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唐诗九讲
胡云翼更新时间:2024-07-05 17:34:55
最新章节:(四)妓女的诗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从唐诗的起源开始,系统介绍唐诗经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的发展脉络,研究唐诗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风貌,更详细介绍其特质、发展因缘,概观及派别。以及独特地介绍了唐代诗人、宫人、闺人等妇女的诗。囊括唐诗的方方面面,堪称研究唐诗的微型百科,是当代影响力较高的唐诗阅读鉴赏的经典选本!
品牌:卓文天语
上架时间:2024-05-01 00:00:00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卓文天语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唐诗九讲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胡云翼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翻译与影响:《圣经》与中国现代文学
本书立足于比较文学,主要就《圣经》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进行研究。书中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圣经》在20世纪中国的译介和接受情况;第二部分主要研究《圣经》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如周作人、海子、冰心、茅盾、顾城、王蒙等文学创作都受到《圣经》的影响;第三部分主要论述韩素音、张晓风、蓉子、夏宇、斯人几人如何受《圣经》的影响并进行文学创作的。通过本书,读者可以较为详细地了解《圣经》在中国的译介、接受以及对中国现代文文学29.5万字 - 会员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二十七辑)
本书内容涉及古文献学理论研究、传世文献整理与研究、古文字与出土文献研究、海外汉籍与汉学研究等中国古文献研究等相关领域。收录了《夏禹剑考》《洪汝奎刻书及相关文献整理活动考论》《宋代江西诗派诗集合刻考》等文章。文学24.4万字 - 会员
通往实践的中国文学理论建构
新世纪以来文学实践巨大的展开活力及令人震惊的展开规模,对当下国内尚居于主导地位的观念认识论文学理论形成无可规避的促迫。文学并不仅是文本,也不仅是认识对象,它更是实践对象,并且就是实践过程本身。本书研究要点在于揭示文学理论与文学研究对象的实践性关系,在这一关系中研究文学理论的实践属性、文学理论的实践逻辑、文学实践的鉴赏与批评活动、文学理论的实践文本学,以及文学理论的实践论研究方法等。文学25.7万字 - 会员
先秦文学史
《先秦文学史》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阐述我国先秦文学的基本面貌,包括上古神话,《诗经》,历史散文,诸子散文,屈原和楚辞,秦国文学。各章分节介绍主要作品的成书过程、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文学成就,并阐明各种文学现象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继承和发展关系。全书框架合理,资料详实,相关内容有及时结合考古发现的新材料,且不少章节文词秀丽可观。不仅有助于中文专业学生和教学工作者用为参考,还可满足广大古典文学爱好者不断文学35.6万字 - 会员
生产者的诗学:鲁迅杂文研究
本书钩稽鲁迅杂文内在的修辞逻辑、文章形式、生成语境及作家的主体位置,以鲁迅杂文中固有的“生产者”“消费者”等概念为核心,开拓研究的新视点,追求构建对鲁迅杂文的“整体性的认知”,再一次在不断试错的意义上接近甚或进入鲁迅杂文,创新我们走进鲁迅及20世纪中国的理论资源和话语资源。文学29.7万字 - 会员
垒建新文学价值的河床(1923—1937)
本书探讨的是1925-1937年中国新文学的价值实践,这是一个文化上群龙无首、多元共生的时期,不同文学观念在抗衡中并没有互相取代,而是各行其是。文学39.5万字 - 会员
语词博物馆:欧美跨艺术诗学研究
本书对当代欧美跨艺术诗学发展进行研究,首先对欧美跨艺术诗学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对具有代表性的流派进行分类评析,对中西跨艺术诗学做出比较研究;然后运用相关理论对欧美代表性诗歌进行解读,最后对已有重要译作进行疏证,并节选重要跨艺术诗学论述进行翻译。文学36.5万字 - 会员
麦克尤恩的小说创作及其伦理价值研究
本书共十二章,分析了麦克尤恩小说的叙事艺术以及浸淫于作品深处的伦理问题,发掘其中被学界所忽视的伦理诉求。文学23.4万字 - 会员
19世纪西方文学思潮研究(第五卷):象征主义
本书从纵向和横向上对象征主义展开深度研究。前四章历时性地梳理象征主义流派发生、演变、衰落的历史,描述象征主义在欧美的影响。后四章偏重共时性的、综合性的研究,主要探究象征主义的神秘主义、音乐美学、自由诗理论和文化背景。文学39.8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传播与本土书写:比较视域下的中国当代小说生态叙事研究
本书全景式考察了西方生态思潮传入中国后,中国本土生态书写的状态、成就、困境与发展趋势,以生态叙事、中西诗学比较、“本土化”三个维度为主体构架,从生态叙事主题与修辞策略、生态叙事价值重估、“本土化”选择及途径等方面展开交互性研究,深度揭示了中国当代生态叙事的史学价值、诗学意义以及民族国家特色,并对其未来“本土化”的发展提出了建议。文学理论15.8万字 - 会员
翻译与影响:《圣经》与中国现代文学
本书立足于比较文学,主要就《圣经》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进行研究。书中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圣经》在20世纪中国的译介和接受情况;第二部分主要研究《圣经》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如周作人、海子、冰心、茅盾、顾城、王蒙等文学创作都受到《圣经》的影响;第三部分主要论述韩素音、张晓风、蓉子、夏宇、斯人几人如何受《圣经》的影响并进行文学创作的。通过本书,读者可以较为详细地了解《圣经》在中国的译介、接受以及对中国现代文文学理论29.5万字 - 会员
明清以来文学中的广府风情研究
本书主要以明清以来的各种体裁的文学文本为对象,旨在多方面地研究文学文本中描绘的广府图景包括广府地区的商业风情、饮食文化、礼仪习俗、岁时节庆、民间信仰、娱乐习尚、园林建筑等,揭示其所蕴含的文化精神。以往研究广府风情的作品有很多,但缺乏从文学角度关照广府风情的视野,本书即是以此为切入点,全面介绍广府风情,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文学理论16.2万字 - 会员
戏曲与俗文学研究(第2辑)
本书为中国俗文学文献的考订研究提供了一个平台。书中以古代戏曲和俗文学研究为主要对象,以实证研究为特色,重视第一手文献资料的发掘与利用,强调对基本文献的调查、编目、考释,尤其强调文献资料考证研究,即集中于作者考、重要事件考、版本文献考索、海内外藏家目录编集、稀见文献考述、新文献材料辑录考释等。戏曲、俗文学、文献、实证,便是本书有别于其他同类刊物的关键词。文学理论22.9万字 - 会员
明清文学与文献(第七辑)
《明清文学与文献》系黑龙江大学明清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辑刊。书中重点以明清文学、文献以及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主,并着力呈现明清文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和最新成果,反映了本学科的特色。文学理论29.7万字 - 会员
文学理论前沿(第21辑)
《文学理论前沿》(半年刊)创刊于2004年,作为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的会刊和国际文学理论学会的唯一中文刊物,是目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集刊中发行量较大的一种。本辑设立“前沿理论思潮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世界文学研究”“亚非文学的理论阐释与建构”“文学阅读与理论阐释”“批评理论与争鸣”五个栏目,共十一篇文章,站在国际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的前沿,对当今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关注和研究,做出新的阐释。更新至:第14章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