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东盟文明交流互鉴之路
晏月平等更新时间:2022-11-17 16:30:52
最新章节:主要作者简介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2021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中国与东盟各国有着悠久的合作传统,文明交流互鉴也已有千年历史,双方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与东盟各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不小成绩,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期间,中国和东盟贸易投资不降反升,逆势增长,未来双方合作潜力依然巨大。本书以文明交往理论、发展理论为分析框架,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时间脉络为主线,梳理并阐述几十年来中国与东盟文明交流发展历程、现状及潜力评价,并结合区域内国家发展实际,提出未来推进更深层次的文明交流互鉴展望与新发展模式,力图在“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实施背景下,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人文交流合作、文明交流互鉴提供相关参考和实践借鉴。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2-04-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中国—东盟文明交流互鉴之路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主要作者简介
- 后记
- 参考文献
- 第四节 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中国—东盟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
- 第三节 中国—东盟文明交流互鉴新模式
- 第二节 中国—东盟文明交流互鉴发展新路径
- 第一节 中国—东盟各国文明交流互鉴发展方向
- 第七章 中国—东盟各国文明交流互鉴发展方向与路径
- 第二节 中国—东盟国家文明交流互鉴状态及潜力评价
- 第一节 中国—东盟各国文明交流实践
晏月平等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外文化交流与港澳史探赜
本论文集收录著者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与港澳史的学术论文多篇。分上下两编,上编探讨明清以来天主教与近代以来基督教新教在华传播的一些问题,包括著名意大利籍耶稣会士利玛窦传记及其著作《几何原本》的传承、“西来孔子”——意大利籍耶稣会士艾儒略及其著作、明清时期《圣经》故事插图版画、西洋钟表的传入、广州华人浸信自立教会的发展、浸信会与广州东山口地区的开发等。下编研究明清时期澳门城市发展与中国戏曲、西洋戏剧活动文化20.4万字 - 会员
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简史(英文版)
本书结合了中国古代通史和中外文化交流两个维度,以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发生的文化交流为主线,讲述中国历史变迁、中外文明互鉴与融汇,揭示中国在跨文明的互动、互融历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文化2.4万字 - 会员
北京对外文化传播发展研究报告(2018)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文化、经济和政治影响力在国际社会备受瞩目。在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北京文化的对外传播具有典型意义。本报告关注2016~2017年北京对外文化传播的整体发展状况,对其进行调查、分析和预测,围绕艺术、旅游、新闻出版、民间外交主题展开论述,力求揭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领域的新形势对北京对外文化传播产生的影响,并分析其规律,预测其发展趋势。文化14.9万字 - 会员
跨文化研究(2018年第2辑/总第5辑)
《跨文化研究》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跨文化研究院组织编撰的综合性学术集刊,其主旨是瞩望人文,学宗博雅,拆解古今中西樊篱,汇通人文,“六艺”兼容;立足语言文学,却无学科本位,尝试将文学、历史、宗教、哲学、语言融于一体。书中以跨文化的方法和视野审视人类古今精神问题,通过对话与交流,致力于推进以中化西、中学西传和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为拓展中国文化世界化的渠道,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做不懈的努力。文化23.1万字 - 会员
跨文化研究(2019年第2辑/总第7辑)
《跨文化研究》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跨文化研究院组织编撰的综合性学术集刊,其主旨是瞩望人文,学宗博雅,拆解古今中西樊篱,汇通人文,“六艺”兼容;立足语言文学,却无学科本位,尝试将文学、历史、宗教、哲学、语言融于一体。书中以跨文化的方法和视野审视人类古今精神问题,通过对话与交流,致力于推进以中化西、中学西传和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为拓展中国文化世界化的渠道,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做不懈的努力。文化24.3万字 - 会员
波斯考古与艺术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波斯访古”以作者的实地考察为基础,讨论两大文明在建筑、造型艺术、物种、冶金工艺、玻璃工艺等方面的科技文化交流;下篇“中国与波斯的文化交流”,从文献记载、交通地理、重要人物、出土文物等角度出发,进一步揭示二者之间的经济文化往来。文化12.7万字 - 会员
跨文化研究(2019第1辑/总第6辑)
《跨文化研究》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跨文化研究院组织编撰的综合性学术集刊,其主旨是瞩望人文,学宗博雅,拆解古今中西樊篱,汇通人文,“六艺”兼容;立足语言文学,却无学科本位,尝试将文学、历史、宗教、哲学、语言融于一体。书中以跨文化的方法和视野审视人类古今精神问题,通过对话与交流,致力于推进以中化西、中学西传和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为拓展中国文化世界化的渠道,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做不懈的努力。文化22.6万字 - 会员
北京市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会成立40周年纪念文集
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0周年,为了回顾与总结四十年来中外学界关于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史的研究状况、探索与讨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创新可能,北京市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会出版了本书。所收文章主要是北京市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会会员关于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研究成果,以及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联合《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与北京市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会举办的“四十年来的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博士生学术会文化25.5万字 - 会员
文献·文学·文化:中日古典学交流与融通工作坊论集(第一卷)
本书收录了《竹添井井成书略窥》《早稻田大学藏五山版底本考》《何为文学遗产:就平安初期文学对中国古典籍之继承与私有化论》《对唐太宗时期文本的运用》《隋唐典籍之东传与日本古典籍对隋唐文学研究之价值》等文章。文化34.3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