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城:泄愤与威慑
前面已经提到亚历山大曾在腓尼基的推罗屠城。由于马其顿军队在推罗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抵抗,他们认为自己的尊严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因此,在破城之后,他们按捺不住胸中的怒火,迫不及待地向腓尼基人大肆施暴。这些从港口进城的马其顿军人,不论看到什么人都狠命砍杀,推罗城在大屠杀中被鲜血覆盖了。整个城市仅有在破城前逃往赫拉克勒神庙的推罗人侥幸逃过了此劫。
在战争中,城池的攻坚战尤为惨烈,成为决定胜负的重要标志。对防守方来说,由于城市往往是其最后的要塞,有必要的防御工事,因此他们将大量的兵力用于固守城池;对攻城方来说,他们所遇到的抵抗也最强大,因此必须付出在野战中数倍的代价才能攻陷城池。势在必得的攻城方和固若金汤的防守方在城下奋力拼杀,相持常常达到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出于泄愤和报复,攻城方破城之后,常常对城市中那些放下武器的军人和手无寸铁的平民进行杀戮,将整个城市夷为平地。
实际上,像亚历山大对推罗城的屠杀一样,几乎所有的屠城都还有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对接下来的敌人起到威慑作用。亚历山大之所以放纵部队在推罗城的屠杀,是因为他想要以此来威慑和恐吓他的对手,他认为马其顿部队都是训练有素的军人,不能再承受在推罗城一样大的损失。屠城的行为是在告诉那些敌人,他们如果执意抵抗,那么最后的结局也只能是被屠杀,臣服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布匿战争的受害者
这是拜占庭一壁画的局部,描绘了罗马大军攻破叙拉古城时,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仍沉醉于数学的研究之中,他双手保护着正在使用的计算工具,表情惊慌失措。
正是非理智的泄愤需要和理智的威慑需要这两个因素的结合,使得屠城的惨剧在历史上不断出现。在布匿战争中,汉尼拔率领的迦太基军队和埃德塔尼人在萨贡托城下进行了长达8个月的艰苦卓绝的围城攻坚战,当萨贡托城陷落后,迦太基人就开始了血腥的大屠杀,城内的成年男子几乎全部被杀害,金钱和其他财富尽落入胜利者之手。在叙拉古一役,叙拉古人在阿基米德设计的强大的守城武器的帮助下,顽强地抵抗了强大的罗马军队的进攻长达3年多的时间,但最后由于孤立无援而被战败。此时的罗马人对叙拉古人恨之入骨,而罗马统帅也放纵士兵,想要借此来威慑那些已经叛离罗马或正想叛离罗马的城市和地区,那些进城的罗马人见人就杀,见物就抢,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叙拉古城沦为废墟,伟大的阿基米德也在屠城中被杀害。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屠城事件更是多得无法统计。扬州十日屠城是其中的一次,它指的是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发生在清军攻破扬州城后对城中平民进行大屠杀的事件。由于当时南明将领史可法对清军的殊死抵抗,清军攻占扬州后,在扬州城内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当时的人们估计,有80万人死于这场屠杀。实际上,扬州十日屠城是清朝用兵江南暴行的一部分,而从明末到清初,中国人口从1.4亿锐减到1600多万,整个中华大地满目疮痍。
由于文明的发展和国际政治力量的约束,近代以降,屠城事件似乎在减少,但也并非绝迹。
以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为开端,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之路。在甲午战争当中,日本打败了清朝的军队。在上图所示的黄海之战中,日本海军打败了清朝的海军。1895年,清朝被迫在马关接受了屈辱性的和平条件。
甲午战争是日本对中国和朝鲜发动的一次侵略战争。1894年11月21日,侵华日军开始发动对旅顺的进攻,在一天之内,李鸿章苦心经营16年,耗资数千万两白银建造的船坞、炮台、军储的实力居北洋军之首的旅顺陷入了日军之手。日军攻陷旅顺后,对市内居民连续4天进行杀戮,老弱妇孺无一幸免。在大屠杀过后,全市仅剩36人被留下埋葬同胞尸体,一共有超过2万人遇害。
不过,这次震惊中外的旅顺大屠杀只是另一场大屠杀的预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主战场——中国大地上,中国人民和日军展开了力量悬殊的大搏斗。1937年8月起,日军抱着在3个月内灭亡中国的幻想,想要直接占领当时的首都——南京,从而结束在中国战场的战斗。在日军登陆上海及向南京进发的过程中,国民党军队和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南京10多万守军在经过了惨烈的拼杀后,面对大量装备精良的日军仍然没有守住城池。但这些抵抗使日军受到了极大的损失,并阻碍了日军灭亡中国的步伐。1937年12月13日,付出巨大代价的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在日本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六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日军展开了蓄谋已久的大屠杀。日军使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手段,经6个星期的血腥屠杀,在南京杀害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30多万人。南京大屠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极端残暴的法西斯兽行。
战争是残酷的,随之带来的屠城则是疯狂的。一般而言,屠城者这种灭绝人性的行为不能达到震慑的目的,它只会引起更大的仇恨和反抗,而不是屈服。
【延伸阅读】
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约公元前287~前212年)是古希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数学家之一,静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他在诸多科学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使他赢得同时代人的高度尊敬。公元前212年,古罗马军队攻陷叙拉古,正在聚精会神研究科学问题的阿基米德,不幸被蛮横的罗马士兵杀死。阿基米德的遗体葬在西西里岛,墓碑上刻着一个圆柱内切球的图形,以纪念他在几何学上的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