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坟地马尾藻海
马尾藻海又称萨加索(葡语葡萄果的意思)海,是大西洋中一个没有岸的“洋中之海”,覆盖大约500万~600万平方千米的水域。马尾藻海的位置大致介于北纬20度~北纬35度、西经30度~西经75度之间,由墨西哥暖流、北赤道暖流和加那利寒流围绕而成。它的西边与北美大陆隔着宽阔的海域,其他三面都是广阔的洋面,没有海岸的海,也没有明确的海区划分界线。
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经过这片海域时,船队发现前方视野中出现大片生机勃勃的绿色,他们惊喜地认为陆地近在咫尺了,可是当船队驶近时,才发现“绿色”原来是水中茂密生长的马尾藻。马尾藻海围绕着百慕大群岛,与大陆毫无瓜葛,所以它名虽为“海”,但实际上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海,只能说是大西洋中一个特殊的水域。
马尾藻海的海水透明度非常高,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清澈的海。但是,在航海家们眼中,马尾藻海是海上荒漠和船只坟墓。在马尾藻海的海面上,布满了绿色的无根水草——马尾藻,仿佛是一派草原风光。在海风和洋流的带动下,漂浮着的马尾藻犹如一条巨大的橄榄色地毯,一直向远处伸展。在这片空旷而死寂的海域,几乎捕捞不到任何可以食用的鱼类,海龟和偶尔出现的鲸鱼似乎是唯一的生命,此外就是那些单细胞的水藻。
除此之外,这里还是一个终年无风区。在蒸汽机发明以前,不知有多少船只,因为误入这片奇特的海域,而被马尾藻死死的缠住,最终因缺乏航行动力而被活活困死。所以自古以来,马尾藻海被看做是一个可怕的“魔海”。1492年8月3日早晨,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率领的一支船队,就在那里被马尾藻包围了。他们在马尾藻海上航行了整整3个星期,才摆脱了危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奥兹明少校曾亲自去了马尾藻海,海上无风,“绿野”发出令人作呕的奇臭。海藻表面有极大的黏性,吸住人的手后,竟留下了血痕。到了晚上,海藻像蛇一样爬上船的甲板,似乎要将船裹住不放,为了航行,他只好把海藻扫掉,可是海藻越来越多,像潮水一样涌上甲板。经过一番搏斗,筋疲力尽的他侥幸得以逃生。
自古以来,人们把马尾藻称为“魔藻”,可是“魔藻”为什么会“吃人”呢?
在海洋学家和气象学家的共同努力下,马尾藻海“诡异的宁静”和船只莫名被困的原因被找出来了。原来,这块几百万平方千米的椭圆形海域正处于4个大洋流的包围中,西面的湾流、北面的北大西洋暖流、东面的加那利寒流和南面的北赤道暖流相互作用的结果,使马尾藻海以顺时针方向缓慢流动,这就是这里异乎寻常“平静”的原因。正是因为这种原因,才会使古老的依赖风和洋流助动的船只在这片海域徘徊不前。由此,马尾藻海盐分偏高、海水温暖、浮游生物众多的问题,也都纷纷迎刃而解。
虽然马尾藻海中的海藻被证实了并非是阻挡船只前进并吞噬海员的“魔藻”,但笼罩在它头上的神秘光晕却并未因此而消失。
挪威海底为何成“公墓”
1980年,一场高难度的悬崖跳水表演正在挪威沿海的一个寸草不生的半岛上进行。这个半岛一面是山,三面环水,悬崖下的海水深不可测。来此观看表演的人非常多。
发令枪响后,30名跳水运动员纵身飞下悬崖,做着各种精彩的空中动作,钻进了大海之中。观看者全神贯注地欣赏着运动员的精彩表演。可是,半小时过去以后,却没有一人从水面露出。人们大为惊慌,运动员的亲属伤心痛哭。表演的组织者派出救生船和潜水员寻找运动员,可是连下海救生的潜水员也一去不复返。
第二天,一名配有安全绳和通气管的经验丰富的潜水员下海探索。当安全绳下到距海面只有5米时,潜水员、安全绳和通气管以及船上的潜水救护装置被一股强大的力量全部拖进海底。表演的组织者又向瑞典抢险救生部门求援,该部门派来一艘瑞典的微型探察潜艇。可令人惊异的是,这艘微型潜艇入海后也无影无踪了。
美国派来了一艘海底潜水调查船,地质学家豪克逊主持调查工作。在电视监视器前豪克逊不停地对海底进行搜索。突然,他发现有一股强大的潜流在离船不远的地方,那30名运动员、2名潜水员的尸体和那艘微型潜艇就在那股潜流中,在海底还有不少脚上拴有铁链的人的尸体。
豪克逊非常吃惊,觉得难以置信,但监视器录像机也录下了这一奇景。
是什么造成了运动员和潜水员不能返回水面而被淹死呢?那些脚上拴着铁链的尸体又是来自何处?他们是些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尸体没有腐烂?这些奇异现象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关于这个海底“坟墓”人们议论纷纷,说法不一。
经过调查以后豪克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他认为在这里暖流和寒流进行交汇,因而一股强大的旋涡在此形成,附近的人和物体都被卷入涡心,带到水下。这里水质纯净,没有各种生物所需要的微量元素,所以尸体不会腐烂。至于那些脚上拴着铁链的尸体的来源,豪克逊认为,曾经有一座大监狱在这个半岛上,死去的犯人不断被监狱的看守们投入海底,逐渐聚积了这么多尸体。豪克逊还认为,这里寸草不生是因为半岛上的岩石能产生一种看不见的射线,这座大监狱被遗弃可能就是这个原因。但豪克逊也没有搞清楚究竟是一种什么射线。
这只是豪克逊的个人观点。对于海底“公墓”,别的学者也有不同的看法。
但想知道海底“公墓”是如何形成的,还得等待更为深入的研究。
阿尔沃兰海域之谜
地中海的阿尔沃兰海域,位于直布罗陀海峡与阿尔梅里亚之间,一直是海上交通要道,可是这里却充满了神秘和灾难。
阿尔沃兰海域是西地中海“死亡三角区”,在这片多灾多难的区域,不断发生着飞机遇难和失踪事件。1969年5月15日18时左右,海军的一架“信天翁”式飞机也在阿尔沃兰海域莫名其妙地栽进了大海。据目击者说,那架飞机当时飞行高度很低,驾驶员可能是想强行进行水上降落而未成功。机长麦克金莱上尉侥幸还活着,他当即被送往医院抢救。尽管伤势并不重,但他根本说不清飞机出事的原因。
人们还在离海岸大约一海里的出事地点附近打捞起两名机组人员的尸体。后来几艘军舰和潜水员又仔细搜寻了几天,另外5人却始终没找到。
1969年7月29日,西班牙一架“信天翁”式飞机也在同一海域失踪。人们得到消息后,立即到该海域进行搜索。军事当局一共动用了10余架飞机和4艘水面舰船。当人们搜寻了很大一片海域后,只找到了失踪飞机上的两把座椅,其余的什么也没发现。而机长博阿多上尉在失踪前发出的最后呼叫“我们正朝巨大的太阳飞去”至今令人们无法破译。
有人透露,5月15日的飞行本来是派博阿多上尉担任机长的,临起飞才决定换上麦克金莱上尉。这样,博阿多有幸躲过了那次灾难。然而好运并没能一直照顾他。时隔两个月,也就是7月29日,已被获准休假的博阿多再次被派去担任“信天翁”式飞机的机长。这次,他没有回来。
西地中海“死亡三角区”的三个顶点,分别是比利牛斯的卡尼古山,摩洛哥、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共同接壤的延杜夫,再加上加那利群岛。这片神秘的海域,一直是飞机的噩梦,飞行员们都十分害怕从这里飞过。
1975年7月11日上午10时30分,西班牙空军学院的4架“萨埃塔”式飞机正在这一海域进行集结队形的训练飞行。突然一道闪光掠过,紧接着,4架飞机一齐向海面栽了下去。附近的军舰、渔船以及潜水员们都参加了营救遇难者和打捞飞机的行动。他们很快就找到了5名机组人员的尸体。但是这4架刚刚起飞几分钟的飞机为什么要齐心合力朝大海扑去呢?西班牙军事当局对此没有作任何解释,报界的说法是:“原因不明。”
据统计,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69年的20多年和平时期中,阿尔沃兰海域竟发生过11起空难,229人丧生。每当飞机经过该海域时,机上的仪表和无线电都会受到奇怪的干扰,甚至定位系统也常出毛病,以致搞不清自己所处的方位。该海域被飞行员惊恐地称之为“飞机墓地”。
神奇的双层湖
在美国阿拉斯加半岛北部伸向北极圈内的巴罗角上,有一个奇妙的湖,叫努沃克湖,但人们却习惯叫它为双层湖。顾名思义,此湖应为双层。一池湖水分上下两层,上淡下咸,其界限如刀切一般,从不混淆,从不掺和。两层水中生长着迥然不同的生物体,上层是淡水区的动植物,下层是海洋类的动植物。
努沃克湖长180米、约深6米,水层的分界线位于距湖面2米处。由于受北极冷空气的影响,在一年之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努沃克湖处在冰雪覆盖之下,两米多厚的淡水层,被冻结为一个大冰块。
据科学家研究认为,这座湖是由一条把海和地逐渐隔开了的海湾形成的,冬季降大量的雪,在春天融化后,成为大量的淡水流入湖中,而每当海上风暴骤起时,风浪又将海水灌入湖中,由于海水比淡水重,自然就沉积在海底了。
位于哈萨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之间的咸海也是一个双层湖,在咸海海面以下300~500米深度以下的湖中出现了另一层湖,这层湖的水与白垩纪沉积层混合在一起,并与天山山脉之间有暗河相通,湖水从没枯竭过。
在巴伦支海的基丁岛上,有个水层结构比努沃克湖更奇异的湖泊。湖水成分可分为五层:第一层是淡水,生活着普通的淡水鱼,种类繁多;第二层含有微量盐类的水,栖居着节肢动物和甲壳动物,如水母、虾、蟹等;第三层是咸水,栖息着海葵、海星和海鱼;第四层水呈红色,宛如新鲜的樱桃汁液,是水色最美丽的一层,里面生活着许多紫细菌,它们以湖底产生的硫化氢气体作为自己的养料;第五层水是由湖中各种生物的尸体残骸混合泥土而成,生物沉淀、腐朽后产生剧毒的硫化氢气体,除了燃气性细菌外,几乎没有生物的踪迹。由于湖中5层水层次分明,故又有“五层湖”之称。
奇妙的努沃克湖
美丽的海洋生物与淡水生物,自由地生活在这个奇特的湖泊中,虽然科学家们对这种奇异的现象做出了种种解释,但这个湖泊仍然以其神秘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那么,这个湖泊的水为什么保持有明显的分界线呢?湖里为什么又生活着海洋生物呢?
科学家经过观测研究后,作了这样的解释:这个湖位于北极地区,淡水是冰雪融化而来的。淡水较轻,因此处在最上层,而湖面是终年冻结着的,挡住风的吹拂,湖水就很难溶合起来。它们都距离海洋很近,由于地壳的升降,海岸线的变迁,小片的海水被封闭起来,变成湖泊,因此湖里栖息了各种海洋生物。
“起死回生”的圣泉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结果却一无所获。然而,在法国比利牛斯山脉中有一个叫劳狄斯的小集镇,镇上有个岩洞,洞内有一眼清泉长年累月不停地流淌,泉水以其神奇的治病功能吸引了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人,这就是闻名全球的神秘“圣泉”。
传说1858年,一位名叫玛莉·伯纳·索毕拉斯的女孩在岩洞内玩耍,忽然,圣母玛丽亚在她面前显圣,告诉她洞后有一眼清泉,指引她前往洗手洗脸,并且告诉她这泉水能治百病,说罢倏然不见。
100多年过去了,神奇的泉水经年不息。前来圣泉求医的各地人也络绎不绝。据统计,每年约有430万人去劳狄斯,其中不少人是身患疾病,甚至是病入膏肓,已被现代医学宣判“死刑”的病人。他们不远千里来到这儿,仅在圣泉水池内浸泡一下,病情便能减轻,有的竟不治而愈!
有个意大利青年,名叫维托利奥·密查利,他身患一种罕见的癌症,癌细胞已经破坏了他左髋骨部位的骨头和肌肉。经X光透视发现,他的左腿仅由一些软组织束同骨盆相连,看不到一点骨头成分,辗转几家医院后,他的左侧从腰部至脚趾被打上石膏,但被宣告无药可医,而且预言至多能再活一年。
1963年5月26日,他在其母亲的陪伴下,经过16小时的艰难跋涉到达劳狄斯,第二天便去圣泉沐浴。
密查利在几名护理员的照顾下,脱去衣服,光着身子被浸入冰冷的泉水中,但打着石膏的部位却未浸着,只是用泉水进行冲淋。沐浴后奇迹果然出现了,打这以后,密查利开始有了饥饿感,而且胃口之好是数月来所未有过的。
从圣泉归家后仅数星期,他突然产生从病榻上起身行走的强烈欲望,而且果真拖着那条打着石膏的左腿从屋子的一头走到另一头。此后几个星期内,他继续在屋子里来回走动,体重也增加了。到了年底,疼痛感竟全部消失。
1964年2月18日,医生们为他除去左腿上的石膏,并再次进行X光透视,片子上清晰显示出那完全损坏的骨盆组织和骨头竟然出人意料地再生。同年4月,他已能行动自如,参加半日制工作,不久便在一家羊毛加工厂就业。这一病例,现代医学竟无法解释。
圣泉这种“起死回生”的奥秘究竟何在呢?不知谁能解开这个谜团。
神秘莫测的间歇泉
在中国西藏雅鲁藏布江上游的搭各加地,有一种神奇的泉水——间歇泉。间歇泉的泉水涓涓流淌,在一系列短促的停歇和喷发之后,随着一阵震人心魄的巨大响声,高温水汽突然冲出泉口,即刻扩展成直径2米以上、高达20米左右的水柱,柱顶的蒸汽团继续翻滚腾跃,直冲蓝天。它的喷发周期是喷了几分钟、几十分钟之后就自动停止,隔一段时间才再次喷发。
间歇泉喷发原理图
间歇泉与温泉不同,温泉不仅水温高,而且少含硫;间歇泉水温一般比较低,且含大量硫和碳酸气。间歇泉的通道上层狭窄,并且上层的冷水像个盖子,使下层沸水受压力越来越大,终于冲开盖子喷发出来。
除了中国的间歇泉外,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附近,还有一眼举世闻名的间歇泉——“盖策”泉。这个泉在间歇时是一个直径20米、被热水灌得满满的圆池,热水缓缓流出。不久,池口清水翻滚暴怒,池下传出类似开锅时的呼噜声,随之有一条水柱冲天而起,在蔚蓝色的天幕上飘洒着滚热的细雨,这条水柱最高竟可达70米。
科学家经过考察指出,适宜的地质构造和充足的地下水源是形成间歇泉最根本的因素,此外,还要有一些特殊的条件:首先,间歇泉必须具有能源,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地区的炽热的岩浆活动是间歇泉的能源,因而它只能位于地表稍浅的地区。其次,要形成间歇性的喷发,还要有一套复杂的供水系统来连接一条深泉水通道。在通道最下部,地下水被炽热的岩浆烤热,但在通道上部,泉水在高压水柱的压力下又不能自由翻滚沸腾。同时,由于通道狭窄,泉水也不能进行随意的上下对流。这样,通道下面的水在不断地加热中积蓄能量,当水道上部水压的压力小于水柱底部的蒸汽压力时,通道中的水被地下高压、高温的热气和热水顶出地表,造成强大的喷发。喷发后,压力减小,水温下降,喷发因而暂停,为下一次新的喷发积蓄能量。
“巨人岛”催人长高之谜
从1948年起,岛上出现了一种令人们疑惑不解的奇异现象,所有成年人的身材像麦苗拔节似的呼呼往上直窜,成年男子的身高平均达1.90米,成年女子的身高也超过1.74米。而且不光本地土著居民会长高,成年的外地人到该岛来居住一段时期后也会很快长高。
为了对“巨人岛”进行科学考察,64岁的法国科学家格莱华博士和57岁的理连博士开始在岛上居住下来。两年以后,两人发现他们的身高分别增长了6厘米和5厘米。此后,又有外来老年人增高的例子出现。英国旅行家帕克夫人已经年近花甲,她在该岛旅居一个月后意外地发现自己增高了3厘米。更让科学家们感兴趣的是,不仅人会长高,岛上的动物、植物和昆虫的增长也比较迅速。从1948年起约10年时间里,岛上的苍蝇、蚂蚁、甲虫、蜥蜴和蛇等都比通常增长了约8倍。特别是该岛的老鼠,竟长得像其他地方的猫一样大。
这些奇特的现象让科学家们兴奋不已,但也让他们陷入了困惑之中。关于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科学家们意见不一。
有些科学家认为,1948年比利山区可能有一只飞碟或是其他天外来物降落了,这个埋藏在地下的天外来物放出一种性质不明的辐射光,正是这种光使该岛生物长高。但一些科学家对上述说法持怀疑或否定态度,因为还没有确切的证据说明世界上有飞碟或其他天外来物。
有些科学家认为,这种“催高”身体的放射性物质来自该岛蕴藏的某种放射性矿物,但这种放射性物质究竟是什么,科学家们至今也不知晓。
“巨人岛”的奥秘究竟在哪里仍是一个有待于科学家们去解开的谜。
踩在“火球”上的冰岛
冰岛约有75%是海拔400米以上的高原,其余为平原低地。被冰雪覆盖的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13%,境内有许多冰川,其中东部的瓦特纳冰川是欧洲最大的冰川。冰岛不但寒冷多雪,还是世界上火山活动最活跃的地区。因此,冰岛又被人们称为“冰与火共存的海岛”。
公元7世纪时,爱尔兰僧侣最早抵达冰岛,他们视此为隐修之地,一直到9世纪初期。传统上,874年~930年之间被定义为冰岛的“垦殖期”,当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政局动荡,迫使许多北欧人向西流亡。最先来此垦殖的是挪威人,他们于公元874年安身于一个有温泉热气的地方,他们给它起名为雷克雅未克,意为“烟笼湾”,就是现在冰岛的首府。
冰岛地形特殊,虽然国名为“冰岛”,岛上却有200多座火山,几乎整个国家都建立在火山岩石上,大部分土地不能开垦,是世界温泉最多的国家,所以被称为冰火之国。大自然的伟大力量在冰岛呈现出温柔、粗犷、奇特、怪异、虚幻、甚至残酷、无奈,在这个岛上可以欣赏到冰川、热泉、间歇泉、活火山、冰帽、苔原、冰原、雪峰、火山岩荒漠及瀑布。冰岛地质与洋底相似,其基岩以玄武岩和火山岩屑为主。大陆的基岩上还有一层花岗岩,但冰岛却基本没有。冰岛目前的岩石,大部分早在6000万到4000万年前凝固而成。由于冰岛长期有火山活动,化石极为稀少,所以鉴定地质年代差不多只限于利用岩石中所含的放射性同位素。
冰岛的200多座火山中,有30多座为活火山,史上曾记载的爆发次数就多达150多次。冰岛位于大西洋的海沟上,每次海沟扩张,都会引发火山爆发和地震。18世纪时,频繁的火山爆发毁坏了冰岛1/4的土地,让冰岛人多年看不到太阳。近年来,科学家通过红外线探测器已找出5个地温上升的地区,表示可能有火山爆发的危险。自从12世纪以来,冰岛最有名的火山——赫克拉峰每个世纪都约有两次大爆发。
1947年,赫克拉峰开始了最猛烈的一次爆发,整个地区的天色变为一片昏暗,风把一些火山渣和火山灰吹到冰岛以东1600千米外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熔岩一股一股地从峰顶的火山口流出,一直流了一年多。熔岩停止流出后,加上新喷出的岩层,赫克拉峰的火山锥加高了130多米。第二年春天,火山爆发停止后,深厚的火山气还继续沿山坡流下,凝聚在附近的山谷中,导致放牧的牲畜常被熏死。
位于冰岛南端的威斯特曼群岛,大约1万年前在火山喷发后,它们才从北大西洋海底升起成为今天的样子。威斯特曼群岛由16个小岛组成,其中最大的一个叫海姆依岛,在冰岛语里是“故乡的岛”的意思。海姆依岛碧波环绕,重峦叠嶂,绿草如茵。但海姆依岛上的两座活火山随时有爆发的危险,埋在冰层底下的火山,一旦苏醒,则掀开冰盖,将大量冰块喷发出来,造成奇特的喷冰现象。1973年火山突然爆发,四处蔓延的岩浆和直冲云霄的火山灰,毁了岛上1/3的村落,湮没了数百幢民宅。但面对随时可能爆发的活火山,当地人却并没有表现出恐惧和逃避,他们依然安居乐业,生活得悠闲自在。同时,火山也成为海姆依岛最吸引人的景观之一,游客们来此不仅是为了欣赏当地的美景,还盼望能探寻当地奇特的火山地貌,体会与火山为伴的感受。
为了降低火山喷发的危险,科学家们一直在对冰岛进行密切观测,哪一天火神会发威呢?
墓葬之岛
位于太平洋的波纳佩岛的东南侧,有座名叫“泰蒙”的小岛。“泰蒙”小岛有许多延伸出去的珊瑚礁浅滩。在这长约1100米、宽约450米的珊瑚礁基上,矗立着89座大大小小的高达4米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系用巨大玄武岩石柱纵横交错垒起来的。据当地人说,这岛是历代酋长的墓葬重地,因而被人称为墓岛。
墓岛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墓岛上的建筑物半浸在海水中。人们只有在海潮时才能驾小船进去;而在退潮时,那儿是一片淤泥,人们无法进去。当地人说,这是死者的意愿,不让外人侵扰亡灵的安宁。
墓岛的气候变幻莫测。阳光明媚的日子,瞬间可能倾盆大雨,其变化之快,令人百思不解。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海洋生物学家白井祥平曾领略了这种天气的变化。当时,他和两位助手在去墓岛的途中,阳光普照,碧波荡漾;在当他们正进入墓岛的时候,忽然乌云密布,阴风四起,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当他们不得不撤出墓岛之时,风停雨止,云散日出。
据当地人说,这些墓岛建筑物有神秘的毒咒,只有酋长才知道古墓的来历及其秘密机关。酋长年老之后将这些内容口授给继承人,受传者不得向外人泄漏,否则将遭到诅咒。据说,日本占领波纳佩岛期间,一位日本科学家威逼当时的酋长说出古墓的秘密。结果这位泄密者突遭雷击身亡,而这位科学家在披露古墓秘密的写作过程中也莫名其妙地死去。之后,一位继续整理遗稿的科学家也忽然暴死。而到墓岛去掘墓盗取文物、财宝的人更是难逃厄运。
虽然科学家们不相信这是咒语的灵验,但发生在墓岛上的许多神奇的事件确实使科学家们感到费解。
此外,古墓上的建筑物也让科学家们感到不可思议。据科学家测定,古墓建筑物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整个建筑物用了100万根玄武岩石柱。这些石柱采自该岛的北岸,再运到墓地。以当时有1000名壮劳力参加建筑的话,整个建筑过程至少需要1550年。因此,科学家认为仅靠人力,这项工程很难完成。到底这一宏大的工程是怎样完成的呢?这还是一个谜。
吃人的“死神岛”
在距北美洲北半部、加拿大东部的哈利法克斯约100千米汹涌澎湃的北大西洋上,有一个不毛孤岛叫赛布尔岛。岛上草不生长,鸟不歇脚,没有任何动物和植物,光秃秃的,只有坚硬无比的青石头。奇怪的是每当船舶驶近小岛附近,船上的指南针便会突然失灵,整只船就像着了魔似的被小岛吸引过去,使船只触礁沉没,好像有死神在操纵。许多航海家“望岛生畏”,叫它“死神岛”。
据考证,几千年来,由于巨大海浪的猛烈冲蚀,此岛的面积和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最早它是由沙质沉积物堆积而成的一座长120千米、宽10千米的沙洲。在最近200多年中,该岛已向东迁移了20千米,长度也减少了将近大半。现在东西长40千米,宽度却不到2000米,外形酷似狭长的月牙。赛布尔岛发现于1898年7月4日,当时法国拉·布尔戈尼号海轮不幸触沙遇难。美国学者别尔得到消息,自认为船员们可能已登上赛布尔岛,便组织了救险队,可在岛上呆了几个星期,连一个人影也没有发现。
赛布尔岛位于从欧洲通往美国和加拿大的重要航线附近。几百年来,有很多船舶在此岛附近的海域遇难,从一些国家绘制的海图上可以看出,此岛的四周密布着各种沉船符号,估计先后遇难的船舶不下500艘,其中有古代的帆船,也有现代的轮船,丧生者总计在5000人以上。人们曾亲眼目睹几艘排水量5000吨、长度约120米的轮船,误入浅滩后两个月内便默默地陷没在沙滩中。赛布尔岛因此获得一个绰号——“死神岛”。在西方广泛流传着有关“死神岛”的许多离奇古怪的神话传说,令人听而生畏。
由于岛上浅沙滩经常移动位置,因此人们偶有机会发现沙滩中航船的残骸。19世纪,一艘美国快速帆船下落不明,直到40年前,那柚木船身才从海底露出。然而3个月后,船体上又堆上了30米高的沙丘。
1963年,岛上灯塔管理员在沙丘上发现了一具人体骨骼、一只靴子上的青铜带扣、一支枪杆和几发子弹,以及12枚1760年铸造的杜布朗金币。此后,又在沙丘中找到厚厚的一叠19世纪中叶的英国纸币,面值为100万英镑。由于航船在赛布尔岛不断罹难,船员们纷纷要求本国政府在岛上建造灯塔,设立救护站,可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在这微不足道的孤岛上付出代价。
“死神岛”给船员们带来的巨大灾难,促使科学家们努力去探索它的奥秘。有的学者认为,由于“死神岛”附近海域常常掀起威力无比的巨浪,能够击沉猝不及防的船舶;有的学者认为,“死神岛”的磁场异于其邻近海面,且变幻无常,这样就会使航行于“死神岛”附近海域的船舶上的导航罗盘等仪器失灵,从而导致船舶失事沉没。
较多学者认为,由于此岛的位置和面积经常迁移变化,岛的附近又布满流沙和浅滩,许多地方水深只有2~4米,加上气候恶劣,风暴常见,船只只要触到四周的流沙浅滩,就会遭到翻沉的厄运。
直到今天,“死神岛”的秘密都没有完全解开。关于“死神岛”之谜,仍需今后深入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