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綦毋潜
诗人名片
綦(qí)毋潜
字号:字孝通
籍贯:荆南(今江苏宜兴县)人。
作品风格:清秀
个人简介:开元十四年(726)进士及第,授宜寿尉,后又历任校书郎、右拾遗、著作郎。天宝末年,归家隐居。他与王维、张九龄等人有唱和诗。王维称其“盛得江左风,弥工建安体”。其诗多为隐逸之思。《全唐诗》编其诗一卷。
春泛若耶溪①
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②,此去随所偶③。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④,隔山望南斗⑤。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⑥,愿为持竿叟⑦。
【注】
①若耶溪:即越溪,在今浙江绍兴东南若耶山下,据传为越女西施浣纱处,故又称浣纱溪。
②幽意:指隐居之意。
③偶:指二人相遇称偶。
④际:正值。
⑤南斗:星座名,因其在北斗之南,故称南斗。
⑥生事:指谋生之事。这里指仕宦。
⑦叟:老翁。
春泛若耶溪
这首五言古诗大概是诗人归隐后所写。若耶溪传为西施浣纱处,春水清澈,倒映山影,优美如画。诗人置身其中,内心产生无限情怀。
“幽意无断绝”,“幽意”二字为幽居独处之意,点出全诗主旨。这种“幽意”一直伴随着他,从未“断绝”,这次春游,也是任舟在水中荡漾,所以说“此去随所偶”,“偶”字即是遇的意思。这两句诗传达出一种随遇而安的闲适情绪。
接下来写泛舟的时间和路线,描写沿途景色。“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晚风,轻拂着行船,船儿任轻风吹送,漂入了夹岸春花烂漫的溪口。仿佛进入了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这里环境幽美,诗人心情安闲。“晚”字点明泛舟的时间,“花”字回扣了题中的“春”字,描写细腻精致。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写船儿前移和景色的转变。“际夜”,指到了夜晚,暗示了泛舟时间之久,这正是“幽意无断绝”的具体体现。“西壑”,是船儿行到的另一个地方,身处新的环境,心情舒畅,遥望南斗星宿,不觉间已经“隔山”了。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二句,描绘了一幅唯美如画的夜景。溪上水雾在月光照射下,雾气迷蒙。“飞”字,把溪水闪动,雾气飘升,月光的倾洒写活了,“林月低向后”,照应“际夜”,夜已深月亮渐渐下落,船继续前行,两岸林木和月亮悄悄地向身后退。月下夜景宁静、美丽。
诗人在上文通过对晚风、花路、南斗、潭烟、林月等景物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一幅幽美、宁静、迷蒙的春游图。本来就心怀“幽意”的诗人,置身在这种幽静的环境中,更觉得尘世繁杂喧扰,心更向往归隐生活,所以,诗人最后写“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人生世事就像这溪水上迷蒙的烟雾,飘渺变幻,我还是作一个若耶溪边垂钓的隐者吧。
诗人以行舟为线索,细致入微地描写了泛舟沿岸的自然美景,无桥揉造作之色。随着地点和时间的推移,诗人笔下的景色也不断更换,景色丰满不瘦薄,画面不断跳动,也使清幽环境变得令人轻松舒畅,使人陶醉。
后人点评
明人谭元春:妙语浮出,如不经心乎者。(《唐诗归》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