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地理之谜
百慕大“魔鬼三角”
百慕大三角是指北起百慕大群岛,南到波多黎各,西至美国佛罗里达州这样一片三角形海域,面积约100万平方千米。由于这一片海面失踪事件迭起,世人便称它为“地球的黑洞”、“魔鬼三角”。在20世纪海上发生的神秘事件中,最著名而最令人难解的当属发生在这一地带的一连串飞机、轮船失踪案。据说自从1945年以来,在这片海域已有数以百计的飞机和船只神秘的无故失踪。失踪事件之多,使世人无法相信其尽属偶然。
1945年12月,美国第19飞行队的队长泰勒上尉带领14名飞行员驾驶着5架“复仇者”式鱼雷轰炸机从佛罗里达州的劳德代尔堡机场起飞,进行飞行训练。泰勒是一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有着在空中飞行2599小时的飞行记录,他的飞行技术对完成这样的训练任务应该是根本不成问题的。但当飞行的机群越过巴哈马群岛上空时,基地突然收到了泰勒上尉的呼叫:“我的罗盘失灵了!”“我在不连接的陆地上空!”以后两个小时,无线电通信系统断断续续,但是还能显示出他们大致是向北和向东飞。下午4时,指挥部收到泰勒上尉的呼叫:“我弄不清自己位置,我不知在什么地方。”接着电波信号越来越微弱,直至一片沉寂。指挥部感到这事不大对头,立即派一架水上飞机起飞搜索。半小时后,一艘邮轮上的人看见一团火焰,那架水上飞机坠落了。
在短短的6小时,6架飞机、15位飞行员一下子都不见了,他们消失得莫名其妙。这件事使美国当局受到极大的震动,军方决心查个水落石出。次日,在广达600万平方千米的海面上,出动了300架飞机和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21艘舰艇进行了最大规模的搜索。搜索范围从百慕大三角到墨西哥湾的每一处海面,时间达5天之久,可仍没能找到那6架飞机的踪影。
多年来,人们对这次事件众说纷纭,百慕大三角海域也就随着这次事件的披露而出名。然而,该地区无法解释的船只或飞机失踪事件,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早在1840年,一艘名叫“洛查理”的法国货船航行到百慕大三角海面时,人们就发现船上食物新鲜如初,货物整齐无损,而船员却全部神秘地失踪了。
1935年,意大利籍货轮“莱克斯”号的水手们眼看着美国籍帆船“拉达荷马”号一点点的被海浪吞没。但5天后,他们又亲眼看到这艘帆船居然又漂浮在海面上。水手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即使是他们连同被救起的“拉达荷马”号船员一起跳到这艘船上,他们还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白日梦。
另一个突出事例是装载着锰矿的美国海军辅助船“独眼神”号在1918年3月失踪。这艘巨型货轮拥有309名水手,并有着当时良好的无线电设备,竟没有发出任何呼救信号就无影无踪了。1951年,巴西一架水上飞机在搜寻他们一艘在这片海域失踪的军舰时,发现百慕大三角海域的水面下有一个庞大的黑色物体正以惊人的速度掠过。
1977年2月,有人驾驶私人水上飞机飞过百慕大三角海域,发现罗盘指针偏离了几十度,正在吃饭的人发现盘子里的刀叉都变弯了。飞离这里后,他们还发现录音机磁带里录下了强烈的噪声。
不祥之海
大约有1000名飞行员、水手和乘客在100多种不同的飞机或船只失事中消失在百慕大。
百慕大三角发生的事件,引起了各国科学家和有关方面的注意。人们对此提出了种种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百慕大三角海底有巨大的磁场,因此会造成罗盘失灵。1943年,一位名叫裘萨的博士曾在美国海军配合下以两台磁力发生机做了一次实验。磁力发生机开机后,船体周围涌起绿色烟雾,船和人都受到了某种刺激,有些人经治疗恢复正常,事后裘萨却自杀而死。因此结果也就不了了之。
有人认为百慕大三角区域有着类似宇宙黑洞的现象。但“黑洞”是在太空中的一种状态,在地球上是否有黑洞,还有待于证明。有人认为百慕大三角海域海底有一股潜流与海面潮流发生冲突时,就会造成海上事故。但这股海底的潜流又是怎样形成的,没有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
此外,还有次声破坏论、空气湍流论等种种说法。但这些解释也都只是一种假说,既缺乏足够的依据,也未能为人们普遍接受。
1979年,美国和法国科学家组织的联合考察组,在百慕大三角海域的海底发现一个巨大的水下金字塔。根据美国迈阿密博物馆名誉馆长查尔斯·柏里兹派人拍下的照片,可以看到这个水下金字塔比埃及金字塔还要巨大。塔身上有两个黑洞,海水高速从洞中穿过。
水下金字塔的发现,使百慕大三角谜变得更为神秘莫测,它到底是人造的还是自然形成的?它与百慕大三角海域连续发生的海难和空难有什么关系?这些都有待于人们去进一步探索。百慕大三角这个黑洞,至今还没有看见底。
日本龙三角区:幽深的蓝色墓穴
地球上有一片比百慕大三角区更加令人畏惧的海域——日本龙三角区,这一片深蓝色的海域里潜藏着种种危险,船只在这里神秘沉没,飞机在这里离奇失踪。日本龙三角区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日本龙三角区和著名的百慕大三角区有很多相似点:两者几乎处于同一纬度,虽然经度不一样,但它有点像两个对应的点;两地发生的奇异现象非常接近,比如空无一人的船只或是飞机进入了这个地方以后就消失了,甚至很多年以后都没有找到尸体或者残骸等。
龙三角第一次得到恶名是1989年查尔斯·伯利兹出版了《龙三角》一书后。而伯利兹正是《百慕大魔鬼三角》的作者。
一般认为,日本龙三角区的边界,北起日本海中部,南至关岛的马里亚纳群岛。发生在龙三角区的神秘失踪以及其他奇怪现象,数量之多,情形之奇,令人震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据说有1500多艘船只,数百架军用、商用和民用飞机在这里离奇失踪:
1949年4月19日,“黑潮丸1号”商船连同23名船员失踪。
1952年6月8日,“储福丸5号”金枪鱼打捞船连同29名船员消失。
1955年7月26日,美国空军F3B喷气飞机与其基地失去了联系,两名机组人员失踪。
1957年3月12日,美国空军KB-50加油运输机上8名机组人员报告失踪。
1963年6月7日,“同南丸号”船骸被发现漂浮在海面上。
1980年9月9日,“德拜夏尔号”及全体船员失踪。
面对这个神秘地带,科研人员相信,唯一可以解开一切秘密的方法就是找到这些失事飞机和轮船的残骸。然而,没有失事船只留下的准确位置,没有参照物。面对茫茫大海,科研人员可以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吗?
莫恩·大卫(一名失事船只搜寻专家)和他的小组遭遇了空前艰巨的挑战——揭开“德拜夏尔号”沉船之谜。
1980年9月8日,“德拜夏尔号”装载着15万吨铁矿石来到了距离日本冲绳海岸约360千米的地方。这艘相当于“泰坦尼克号”两倍大的巨轮,船体长度超过3个足球场,设计从头到尾堪称完美。它已经在海上航行了4年,正是机械状况最为理想的时间。驻足在这艘轮船的甲板上,任何人都会感到非常安全。
但在9月9日,“德拜夏尔号”及全体船员失踪了。如此一个庞然大物,是怎样在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的情况下,凭空消失的呢?
大卫在确定沉船地点方面业绩斐然,人们希望他能够找到“德拜夏尔号”的残骸,并给予科学的解释。也许,“德拜夏尔号”可以带领我们找到日本龙三角区众多离奇事件背后的真正原因。
在“德拜夏尔号”巨轮沉没后的十几年中,大多数人都认为残骸是不可能被找到的,一份官方报告认定这是自然的力量,事件也就此终止。然而,“德拜夏尔号”遇难船员的家人绝不希望他们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走进黑暗,他们需要更合理的解释。
大卫率领的海洋科技探险队向日本龙三角区进发,坚信可以揭开事实的真相。但事实上,他们全部的希望只悬于一条渺茫的线索:“德拜夏尔号”失踪的时候,搜救飞机曾经报道说,在它最后出现的不远处发现了油渍。
把它打捞上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是打捞本身难,而是要知道沉船具体的位置,定位非常难。因为海底和陆地一样,陆地上有风,海底有暖流、寒流等情况。这个时候,即使知道这艘船当初在哪个海域沉没了,那么经过几百年之后,很有可能这艘船就不在原来的地方了。
面对这重重困境,探险小组的成员将信心全部寄托于声呐扫描装置。使用这种装置唯一的遗憾是必须争分夺秒。每天的搜索都会花掉成千上万美元,搜寻小组的全部经费只够在海上维持8天。确定了具体的沉船位置之后,还要确定这个沉船非常详细的坐标,甚至包括船头、船尾、船舱的一些准确数据,当时它断裂程度等,这样才能便于打捞。
大卫他们将声呐扫描装置下潜到日本龙三角区凶险的海水之下,然后它开始从骇人的滔天海浪中传送出令人恐惧的图像。可是事情并非一帆风顺,就在大卫他们开始探测不久,声呐扫描装置的绳索断了。这个价值不菲的机器沉入深深的海底。与日本龙三角区的第一轮较量,时间所剩无几。修复工作进行之前,飓风的威胁已经开始显露,探险小组不得不搁置修复工作的计划,全力应对即将到来的飓风冲击。
在1980年9月9日上午10时19分,这艘船的船长报告“德拜夏尔号”的情况:它现在正在同100千米/时的风速和9米高的大浪作斗争。但是船长对此并不担心。他自信地认为,像“德拜夏尔号”这样巨大且设计精良的船,对付这种天气毫无问题。他通过广播告诉人们:他们会迟一些到达港口,但是最多不过几天而已。然而,这艘巨大的“德拜夏尔号”却消失得无影无踪。自信的船长怎么会犯下如此悲剧性的错误呢?难道答案就这样永远地被埋在海浪底下了吗?
毋庸置疑,这里是世界上最接近死亡,最为神秘的海域之一。日本龙三角区已经挫败了一次试图揭开失踪的“德拜夏尔号”之谜的行动。当探险小组现在开始传送海底可疑的岩石图片时,他们丢失了声呐扫描装置。探险小组将发起一项挽救行动——不顾一切地试图取回声呐扫描装置并确认水下的目标。小组准备投放更加现代化的操作工具——水下机器人,这项任务将挑战它的极限。被送入海床以下后,究竟水下机器人的钛金属结构能否承受它所遇到的冲击压力?
维系这个高科技水下作业装置与舰船联系的只是一些细小的电缆,一旦4000米的水下发生状况,海面上没有任何人能够解决。就在最后的时间里,水下机器人突然搜寻到了一条线索,那是一堆发光铁矿石,而铁矿石正是当年“德拜夏尔号”沉船时所装载的物资。他们一直所向往的时刻终于来到了。最终,证据还是表明巨轮并非简单的消失,至少在谜团背后有一个我们可能找到的答案。
“德拜夏尔号”的残骸终于在它沉没14年之后被找到了。那么,究竟是什么灾祸将它打入海底的呢?探险队的发现帮助了海事专家,使他们能够将遭遇厄运船只的最后瞬间复原起来。
“德拜夏尔号”遇上了台风,无法逃脱,并且飓风所造成的海浪波长与船身长度几乎相等,所以当下降到波谷,船身随即又会被推入下一波巨浪,随后,一波又一波的巨浪完全困住了它。
大型船舶最怕的就是涌浪,就是那种横向滚动的海浪,它可以很高。然后,把船头和船尾同时举起,这样船身就会被托出水面,缺乏支撑的船身很有可能从中间断裂了。剩下的就是时间问题了,一个个货舱开始进水,最后整艘船都处于下沉状态。这时对整艘船而言,已经回天乏术了。船员们没有任何逃生机会,只能无助地祈祷这艘船能够挺过去。但是最多10分钟之后,船员们就已经彻底明白这次是在劫难逃。无情的涌浪将“德拜夏尔号”撕成三截,并且在它下沉时将它挤压变形。
恐怖的是,如果遭遇到这些超强风暴中出现的三角形海浪,那么它的威力足以使任何吨位的航海工具死无葬身之地。
虽然“德拜夏尔号”巨轮的沉没原因最终被找到,但是这个理由不能解释所有在这里发生过的怪现象。日本龙三角区究竟还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俄罗斯“利雅迪三角”
俄罗斯的普斯科夫地区随时都充满了一种神秘感:这么一个貌似平常的谷地自古以来却老爱闹“恶作剧”,使利雅迪及其附近的居民极度不安。这里成了与“百慕大三角”一样的恐怖地区——“利雅迪三角”。
2003年7月13日,67岁的采蘑菇老人叶甫盖尼因找鸡油菌在“利雅迪三角”迷了路。老人是个善于辨认各种踪迹的人,因此在路边等他的伙伴一开始并不怎么着急,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们一直等了一天一宿,老人还是不见踪影。到了第三天,此事惊动了战士、专家和警犬,不过警犬也只是无奈地摇摇尾巴。战士们虽然把所有的蕨科植物丛都搜过一遍,还边搜边大声呼叫,可就是找不到老人。
带队的军官们急了,怀疑他很可能早已溜回家,于是下令撤走战士们和警犬。可事实上,这些日子老人一直都是不知所措地在“利雅迪三角”里转着圈儿,饿了就吃篮子里的鲜蘑菇,边走还边祷告上帝,时间仿佛都停滞了。在高大挺拔的松树和大片的蕨科植物中间,过着黑白颠倒的生活。到了第五天早上,老人眼前开始出现幻景。一会儿他像是在一个被遗弃的少先队夏令营里漫步,一会儿又像是听到小丘后面有运木材车驶过的轧轧声响。到了第十天,老人耗尽最后的气力,蜷着身子躺在软乎乎的苔藓上,有气无力地等死。
可是老人的亲人和朋友并没放弃找到他的希望,他们相信他还活着。他的亲属及来自利雅迪村的医务人员和当地的孩子,都加入了寻找他的行列。他们的吆喝声震撼了利雅迪的大地,可老人就是听不见。
终于,矿石村的尼娜老奶奶闻到谷地里有一种蘑菇的腐烂味道。老奶奶吓得跑回家,将这一情况告诉了孙子安德烈,安德烈赶快下谷地去寻找。7月22日晚上,他听到从树丛里传来微弱的呼哧声,原来老人干瘦的身子就蜷缩在树丛里。安德烈安慰了老人几句,马上回村去搬援兵,1小时之后老人被送往医院。
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对“鬼谷”一再有人失踪感到好奇和忧虑,决定2004年复活节前夕派出记者尤里和萨沙前去探秘。
两位记者对这次探险做了充分准备:写下了遗嘱,还了债,到澡堂去洗了个澡,换了一身干净衣服。因为历史上曾有20多人都在这个“利雅迪三角”失踪。为了不重蹈前人的覆辙,他们买了最好的国产指南针,带了足够吃10天的干粮,准备了一根5000米长的采蘑菇者专用的尼龙绳。他们想,如果将尼龙绳拴在路口的一棵桦树上,不管魔鬼把他们带到哪里,最后总能回到这个地方。
最初的5小时,他们仿佛置身在一个魔幻的童话世界里:一个个小山坡,一条条沟壑,湍急的春水、小溪,奇形怪状的老树干,被伐得乱七八糟的树林。不久,他们开始有些忐忑不安起来,因为发现所带的国产指南针不是那么老实,指针一个劲儿地朝四面八方乱摆,其误差大概得有90度,有时甚至100度,最后干脆停摆。更糟糕的是,后来他们还发现手机也没有了信号,森林给人一种阴森恐怖的感觉。现在要想走出“利雅迪三角”,唯一的希望就是那根指路的尼龙绳了。他们把脚步放到了最慢的程度,边走边用棍子杵脚下的地。等绳子到了尽头,他们可真是吓坏了:绳子是中间断开的,另一头找不着了……
不知从什么地方飞来一只黄色的蝴蝶。它在他们跟前左右翻飞,一会儿飞开去,一会儿飞到脸前,像是要领着他们朝前走。
“瞧!那可是少先队夏令营啊!”萨沙突然叫了起来。
那是少先队夏令营无疑!萨沙甚至看到了夏天能住的小屋,贴了标语的宣传陈列架,还有一尊掉了一只胳膊的女少先队员石膏像。奇怪的是,尤里却没看到什么夏令营。当他们走过这个海市蜃楼般的夏令营时,发现只有一块堆着木头的林中旷地。
天渐渐黑了下来。他们只有在森林里过夜,搭起帐篷,生起篝火,可是心里并不踏实,天刚亮他们又往前赶路。
一直到快接近中午,他们才碰到一个人,向此人询问了所在方位后,看了一眼地图,不禁一阵狂喜。原来他们在这一带转了一个大圈。
俄罗斯科学院历史学、博物学和工程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工程学博士亚历山大·克赖涅夫说:“从附近的那个‘矿石村’名称来看,这一带有丰富的铁矿层,所以指南针才会胡乱摆。这里的地形特点又造成了能让人迷路的音响效果。如果没有方位物可供参照,人永远就只会在一个地方转圈儿,因为右腿迈的步子总是比左腿要大一些。”
这位科学家的说法是无可挑剔的,但又怎么解释不同人所看到的那座废弃的少先队夏令营呢?不错,右脚迈的步子是比左脚要大一些。于是,人在森林中迷路之后,便会逆时针在5~12千米的半径内转来转去。但需要提醒读者的是,尤里他们这次离最近的住家也就只有1500米远。“利雅迪三角”的奥秘还是没有完全揭开。
海底“浓烟”之谜
1979年3月,美国海洋学家巴勒带领一批科学家对墨西哥西面北纬21°的太平洋进行了一次水下考察。当科学家们乘坐的深水潜艇“阿尔文”号渐渐接近海底时,透过潜艇的舷窗,他们看到了浓雾弥漫下的一根根高达六七米的粗大的烟囱般的石柱顶口喷发出滚滚浓烟“。阿尔文”号向“浓烟”靠近,并将温度探测器伸进“浓烟”中。一看测试结果,科学家们不禁吓了一跳,这里的温度竟高达近千摄氏度。
经过仔细观察,他们发现“浓烟”原来是一种金属热液“喷泉”,当它遇到寒冷的海水时,便立刻凝结出铜、铁、锌等硫化物,并沉淀在“烟囱”的周围,堆成小丘。他们还注意到,在这些温度很高的喷口周围,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生存环境,这里就像是沙漠中的绿洲,生活着许多贝类、蠕虫类和其他动物群落。
巴勒等人的发现,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兴趣。美国密执安大学的奥温认为,这种海底“喷泉”可能与地球气候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奥温在研究了从东太平洋海底获取的沉积物和岩样以后,发现在2000万~5000万年前的沉积物中,铁的含量为现在的5~10倍,钙的含量则为现在的3倍。为什么沉积物中钙、铁等的含量这样高呢?奥温认为,这可能与海底喷泉活动的增强有关。
据此,奥温又进一步认为,当海底喷泉活动增强时,所喷出的物质与海水中的硫酸氢钙发生反应,析出二氧化碳。已知现在的海底喷泉提供给大气的二氧化碳占大气中二氧化碳自然来源的14%~22%。因此,当钙的析出量为现在的3倍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必将大大增加。估计相当于现在的1倍左右。众所周知,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将会产生明显的温室效应,从而使全球的气温普遍升高,以至极地也出现温暖的气候。
在海底“浓烟”中还隐藏着什么秘密呢?仍然无人知晓。
好望角的风暴
好望角在非洲的西南端,北距开普敦48千米左右,西濒大西洋,北连开普敦半岛。在苏伊士运河未开通之前,是欧洲通往亚洲的海上必经之地,至于特大油轮无法进入苏伊士运河,仍需以此道航行。
1486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率探险队从里斯本出发,寻找一条通往“黄金之国”的道路,当船队驶至大西洋和印度洋汇合处的水域时,顿时海面上狂风大作,惊涛骇浪,几乎整个船队都遭到覆没。最后巨浪把船队推到一个未知名的岬角上,这支舰队幸免于难。迪亚斯将此地命名为“风暴角”。1497年11月,另一位探险家达·伽马率领船队沿着好望角成功的驶入印度洋,满载黄金、丝绸回到葡萄牙。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将“风暴角”改为“好望角”,从此好望角成为欧洲人进入印度洋的海岸指路标。好望角海域几乎终年大风大浪,常常有“杀人浪”出现,海浪前部犹如悬崖峭壁,背部如缓缓的山坡,浪高近20米,遇难海船难以计数,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航海地段。1500年,“好望角之父”迪亚士再度行经好望角,碰到灾难,葬身于此。
在连接红海和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开凿以前,这里是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航运的必经之路。即使在今天,37万吨以上的巨轮也还是要绕道好望角。西欧和美国所需要的石油,一半以上需用超级油轮经好望角运送。好望角一带屡出意外引起了世界的震惊。
一批又一批的科学家来到好望角附近,调查研究这里风急浪高的原因。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科学家将造成好望角附近海域风浪大的原因归纳成以下两种说法。
1.西风带说
有些人认为,好望角附近海域风浪大是由西风造成的。好望角位于非洲大陆的西南端,它像一个箭头突入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汇合处。因为好望角恰恰位于西风带上,所以当地经常刮11级以上的大风,大风激起了巨浪,经过的船只就处在危险之中了。
“西风带说”的理论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它存在一个致命缺点。因为这种学说不能解释在不刮西风的时候,为什么海浪还是如此之大。一年365天,并非天天刮西风,刮西风时海浪可能被风激得很高,但不刮西风时呢?海浪还是那么大,那又该如何解释呢?
2.海流说
美国一位科学家提出了另一种学说——“海流说”。这位科学家分析了多起在好望角附近海域发生的海难事件。他们发现,每次发生事故时,海浪总是从西南方扑向东北方,而遇难船只的行驶方向是从东北向西南。也就是说,船行的方向正好和海浪袭来的方向相反,船是顶浪行驶的。科学家还实地调查了当地的海流情况。他发现,好望角附近水下的海流与船只行驶的方向是相同的,换句话说,海底的海流推动船只顶着海浪前进,几股力量的共同作用就造成了船毁人亡的结果。
海水是流动的,很难断定,在一年的365天中,海流的方向也保持恒定。然而,不管是什么日子,船一到好望角附近的海面,马上就陷入危险的境地,这又是为什么呢?
美丽的海底“花园”
20世纪80年代,一些科学工作者在格拉普高斯海岭及东太平洋海隆进行考察。他们乘坐深潜器潜到海底,当打开探照灯时,通过潜望镜及海底电视,他们看到一幅神奇的画面:在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洲上,生长着海葵一类的生物,还有各种动物,长达5米的鲜红色蠕虫、西瓜一般大的海蚌、菜盆似的蜘蛛、手掌大小的沙蚕等,它们自由自在地游弋着,还不时地以惊诧的目光瞅瞅它们从未见过的人类。科学家称这个美丽奇妙的世界为“海底玫瑰园”。
科学家们又发现,在离“海底玫瑰园”稍远的地方,有一个个粗大“烟囱”正在“咕嘟咕嘟”地冒烟,“烟囱”直径约为2~6米,热水在其中上下不停地翻腾着,还不时喷射出五光十色的乳状液体。在“烟囱”的周围,凝结着一堆堆冷却了的火山熔岩,形状如同一束束巨大的花束,姿态万千。
在如此深邃的“暗无天日”的海底,为什么会有这么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呢?
经过测量,科考工作者发现这一海域的海水深达2600~3000米,“烟囱”喷出的热泉水温高达350℃~400℃,这里不仅含有丰富的金属物质,而且还含有硫磺等气体。由于硫磺的存在,导致了硫磺细菌的繁殖。正是这些硫磺细菌的繁殖,加上海底“烟囱”里独特金属物质的存在,造就了这个地方奇特的生物群落。
那么,这海底“烟囱”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它是这一海域所独存的吗?
1977年,英国地质学家乘坐“阿尔文号”深潜器,首次观察到太平洋格拉普高斯海岭正在喷溢的海底“烟囱”。1979年,美国的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和化学家们再一次乘坐“阿尔文号”深潜器,对东太平洋海隆及格拉普高斯海岭进行了长时间的考察,同时还拍摄了电视纪录片。他们在第二年夏天继续考察时,又发现了许多新的含矿热泉水及气体的喷溢区。这些水下的温泉、海底火山喷发的喷孔里溢出的热泉水温度高达56℃,丰富的铁、铜、锌、锰、铪、金等金属物质随着热泉水喷出海底之后,在“烟囱”周围沉积下来,形成矿泥。这些物质是人类潜在的矿物资源,也是地质学家们期待研究的对象。
几千米以下的深海,是一个少有人探寻的神秘世界,色彩斑斓、生机盎然。
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东亚和西亚大陆之间的红海海底,就发现了多处类似“烟囱”的“热洞”。目前,人们已在红海海底找到四处“热洞”。红海的鱼类有15%是其他海洋里所没有的。以往,人们总是以海水的盐分、温度较高和气候干燥等原因来解释红海海域特有的海洋生物群存在的现象。现在看来,红海特殊生物群落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应该是大量特有金属物质的供应以及海底“烟囱”的存在。
在很长时间内,地质学家们对矿产的形成和地壳运动有着不同的看法,其中的一种解释是把地壳先划分成大大小小不同的板块,熔融物质在地壳以下很深的地方,沿着一定方向从海底喷溢出来,为板块运动提供动力,致使海底急剧扩张,并且形成不同的矿产。海底“烟囱”的发现是对这种观点的一个直接证据,这个发现对生命科学的研究也具有重大价值。在深邃的海底,在没有阳光和光合作用的情况下,存在如此五光十色、充满魅力的生物世界,实在令人不敢相信。生活在这里的海底动物的食物是一些与地球上最早期的生命形式较为接近的菌类,这为研究生命起源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通向大海的四万个台阶
有这样一个神话,爱尔兰巨人麦科尔砌筑了一条路,从他在爱尔兰北部安特里姆郡的家门穿过大西洋,到达他的死敌苏格兰巨人芬哥尔所在的赫布里底群岛。但狡猾的芬哥尔先发制人,在麦科尔还未采取行动前先来到爱尔兰。麦科尔的妻子机智地骗芬哥尔说,熟睡中的麦科尔是她襁褓中的儿子。芬哥尔听了很是害怕,心想襁褓中的儿子已如此巨大,他的父亲一定更加巨大。于是惊慌地逃到海边安全的地方,并把走过的路拆毁,令砌道不能再用。
另一种传说则要平和、浪漫得多。传说,中古爱尔兰塔拉王的武士芬恩·麦库尔爱上了内赫布里底群岛中斯塔法岛上的一位身材高大的美女。为了把这个美人脚不沾水地娶回阿尔斯特,芬恩建造了这条通往斯塔法岛的石路……
今天,在爱尔兰北部海岸的贾恩茨考斯韦角,我们看见的数以万计的多角形桩柱,据说就是巨人麦科尔砌筑的。这些桩柱大部分高6米,拼在一起成蜂巢状,构成一道阶梯,直伸入海。从高空望下去,砌道就像沿着270多千米长的海岸,由人工砌筑出来的道路,往北一直延伸到大西洋。这些屹立在大海之滨已有数千万年之久的岩层,以其井然有序的排列组合及美轮美奂的造型,令无数游人叹为观止。
“巨人之路”的石柱林
密密麻麻的玄武岩石柱鳞次栉比地从海里凸出,有些呈灰色并已严重风化,其他则呈漆黑或是深黛色。
贾恩茨考斯韦角的桩柱可分作大砌道、中砌道和小砌道三组,人们饶有兴趣地给这些桩柱起了些古怪的名字,如被峭壁隔开的“烟囱顶”和“哈米尔通神座”观景台。
早在17世纪,学者们就开始研究它的起源,“巨人之路”及其周围海岸也很快发展成为一个科学家们频繁光顾的地质学研究场所。撇开神话不谈,关于这条砌道是怎样形成的,就有多种认识。曾有人认为这些桩柱是海水中的矿物沉积所成。
今天,大部分地质学家都认为砌道的形成源自火山活动。约在5000万年前,爱尔兰北部和苏格兰西部的火山活动活跃,从火山口涌出的熔岩冷却后僵化,在新爆发之后,另一层熔岩又覆盖在上面。熔岩覆盖在硬化的玄武岩层土上冷却得很慢,收缩也很均匀。熔岩的化学成分令冷却层的压力平均分布于中心点四周,因而把熔岩拉开,形成规则的六角形。这个过程发生一次后,基本形状就确定下来了,于是便在整层重复形成六角形。冷却过程遍及整片玄武岩,这样就形成一连串的六角形桩柱。在首先冷却的最顶上一层,石头收缩,裂成规则的菱形,当冷却和收缩持续,表面的裂缝向下伸展到整片熔岩,整片玄武岩层就被分裂成直立的桩柱。千万年来,坚硬的玄武岩柱不断被海洋侵蚀,就成了高低不一的模样。石柱的颜色则受到冷却速度的影响,石内的热能渐渐散失后,石头便氧化,颜色由红转褐,再转为灰色,最后成为黑色。不过,地质学家的这种观点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神奇的南极威德尔海
在南极,有一个极为神秘的海叫做威德尔海,它是南极的边缘海,南大西洋的一部分,位于南极半岛同科茨地之间,最南端达南纬83℃,北达南纬70℃,宽度在550千米以上。它因1823年英国探险家威德尔首先到达于此而得名。许多探险家因为它的魔力而视其为畏途,那么,威德尔海到底具有什么魔力呢?
流冰的巨大威力是威德尔海最大的魔力。南极的夏天,在威德尔海北部,经常有大片大片的流冰群出现。这些流冰群首尾相接,像一座白色的城墙,连成一片,有时还会有几座冰山漂浮于其中。有的冰山有一两百米高,方圆两三百平方千米,就像一个大冰原。在流冰群的缝隙中船只航行异常危险,说不定什么时候流冰就会把船只撞坏或者使船上驶入“死胡同”,再也无法冲出,航船便永远留在这南极的冰海之中。1914年,威德尔海的流冰就吞噬了英国的探险船“英迪兰斯号”。
在威德尔的冰海中航行,风向对船只的安全意义重大。在刮南风时,流冰群会散向北方,这时就会有一道道缝隙在流冰群之中出现,在缝隙中船只就可以航行。如果北风刮起,流冰就会挤到一起,船只就会被包围。所以,在威德尔海及南极其他海域,一直有“南风行船乐悠悠,一变北风逃外洋”的说法。至今,各国探险家们还不敢违背这一信条,足见威德尔海“魔力”之大了。
威德尔海的另一魔力就是绚丽多姿的极光和变化莫测的海市蜃楼。船只航行在威德尔海中,就像飘游在梦幻的世界里。它那变幻莫测的自然奇观,既使人感到神秘,又令人恐惧。有时,船只正在流冰缝隙中航行,突然陡峭的冰壁出现在流冰群周围,好像冰壁将船只包围,挡住了去路,似乎再没有出路,使人惊慌失措。霎时,这冰壁又不复存在了,使船只转危为安。有时,船只明明在水中航行,突然间好像开到冰山顶上,船员们顿时被吓得一个个魂飞胆丧。不知有多少船只被大自然演出的这一场场闹剧引入歧途,有的受幻景迷惑而进入流冰包围的绝境之中,有的竟为避虚幻的冰山而与真正的冰山相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