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曹植的家世
(一)父亲曹操
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可以说是一个乱世纷争、英雄辈出的时期。一时间涌现了很多杰出人物。曹植的父亲曹操作为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是其中的佼佼者。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祖父曹腾是个宦官,顺帝时被提升为中常侍,权力很大。汉桓帝时封费亭侯。他在宫中三十多年,曾先后服侍过顺、冲、质、桓四代皇帝。父亲曹嵩,本姓夏侯氏,被曹腾收为养子。曹嵩曾任司隶校尉、大司农、大鸿胪等官职,后又花钱买了太尉的官职。
曹操自小就很机警,善于随机应变。生活上放荡不羁,经常练武打猎。曹操对读书也颇为爱好,尤其是军事著作,这为他后来成为杰出的军事家和文学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时有两个人对曹操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名臣桥玄预言曹操:“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曹操)乎!”另一个评价来自名士许劭,他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从曹操出生开始,即东汉桓帝永寿元年(155年),东汉王朝就已经趋于瓦解,社会剧烈动荡,政治非常腐败。
东汉在选拔人才上有一条政策:每年可以从郡国二十万人中推举一名“孝廉”到中央政府为官。“孝”就是对父母孝顺,“廉”就是品行正直。熹平三年(174年),20岁的曹操被推举为“孝廉”,担任郎(皇帝的近卫、侍从一类官职)的官职,不久又被提升为洛阳北部都尉,主管京城的治安。任职期间,执法严明,很有魄力,他的原则是“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京城秩序迅速好转。中平元年(184年),规模浩大的黄巾起义爆发。东汉统治集团非常恐慌,调集大量军队镇压。当时正担任骑都尉的曹操也参与其中,对黄巾军进行了攻打,后被破格提拔为济南相。这期间,他着手整顿腐败的吏治,惩治贪官,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公元187年,曹操又被任命为东郡太守。189年,汉灵帝病死,14岁的太子刘辩即位,即汉少帝。外戚何进辅政,被宦官杀死。董卓攻入洛阳,废掉了少帝,立9岁的刘协为帝,即汉献帝。从此董卓执掌大权,横行朝廷。他的暴行激起了各阶层人士的不满。190年,袁绍为盟主,联合各路英雄起兵讨伐董卓,曹操也是参与者之一,被任命为奋武将军。结果董卓大败而逃。从此以后,各路军阀又开始连年混战,争夺地盘,曹操也开始着力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初平三年(192年),曹操大败青州黄巾军,得到了投降的士卒约三十万人,他挑选精锐,组成自己的“青州兵”,实力大增。又经过了十几年的艰苦转战,曹操凭借自己的军事和政治才能,逐渐在军阀混战中成为强者之一。建安元年(196年),他迎接汉献帝到许都,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取得了绝对的优势。200年的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打败了自己在北方的最大对手袁绍,从而成为北方中原地区的统治者。与此同时,江东的孙权也在相继消灭了刘繇、黄祖等割据的军阀后,势力迅速壮大起来。过去曾投靠过曹操的刘备,得到诸葛亮的忠心辅佐,制定了占据荆州和益州进而志在统一全国的宏伟计划,逐渐发展成为西南方独立的武装力量。208年,曹操为统一全国,南下攻打孙权,遭到了孙权和刘备的联合抵抗。赤壁之战中,曹操大败逃回北方。孙权在江东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他以建业(今江苏南京)为中心,发展成后来的吴国。刘备取得了荆州的武陵、零陵、桂阳和长沙四郡,随着进一步占据益州,发展成为后来的蜀国。曹操一方则发展成为后来的魏国。可以说,赤壁之战后,中国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曹操的精力开始集中于巩固北方的统治,发展经济和军事实力,为统一全国做准备。
曹操不仅是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同时还是取得了卓越成就的文学家。《魏书》记载他:“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曹操一生可谓是生于乱世,戎马生涯。他的创作也多是反映国家分裂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以及他立志结束这种分裂局面,争取国家统一的宏图大志。他的作品保存下来的有乐府诗二十多首,完整的散文四十多篇。他的五言诗《蒿里行》《苦寒行》《却东西门行》《薤露行》等都是流传至今的名篇。曹操在诗歌形式上,不拘一格,创造出新的自由的体裁。他的散文,一般都文字简短,善于用质朴的语言抒发胸怀。
在曹操的推动下,建安文学创作出现了繁荣的局面。他的创作对建安文学也同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鲁迅曾称赞曹操是“改革文章的祖师”,由此可以印证曹操在文学上的卓越成绩。
曹植正是在这样一位英雄父亲的熏陶和教育下成长起来的。
(二)兄长曹丕
曹丕(187—226),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县)人,三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性格善谋多诈。父曹操,母卞夫人。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长子。根据史书记载,曹丕文武双全,善于骑马射箭,喜欢击剑,在文才方面,8岁便能提笔为文,博览古往今来的经典注释,融会贯通诸子百家的学说。建安十六年为五官中郎将及副丞相。建安二十二年,曹丕在立世子之争中战胜了弟弟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延康元年(220年),曹操死,曹丕继位为丞相兼魏王,是年十月,曹丕逼迫汉献帝刘协禅位,改国号为魏,年号黄初,自立为皇帝,为魏国的开国之君,也是三国中第一个称帝的君王,其还将都城由许昌(原许县)迁至洛阳。黄初七年(226年)夏五月十六丙辰日,曹丕因急症病危,传唤曹叡并立为太子,同时召来曹真、曹休、司马懿、陈群等众臣托付后事,五月十七丁巳日逝世,时年四十岁。六月初九戊寅日葬首阳陵。庙号高祖,曹丕死后谥曰“文皇帝”。
曹丕在位时间只有短短七年,但是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一,曹丕采纳大臣陈群等的意见,建立九品中正制,调节了曹家与士族阶层之间的矛盾,获得了士族的支持,但也开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氏族门阀制度,使得大权被士族垄断,为魏国灭亡埋下了祸根;第二,巩固了中央集权,限制了外戚权力,削夺藩王权力,建立防辅制度,强化中书省,发展校事官制度;第三,重视文教。221年,下令人口达十万的郡国每年察举孝廉一人。同年又重修孔庙,封孔子后人为宗圣侯。224年恢复太学,设立春秋谷梁博士;第四,发展屯田制,施行谷帛易市,稳定社会秩序。黄初末,魏国国库充实,累积巨万,基本解决了战争造成的通货膨胀问题。
曹丕博学多识,爱好文学,在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上都有成就。诗作以五言诗和七言诗成就最高,诗的题材主要围绕游子和思妇,五言诗以《杂诗二首》为代表。另外还有记述民生疾苦和军旅生活的诗歌:如《至广陵于马上作》《黎阳作》等,虽不比曹操的诗慷慨悲凉,气势也颇为雄厚。早期优秀的七言诗中,以《燕歌行》为最优,其真正摆脱了楚歌形式的羁绊,使诗歌创作的七言形式宣告成立。曹丕的诗中,乐府诗与古诗各占一半,诗歌风格细腻婉约,不像其父曹操诗歌时露沉雄苍茫之气。在文学批评史上曹丕的散文起了开风气的作用。他的散文典雅清峻、文气贯通,他所著《典论》是我国第一篇文学批评的专门论文,提出“文以气为主”的见解,对诗、赋等几种主要文体作了初步分析,并将“文章”视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更对重视文章的风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外,他的《与吴质书》在书信这种实用文体的基础上加入了很多抒情成分,开创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书信讲求文辞精美、注重文学色彩的风气。
曹丕写过不少诗歌,流传到今天的较完整的约有40首。曹丕著作,《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23卷,又有《典论》5卷,《列异传》3卷等,皆已散失。明代张溥辑有《魏文帝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有关曹丕作品的注释本,有黄节《魏文帝魏武帝诗注》(1925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校正重排,改称《魏武帝魏文帝诗注》。
魏晋以来,评论界对曹丕诗歌创作的评价普遍不高,其在中国文坛的地位不及其弟曹植和父曹操,曹丕诗歌的最大价值在于他人性化的、情感充溢的抒情性韵味,刚柔并济的风格和多工语又不失自然音韵的语言特色。
陈寿在《三国志·魏书·文帝纪》中评曰:“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