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教师专业发展导论
更新时间:2020-09-25 15:09:24
最新章节:附件六 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教材是为教师教育类专业学生所用。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成长过程,职前教师教育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准备阶段,其基本任务是使未来教师具备从事教学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知识。在职前教育阶段,力图缩短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了解到作为教师,是谋生的职业,更是需要不断发展的专业。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达到教师的专业标准,实现教师专业化。不仅要掌握牢固的学科知识,还要拥有坚定的专业理念、坚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本教材的目标群体定位为职前教师,目前,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著述颇多,但关于教师的职前专业准备的研究多是定位在理论视角,本教材一方面试图厘清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脉络,明晰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一方面从实践视角阐述如何进行备课,讲课,反思及开展行动研究,在职前阶段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全程特别是职后教师专业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12-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教师专业发展导论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附件六 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
- 附件五 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
- 附件四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
- 附件三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 附件二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 附件一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 第四节 学期教学评价的设计与实施
- 第三节 档案袋评价的设计与实施
- 第二节 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纸笔测验的设计
最新上架
- 会员
1958—1966:东方文学学科之起步——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中心
本书记述1958年北京师范大学在全国大学中文系(文学院)率先创立东方文学学科(包括编写教学大纲和讲义)的过程,并用今天的眼光审视这个过程及其结果,与21世纪编写的同类教材进行比较,论证当年所取得的成绩及其不足之处,以便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社科25.6万字 - 会员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中国高校专业解读(2025年)
高考志愿至关重要,关系一个人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本书将高中的科目专长、个人兴趣爱好、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等高考学生和家长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与学校和专业密切关联,帮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准确填报志愿。本书第一部分主要就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中的热点问题以及高考考生、家长要特别注意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解答。第二部分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对十二个大类和军事类,800多个社科59万字 - 会员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证研究
本书主要侧重于对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情况进行实证调查研究。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获得第一手的调研资料。同时,借助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证研究的技术方法,对获得的调研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从而较系统、翔实地反映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有一定特色的对策与建议社科13.9万字 - 会员
仕学之间:清末书院生徒群体研究
为仕有绩,治学有声,是中国传统知识人一直以来的追求。清朝末年,伴随着书院数量的空前繁荣,大量学人涌入书院肄业,他们以“书院生徒”之名,一如既往地思考和处理仕与学的关系。时运国运之下,适逢科举停废、新学西学冲击,传统知识人围绕价值判断所生之困境则如影随形:科举停废,何以出仕“西学东渐”,治何之学本书将清末书院生徒置于三层相互交织的历史语境,注重从独立精神活动主体和社会主体的视角,利用诸多私人化记录的社科19.7万字 - 会员
“面试”美国大学
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来到一所所美国大学介绍会和校园参观的现场:生动、活泼、充满热情,鼓舞着留学的孩子们置身其中探索与思考——哪一所才是我的梦想校园(DreamSchool)?作者的视角独特,身份多元,母亲、老师、曾经的留学生、资深的美国职场人士、如今的咨询顾问、家长的朋友……多种角色,促使作者在走访中,格外用心,像是在给自己的孩子寻找大学一样,深挖细琢,一边琢磨“这所学校适合我的学生吗”,一边社科9.8万字 - 会员
校长专业发展的制度体系研究
本书从政策文本视角梳理了校长专业发展的制度体系,从政策执行视角探究了校长专业发展制度体系的实施情况;基于人力资源流程理论、权力制衡理论和组织理论等,提出了需要补充的制度;基于职业生涯发展和制度理论,提出了需要修复的制度;通过补充与修复,完善了基于政策设计的纵横结合的制度体系;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重构了包括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在内的校长专业发展制度体系;通过重构,形成了体现多元化制度主体要求社科17万字 - 会员
中国教育发展与减贫研究(2019年第1期/总第3期)
《中国教育发展与减贫研究》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扶贫研究中心主办的集刊,立足于我国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教育发展与减贫的时代主题,研究和借鉴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与减贫的科学理论和有益经验,探讨和剖析我国教育发展与减贫的理论体系、实践经验和典型案例,力求为促进我国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和脱贫攻坚积极建言献策。社科10.4万字 - 会员
我和科技小院的故事(非洲版)
科技小院是建立在农村生产一线,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示范推广于一体的基层科技服务平台,由研究生和教授常年紧密联系农业生产一线,解决农业研究与生产应用脱节、农业人才培养与农业生产结合不紧密、农业技术转化效果差的问题,并在生产一线开展实用技术创新。将科技小院培养模式应用到非洲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了解非洲农业生产需求,适应非洲农业生产一线的工作,将中国先进农业技术应用于非洲并进行创新,培养知华、友华、爱社科7.2万字 - 会员
中国农村教育:政策与发展(1978~2018)
本书揭示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村教育的政策变迁及产生的深刻变化。基于对政策文本和统计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农村教育实现了教育普及程度由“五年”到“十五年”的深刻变化,城乡教育发展从“非均衡”到“均衡”的战略转变,农村教育体制从“人民办”到“政府办”的制度变迁,农村教育思想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艰难转换,农村教育结构由“单一”到“多元”的重大转型;农村教师身份由“民办”向“公办”的历史社科29.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