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点军校经典法则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法则五 纪律

制度才是根本

西点校友著名工程技术专家乔治·W.戈瑟尔斯说过:“在好规则面前,懂得捍卫和遵守,生活中才会享受更多的明媚阳光。”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合理的制度是根本,组织内的人也必须要有很强的纪律观念,服从于制度,这样一个组织才能真正地良性运行。军队是最典型的依靠严密的制度与严格的纪律运行的高度集中化的组织,西点军校便是其一。从西点毕业的学员都对西点的规章制度印象深刻。他们认为是西点的制度造就了西点,或干脆就认为制度是整个西点体系的核心。规章制度在西点确实举足轻重。

西点军校的第三任校长塞耶被誉为真正的“西点之父”,是他建立了西点的一系列严密的制度,才使得西点逐渐走向辉煌。

塞耶担任校长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西点的规章制度日益完善,规范中透着威严,而且条条框框无所不达,举手投足均有明确的规定,整个军校就在制度中有条不紊地发展。

塞耶首先明确了办学方针和原则,制定了以土木工程技术为主的四年制教育计划,建立了完整的教学体制,首创将学员分为十几人一班的小班教学法,并根据学习成绩评定学员的名次。这样既有利于教官因材施教,也能激发学员奋发上进。他还制定了严格的考试和考核制度。新入学的候补生要进行基本智力考试,具备熟练的读、写、算能力,合格者才能被编入学员团。他还创建了著名的“荣誉制度”,强调学员纪律养成主要靠自我约束,并建立了严格的过失惩罚制度。此外,他扩建了图书馆,吸引和保留了一批十分优秀的教员。

塞耶的整顿和改革是全面的、成功的,其影响也是深远的。从下面这个案例中我们就可窥一知百。当时的西点,有相当一部分学员来自地位显赫的名门望族。1818年,塞耶写信给托马斯·平尼克将军,因为他的儿子没有按时返校,西点决定令其退学。平尼克将军解释说,由于天气不好,是他把儿子留下的,而且老校长威斯夫特也答应作为例外处理。但塞耶明白,迎合权势绝对办不好军校,谁的面子也不能给,所以他开除了小平尼克。

按照西点新的标准,塞耶对学员团进行了大胆的清理、整肃。当时有学员213人,经严格审查,103人被开除或勒令退学。他们当中多数人是因为学习不及格而退学,少数则因为行为不轨而被强迫离校。这种大胆的举动招来许多非议。尽管辱骂声四起,但塞耶仍不为所动。他在给陆军部长的报告中详细介绍了被退学或开除学员的情况,认为这不是对“军校和国家公共社会”的浪费,而是一种必要的行为。

1829年从纽约入学的学员诺里斯多次不服从西点军校的命令。他的家庭对当时杰克逊竞选总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因此成了特殊的学员。一天晚上吹熄灯号后,诺里斯偷偷跑到教练场,在正中竖起了“山胡桃木”。这里有个典故要补充说明一下:1815年战争期间,安德鲁·杰克逊率军在新奥尔良大败英军,为美国争得了荣誉,并最终迫使英国人坐下来谈判,签订了合约。杰克逊因此声誉鹊起,并被人们戏称为坚硬的“老山胡桃木”。

第二天早上吹起床号后,全校人员大吃一惊,诺里斯对此洋洋自得。塞耶为维护学校的纪律,对他进行了严厉批评。但同时一个小报告也立即到了总统手中,说塞耶打击无辜。总统大发雷霆,宣布诺里斯在西点军校有绝对的行动自由。这显然更加背离了军校的纪律,是塞耶绝对不能容忍的。

塞耶和学员队司令希契科克对西点军校纪律的松弛心急如焚。希契科克决定找总统反映情况,塞耶批准他前往纽约。于是,出现了如下一幕:

1832年11月24日,总统白宫书房。“西尔韦纳斯·塞耶,是个暴君,俄国所有的独裁者没有一个能超过他!”杰克逊总统咆哮道。“总统先生,在这个问题上,您了解的情况是错误的,您不了解实情。”希契科克大声反驳。“不,他是独裁者!”杰克逊气得脸色发白。

但后来,杰克逊总统还是派人调查了西点军校,了解其规章制度的内容及执行情况。结果,调查者报告说,西点军校的规章制度很好,没有改变的必要,而诺里斯也很快被开除了。

西点纪律的严格人所共知,而且花样甚多,令人敬而远之。轻微的违纪只作记录,不付诸具体处罚措施,但累积到一定程度便要处罚。对高年级学员来说,一个月中如被记过9次,就意味着失去享受周末的权利;如被记过超过每月的最高限额——13次,则每超过一次就将受罚,一般至少要扛着步枪不停地走在空地上走一个小时。处罚的手段还有禁闭,并分为“普通禁闭”和“特别禁闭”两种。正如小心谨慎的学员们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是没完没了的一样,发布上述处分的特别命令也是没完没了的。警钟长鸣,红灯频闪,每个学员都在紧张的气氛中完成学业。

西点的做法看似苛刻,不近人情,但西点是“金字招牌”,容不得一点污渍。每个西点人都必须以发扬光大西点为己任,如果在校学习期间不能牢固这种观念,以后就会缺乏坚定的理性基础,就很难成为对部属,对军队,乃至对国家负责的军人。完整的制度、严明的纪律,成就了西点军校,也为培养众多杰出的人才提供了保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制度与纪律也是建构组织和社会非常重要的手段。一个企业能够健康地成长、稳定地前进,必须要有优良的制度作为后盾。在制度的大是大非面前,谁也不能例外。对于员工来说,这些制度可能是些大原则,也可能是事关迟到、早退、上班干私活等具体规定,但无论是哪一种,我们都应该视若圭臬,严格遵守,共同维护与完善企业的规章制度。一个有原则、守纪律的员工必定是个让人放心、受人尊重的人,能够自觉地维护企业的利益。这样的员工能够跟随企业一起成长,永远受人青睐。

人是社会动物,我们的生活被不同的组织所规范,因此我们应该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唯有先进的制度、严明的纪律才能保证企业顺利地发展。

远大公司总裁张跃说:“伟大的公司要面临很多挑战,那些基础的质量、技术的挑战,我都觉得不大,价值观的挑战是最大的。在中国要做公司,要做一个真正百分之百符合常人道德观的公司很不容易,但是我们一直在坚持这样做,并且会永远地坚持下去。”最终,远大公司选择了靠完善制度来落实自己的价值观,靠纪律约束全体员工。远大设立了制度统筹委员会,统一文件制度的审计和管理,制定出的正式制度文本有300多份,1900多条,共70万字。

对于优秀的企业来说,没有比制度更重要的东西,也没有比挑战企业的制度更让人愤怒的事情。身为企业的一员,我们必须牢牢树立这样的观念:制度是企业的生命之本,绝对疏忽不得。我们绝不能以身试法,否则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食恶果。

2005年,张小风一毕业就顺利进入一家外企在武汉设立的办事处,不菲的薪水,较大的发展空间,令很多同学羡慕不已。公司不大,人尽其才,张小风渐渐成长为一个合格的销售助理,辅助销售人员做一些货运、文档方面的工作,可以独当一面。

然而,张小风也渐渐骄傲起来,对销售人员,乃至部门经理安排的事情,要么就是有选择性地做,要么就是忘在脑后,态度甚至有点傲慢。好在张小风是公司里唯一的女性,她长得也漂亮,有时跟同事产生矛盾,只要不关原则,总经理总是以“男士要有绅士风度,不要跟女孩子计较”为由,让男同事礼让张小风几分。

有一次,张小风和4个同事一起去参加北京的展会,开展当天,由张小风负责的好几个文档都遗留在家忘记拿,虽说事后有在武汉的同事的邮件补救,但也对工作小有耽搁,几个同事因不满说了她几句,回武汉后,张小风竟赌气递上辞呈。总经理为稳定团队,挽留了她,张小风因赢得“胜利”而得意洋洋。可没想到此后,递辞呈成了张小风的撒手锏,一有不如意就赌气辞职。2006年年底,总经理终于在辞职信上签名准许,竟然弄假成真,张小风叫苦不迭。

张小风被辞退,是“罪”有应得,因为她把企业的制度视若尘土、把纪律看成儿戏。一个不尊重企业制度、不遵守企业纪律的人,根本不可能是一个有团队精神、对企业负责的好员工。巴顿将军说:“纪律只有一种,就是完善的纪律。假如你不执行、不维护纪律,你就是潜在的杀人犯。”诚然,目无制度、不守纪律者的言行不仅会害了企业,还会给他人、给社会带来严重的灾难。

2004年,一家商厦发生特大火灾,造成54人死亡、7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00余万元。然而,这么一起严重的事故,竟然是因为一个小小的烟头:一位员工到仓库内放包装箱时,不慎将吸剩下的烟头掉落在地上,随意踩了两脚,在没有确认烟头是否被踩灭的情况下匆匆离开了仓库。烟头将仓库内的物品引燃。恰恰这时,这家商厦保卫科工作人员违反单位规章制度,擅自离开值班室,未在消防监控室监控,没能及时发现起火并报警,从而延误了抢险时机。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像上述故事中乱扔烟头的员工及保卫科工作人员一样,觉得偶尔违反一下制度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恰恰是这些漫不经心、目无制度的行为给企业和社会埋下了安全的隐患,像一颗不定时炸弹一样,随时可能爆炸,害人害己!对此,所有的人都应该有高度的警醒。

一家企业的竞争力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一名员工的价值体现在劳动的每个细节中,唯有制度与纪律是检验这一切的试金石。一个有原则、守法纪的企业必定是个重视产品质量的单位,一名制度常存心中、严格遵守纪律的员工必定是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人。这样的企业与员工总是让人放心,让人感动。

一家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被某企业的员工遵守纪律的行为所感动,记录下了那次经历:“集团每年都要拿出一部分预算,从社会上的培训公司采购一些有影响力的课程。在一次培训招标中,一家外国培训公司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正是夏天,中午气温达到32℃,而这家公司的几个代表都着白衬衫、领带和深色西装。虽然他们已是大汗淋漓,但没有像其他公司的代表那样脱掉外套。调试电脑时,他们发现手提电脑的电源线太短,够不到墙上的电源插座。于是有人拿出了一个接线板接好电源。之后,其中的一个美国人又从书包里拿出了一卷胶带。我们当时一头雾水,不知道胶带是干什么用的。只见这个身材很胖的美国人吃力地蹲下来,用胶带把电源线一点一点粘在地板上。原来,他是怕从这里经过的人被电源线绊倒。离开的时候,这家公司的每个人都自觉地把自己使用过的一次性水杯带出会场,丢在垃圾箱里。”

这家外国培训公司的员工做了公司规定自己要做的事,对公司负了应负的责任。而他们遵守纪律的行动体现出来的公司对客户的责任心深深地打动了其所服务的企业。只有这样的公司才可能对客户、对社会负责。

商海中有大风大浪,制度与纪律就像巨大的船锚一样,能够让企业稳若泰山,化险为夷。身为企业的一员,我们更要把企业的制度化为自己的制度,把纪律视为自己的纪律,相信制度的边缘便是崩溃,纪律的外面便是悬崖,永远不要出轨。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共同把企业办得更好,在成就企业的同时也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