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如何驾驭拖延的恶魔(1)
我们每个人都确知,拖延时间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然而却很少有人能够说他自己从不拖延时间。
戴尔?韦恩
历史上无数名人给我们留下了一句句睿智的警世名言,教诲世人。如“今日事今日毕”、“决不将今天能做的事情拖至明日”等。看来拖延是人类的一种共性毛病,也是我们每个人经常陷入的一种误区。留心四周就会发现,拖延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多么显而易见。而且我们都知道,拖延时间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但很少有人能够说自己从不拖延时间。对时间拖延者来讲,他们的嘴边挂着这样一些口头禅:“希望”、“但愿”、“或许”……拖延时间者总是避免采取实际的行动,当别人埋头苦干时,他们乐于袖手旁观、品头论足。他们对生活感到厌倦,在他们的案头总是堆满了等待要做的事情。慢慢地,他们便已习惯了自己的这种拖延的恶习,而且还能为自己的拖延行为找到辩解之理。时间一久,他们便成了真正的“拖延先生”。本讲主持人戴尔?韦恩先生是美国一位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他的畅销书《你的误区》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对我国读者产生过很大影响。从现在开始,审视一下自己,你是否是一个拖延之人,如果是,那就好好跟随本讲主持人戴尔?韦恩博士,消除自己的这一误区——决不拖延!从现在开始,立即行动!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不良的习惯——拖延时间,这种现象我们几乎不时遇见,以至于看见或者自我发生时都不以为然了。然而,拖延时间却是一种极其有害于人们日常生活与事业的恶习。自我拖延时间则无异于慢性自杀。那么你呢?是否经常拖延时间?如果你同大多数人一样,就会说“是的。”不过,你也许已经讨厌自己的这种不良习惯,并希望在生活中消除因拖延而产生的各种忧虑。但是,你总是没有将自己的愿望付诸于切实的行动,其实,你所推迟的许多事情都是你曾经期望尽早完成的,只是由于某种“原因”而一拖再拖。有时你甚至每天都要对自己说:“我的确应该做这件事了,不过还是等一段时间再说吧。”
对于拖延时间者来讲,我们很难将这一误区归咎于外界因素,因为拖延时间的是你,由此受害的也是你自己。我们每个人都确知,拖延时间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然而却很少有人能够说他自己从不拖延时间。同其他误区一样,这种行为本身并不包含任何不健康的因素。只是由此产生的情感或惰性才构成一种不健康的行为。因为对你来讲,某件事情如果做了就是做了,没做就是没做。其实根本不存在拖延或不拖延之说,你也许认为我们所说的观点有点自相矛盾,其实,生活本身就是充满这样的哲理。如果你喜欢拖延时间,并且不会因此悔恨、忧虑或烦恼,那你完全可以继续保持自己的习惯,因为它并没影响你的生活。但事实上,对大多数人来讲,拖延时间不过是让自己避免投身现实生活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拖延时间者的口头禅:“希望”、“但愿”、“或许”
如果你留心观察一下那些拖延时间的人,就不难从他们的口中之言找到一些共同的词语——“或许”、“希望”、“但愿”——这3个小词构成了拖延时间者的心理支撑系统,并成为他们不愿去做某事的理由。而“但愿”、“希望”无异于童话故事中的梦想,完全是浪费时间。无论你怎样“希望”或“但愿”,对你的现时的生活都无济于事,你只不过是在为自己寻找一种不愿从事生活中某一重要活动的借口而已。例如,我们可以听到他们说:●“我希望问题会得到解决。”
●“但愿情况会稍好一些。”
●“或许问题不太大。”等等。
而事实上,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情况也没有好转。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只要你具有一定的决心和毅力,你就可以实现自己的各种意愿。然而,如果你总是将事情推迟到未来这一时间,那你就是在逃避现实,怀疑自己,甚至是在欺骗自己。拖延时间的心理会使你在现时中更加懦弱,并不断依靠幻想,总希望情况会如己所愿——有所好转,但事实并非如此。
拖延时间——一种惰性的生活方式
你也许经常说到类似这样的话:“我要等等看,情况会好转的。”这种话表明,你已经陷入了一种生活的惰性。对于有些人来讲,这似乎已经成为他们习以为常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总是明日复明日,因而也就总是碌碌无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许多充满惰性者,他们甚至不分事情的轻重,一律拖延。例如:马克是一位50多岁的人了,结婚也快30年,但他经常抱怨自己的家庭生活并不美满。在与咨询专家的交谈中,他表示早已对自己的婚姻生活感到不满。他说:“我们的婚姻一直就不理想,从一开始就是如此。”医生问他怎么不早离婚,而拖延了这么长时间,他坦率地回答说:“我总是希望情况会逐步好起来。”可笑的是,他已经“希望”了近30年,而他们的夫妻生活依然很糟糕。
在与咨询专家的进一步交谈中,马克承认自己在10多年前就患了阳痿症。而他也没有看过医生。他开始回避妻子,同时希望这一病症会自然消失。用马克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当初认为自己身体肯定会好起来”。
马克的婚姻生活是现代人生活中的一种典型的惰性方式。他对问题采取回避态度,并为之辩解说:“如果我暂时不采取行动,问题可能会自行消失的。”但是,马克发现问题从不会自然消失,它们总是保持原状。即使事物有时会变化,一般也不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如果没有外界因素的推动,事物本身(环境、情况、事件以及人)是不会有所好转的。要使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必须做出积极努力。
对于拖延时间的行为,我们每个人还可以进一步自省,看看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消除这一误区。要消除这一误区,并不需要你在精神上作出很大的努力,因为这一误区与其他误区不同,这些问题完全是由你自己造成的,丝毫没有任何文化环境的影响。
你是否只是一位评论专家
拖延时间的生活习惯其实是避免付诸实际行动的一种手段。一个不爱动手的人常常很善于动口——当别人埋头苦干时,他却袖手旁观,并大发一通颇富哲理的评论。当然,评头论足总是很容易的,而要实干就必须做出努力、承担风险,甚至进行变革。
在我们的社会中,有许许多多的评论家,评论已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甚至有人出钱请他们评论。观察一下你自己以及周围的人,你会注意到各种评论在我们的社会交往中占有很大比例。为什么呢?很明显,评论别人的行动总比自己采取行动来得容易。看看那些真正的冠军,那些取得过最佳成绩的人,如拳王、棋手和电影明星等等。他们都是实干家,是佼佼者。这些人会站在一旁苛刻地评论别人吗?世界上真正的实干家是没有时间议论别人的。他们总是忙于自己的实际工作。他们会帮助那些天赋较差的人,但不会对别人评头论足。
我们不能否认建设性评论的积极意义,然而如果你不去实干,只是充当一位旁观者,你就不会有任何发展,也不能自我提高。此外,即使评论,也很可能夸大别人的缺陷和不足,以掩饰自己的无所作为。实际上,你可以学着不去理会那些“业余”评论家的吹毛求疵。首先,你应该认识到自己的类似行为,然后努力克服这种倾向,使自己成为一个实干家,而不光是一位不受人欢迎的评论家。
厌倦生活——拖延时间的后果
生活永远不会令人百无聊赖,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总感到一种无聊与厌倦。如果你厌倦生活,这说明你未能积极有效地利用自己现在的时光。厌倦是你自己选择的一种情绪,你应该从生活中消除这一自我挫败的情绪。拖延时间意味着虚度光阴、无所事事。无所事事会使人们感到厌倦无聊。实际上你完全可以干些事情。人们又常常抱怨客观环境令人厌倦。例如:“这个城市实在太单调、太死板了”或者“这个人讲话太空洞乏味”。一座城市或者一个人的发言不会是无聊的,无聊厌倦是你自我感觉的一种情绪,只要积极利用自己的大脑,发挥自己的能力,你可以摆脱这种情绪。
伯特勒曾经说过:“愿使自己感到厌倦的人比令人厌倦的人更为令人厌倦。”如果你从现在开始,做一些自己喜欢去做的事情,或者充分发挥自己大脑的思维能力与自我潜能,你就永远不会厌倦生活。当然这种结果依然要你来作出选择。
改变拖延行为的实用法则
下面是心理咨询专家为拖延时间者开出的一系列处方,供你选用,相信会给你带来奇异的效果,那么,就从现在开始,不再拖延,赶紧列出自己的行动计划吧。
●不要把拖延看成是一种无所谓的耽搁。一个企业家可以因为没能及时作出关键性的决定而遭到失败。有时候,由于做妻子的懒得及时地洗碗铺床,也会造成一桩婚姻的瓦解。延误了看病的时间,会给人的生命带来无可挽回的影响。拖拖拉拉这个坏习惯不是无伤大局的,它是个能使你的抱负落空、破坏你的幸福、甚至夺去你生命的恶棍。
●找出使你备感苦恼的、习惯拖延的一个具体方面,然后去征服它。突破拖拉作风对你生活某一个方面的束缚,一种得到解脱和成功的感觉将会帮助你在其他方面去战胜它。
●为自己规定一个期限。但你不要暗地里规定一个期限,这样很容易被人忽视。要让其他人都知道你的期限,并且期望你能如期完成。
●不要避重就轻。避重就轻是人的天性,但到头来只会导致问题铢积寸累,难上加难。
●不要因为追求十全十美而裹足不前。有些人对采取行动望而却步,因为他们害怕自己干得也许不那么完美无缺。
●让自己把握眼前的5分钟,并努力切实地生活。先不要考虑各种长期的计划,应争取充分利用眼前的5分钟做自己要做的事情,不要一再推迟可以给你带来愉快的那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