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隶们的抗争
奴隶的历史十分漫长。所谓的“奴隶”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既无自己的土地,又无自由和权利,是属于主人并可以随意处置的“物品”。奴隶一般产生于战俘、被占领地区原住民、负债者和罪犯之中,此外,海盗掠夺、拐卖人口、奴隶买卖、家生奴隶等也是奴隶的重要来源。世界很多不同地方以及历史上很多不同时期都有奴隶。在长达几千年的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完全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创造的产品全部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既然用任何悲惨的字眼来形容奴隶们的境况都毫不为过,那么,奴隶们是怎么面对这种境况的?他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默默忍受,但是随着阶级矛盾的加深,当忍无可忍的时候,这群看起来是人类中最温顺的人们也会发起抗争。无论是在奴隶社会还是在其他制度下,奴隶群众进行反抗的斗争都异常激烈,其方式则有怠工、逃亡、击杀个别奴隶主、利用奴隶主内部矛盾打击奴隶主,甚至发动奴隶主最害怕的“奴隶战争”。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雅典和斯巴达发生的奴隶逃亡事件规模都十分巨大,其中公元前412年雅典2万名手工业奴隶大逃亡对雅典的打击最大,其经济几乎陷入瘫痪状态。而这一时期的奴隶战争也发生过很多次,其中发生在公元前494~前468年的阿哥斯奴隶起义先后坚持了20余年,公453年的斯巴达希洛特大起义坚持斗争达10年,几乎摧毁了斯巴达城,并第一次打败了号称“天下无敌”的斯巴达陆军。
斯巴达克雕像
斯巴达克发起的奴隶起义,对罗马而言是一次重大打击。
公元前138~前132年,不堪奴隶主虐待的奴隶在恩那城首举义旗,优努斯被起义者推举为王,并建立了人民议会和人民法庭,起义者曾达20万人之多。起义军屡败罗马军队,占领了西西里东部和中部许多城市。各地起义会成了燎原的奴隶战争,但被统治者们镇压下去。公元前104年赫拉克利亚城奴隶首先发难,拥立萨维阿斯为王,号称特里丰。后来,起义军与雅典尼昂领导的另一支起义队伍在特里奥卡拉城会合,达3万之众,并定都于此,设立了议事会和民众大会。起义军转战西西里各地,屡败罗马军。特里丰死后,雅典尼昂统率全军。公元前101年,雅典尼昂在决战中阵亡,余部坚持战斗。这就是著名的西西里奴隶起义。
虽然这两次起义最后失败了,但却像火种一样唤醒了奴隶们的斗志。公元前73年夏,角斗士斯巴达克带领70余名奴隶在维苏威火山举行起义。各地的奴隶纷纷响应斯巴达克,起义军迅速壮大,达到了1万余人,并多次打败罗马军队。斯巴达克仿照罗马军队的形式改编军队,除步兵军团外,还有骑兵以及侦察兵、通信兵和小型辎重队。武器从敌人手中夺取或起义军自己制造。军队指挥建立在民主基础之上,对士兵的训练、宿营和行军都有严格的制度。至公元前72年初,斯巴达克军队已增至6万人。他进军阿普利亚和卢卡尼亚,总兵力增长到12万。统治者惊恐万分,派出重兵镇压起义。公元前71年春,在阿普利亚省南部与克拉苏的激战中,起义军队有6万之众阵亡,6000名起义军被罗马军钉死在罗马至卡普阿沿途的十字架上。斯巴达克奋战在最前线,直至牺牲。突出重围的部队逃往北意大利,后被庞培歼灭,至此,轰轰烈烈的斯巴达克奴隶起义被血腥镇压下去了。斯巴达克领导的奴隶起义人数之多,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在古代世界都十分罕见。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奴隶主阶级的统治,促使奴隶制剥削方式发生变化。
罗马帝国的3世纪危机使广大劳动人民遭受了深重的苦难。公元273年,罗马城的造币厂工人和奴隶发动起义,得到城市贫民的响应。在西西里,公元263年爆发了奴隶起义,其规模和过去在这里发生的奴隶战争不相上下。在“三十僭主”时期,北非了发生了一次隶农起义,起义声势浩大,许多地区都卷入进来。在埃及,从2世纪末后半期起就发生了“布科里”(牧人)起义,奴隶和隶农纷纷参加起义,并长期坚持斗争。
奴隶对强制劳动的种种反抗使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奴隶的大量死亡、逃亡和奴隶来源的减少,造成使用奴隶劳动的奴隶主大庄园经济和城市手工业陷入困境,镇压奴隶起义的长期战争耗尽了奴隶制国家的财力。随之而来的是大批农庄的破产使奴隶主的军队兵源枯竭,难以再靠征战掠夺奴隶。奴隶主阶级日益腐败,统治阶层内部矛盾重重,使政治和军事陷入混乱。这一切都使奴隶制在经济和政治上急剧衰落下去。在奴隶抗争,尤其是奴隶起义的打击下,奴隶制最终走向崩溃。
奴隶社会消亡之后,奴隶们的斗争也一直在继续。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公元750~1258年)时期,大量非洲黑奴被迫从事排水采盐和开辟耕地的繁重劳动,过着非人的生活。公元869年,黑奴在阿里·伊本·穆罕默德的带领下,在巴士拉附近举起了反对统治者的义旗。众多的农民和牧民,甚至黑人士兵都加入到起义队伍,起义人数多达20余万,队伍直逼帝国首都巴格达仅20公里的地方。统治者利用假谈判赢得了缓冲的时间,在准备充分后向起义者发起了全面进攻。由于起义者阵营暴露了严重的弱点,公元883年8月,起义大本营穆赫塔赖陷落,伊本·穆罕默德被杀,坚持斗争14年之久的黑奴大起义终于失败。这次起义的规模和影响都不逊于斯巴达克起义。
1700~1845年,仅在英国和美国贩奴船上就发生了数十次大规模的奴隶起义,而在美洲广大奴隶遭受奴役的殖民地区,奴隶们的反抗尤其激烈。仅在这一时期的美国,黑奴就举行过250多次起义。在众多奴隶起义中影响最大的是1790~1804年杜桑·卢维杜尔的海地黑奴起义,起义胜利后,海地人民建立了独立的海地国。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由奴隶创建的国家,它极大地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的斗志,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延伸阅读】
阿拔斯王朝
阿拔斯王朝(公元750~1258年)是阿拉伯帝国的第二个世袭王朝。中国史书称该王朝为“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时期是阿拉伯帝国的黄金时代。公元747年,奴隶出身的阿布·穆斯林(公元750~754年在位)领导呼罗珊人民举行起义,于公元750年推翻了倭马亚王朝的统治,建立了阿拔斯王朝,定都库法,公元762年迁新都巴格达。帝国仿效波斯旧制,建立起完整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阿拔斯王朝建立后,最初的100年是阿拉伯帝国的极盛时代。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创造出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1258年,帝国为蒙古人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