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的起源和发展
灸法属于温热疗法,与火的关系密切。火的历史在我国可以追溯到50万年前的“北京人”或80万年前的“蓝田人”时代。我们的祖先面临着恶劣的自然环境,防治疾病的方法也极其有限,因此平均寿命极低,这就迫切地需要人们运用各种治疗方法来与疾病进行斗争。早在大约5万年前的原始氏族公社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懂得了用火来取暖、熟食,尤其是1.8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已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方法。“灸”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灼”,是灼体疗病之意。最早可能采用树枝、柴草、兽皮取火,然后熏、熨、灼、烫以消除病痛,以后才逐渐选用“艾”为主要灸料。
艾,自古以来就以一种野生植物在我国广大的土地上到处生长,其气味芳香,性温易燃,且火力缓和,于是便取代一般的植物燃料,而成为灸法的最好材料。《本草》记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记载:“艾叶苦辛,性温,属纯阳之性,能回垂危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病而除百病。”
灸法起于远古,形成于秦汉时期。先秦两汉是我国传统针灸医学的重要形成时期。产生于秦汉之际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把灸疗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进行系统介绍,在《灵枢·官能》中强调“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汉代张仲景的著述,有“可火”与“不可火”的记载,其所言之火,亦指艾灸。张仲景具体指出了灸疗禁忌范围包括太阳表证、阳实热盛、阴虚发热等,这些对后世医家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国晋隋时期,灸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灸的方式上有了极大的改进,灸法变的灵活多样,出现了多部论述灸法的著作,为医学史灸法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著名的针灸学家皇甫谧撰成《针灸甲乙经》一书,全面论述了脏腑经络学说,发展和确定了349个腧穴的位置、主治、操作,介绍了针灸方法、宜忌和常见病的治疗,化脓灸最早也见于《针灸甲乙经》即“欲令灸发者,炙履褊熨之,三日即发”。
从两晋至唐宋,是我国针灸史上灸疗法发展的最重要的时期。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之中,也载述了大量灸疗内容。在灸法上,又增加多种隔物灸法,在灸疗范围上也有较大的扩展。首先增加灸疗防病的内容;其次,灸治的疾病范围较前代有所增加,特别是在热证用灸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如对黄疸、淋证等温热证及消渴、失精失血之阴虚内热证等,均可以用艾灸治疗。这足以证明当时对灸法的重视,对灸法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灸法成熟于明清时期,从著作的数量、灸法技术的改进以及灸法进行局部麻醉的应用,均可看出在明清时期灸法到达了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以张景岳、杨继洲为代表的著名医家。灸疗文献中,较有代表性的为清代咸丰时吴亦鼎所撰的《神灸经纶》一书。《神灸经纶》全面总结了清以前有关灸疗的理论和实践,并参合了不少作者本人的临床经验,是一本集大成式的灸疗专著。
到了清代,李学川、陈修园等人又在艾绒中加入了不同的药物,并改名为“太乙神针”“太乙针”,记述此法的专著有《雷火针法》《太乙神针心法》《太乙神针附方》《太乙神针方》等,并在临床上也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当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代常用的艾卷灸法和药条灸法均发展于此。
但到了清代的后期,由于历史原因灸法走向了衰落,清末后期统治者认为“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至清末(1822年)道光皇帝废止宫廷针灸后,更导致了针灸学的衰落。灸法因其方法简便、效果显著而在民间广泛应用。
新中国成立后,灸疗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灸法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已从对灸疗临床疗效观察、古医籍整理方面,转移到向灸法、灸理现代化,研究和灸疗器具创新的阶段。现代灸法研究在灸的制作材料、灸的作用机理、灸的适应证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历史有许多丰富的遗产需要现代法继承和发扬,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灸法将以其独特的疗效引领风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