地球;(2)若救援失败,则实施补给;(3)若补给失败,则实施飞掠,采集宇航员所得的数据;(4)上述任务完成后,各辅助光帆将继续飞行,实现各自科学探测目标。

实施方案:基于原CNSA“北辰计划”。技术方案文档详见附件1。

时间:2054年3月—10月(35+122地球日)

牵头单位:CLIPPER太空运输与探索公司

参与单位:NASA/ESA[3]/CNSA[4]/RKA[5]/JAXA[6]等。合同与任务分解文档详见附件2-4;行政与法律文档详见附件5。

预算估计:135亿美元(1+337星/36次发射)。参考值如下:

Galileo-1995:16亿美元;Juno-2016:11亿美元;Clipper-2027:19亿美元;JUICE-2032:15亿美元;Prometheus-2043:30亿美元;Poseidon-2050:127亿美元

……

【事故发生后五十小时,艾姆斯研究中心】

凌晨两点,就在祁风扬准备就寝时,有人敲响了他的房门。

“祁老弟。”来人是霍长浩,“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什么?”

“国会的紧急拨款通过了。美联储向CLIPPER公司发放了一百亿美元的贷款,加上各界人士的捐赠,我们的预算勉强达标,你的理想终于可以实现了。”

“那坏消息呢?”

“它必须要有人亲自去实现。”

祁风扬沉默了片刻,叹了口气,“对接问题还是没办法解决吗?”

“是的,因为木星和地球间四十五分钟的通信延迟,地面指挥是来不及的,而且变轨和对接的判断决策太过复杂,A.I.无法胜任,必须要靠经验丰富的驾驶员亲自操纵。”

“所以必须要找一个宇航员?”祁风扬精神一振,“有候选人了吗?”

“还没有。宇航员属于空军管辖,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希望能驾驶‘北辰号’,但空军不批准。”霍长浩直言。

“那是肯定的。培养一个宇航员太难了,而我们的任务几乎就是去送死。”

“哈哈,祁老弟,难得你有自知之明。”

“怎么,难道平时我没有吗?”

“只有一点儿……”霍长浩点上烟,然后又递给祁风扬一根,后者摆摆手回绝了,“噢,这不是贬义。现在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四平八稳的宇航员,而应当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不怕死的疯子。而且……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个疯子曾经答应过孙诗宁,要陪她去看世界尽头的海。”

祁风扬盯着霍长浩,过了半晌,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哈哈哈……你,你还真够了解我的……”

“不是我了解你。祁老弟,你有飞行经验,身体健康,反应敏捷,意志坚定。而且作为‘北辰计划’的副总设计师,你对于飞船的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

“好,好,我也正有此意。”祁风扬说,“不过你要记住,我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她,更不是为了你。我只是为了实现我的夙愿。这就好像你把一块肉抛给饿得奄奄一息的狼,当它吃饱后,发生什么事情也由不得你了。”

“你什么意思?”

“没什么,很高兴你能抛给我这块肉,霍长浩先生。”

说罢,祁风扬伸出手去,与霍长浩紧紧相握。

“北辰计划”正式启动了。主导者包括NASA、CLIPPER、ESA和中国航天这样的宇航机构,也包括谷歌、苹果、索尼、戴姆勒和蔡斯公司这样的科技巨头。在各国的数百个超净车间里,三百三十七只薄如蝉翼的银色巨帆被小心地编织完毕,总长足有五十余万公里的牵引索被谨慎地缠绕成形;互联网的特别专线上,庞大的数据流量如洪水般在各国研究组间交互,携带着最有智慧者的理念、最有魄力者的决断与最有经验者的规划,汇总到那些地下机房里的超级计算机中。航行计划以惊人的效率被制定出来,救援方案被敲定,轨迹设计被优化,制造标准被固化,来自全世界的零件在总装车间里被精密地嵌合,通过昼夜不息的测试后,最后被送往发射场。那仿佛是一场颜料的暴雨,起初这一滴、那一滴,看不出具体的形状,但当达到某个临界点后,所有的形状都联系起来,所有的颜色都有了意义。一幅惊世画作诞生了。

此时,距离事故发生仅仅过去了三十五天。

但这还不够。飞船备妥后,必须要有载具才能被发射到太空。全世界的运载火箭制造商都全力开启了流水线,近百枚各种尺寸的火箭运往各地发射场。在短短一周时间内,“长征”、“猎鹰”、SLS、“安加拉”和“阿里亚娜”等重型火箭被连续发射了十余次,而其他较小型号的发射更是数不胜数。三百三十七张光帆均被成功送入太空,除了有两个因故障展开失败外,全部集结成编队,以十倍于第三宇宙速度的高速踏上了飞往木星的航程。

在此期间,霍长浩主要是在飞机上度过的。他在各地奔走,以孙诗宁丈夫的身份联络各家巨头,筹措资金,也督促着他的集团将LiFi基站改造为可以驱动光帆的激光阵列。

马丁尼兹则在艾姆斯中心日夜操劳。他希望将“北辰号”的质量压缩到一吨以下,可惜没能成功。在无数轮的减重优化之后,那艘长得像个棺材的密封舱也还是重达一点五吨。在其中,祁风扬将度过往返所需的漫长的两百个昼夜。

祁风扬也没有闲着。他通过了短暂却高效的宇航员训练,掌握了外太空各种突发情况的处理办法。

起初,他以为最难的是多帆聚光减速时的指挥,但其实不然。与孙诗宁的交会对接才是最头疼的——要等她起飞、加速和熄火之后,“北辰号”才能开始解算对接轨道。由于木星与地球的通信延迟,这一切都要祁风扬独立完成,他必须要与星载电脑紧密配合,才能在那个电光石火般的瞬间捕获到“克洛诺斯号”。

孙诗宁一直和地球保持着联系。由于非常规的通信方法,通信效率很低,传回地球的照片几乎都难以分辨。这些模糊的照片产生了两派解读的浪潮:一方坚持认为这些照片证明了外星生命的存在,另一方认为那只是未知的自然现象。

此外,孙诗宁的作家身份也让公众对她的关注持续升温,为此CLIPPER公司甚至派专人去运营孙诗宁的Facebook账号,让公众得以直接了解她在木卫二的生活。孙诗宁也不负众望,她的精神状态一直很好,甚至还打算用微藻养殖来延长自己的生存时间。

倒计时一刻不停地跳动着,最后的日子一天天逼近。这场值得载入史册的航程,马上就要拉开序幕了。

5.零窗口

【事故发生后第四十四天,海南文昌发射场】

轰隆隆……

辽阔的中国南海上,阴霾密布,闷雷涌动,一场夏季雷暴正在天边酝酿着,缓慢移向文昌发射场。

与之一同到来的是霍长浩。他是坐着货轮来的,船上运载着“北辰号”飞船。这是“北辰计划”的最后一次发射了。霍长浩看到,发射场垂直总装厂房里的“长征九号”火箭已经组装完毕,即将开始垂直转运。狂风中,拉系火箭的缆绳在剧烈抖动着,仿佛一束束被命运之手弹拨的琴弦。

“喂?请问是孙珩将军吗?”霍长浩拨通了手机。

“是我。您已经到海港了?”

“到了,现在的情况有点儿不妙啊。”

“很不妙。雷暴锋面突然改变了移动路线,照这样下去,发射只能取消了。”

“但这是最后的机会。发射窗口只有明天十九点二十分,要是延后,‘北辰号’就会赶不上已经发射的光帆编队,整个计划就完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