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卑鄙的先欺骗后屠杀
当自己面临被屠杀的命运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最后的抵抗,即使这种抵抗的力量微不足道。这使得那些实施屠杀行动的人不得不考虑其可能造成的伤害。他们最后选择了欺骗的手段。
1939年10月,德军攻陷波兰,图为希特勒正在检阅通过华沙街道的军队。
1939年9月,纳粹德国闪电袭击波兰,势如破竹;而就在波兰军队节节败退的时候,9月17日,苏联军队突然越过苏波边境,由东向西推进,使波军陷于苏德两军夹击之下。波军总司令希米格威不知所措,在经过再三权衡后,他下令不要抵抗苏军,以避免遭到损失。大部分波军部队执行了命令,成为了苏军的俘虏。这些俘虏中的绝大多数在后来被陆续释放,但是,还有大约1.5万名被俘的波军军官从此杳无音信。波军花费了巨大的力气来寻找这批神秘失踪的波军军官,但是却一无所获。
苏联方面对这消失的波军军官的下落守口如瓶,直到1992年10月14日,波兰总统瓦文萨在华沙会见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特使、俄联邦国家档案委员会主席皮克霍亚,后者将两大包“绝密档案”的复印件移交给前者。这时候,发生在50多年前的惨案才逐渐露出面目。
经过苏联内务部的一番甄别,被苏军俘虏的25万波军中的2.6万多人被列入枪决之列,其中有15131人是波军军官。从1940年4月3日起,屠杀有条不紊地开始了。每天早晨,都有几百名战俘被通知获得释放,将由专列送他们到斯摩棱斯克(俄罗斯一城市)。然而,当他们到了斯摩棱斯克时,被赶下火车,然后被运往卡廷进行枪决。屠杀一直进行到5月中旬,一共有9000多名军官这样被杀害。5月的一天,一些波兰军官被通知得到释放,并遵照安排登上了停泊在谢利格尔湖边上的大驳船。当驳船行驶到大湖深水区时,隐蔽在湖边的苏军大炮突然向驳船开火,结果,驳船被击沉,包括6500多名波军军官在内的船上人员无一生还。
这种极端卑鄙的先欺骗后屠杀政策被那些施暴者们不约而同地采用。他们的目的很显然: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尽可能地避免对方反抗。十字军东侵时,占领阿克城的“狮心王”理查一世不止一次地对阿拉伯人许诺:他一定保全这批阿拉伯战俘的性命。在双方进行谈判交涉时,他一再表示:如果对方肯交付赎金,他就将恢复战俘们的自由;如果不愿支付赎金,他则将把这些战俘变为十字军的奴隶,但绝对不会杀害他们。但是理查一世最后却以一种最残忍的方式处死了这批阿拉伯战俘。1937年,在包围南京城的几天之内,日军不断散发传单,宣称“日军将尽力保护良善的人民,使他们能安居乐业”,同时大量散发优待证劝守军交枪投降,信誓旦旦地保证他们的安全。但是这些都只是日军卑鄙的欺骗伎俩,进城之后,他们立刻展开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亚美尼亚位于外高加索南部,与土耳其东部接壤,在历史上曾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1914年,奥斯曼帝国与德国结盟,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中的一员。土耳其人在战争中要与基督教国家俄国交战,由于担心国内信奉基督教的亚美尼亚人会揭竿而起,站在敌人一边,青年土耳其党领导人制定了一项屠杀亚美尼亚人的残暴计划。
1915年4月24日傍晚,土耳其政府开始有组织地实施屠杀计划:他们的目标主要是居住在伊斯坦布尔的亚美尼亚政治、文化精英,因为这些人对他们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亚美尼亚家庭往往会接到被驱逐的命令,命令通知他们被驱逐的目的地和时间。事实上,“驱逐”只是一个借口而已。成千上万名妇女、儿童和老人被迫离开家园,徒步跋涉数百公里。一路上,很多人由于疾病和饥渴而横尸荒野,剩下的人则被军队组织的“屠宰营”残忍杀害。如果有人不到规定地点,政府的安全部队就会搜查他的家,然后把他投入监狱,最后在不通知他们家属的情况下就把这名“犯人”转移到摩苏尔或者巴格达的监狱。被关押的这些亚美尼亚人的结局通常是几百个人一组,被用链条绑在一起,然后带到空旷地带执行大屠杀。1915~1918年间,大约有100万亚美尼亚人被杀害。
作为纳粹德国战争计划中的一部分,“最后解决”紧随着德军战线的推进而展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设立有30多个用于最后解决的大型集中营,而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奥斯维辛集中营,在这里,先后有超过300万人被集体屠杀。作为战争灾害的标志,“奥斯维辛”成了“种族灭绝”和“大屠杀”的代名词。
1938年希特勒没动用闪电战即吞并了奥地利,维也纳被笼罩在纳粹旗下。而欧洲犹太人的灾难也随之而来。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进行的屠杀不但丧失人性,而且其手段极为卑鄙。曾经担任过奥斯维辛集中营官员的党卫军军官霍斯在后来说:“特勃林卡(集中营名)的被害人往往事先知道自己将被杀害,而我们在奥斯维辛则设法欺骗被害人,使他们相信自己是去消灭虱子。”
奥斯维辛的刽子手们的做法的确比其他集中营的同行“技高一筹”,因此也很少遭到反抗。在这个集中营中凶手有4个毒气室和46个焚尸炉,但是丝毫看不出有什么可怕之处。毒气室前面有修整得很好的草坪,草坪周围还栽种了许多花卉。毒气室的入口处有“浴室”的牌子,犹太人相信他们的确是被带来清洗虱子的。有时候,他们甚至会在入口处领到毛巾之类的东西。不仅如此,在毒气室的边上,常常有一支乐队在演奏乐曲,演奏的曲目都是选自维也纳轻歌剧的轻松曲调。当这些男女老幼被送进“浴室”之后,厚重的大门马上被关上,毒气从毒气室顶部的蘑菇型通气孔中冲进来。当人们意识到灾难来临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太迟了。
屠杀之后,凶手们会立即把毒气室里的血迹和便污清洗掉,以“接待”下一批犹太人。在奥斯维辛,这样的屠杀每天都在进行,持续了两年半时间,最高记录是一天毒死6000人。最后,由于被送来的犹太人越来越多,毒气室已经难以满足需要,党卫军干脆撕下欺骗的面具,动用别动队在附近的壕沟里进行集体枪杀,接着就地焚尸,然后用推土机推土掩埋。
先欺骗后屠杀的行为不但灭绝人性,而且极端卑鄙。刽子手们利用人们的善良实施自己的残暴的行为,有很多的行动都实施成功,但这种可耻的行径为屠杀实施者又加了厚厚的一层罪恶。
【延伸阅读】
“狮心王”理查
理查一世(1157~1199年),又称狮心王理查,是英格兰金雀花王朝的第二位国王,他在位期为1189~1199年。1188~1189年,他串通法王腓力二世反对父亲亨利二世并夺取王位。理查一世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君主,由于伊斯兰英雄萨拉丁攻下了耶路撒冷,引起了欧洲基督教世界的震惊,1190年,他与腓力二世一起发起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