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事业单位会计
考点知识精讲
一、事业单位会计收入与支出核算
事业单位会计是以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反映和监督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过程及其结果的专业会计。
事业单位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主要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基本建设拨款收入和其他收入等。
考点 1.拨入款项
事业单位的拨入款项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和拨入专项。
1.财政补助收入的核算
财政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按核定的预算和经费领报关系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事业经费,主要包括正常经费和专项资金。
事业单位应设置“财政补助收入”账户,核算和监督事业单位按照核定的预算和经费领报关系收到的由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拨入的各类事业经费。
收到财政补助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等账户,贷记“财政补助收入”账户;缴回时借记“财政补助收入”等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年终结账时,将“财政补助收入”账户的贷方余额全部转入“事业结余”账户,借记“财政补助收入”账户,贷记“事业结余”账户。
2.上级补助收入的核算
上级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或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事业单位应当设置“上级补助收入”账户,核算和监督事业单位收到上级单位拨入的非财政补助资金。
收到上级补助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上级补助收入”账户。年度终了,将“上级补助收入”账户余额全部转入“事业结余”账户,借记“上级补助收入”账户,贷记“事业结余”账户。
3.拨入专款的核算
拨入专款又称专项拨款,是指事业单位收到的财政部门、上级单位或其他单位拨入的指定用途、专款专用并需单独结报的专项资金。
拨入款项应当在收到时予以确认。年终结账时,对已完工的项目或已完成的专项业务,将“拨入专款”“拨出专款”与“专款支出”对冲。对冲后余额应当按照拨付单位的规定处理。按规定上缴的部分,在冲减拨入专款的同时减少银行存款等资产;按规定留归事业单位使用的部分,应将拨入专款转入事业基金中的一般基金。
收到拨款时,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拨入专款”账户;缴回拨款时,借记“拨入专款”账户,贷记“银行存款”。年终结账时,对已完工的项目,将“拨入专款”与“拨出专款”“专款支出”账户对冲,借记“拨入专款”账户,贷记“拨出专款”“专款支出”账户;余额归事业单位使用的部分,借记“拨入专款”账户,贷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账户;余额按规定上缴的部分,借记“拨入专款”账户,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
考点 2.事业单位取得的各项收入
1.事业收入的核算
事业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事业单位应设置“事业收入”账户,用来核算和监督单位取得的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的收入。
实行预算外资金结余上缴财政专户办法的单位,平时取得收入时,先全额记入“事业收入”账户的贷方,定期结算出应缴财政专户资金结余时,将应上缴财政专户部分扣除,借记“事业收入”账户。期末,将“事业收入”账户的贷方余额全部转入“事业结余”账户,结转后,本账户无余额。该账户按收入种类或来源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实行预算资金结余上缴财政专户办法的事业单位取得收入时,先全额记入“事业收入”账户,定期结算出应缴财政专户资金结余时,再将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部分扣除,借记“事业收入”账户,贷记“应缴财政专户款”账户。
2.经营收入的核算
经营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的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事业单位应当设置“经营收入”账户,核算和监督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的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经营收入实现时,属于一般纳税人的事业单位,按实际收到的价款,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账户,贷记“经营收入”账户,按计算出的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属于小规模纳税人的事业单位,按实际收到的价款,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账户,贷记“经营收入”账户。
3.附属单位缴款的核算
附属单位缴款是指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规定的标准或比例上缴的收入,主要包括附属的事业单位上缴的收入和附属的企业上缴的利润等。
事业单位应当设置“附属单位缴款”账户,核算和监督事业单位收到的附属单位按规定缴来的款项。
实际收到款项时,贷记“附属单位缴款”账户;发生缴款退回或转入“事业结余”账户时,借记“附属单位缴款”账户;年度终了时,将“附属单位缴款”账户的贷方余额全数转入“事业结余”账户,借记“附属单位缴款”账户,贷记“事业结余”账户。
4.其他收入的核算
其他收入是指事业单位收到的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未限定用途的捐赠收入、固定资产出租收入、零星杂项收入等。
事业单位应当设置“其他收入”账户,核算和监督事业单位除上述各项收入以外的收入。
贷方登记取得的其他收入数额,贷方余额表示其他收入的累计余额。年末结账时,该账户的余额应全部转入“事业结余”账户,结转以后,该账户应无余额。
考点 3.拨出款项
事业单位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事业单位支出与事业单位会计中的会计要素相对应,主要包括事业单位拨出款项、事业单位支出和事业单位成本费用。
事业单位的拨出款项一般包括三部分:拨出经费、拨出专款和对附属单位补助。拨出经费是按规定的预算拨付所属单位的预算资金;拨出专款是指事业主管单位或上级单位拨付给所属单位的、专款专用的、需要单独报账的专项资金;对附属单位补助是指用财政补助收入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支出。
1.拨出经费的核算
拨出经费是事业单位按规定的预算拨付所属单位的预算资金。
事业单位应设置“拨出经费”账户,用来核算和监督单位按规定拨付所属单位的预算资金。借方登记事业单位实际拨出的经费数,贷方登记事业单位收回的拨出经费数,该账户的借方余额反映拨出经费累计数。年末结账时,将该账户的借方余额转入“事业结余”账户,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2.拨出专款的核算
拨出专款是指事业主管单位或上级单位拨付给所属单位的专项资金。主要包括同级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拨入后转拨给所属单位的专项拨款,以及本单位用自有资金设置的对所属单位拨付的专项拨款。
事业单位应设置“拨出专款”账户,核算和监督拨付给所属单位的需要单独报账的各项专项资金。借方登记实际拨出的专项资金数,贷方登记专项拨款的收回数和所属单位报销专款支出数,借方余额反映所属单位尚未报销的专项拨款数。
3.对附属单位补助的核算
对附属单位补助是指单位用财政补助收入之外的收入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支出。
为了核算和监督对附属单位的补助,事业单位应设置“对附属单位补助”账户。借方发生额反映对附属单位拨款数,贷方发生额反映对附属单位拨款的收回以及年终结账转出的数额,余额在借方,表示事业单位对其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的累计数。
(1)对附属单位补助时,借记“对附属单位补助”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补助收回时,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2)年终结账时,将本账户的借方余额全部转入“事业结余”账户,借记“事业结余”账户,贷记“对附属单位补助”账户。
考点 4.各项支出
事业单位的支出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或其他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及损失,以及用于基本建设项目的开支。包括事业支出、经营支出、专款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和结转自筹基建等。
1.事业支出的核算
事业支出是指事业单位从事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主要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其中:基本支出是指事业单位为了保障其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所发生的支出;项目支出是事业单位为了完成其特定的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事业单位为核算和监督开展各项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实际支出,应设置“事业支出”账户,借方登记实际发生的支出数、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结转已销业务成果或产品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当年支出的收回数。借方余额反映实际支出累计数或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已销业务成果及产品的实际成本数。年度终了,事业单位应将“事业支出”账户的借方余额全数转入“事业结余”账户,借记“事业结余”账户,贷记“事业支出”账户。结账后,本账户无余额。
对于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应计入劳务或产品成本的各项费用,先通过“成本费用”账户归集;完成劳务或产品完工时,从“成本费用”账户转入“产成品”账户;结转已销业务成果或产品成本时,按实际成本,借记“事业支出”账户,贷记“产成品”账户。
2.经营支出的核算
经营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的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事业单位发生各项经营支出时,借记“经营支出”账户,贷记“银行存款”或有关账户。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开展经营活动发生的应计入劳务或产品的成本的各项费用,先通过“成本费用”账户归集;完成劳务或产品完工时,从“成本费用”账户转入“产成品”账户;结转已销经营性业务成果或产品。
3.专款支出的核算
专款支出是指由财政部门、上级单位和其他单位拨入的指定项目或用途的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等指定项目或用途的支出。
事业单位按指定的项目或用途开支工、料费时,借记“专款支出”账户,贷记“银行存款”“材料”等账户;项目完工向有关部门单独列报时,借记“拨入专款”账户,贷记“专款支出”账户。
4.上缴上级支出的核算
上缴上级支出是附属于上级单位的有经营活动的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按规定的标准或比例上缴上级收入的支出。
按照规定的定额或者比例上缴上级单位款项时,借记“上缴上级支出”账户,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收回时,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上缴上级支出”账户。
5.结转自筹基建的核算
结转自筹基建,指事业单位经批准用财政补助收入以外的资金安排自筹基本建设,所筹集并转存建设银行的资金。
将自筹的基本建设资金转存建设银行时,根据转存数借记“结转自筹基建”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基建项目完工后,事业单位再根据工程的实际造价,借记“固定资产”账户,贷记“固定基金”账户。
考点 5.成本费用和销售税金
事业单位的成本费用,是指实行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发生的应列入劳务(产品、商品)成本的各项费用。
1.内部成本核算
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其成本项目的确定和计算、分配成本的方法,应与事业支出账户相衔接。在成本核算制度的设计方面,可单设成本账户,也可以不单设成本账户。
单设成本账户的事业单位发生的各项费用,借记“成本费用”账户,贷记“材料”“银行存款”等有关账户;产品验收入库时,借记“产成品”账户,贷记“成本费用”账户。从事多项业务活动发生的支出,应正确地予以归集,无法直接归集的,应按标准在事业支出和经营支出中予以合理的分摊。
2.销售税金及附加的核算
销售税金,是指事业单位销售产品或从事经营活动时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主要包括营业税、资源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
事业单位应当设置“销售税金”账户,该账户借方登记应负担的各种销售税金及附加,年度终了,应将“销售税金”账户的余额转入“经营结余”账户(开展经营活动应负担的销售税金)或“事业结余”账户(开展专业业务及辅助活动应当负担的销售税金),借记“经营结余”或“事业结余”账户,贷记“销售税金”账户。
二、事业单位资产、负债和净资产核算
在事业单位会计中,资产是指事业单位拥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事业单位的资产分为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其中,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对外投资属于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属于非流动资产。
考点 6.货币资金的核算
(1)事业单位的货币资金是事业单位重要的流动资产,主要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应当按照实际收入和支出的数额记账。为了总括反映事业单位现金的收支和结存情况,各单位应设置“现金”账户。“现金”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借方反映单位现金的增加,贷方反映现金的减少,月末借方余额反映库存现金余额。
(2)事业单位与其他单位发生的业务往来,除少部分用现金结算外,绝大部分是通过银行转账办理的,为了总括反映事业单位银行存款的收支和结存情况,事业单位应设置“银行存款”账户。“银行存款”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存款的增加额,贷方登记存款的减少额,月末借方余额表示银行存款的实有数额。
(3)有外币存款的事业单位,应在“银行存款”账户下分别按人民币和各种外币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进行明细核算。
事业单位外币存款的核算一般均采用外汇统账制。外汇统账制是一种以本国货币为记账本位币的记账方法,它将所发生的多种货币的经济业务,折合成人民币加以反映,外币在账上只作辅助记录。
外币存款账户设立的特殊性在于除了用各种外币记账之外,还应用一定的汇率折合成记账本位币进行记录和反映,即采用双重币种记账。所以,外币二级账户的格式通常采用双三栏式,即分为借、贷、余三个大栏,每大栏再分设原币、汇率和本位币三个小栏。
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事业单位外币存款业务的基本核算方法如下:
(1)发生外币业务时,应按当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人民币外汇汇率,将外币金额折合为人民币记账,并登记外币金额和折合汇率等。
(2)年度终了(外币业务量大的单位可按季或月结算)时,应将外币现金、外币银行存款和以外币结算的各项债权、债务账户的余额,按照期末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外汇汇率折合成人民币,作为外币账户期末人民币余额。调整后各外币账户人民币余额与原账面余额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列入“事业支出”账户。
(3)不同货币之间通过国家银行兑换发生的下列差额,应作为汇兑损益列入“事业支出”账户。这些差额包括:
①将记账本位币的货币存款兑换成另一种货币存款时实际兑入的外币金额折合为记账本位币的金额,与实际兑出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的差额;
②将一种货币存款兑换成记账本位币存款时实际兑入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实际兑出的外币金额折合为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的差额;
③记账本位币以外的不同货币之间兑换时实际兑入的外币金额折合为记账本位币的余额,与实际兑出的外币金额折合成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的差额。
【例2—3—1】某事业单位2014年1月1日美元户存款余额为200 000美元,假定汇率为MYM1∶¥6.80,账面人民币余额为1 360 000元。月末,美元存款为210 000美元,账面人民币余额为1 428 000元。1月31日,假定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汇率为MYM1∶¥6.82。按上述程序调整计算如下:
①调整前的余额为1 428 000元(MYM210 000,汇率6.80)。
②调整后的余额为1 432 200元(MYM210 000,汇率6.82)。
③调整前后的差额为4 200元。
根据以上发生的会计业务,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编制会计人分录如下:
考点7.应收和预付账款的核算及存货的核算
事业单位的应收和预付账款是指事业单位应收未收、暂时垫付或预付给有关单位或个人而形成的一种停留在结算过程中的资金。它体现为事业单位对有关单位或个人的一种债权,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
存货是指事业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或其他活动中为耗用或者为销售而储存的各种资产,包括材料、产成品等。事业单位随买随用的办公用品,如纸张、笔墨等,因其价值较低,从重要性的角度考虑,可以在购入时直接列入当期支出,不用作存货核算。
事业单位中应收和预付账款的核算和存货的核算与企业会计中的核算相似,这里就不再赘述。除此之外,事业单位应设置“应收票据备查簿”,逐笔登记应收票据的种类、号数和出票日期、票面金额,付款人、承兑人、背书人的姓名和单位名称、到期日、收款日和收回金额等部分。
考点 8.对外投资的核算
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是指事业单位利用货币资金、实物资产或无形资产等向其他单位的投资。主要包括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和其他投资。
为了反映和监督各类对外投资的形成以及投资的收回,事业单位应设置“对外投资”账户。该账户性质上是资产类账户,其结构为:借方登记债券实际支付的价款及其他投资按评估或合同、协议确认的价值,贷方登记到期收回的本金及出售时收回的成本,余额在借方,反映对外投资的成本。
1.债券投资
事业单位购入债券,应按实际支付的款项计价,借记“对外投资”账户,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同时,借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账户,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账户。
债券投资持有期内收到的利息应当计入当期收入,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其他收入”账户。
事业单位对外转让未到期债券,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账户,按债券的实际成本,贷记“对外投资”账户,按实际收到的金额与债券成本的差额,贷记或借记“其他收入”账户;同时,将转让债券的实际成本,从“事业基金——投资基金”明细账户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明细账户。
事业单位的债券到期兑付时,按照实际收到的债券本息,借记“银行存款”账户,按债券本金,贷记“对外投资”账户,按债券利息,贷记“其他收入”账户;同时,将已兑付债券的本金,从“事业基金——投资基金”明细账户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明细账户。
2.其他投资
(1)事业单位以货币资金对外投资。
以货币资金对外投资,借记“对外投资”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同时,借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账户,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账户。
(2)事业单位以材料对外投资。
属于一般纳税人的事业单位向其他单位投出材料,按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借记“对外投资”账户,按材料账面价值(不含增值税),贷记“材料”账户,按应交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账户。按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扣除材料账面价值与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差额,借记或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账户;同时,按材料的账面价值借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账户,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账户。
【例2—3—2】甲事业单位属于一般纳税人,该事业单位2014年1月1日以一批材料对外投资,该批材料不含增值税的账面价值为50 000元,投资协议中确定的该批材料价值为60 000元。假设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甲单位的会计处理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同时:
考点 9.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核算
1.固定资产的核算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显著特点为:固定资产一般不计提折旧。除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之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与固定基金的账面余额应当相等。事业单位在取得固定资产时,应当相应增加固定基金,并视资金来源的不同列作当期支出或者减少专用基金中的修购基金;在处置固定资产时,应当相应减少固定基金。事业单位取得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时,应当同时确认固定资产和其他应付款。在支付租金时,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增加固定基金,列作当期支出,并冲减其他应付款和银行存款等。
(1)外购固定资产。
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时,如为使用修购基金购置的,借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账户;如为使用结余资金购置的,借记“事业支出”账户;如为拨入专款购置时,借记“专款支出”账户,按实际支付的款项,贷记“银行存款”账户,同时,借记“固定资产”账户,贷记“固定基金”账户。
(2)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
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借记“固定资产”账户,贷记“固定基金”账户。
(3)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它不同于临时租入,与该项固定资产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已转移给本单位,所以租赁业务发生时,借记“固定资产”账户,贷记“其他应付款”账户;支付租金时,借记有关支出账户,贷记“固定基金”账户。同时,借记“其他应付款”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4)盘盈固定资产。
事业单位盘盈固定资产,按重置价值借记“固定资产”账户,贷记“固定基金”账户。
(5)固定资产报废、毁损及盘亏。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应当定期进行清查盘点。固定资产转让、清理取得的收入和清理固定资产报废、毁损发生的损失应当相应增减修购基金。盘盈、盘亏固定资产,应当相应增减固定基金。
因报废、毁损及盘亏等原因减少的固定资产,按所减少固定资产的原价,借记“固定基金”账户,贷记“固定资产”账户。清理报废、毁损固定资产残值的变价收入和清理费用列入专用基金中的修购基金。
(6)固定资产转让。
固定资产转让的具体会计处理为:按实际收到的价款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账户;同时,按固定资产原价,借记“固定基金”账户,贷记“固定资产”账户。
2.无形资产
事业单位应设置“无形资产”账户,用来核算单位的专利权、非专利技术、著作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各种无形资产的价值。该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按各种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的成本,贷方登记无形资产摊销的金额和转出的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尚未摊销的无形资产价值。
(1)无形资产的取得。
事业单位购入和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应当以开发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支出作为入账价值。业务发生时,借记“无形资产”账户,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
(2)无形资产的摊销。
事业单位的无形资产应当区别不同的内部核算形式。对于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应当在取得无形资产时,将其成本予以一次性摊销,同时减少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借记“事业支出”账户,贷记“无形资产”账户;而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应当在无形资产的受益期内分期平均摊销,借记“经营支出”账户,贷记“无形资产”账户。
(3)无形资产的转让。
事业单位对外转让无形资产的所有权时,应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事业收入”账户;同时,结转转让无形资产的成本(或摊余成本),借记“事业支出——其他费用”账户,贷记“无形资产”账户。
考点 10.事业单位负债的概念
在事业单位会计中,负债是指事业单位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包括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和应付津贴补贴、其他应付款、借入款项、各种应缴税款等。
考点 11.事业单位会计处理
事业单位会计中债务的核算与企业会计债务的核算基本相同,这里主要以业务处理题来加深考生对事业单位负债核算的理解。
【例2—3—3】某事业单位2014年1月1日从银行借入6个月的借款100 000元,该借款用于事业单位的事业支出。年利率为5%,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根据以上资料,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1)1月1日借入款项时,编制会计分录为:
(2)7月1日归还借入本金,并支付6个月的利息2500元(100 000×5%÷12×6)。
【例2—3—4】某实行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2014年1月1日购入一批材料,该材料的价款为10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7 000元,材料已经验收入库。该单位开出3个月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即到期日为4月1日。根据以上资料,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为:
(1)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时:
(2)票据到期还款时:
(3)若票据到期不能如期支付票款时:
【例2—3—5】某事业单位(实行成本核算)2014年5月1日接受一批订货合同,对方订购一批产品(该产品为免税产品),按合同规定,货款总额为200 000元,预计3个月完成。购货方预付货款的40%,另60%待产品完工发出后再支付,根据以上资料,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为:
(1)收到预付的货款时:
(2)3个月后产品发出时:
(3)订货单位补付货款时:
【例2—3—6】某事业单位2014年5月份发生如下业务,根据资料,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1)1日以现金形式收到行政性收费1 5 000元。编制会计分录为:
(2)2日收到罚没收入10 000元,存入银行。编制会计分录为:
(3)15日收到无主财务的变价收入20 000元,存入银行。编制会计分录为:
(4)30日将应缴预算款13 000元缴入国库。编制会计分录为:
【例2—3—7】某科研单位2013年9月1日转让一项专利权,取得转让收入600 000万元,转让款项已存入企业银行账户。若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5%,城市维护建设税为7%,教育费附加为3%,则根据下列要求,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为:
(1)取得转让收入时;
(2)月末计算出按规定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时
(3)缴纳税金及附加费时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1)取得转让收入时:
(2)月末计算出按规定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时:
应交营业税=600 000×5%=30 000(元)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30 000×7%=2100(元)
应交教育费附加=30 000×3%=900(元)
(3)缴纳税金及附加费时:
事业单位的净资产是指资产减去负债的差额,包括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结余等。事业单位的出资者不要求取得投资回报,也不要求收回投资,就这一点说,事业单位的净资产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不一样。
事业单位净资产的形成来源,主要有国家拨款、非国有出资者出资、按规定从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中提取、结余分配四种方式。
考点 12.结余
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各项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主要包括事业结余与经营结余。
1.事业结余的核算
事业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内除经营收支外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具体公式为:
事业结余=(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拨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非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对附属单位补助)
事业单位应当设置“事业结余”账户,核算和监督事业结余及其结转情况。该账户属于净资产账户,账户贷方反映从有关收入账户的转入数,借方反映从有关支出账户的转入数,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事业单位当年收入大于支出的结余数;如果余额在借方,则反映事业单位当年支出大于收入的亏损数。
年度终了,除另有规定外,事业单位应当将当年实现的事业结余全数转入“结余分配”账户。结转后,“事业结余”账户无余额。
事业结余的会计处理主要有三个环节:
第一,期末将非经营收入类账户的余额转入“事业结余”账户:借记“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账户,贷记“事业结余”账户。
第二,期末将非经营支出类账户的余额转入“事业结余”账户:借记“事业结余”账户,贷记“拨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销售税金”(非经营业务负担部分)、“对附属单位补助”账户。
第三,年终将“事业结余”账户的余额全数转入“结余分配”账户:借记“事业结余”账户,贷记“结余分配”账户;如为事业超支,则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2.经营结余的核算
经营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内各项经营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具体公式为:
经营结余=经营收入-(经营支出+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
事业单位应当设置“经营结余”账户,核算和监督经营结余的实现及其结转情况。该账户属于净资产账户。贷方反映经营收入账户转入数,借方反映经营支出和经营收入应负担的销售税金,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事业单位当年经营收入大于支出的结余数;如果余额在借方,则反映事业单位当年经营支出大于收入的亏损数。年度终了转账后,该账户应无余额。但如为亏损,则不结转。
会计期末,计算结余时,将“经营收入”账户余额转入“经营结余”账户,借记“经营收入”账户,贷记“经营结余”账户;将“经营支出”“销售税金”(经营业务)等账户余额转入“经营结余”账户,借记“经营结余”账户,贷记“经营支出”“销售税金”等账户。年度终了,经营结余通常应当转入结余分配,但如为亏损,则不予结转。
3.结余分配的核算
事业单位当年实现的结余,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分配。结余的分配主要有两项内容:一是需要缴纳所得税的事业单位计算应交所得税;二是按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等。除另有规定外,结存的当年未分配结余,一般转入事业基金中的一般基金。
事业单位应当设置“结余分配”账户,核算和监督事业单位当年结余分配的情况和结果。该账户属于净资产类账户。贷方登记从“经营结余”“事业结余”转入的当年实现的结余数,借方登记结余分配的分配数,余额在贷方,表示未分配的结余,于年终全数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账户。
年度终了,将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转入“结余分配”账户,借记“事业结余”“经营结余”账户,贷记“结余分配”账户。
有所得税缴纳业务的事业单位计算应缴纳的所得税,借记“结余分配——应交所得税”账户,贷记“应交税费”账户。
计算应提取的专用基金,借记“结余分配——提取专用基金”账户,贷记“专用基金”账户。
分配后,将未分配结余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账户,借记“结余分配”账户,贷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账户。
考点 13.事业基金
事业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分为一般基金和投资基金两部分内容。
一般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滚存的结余资金,主要有四个来源:一是从本单位当期末分配结余转入;二是从项目已经完成的拨入专款结余中按规定留归本单位使用的金额转入;三是从投资基金中转入;四是从单位当期事业结余(住房补贴结余)中转入。
投资基金是指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所形成的基金。投资基金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用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时从固定基金中转入;二是用货币、存货和无形资产对外投资时从事业基金中的一般基金中转入。
事业单位应当设置“事业基金”账户,核算事业基金的来源、运用和结存。该账户属于净资产类账户。贷方登记“结余分配”账户转入数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增加数,借方登记冲减数,贷方余额反映单位实际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
考点 14.固定基金
固定基金是指事业单位因购入、自制、调入、融资租入、接受捐赠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所形成的基金。
为了核算和监督固定基金的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事业单位应设置“固定基金”账户。该账户性质上是净资产类账户,其结构为:贷方登记固定基金增加数,借方登记固定基金减少数,贷方余额表示事业单位所拥有的固定基金总值。
考点 15.专用基金
专用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设置的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主要包括修购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医疗基金、住房基金以及其他基金。
事业单位应当设置“专用基金”账户,核算和监督专用基金的收入、支出及结余情况;该账户性质上是净资产类账户;其结构为:贷方登记单位按规定收入、提取或设置的基金,借方登记基金的使用或冲减数,贷方余额为单位专用基金结存数。本账户按专用基金的种类设明细账。
1.修购基金的核算
修购基金是事业单位按照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以及按规定从其他渠道转入,用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维修和购置的资金。具体提取额的计算公式为:
修购基金提取额=事业收入×提取率+经营收入×提取率
(1)按照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提取修购基金时,借记“事业支出——修缮费、设备购置费”或“经营支出——修缮费、设备购置费”账户,贷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账户。
(2)固定资产变价收入转为修购基金。清理报废固定资产残值变价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账户;支付清理报废固定资产所发生的清理费用时,借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2.职工福利基金的核算
职工福利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按照非限定用途结余的一定比例提取,以及按规定从其他结余提取转入,用于单位职工集体福利设施、集体福利待遇等的资金。年度终了,事业单位按照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时,从“结余分配”账户转入“专用基金”账户。
3.医疗基金的核算
医疗基金,即未纳入公费医疗经费开支范围的事业单位,按照当期财政部门规定的公费医疗经费开支标准从收入中提取的,并参照公费医疗制度有关规定用于职工公费医疗开支的资金。
提取医疗基金时,借记“事业支出——社会保障费”“经营支出——社会保障费”等账户,贷记“专用基金——医疗基金”账户。使用时,借记“专用基金——医疗基金”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4.住房基金的核算
事业单位住房基金是指除财政预算拨付和财政专户拨付的住房补贴(包括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购房补贴等)外,事业单位收到的其他住房方面的资金,但不包括职工个人缴纳的住房公积金。
事业单位提取职工住房基金时,借记“事业支出”“经营支出”账户,贷记“专用基金——住房基金”账户;收到各项住房基金收入(不包括个人缴纳的住房公积金)时,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专用基金——住房基金”账户;使用专用基金时,借记“专用基金”账户相关明细账户,贷记“银行存款”等有关账户。
三、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
考点 16.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概述
1.定义
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是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书面文件,是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了解情况、掌握政策、指导单位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资料,也是编制下年度单位财务收支计划的基础。
2.主要内容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基建投资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收支情况说明书、专项资金收支情况表——对于有专款收支业务的单位。
3.分类
(1)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为静态报表和动态报表。其中静态报表:反映事业单位特定日期资产、负债和净资产构成情况的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动态报表:反映事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和支出情况的报表,如“收入支出表”。
(2)按照会计报表的编报单位分为本级报表、汇总报表。其中,本级报表是指事业单位编制的自身的会计报表;汇总报表是指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或上级机关,根据所属单位报送的会计报表和本单位的会计报表汇总编制的,反映本部门财务状况及收支情况的综合性会计报表。
(3)按会计报表的编报时间分为:月报――月报要求简明扼要、季报――季报介于月报和年报之间状况。
考点 17.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
各单位应当加强日常会计核算工作,会计报表的数字要根据经审核无误的会计账簿记录汇总,切实做到账表相符,有根有据,不得估列代编。
会计报表要层层汇总,上级单位要在编制本级会计报表的基础上,根据本级会计报表和经审查过的所属单位会计报表,编制汇总会计报表,井将上下级之间的对应科目数字冲销后,逐级汇总上报。上报上级单位和同级财政部门会计报表必须经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审阅签章并加盖公章。
国有事业单位应按本制度规定的格式、内容和期限,向财政部门或主管单位报送会计报表。会计报表分为月报、季报和年报(决算)三种。月报表:于月份终了后3日报出;季度报表:于季度终了后5日报出;年度报表:按财政部决算通知规定及主管部门要求的格式和期限报出。年报应抄报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