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美国19世纪经典文学中的旅行叙事研究
田俊武更新时间:2019-10-24 20:15:39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将美国19世纪经典文学中的旅行叙事作为研究对象,探寻旅行与文学的起源关系、经典文学中旅行叙事的美学特征,全面梳理美国19世纪经典文学中旅行叙事的文化渊源、旅行范式和基本主题,详尽阐释詹姆斯、费尼莫、库柏的“西部旅行”、赫尔曼、麦尔维尔的“大海旅行”、纳撒尼尔、霍桑的“黑夜旅行”、沃尔特、惠特曼的“大路旅行”、马克、吐温的“大河旅行”和亨利、詹姆斯的“欧洲旅行”等叙事,揭示旅行叙事在美国19世纪经典作家的小说和诗歌中的典型呈现。
品牌:人大数字
上架时间:2017-08-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美国19世纪经典文学中的旅行叙事研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结语
- 第六节 詹姆斯“欧洲旅行”小说对20世纪美国文学的影响
- 第五节 《奉使记》:欧洲之行与美国价值观的背叛
- 第四节 《贵妇人画像》:欧洲之行与人生认知的失败
- 第三节 《黛西·米勒》:欧洲之行与文化病殇
- 第二节 欧洲旅行对亨利·詹姆斯创作的影响
- 第一节 亨利·詹姆斯的旅欧经历
- 第九章 亨利·詹姆斯小说中的“欧洲旅行”叙事
- 第六节 马克·吐温对20世纪美国“大河旅行”小说创作的影响
田俊武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当代》的现实主义文学建构与生产
本书以《当代》杂志为研究对象,在对《当代》个案进行微观研究的同时,目光扩大至对整个当代文学的分析和考察。在研究过程中既关注《当代》与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之间的互文性关系,通过《当代》辨明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构成和嬗变过程,同时又将《当代》放在社会和历史的角度加以阐释,考察文学生产制度内部的权力构成。本书通过文学期刊透视一个阶段文学史生成的复杂面貌,在梳理其演变过程的同时实现对当代文学历史进程的观照。文学20.6万字 - 会员
东北作家研究
本书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试图走进东北文学的微观世界,在东北作家个体系统中逐步发掘东北文学大系统的完整风貌,结合整体地域文学发展历史和中国文学整体发展状况,探寻东北文学自身特殊的运行规律,挖掘东北作家在“文风不盛”的基础条件下顽强而坚韧的文学探索精神。全书重点关注了20世纪以来的东北文学,在作家的选择中兼顾了时代性和多元性,着重考察了东北作家与东北地域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努力廓清东北作家的创作在中国现文学20.1万字 - 会员
人文(第三卷)
《人文》学术辑刊由河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编辑,《人文》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社会效益第一。《人文》以人文关怀为中心,突出学术原创性与新知传播,注重实证研究,鼓励综合创新,力图融通各学科,探讨各种学术思想和历史文化问题,展示中国思想学术界新成果。《人文》力争为学术界提供一个优质学术成果发表平台。文章以学术文章(论文)为主,也发表欢迎思想学术随笔及其他形式的学术文章。另设“对话”“学林”“札记”“书札文学24.5万字 - 会员
岭东的叙事与抒情:新世纪粤东文学观察
本书以新世纪以来粵东地区的小说和诗歌为主要研究对象,既有对区域性现象的整体论述,又有对陈继平、林渊液、陈崇正、林培源、吴纯、陈润庭等小说家和游子衿、黄昏、阮雪芳、陆燕姜、辛倩儿等诗人的个案分析。微观见证近年粤东叙事和抒情两个领域的精神潮汐。文学22.9万字 - 会员
19世纪西方文学思潮研究(第四卷):唯美主义
本书从哲学、美学、艺术史、社会生活变迁以及东西文化交流等层面探究唯美主义思潮的发生语境,梳理其在19世纪主要欧美国家的发展谱系,将其“为艺术而艺术”的诗学理念细化为“艺术高于生活”“艺术自律”“艺术拯救人生”等层次并展开深度阐释,指出唯美主义诗学理论和文学创作既有相互对应的一面,又有互相错位的一面。文学40万字 - 会员
当代中国文学的宗教维度
文学关注“人”,特别要表现人的“三性”,即:“兽性”“人性”与“神性”。设置“神性”的标准,不是为了达到“神性”,而是为了获得“人性”,不至于处身“兽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表现“人性”,总是不能离开“神性”的立场;文学是“人学”,总是要有“神学”的参照。这是文学的魅力。本书认为,相对于“启蒙”“革命”“批判”“生存”等现实主义要义,当代中国文学的力量也源自神学精神层面的“博爱”,“博爱现实主义文学20.3万字 - 会员
女性言说的自由与禁忌:中国现代女作家小说叙述声音研究
本书重点运用以苏珊·S.兰瑟为代表的叙述声音理论,结合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分析、读者反应批评等方法,从理论上厘清了叙述声音及其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叙事形式和意识形态,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小说作品中的叙述声音进行了综合分析。文学15.1万字 - 会员
消费诗学的历史表意
以“史”为纲梳理文学消费主义的公共性身份变迁及其价值功能变化是本书的基本思路。在此宏观构架下,具体以新时期以来文学消费主义公共性身份与价值功能的三次变迁及其所表征的市场经济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为结点,从总体上探讨其历史演进的精神轨迹、内在规律与价值特点,详细论述文学消费主义公共性身份与价值功能变迁的具体过程与微观形态。文学20.8万字 - 会员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二十五辑)
本书内容涉及古文献学理论研究、传世文献整理与研究、古文字与出土文献研究、海外汉籍与汉学研究等中国古文献研究等相关领域。全书根据经、史、子、集分为四个部分,在目录中以空行体现。论文或为相关领域某个专门问题的最新研究,或为中国古代著名学者的生平、交游考,或为海外汉学的交流探讨。文学26.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