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鄂尔浑文回鹘碑铭研究
更新时间:2025-04-28 19:53:14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在先贤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实地考察者提供的录文,运用文献语言学研究方法,通过考察其语言特征和时代背景,对《希纳乌苏碑》《塔里亚特碑》《铁兹碑》等鄂尔浑文回鹘碑铭进行较为科学的转写和再译,并对其内容进行了翔实的语文学注释,探讨碑文所涉及的回鹘汗国历史地理、思想文化以及政治社会变迁。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2-0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鄂尔浑文回鹘碑铭研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作者简介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鄂尔浑文回鹘碑铭词汇索引
- 附录一 符号说明与略语表
- 四 动词转动词的词缀
- 三 静词转动词的词缀
- 二 动词转静词的词缀
- 一 静词转静词的词缀
- 第五章 鄂尔浑文回鹘碑铭的词汇结构
- 第四章 鄂尔浑文回鹘碑铭词汇对比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国当代小说在美国的译介与研究
中国当代小说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已成为我国文学在美国译介数试最多、受众面最广的文学载体。本书运用译介学和接受学相关理论对我国当代小说在美国的译介和接受过程进行梳理,以此分析美国读者和研究者对中国当代文学乃至文化的态度、误读及其原因,从中折射出符合译入语语言文化要求的译介规律,为研究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提供理论和实证分析,同时也为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树立中华文化自信,增强中国文学的国社科18.5万字 - 会员
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诗歌
该著探究了现代汉语与现代诗歌形式建构的关系,阐释了现代汉语及其传播在新诗发生期与转型过程中的现代性作用与意义。具体论述了现代汉语白话、现代汉语虚词、现代汉语人称代词在现代诗歌形式建构中的特征、功能与意义;分析了现代汉语诗歌对称形式、分行形式、节奏形态、科学思潮与现代诗歌形式现代变革的关系。本项研究旨在从现代汉语诗学、语言学、传播学与现代诗歌文体研究的结合中,推进现代汉语诗歌形式研究,深化现代汉语诗社科22.8万字 - 会员
鄂温克语语音声学研究
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书利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语音声学参数统一平台”,用声学语言学和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鄂温克语元音、辅音等音段特征和词重音等超音段特征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描写每一个音段的实际音值及其在声学空间中的分布格局和分布特点以及在语流中的存在模式和音系特点,探讨语音四要素与蒙古语词重音性质之间的关系问题,阐述了语音声学参数与音段和超音段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和语言学意义。社科11.4万字 - 会员
古汉语语法四论
本书是何莫邪先生1981年在哥本哈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全书结构包括致谢、导言和四个主体章节。导言中的核心观点,总结起来分为两个主题,一个是语言学研究的态度、原则;另一个是古汉语语法研究的方向。主体部分选择从这四个方面出发,选取一千三百多个例句,分为四章进行讨论。第一章的专题是上古汉语的否定表达、第二章讨论的是上古汉语中的量化、第三章的主题是上古汉语的代词、第四章讨论上古汉语的条件句。社科24.1万字 - 会员
英语世界的古代诗话译介与研究
本书重点关注19世纪以来,以英语为载体的西方学界,对中国古代诗话系列文本的译介与阐释、论述等研究。现共计有近百部诗话被英语世界研究者介绍、关注,其中又有53部被不同程度地进行英译。通过以纵向视角梳理英语世界中国古代诗话的传播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收集整理不同研究者针对不同朝代诗话的相应英译文本,从而进一步考察研究者们对一系列诗话作品中出现的传统诗学术语的译介与解读,以及不同研究者如何采用不同的西方文论社科26万字 - 会员
当代语法理论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法教学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是以汉语言文字教学为基础的、关涉到多学科的交叉性学科。学科的性质决定其需要语言学理论的支撑和指导,以解释教学和习得中“是什么”和“为什么”两个层面的问题。本书运用理论语法的观点、原理及方法来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语法,试图在寻找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的接口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为打通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屏障做出一些努力。书中介绍和讨论的语法理论主要包括:认知语法理论、语言类型学理社科18.7万字 - 会员
后现代误读理论研究
误读是20世纪文论的关键词之一,是文学阅读中最常见的现象。本书勾勒了后现代误读理论的谱系:解构的思维方式和解释学的“合法偏见”等,描述了后现代误读理论的基本特征。重新审视了后现代误读理论的范畴语言、他者等,从语言的角度看,解构性、修辞性是误读生成的内在机制。从现象学的角度看,文本是一个他者,他者是理解的极限、形而上学的极限,用描述替代解释成为方法论的重要变革。后现代误读理论同时产生了正负两种效应,社科30万字 - 会员
人称代词与中国现代诗歌
现代人称代词大量进入现代诗歌,多方位地影响了现代诗歌的传播与形式特征,成为中国现代诗歌区别于古代诗歌的一个突出标志。该著从考察汉语诗歌人称代词的历史演变、现代人称代词大量入诗的历史语境入手,系统地探讨了现代诗歌人称代词入诗的基本特性、形态功能、生成机制,阐释了现代人称代词大量入诗与现代诗歌形式变革的关系。人称代词在现代诗歌中不同语法功能上的表现,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现代诗歌表达策略的多样化。现代人称代社科16.7万字 - 会员
大学语文
教材主要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需要,选择了“能力本位”的编写体例:在内容方面,以听记能力、表述能力、阅读能力、翻译能力、写作能力和迁移能力为本位并统帅课文选择,分别构建了“听辨与表述能力”“阅读能力”“繁体字识记与文言翻译能力”“能力迁移”4个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学项目(有的还有二级子项目),每个项目下均有若干篇精选课文作为教学的基本支撑。在结构方面,总体上采用板块式单元结社科18.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