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头垒起的霸主宝座
历史证明,实力强大起来的大国,其野心也会随之一起膨胀。这些国家的统治者们,最擅长的就是依据自己国家的实力和别人争夺利益。有人想做全世界人类的霸主,有人想坐镇一方;有人想把世界作为自己的市场,有人想占据一个交通要塞;有人想和别人分得一杯利益之羹,另一些人垂涎于别人手中的肥肉……这些为了争夺霸权——世界的或地区——的国家之间的各种矛盾日益尖锐,冲突越演越烈,解决的办法通常只有一个,那就是战争。战争的结果,诞生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霸主。
在人类文明诞生的开始,霸主们就一个个粉墨登场了。那些在世界历史上曾经辉煌一时的大帝国,已经成功地圆了它们称霸世界的美梦——虽然这段时间一般来说并不长久。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那些野心勃勃的统治者们越来越意识到,要成为世界霸主实在太难,大英帝国的国王、第三帝国希特勒等——它们把目光转向于某一个地方和某一方面的利益,并开始努力将之据为己有。这样,就诞生了新的区域性的霸主。不过,像所有的产生霸主的方式一样,战争,仍然是它们的主要选择——自然,战争带来的灾难不在它们考虑范围之内。
在公元前3~前2世纪的时候,地中海地区的古罗马与迦太基王国之间发生了一场旷日持久争夺地中海霸权的战争,史称布匿战争。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罗马的适当的战术帮助它们暂时战胜了迦太基,并趁机占领了迦太基几块土地。为了挽回败局,公元前218年,迦太基将军汉尼拔率领9万名步兵、1.2万名骑兵和37头战象开始了对意大利的远征。不幸的是,当汉尼拔终于越过阿尔卑斯山的时候,他的部队只剩下了2万名步兵、6000名骑兵和1头战象。但是他的突然降临使得罗马人大惊,并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在特拉西梅诺湖畔,汉尼拔军队和罗马激战,杀死罗马1.5万人,俘虏几千人。在奥费达斯河岸的坎尼地区,迦太基消灭了7万罗马人,而自己只损失了5700人。这就是著名的坎尼之战。但是在公元前202年,迦太基和罗马在扎马城附近进行决战,罗马年轻的统帅西庇阿击溃了汉尼拔率领的迦太基军队,斩杀对方2万人。这次战役使迦太基失去了海上霸主的地位,罗马成了西地中海的霸主。半个世纪以后,罗马害怕迦太基会复兴,于是进犯迦太基,挑起了第三次布匿战争。公元前146年,迦太基城被罗马攻破。迦太基战死者达8.5万人,城市被夷为平地。大火燃烧了16天,残存的5万人被卖为奴隶。迦太基从此在历史上消失了。
坎尼之战
在坎尼之战中,汉尼拔曾动用大象作战。
无论是罗马还是迦太基取得了最后的胜利,都必须面对一个事实:它们的胜利是由人头堆积起来的。无数的军人在敌人的刀剑下丧失自己的生命,无数的家庭失去自己的亲人。不过,这些霸主们并不关心。亚历山大的一句话正好说出了这些争霸者的需要的是什么。当他在推罗屠城的时候,他的部下劝阻这样野蛮的行为,亚历山大执意要兑现出征前对士兵们的许诺:“把战争带到亚洲,把黄金和财富带回希腊。”既然胜利者能够拥有这种好处,那么争霸的血腥似乎也就无关紧要了。
在布匿战争之后还有过无数的争霸战争。不仅是那些年代久远的国家之间为了争霸而战,在欧洲中世纪,战争也给本来就生活在贫苦中的人们带来沉重的负担。英国和法国在1337~1453年进行了一场超过百年的战争。这场为了争夺王位和领土的旷日持久的战争,给两国的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骑士的尸体堆满了战场,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遭受战争破坏的法国,人口比战前减少了1/3,许多原本繁华的城市变成了废墟。
19世纪中叶,俄国和土耳其、英国、法国联军在克里米亚半岛进行的克里米亚战争可以算是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争霸战争之一了。在这场战争中,俄军损失了52.2万人,耗资8亿卢布,使财政陷入崩溃状态。联军方面也损失巨大,土军损失40万人,法军损失9.5万人,英军损失2.2万人。这次战争使得沙皇俄国从欧洲大陆的霸主宝座上跌落下来,迫使俄国将扩张的重点转向了亚洲。
争霸并不仅仅局限在陆地上,海上霸权也是强国们争夺的对象。16世纪,军事殖民帝国西班牙在西半球不可一世,它建立了一只海上舰队,号称“无敌舰队”。但是与此同时,迅速发展起来的英国海军的势力也不可小觑,并且不断向外扩张,触犯了西班牙的利益。1588年7~8月,英国和西班牙在英吉利海峡进行了一场海上决战。战争的结果是英国海军大获全胜,老牌的殖民主义国家西班牙在后起的英国面前俯首称臣,“无敌舰队”的130艘战舰、8000名水手和1.9万名士兵最后只剩下一半仓皇逃回西班牙。取得了海上霸权的英国海军在后来的3次英荷战争中继续展示了自己的实力,大大削弱了荷兰海军的实力,致使荷兰在经济、贸易、海运方面的实力大大下降,从而沦为欧洲二流国家。
争夺霸权的战争并不全部在交战双方的土地上进行,有时候那些被争夺的土地——第三国变成了战场,争霸给这些国家的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从1494~1559年,欧洲强国法国和西班牙为了争夺对亚平宁半岛的霸权,在意大利领土上进行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意大利战争。惨烈的战争对交战双方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损失更大的是意大利。战争双方签订的和约规定,意大利大部分领土并入哈布斯堡王朝,使得意大利人仍然必须面对分裂之痛。意大利遭到战争蹂躏后,其政治局面更加混乱,经济益加凋敝,而且丧失了文艺复兴的领导地位,结束了它的“黄金时代”。
画中描绘了1588年侵入英国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在英国舰队的炮火轰击下慌张撤退的情景。
1904~1905年间,日本与沙皇俄国为了侵占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了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史称日俄战争。当这场历时1年零3个月的战争以俄国的惨败而告结束的时候,俄国在这场战争中一共死去了12万人,物资消耗达26亿多卢布。腐朽无能的清政府在战争中宣布中立,使得中国东北人民蒙受了极大的灾难,生命财产遭到空前的浩劫。无数的工厂和房屋被炸毁,战争带来的饥荒使得流离失所的难民达几十万人。日俄双方都强拉中国老百姓为他们运送弹药,服劳役,许多人惨死在两国侵略者的炮火之下,更有成批的中国平民被日俄双方当做“间谍”,惨遭杀害。
“城头变幻大王旗”,各个霸主依靠战争取得自己的宝座之后,来不及抚慰在战争中死去的那些亡魂,就马上准备开始另一场保卫霸主宝座的战争。对那些争霸的国家而言,人的生命已经无足轻重,胜负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延伸阅读】
荷兰——曾经的殖民霸主
荷兰在16世纪前一直处于分裂状态,16世纪初则受到西班牙的统治。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给欧洲带来前所未有的商业繁荣,也为荷兰提供了成就商业帝国的历史性机遇。1581年7月26日,来自荷兰各城市的代表在海牙宣布:废除西班牙国王对荷兰各省的统治权。1588年,7个省份联合起来,宣布成立荷兰联省共和国,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1602年,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到17世纪中叶,荷兰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经牢固地建立起来。此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拥有1.5万个分支机构,贸易额占到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