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宋史研究论丛(第三十七辑)
更新时间:2025-04-28 17:56:01
最新章节:征稿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宋史研究论丛》是已故著名历史学家漆侠先生创办的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主办的一份学术论文集刊。本集刊注重学术研究中的“新材料、新方法、新观点”,主要刊发宋史领域学术论文,兼及辽夏金元史。此为第37辑,收录35篇学术论文,分为宋代政治制度史研究、宋代军事史研究、宋代社会经济史研究、宋代法制史研究、宋代文化史研究、宋代文献与考证、辽金元史研究、研究综述与述评等栏目。本辑所刊论文,或研究考证提出新见,或发掘新史料,为学界相关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可供宋辽夏金元史研究者和爱好者参阅。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4-06-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宋史研究论丛(第三十七辑)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征稿
- 森公章《遣唐使与古代对外关系趋向——日唐、日宋交流》评介
- 辽朝军制研究的新突破
- 政治史研究走向何方?
- 研究综述与书评
- 从契丹故事到多方妥协:金帝圣节“改期受贺”考论
- 辽代宦官、内侍省及相关问题研究
- 辽代末法观念三题
- 辽金元史研究
- 南宋浙江亭历史沿革及位置考辨
最新上架
- 会员
李鸿章的洋顾问:德璀琳与汉纳根
本书介绍了晚清重臣、洋务派领袖李鸿章的两位洋顾问:德璀琳(GustavDetring)与汉纳根(ConstantinvonHanneken)翁婿两人在华一生的活动。作为有雄心壮志的年轻人,在晚清政府发动自强运动的环境下,两人不但恭逢其时参与了中国在军事、经济、外交、教育等各个方面的改革,也在中国开创出属于个人的一番事业。本书通过两人在华的特殊经历,呈现出在华外国侨民群体的整体状况,并分析其对历史24.5万字 - 会员
隔空传音:清代晚明史书写中的东林话语研究
东林党人在世人心目中,主要是忠诚、刚正、伟岸的正面形象,后人对他们普遍抱有同情和崇敬之情。东林的这一形象,有其形成、塑造、接受、传播、固化的过程。东林活动的明末自然是这一过程的重要阶段,而清代官民对这一形象的大体接受、传播,既前承明末的已有基调,又后启近当代,影响了近当代对东林、非东林及晚明党争是非等问题的评述,到今天仍方兴未艾。本书上编主要考察晚明东林人士及其支持者对东林形象塑造和维护的诸多表现历史22.1万字 - 会员
侵华日军广州8604细菌部队研究
本书是一本专门研究侵华日军驻广州“波”8604部队在中国南方诸省进行各类细菌作战犯下累累罪行的历史学术著作,内容涵盖了“波”8604部队自成立至解散这7年间进行各类细菌研究、实施多种细菌作战等大量历史事实;也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半个多世纪中日两国学界对“波”8604部队的学术研究。本书是第一本专门研究“波”8604部队实施细菌战罪恶的规范的学术性著作,内容严肃,逻辑严谨,结构完整,史料更为充实、可历史17.5万字 - 会员
(新编)中国通史纲要(全二册)
《(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是党中央在新时代决定启动的国家重大学术文化工程。2020年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纂修工程实施方案做出重要批示,要求高质量高标准开展纂修工程,打造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时代精品力作。2020年6月,纂修工程正式启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牵头组织实施,已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本书是《(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重要阶段性成果,在《(新编)中国通历史56.1万字 - 会员
辽西夏金:铁马冰河入梦来(这就是中国历史)
本套丛书记载了从神话传说:夏商西周——直到清末的历史,采用手绘画风和历史图片相结合的方式,选配近千张彩图与珍贵文物照片,经过严谨考据,加上写实技法表现历史事件与人物装扮,让孩子身历其境,借以传达正确的历史常识,更可丰富孩子的美感经验。本书以孩子能懂的经验、语言,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人、事、时、地、物,让原本抽象难懂的观念或复杂背景,变得生动活泼、逸趣横生,给孩子树立一个清晰的中国正史概念。历史8.1万字 - 会员
清代伯都讷满汉文档案选辑(上册)
吉林省扶余市档案馆藏有清代伯都讷副都统衙门及伯都讷旗务承办处满、汉文档案。档案起止时间为清同治六年(1867)至宣统三年(1911),总量约为5000多卷,30000余件。其中,满文或满汉合璧档案约100件,其余为汉文档案。本《档案选编》所选档案,主要为满文或满汉合璧档,以及与其内容关联密切的少数汉文档,以伯都讷副都统衙门或伯都讷旗务承办处,与吉林将军衙门或吉林全省旗务处、以及及其辖下各机构间往来历史3412字 - 会员
近代史资料(总146号)
《近代史资料》总146号共收录近代史原始资料五篇,即《徐广缙致叶名琛信札辑录》、《仪若日记(二)》、《欧洲观战报告》、《旅行长安日记》、《陆征祥致刘符诚手札(二)》。其中《徐广缙致叶名琛信札辑录》为徐广缙担任两广总督时与广东巡抚叶名琛的信札,反映了道光末、咸丰初清军在两广镇压农民起义的情况。《仪若日记》为清末外务部大臣邹嘉来的日记,详细记录了晚清政局、以及京官的日常生活。《陆征祥致刘符诚手札(二)历史16.5万字 - 会员
明史研究论丛(2023年秋季号/总第二十三辑)
《明史研究论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主办,本辑为2023年秋季号,设有专论、研究生习作、书评三个专栏,包含明代京营基层武官选任制度的演变、明代旗役并枪制度考、明代生活水平分层及其衡量标准、明代地方的诬告之风及其司法实践、明嘉靖时期营建经费筹措与工部财政运作、明代应天乡试主考官群体的构成及影响、明代贡院记的史料价值探析等十七篇文章。历史25.3万字 - 会员
南开史学(2019年第2期/总第28期)
1980年,南开大学历史系创办《南开史学》,在学界颇有声望。后停刊。本次复刊,内容以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为主,以考古学与文物研究为辅,以刊发原创性、前沿性论文为主,兼以书评和读史札记。本刊强调以“南开史学”为主要特色,突出“实学”的研究风格,以社会史和思想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带动研究领域及题目的变革,具有鲜明的南开特点。历史21.7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新编)中国通史纲要(全二册)
《(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是党中央在新时代决定启动的国家重大学术文化工程。2020年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纂修工程实施方案做出重要批示,要求高质量高标准开展纂修工程,打造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时代精品力作。2020年6月,纂修工程正式启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牵头组织实施,已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本书是《(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重要阶段性成果,在《(新编)中国通中国史56.1万字 - 会员
汉代农业社会诸问题研究
两汉的农业、农民和农村是中国史学研究的传统课题。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两汉的农业政策、土地制度、农民起义、婚姻与家庭、宗族与宗法等,做了大量的学术研究,但同时,仍有许多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本书围绕两汉农业社会诸问题展开,在农业方面,着重讨论国家重农政策制定的时间和贯彻情况;在农民方面,主要就农民的构成与其生产经营特点、农民的权益与负担、自耕农的经济收支状况等问题展开讨论;在农村方面,着重就汉代的乡里聚中国史24.5万字 - 会员
明史研究论丛(2023年春季号/总第二十二辑)
《明史研究论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主办,本辑为《明史研究论丛(2023年春季号总第22辑)》,主要分为“专题论文”、“史料撷英”和“书评”三个栏目,包括上海图书馆藏梁维枢《内阁典仪》钞本考述与整理,论明代两广、湖广、漕运总兵勋臣专任制度的形成,吕杨《晚明江南社会治安研究》评介,明清帝王的历史教育等论文。中国史26万字 - 会员
史苑爬梳录:孟繁清元史论集
本书精心挑选了作者多年来在元史研究领域的三十余篇论文,内容涵盖元代经济、政治以及元代海运、人物考辩等多个方面,全面展示了作者在这些领域取得的显著成果。附录部分还特别收录了作者撰写的书评。这些论文以扎实的史料为基础,结合碑刻文献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是作者四十年元史研究的结晶,对于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深远的学术意义。中国史30.3万字 - 会员
魏晋隋唐史研究
本书正文分上、下两编,由与宁志新教授关系密切的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宁志新教授的门人弟子的37篇论文汇编而成。时间跨度上自先秦,下至明清,但以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为主,主题涉及政治制度、经济、社会、思想、文化、宗教、民族、中外交流、历史文献等诸多方面。既有对习见史料、传统论题的重新阐释、解读,也有对新出史料的刊布以及新的研究问题的发掘,还有数篇文章专门讨论宁志新教授的治学特点、人格风范等,中国史37.1万字 - 会员
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第8辑)
本书以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为研究对象,开设“启予国学”“古史专题”“民族文化史”“近代史专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大思政课‘建设专栏·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大思政课’建设专栏·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笔谈”“秦皇岛地域文化”以及“书评”等专栏。中国史34.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