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给水管道听漏技术及案例分析
郑少博 徐学良 曹建树等更新时间:2020-08-07 16:32:14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给水管道听漏技术及案例分析》以一线给水管道听漏技术人员最需要的经验和理论为基础,总结了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禹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多年来的大量现场试验和听漏专家的技术经验,结合国内外听漏技术的*新发展,着重介绍了听漏技术、听漏方法、听漏常用仪器、不同工况下听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听漏实例分析,并给出大量听漏案例。本书将工程经验进行了科学整理,是一本系统全面的听漏技术书籍。
品牌:机械工业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3-24 00:00:00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给水管道听漏技术及案例分析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参考文献
- 附录 技术规范、规程、标准和政策文件
- 7.2 案例分析
- 7.1 听漏基本工作流程
- 第7章 听漏案例分析
- 6.3 漏水点验收与成果提交
- 6.2 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
- 6.1 技术组织方案
- 第6章 给水管网漏水检测技术实施方案
- 5.4 听漏中的被动检漏和主动检漏
郑少博 徐学良 曹建树等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非标准空间体验:当代建筑“非常规体验空间”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商家日益注重通过创造特殊体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作品也把创造独特体验作为设计所追求的核心目标。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大量案例深入分析了当代建筑设计中与体验经济特征密切相关的五种设计手法,分别为:与感官体验相对应的材料质感化,与情感体验相对应的空间场景化,与行动体验相对应的功能模拟化,与关联体验相对应的细节符号化。建筑0字 - 会员
非标准思维:当代建筑“互动思维的非常运用”
本书以大量富有创意的互动设计案例为基础,同时结合一定数量的作者自己的设计实践,从其中寻求它们之间的规律,并从规律中总结归纳出具体的设计思维与手法,解读其中的互动设计亮点。通过结合实际项目,以及从其他领域引出互动思维的广泛存在,结合作者的独特思考,来明确研究建筑互动思维的方向、方法和意义。建筑1字 - 会员
建筑快题设计方法与实例
本书是对建筑快题设计进行全面解析的综合教程,以建筑快题设计方法为基础,以解决建筑快题设计难点为目标,以提升建筑设计水平为宗旨。全书分为六章。靠前章为建筑快题设计的基本概述,第二章为建筑快题设计的应试方法与常见问题分析,第三章为建筑快题设计的元素解析,第四章为各类型建筑设计特点解析,第五章为各大院校考研真题作品解析,第六章为快题基础及表达突击。通过本书的学习,希望能够拓宽读者的设计思路,全面提升建筑建筑0字 - 会员
非标准装置:当代建筑“自然材料的非常运用”
本书借鉴多学科的思想观点对当代建筑中自然元素的引入手法进行深入研究与剖析,归纳出在设计中“非常规”运用自然元素的基本手法。它们分别是对自然规律非常规运用、对自然过程的非常规表现,对自然意向的非常规联想。建筑0字 - 会员
非标准解读:当代日本建筑“非常规空间解读”
本书为建筑学专业教辅图书,介绍了近些年来具有创意的日本优秀建筑设计作品,通过案例分析做出详细的归纳与总结。本书内容上根据日本新锐建筑师作品中呈现的新特点分为四部分:一、通过“复杂性”消解内外的空间界面。第二部分:通过“尺度变化”呈现动态空间距离。第三部分:通过“确定性”元素创造不确定关系。第四部分:“非建筑”引发建筑新的空间审美。建筑0字 - 会员
建设工程新技术及应用
本书共九章,主要内容包括: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钢筋与混凝土技术、模板脚手架技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钢结构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绿色施工技术、防水技术、抗震与加固技术等。建筑0字 - 会员
最佳购物中心动线设计表现
购物中心的动线设计是整个商业建筑规划设计的灵魂和纽带。本书以多家优秀的国内外购物中心为蓝本,选取有特色的和整体表现力强的购物中心动线设计作范例,结合地块特点和商业规划特征,归纳与总结动线设计的类别、主要原则,解剖优秀动线设计的典型特征。建筑0字 - 会员
非标准改造:当代旧建筑“非常规改造”技巧
本书是对当代旧建筑改造更新在设计中富有创意设计技巧运用所做的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近些年来国内外对旧建筑改造更新中的创意手法运用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大量的旧建筑改造更新案例使建筑师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由此也转变了建筑师对旧建筑更新的设计态度。建筑师从多个不同的视点重新审视旧建筑与新建筑之间的关系,并在实际项目中将自己独特的设计思想融入旧建筑改造更新中,由此诞生出许多具建筑0字 - 会员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对城市微气候的影响
本书探讨了城市地下空间(以下简称“地下空间”)开发对城市微气候的影响规律及理论含义,主要结合城市规划与城市问题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及交叉学科发展前沿——城市规划、建筑科学及城市气候学的研究成果,将城市微气候问题引入地下空间学科领域,实现了地下空间开发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的量化研究的突破,目的在于以城市微气候指标作为量化参数,探索地下空间开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机理、影响因素与影响规律。建筑6.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