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我们的祖先有一些教育孩子的心得。有的相信儿童“自然成长”,认为儿童的发展是“树大自然直”,这种观念的结果是对孩子放任自流,不管不问;有的相信“教育主导”作用,认为孩子的发展依赖于教育,相信“养不教,父之过”的道理,在家庭教育中,对子女悉心教育,积极引导;有的相信“养教分工”,认为孩子的教育应有分工,家长管养,学校管教,往往把子女的教育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忘却了自己的责任。
传统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对的。时代的进步,新生事物的出现,不断要求人们从新的视角、新的高度来认知世界,用新的思维解决问题。
毫无疑问,“教育主导论”的观点是现代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道理很多家长都耳熟能详。然而,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教育的失败都可归根于家长没有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同一批入学的孩子,同样的老师,同样的教育内容,为什么入学时的表现千差万别,后来的发展也层次不一?老师对不同孩子的偏爱、关心确有差别,但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才是最直接的因素。
英国心理学家鲁道夫·谢弗认为:“教育观念影响着成年人对儿童的教养行为,而这种行为又决定了儿童的发展。”可以说,不同的家长,不同的素质,不同的家庭教育观念,势必会产生不同的家教环境、方法和效果。
一位孩子已升入大学的妈妈曾跟我说起她的孩子。在孩子上初中、正处于青春期的时候,她就感觉自己身上的责任很大—孩子的身体正在发育,心理状态不稳定,学习压力大。所以,她每天提心吊胆地观察、教育着她的孩子。孩子的每次情绪激动、每次情绪不高,都让她睡不着觉,这是个多么负责而又细心的家长啊。为了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她找到一些关于现代中学生思想方面的书来看,还时常给老师打电话询问孩子在校的表现。由于她的细致和周到,孩子顺利地度过了青春期,并如愿考上理想的高中、大学。
与她相比,那些把孩子留给老人来照顾,或者在家聘请保姆来照管,甚至把孩子寄养在老师家里的做法,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吗?这些家长全然不知,孩子的成长是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熏陶的结果。无论是“自然成长论”还是“教养分工论”,家长若不亲自对孩子进行教育指导,孩子一旦出现问题,再怎么大骂孩子不像自己、跟自己不亲也无济于事。
有的家长只是要求学校严格管理,希望学校安排学生上早晚自习。只要学校组织了课外学习,家长就当“甩手掌柜”,对孩子学习放一百个心。
有个家长在谈论自己经常逃学、打架的孩子时痛心疾首地说:“你看我也没少管他呀,让他住在老师家里,给他找各科老师补课,从小我就给他买钢琴,让他学美术,别人孩子没有的东西,我都给他买了,家里什么事都不用他管,只是希望他好好学习,他怎么就这样没出息呀?”这样的家长不乏其人。
鲁道夫·谢弗对儿童心理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父母相信激发儿童对于周围世界的好奇心是父母的责任,那么这一观念会在具体的行为中体现出来,但前提是父母和儿童之间需要有长时间的交流积累。反之,如果父母相信儿童有着内在的好奇心驱动,或者诸如老师一类的职业人员才是激发儿童兴趣的合适人选,他们所持有的态度将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
教育实践的结果告诉我们,学校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个存在问题的家庭。要改变孩子,家长就必须先改变自己,改变由于自己的经历所产生的根深蒂固的教育观念。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孩子,是有缺陷的孩子。”对孩子负有教育责任的主体,不仅包括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甚至还可能包括亲友。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继续,孩子在家期间的学习是对在校一天学习认知的巩固和延伸。家长如果把教育孩子全当成学校的事,与自己无关,就是对教育责任的片面认识。
曾有位教育专家在讲座中说:“中国什么人最需要教育?是家长!”家长要改变教育方法,首先要改变教育观念。只有知道了要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才会有两代人共同成长的成长观,才会有平等相处的民主观,才会主动地学习和改进家教的方法。
作为家长,我们首先应当努力为孩子创造接受更多教育的机会,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条件,并在孩子接受基础教育的时候给予其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导、指导。这对于进入初中学习的孩子来说,意义尤为重大。其次,如果我们过去的教育存在一定的失误,孩子的学习欠债很多,基础差到没有希望继续升学的地步时,作为家长就应当及时调整教育观念,改变教育目标。试想,逼着每次考试都“垫底”、对学习知识已经没有兴趣、失去信心的孩子,还要让他努力考大学,无异于缘木求鱼,其结果必然造成家庭关系的紧张,造成孩子逃学、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等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