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互联网+”驱动的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路径研究
刘松更新时间:2019-08-30 18:20:20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竞争力相对于发达区域处于弱势地位,即使新培育的新型农业主体总体上仍然处于农业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缺乏组织化的大环境,它们只是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区域农产品的生产形式、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对完成生产与市场的对接,保证农业生产稳定、质量安全、低成本流通以及提高欠发达地区农业主体收益的作用有限,甚至在局部区域内造成更严重的农业主体增产不增收的尴尬局面。如何在宏微观条件欠佳的条件下,促进欠发达地区各类新型农业主体持续发展,并带动比重更大的传统农业生产群体共同发展是全面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书主要以湖北省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为研究对象,在凝练国内外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经验和分析湖北省欠发达地区弱势情境的基础上,结合国家重大涉农政策的新要求,提出欠发达地区“多阶段双链协同三产融合”的农业现代化思路,即主张欠发达地区在挖掘“适应性优势”基础上建立起AFNs,从而开展区域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围绕AFNs的扩展分四个阶段促进区域农业生产现代化和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农业服务现代化的协同发展,最终实现欠发达地区“三产融合发展”的目标。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7-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互联网+”驱动的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路径研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作者简介
- 参考文献
- 第六节 规避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的误区
- 第五节 优化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区域环境
- 第四节 建立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链发展服务机制
- 第三节 完善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主体培育体系
- 第二节 夯实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
- 第一节 做好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的顶层设计
- 第八章 “互联网+”驱动的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保障体系
- 第四节 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服务平台建设的对策
刘松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灯塔村卷:新时代的“三苦精神”
为更好地发挥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党和国家思想库、智囊团的重要作用,加强对重大问题开展国情调研,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国情调研工作的意见》规定,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简称“扶贫百村调研”)国情调研特大项目。对全国范围内兼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100个贫困村开展村庄国情调研,包括一定比例的2010年以来已经脱贫的村庄。村庄指行政村。村庄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村庄基本状况、贫困状经济8万字 - 会员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初化村卷:政策协同助力石漠化乡村脱贫
初化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石漠化山区,属少数民族聚集山区。本书主要介绍了初化村的贫困状况、脱贫历程、脱贫成效,以及各级政府扶贫政策措施和扶贫思路。通过实地调查访谈和问卷统计,总结分析了初化村精准扶贫中的宝贵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初化村精准脱贫的实践探索中提炼出值得关注的问题,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经济5.3万字 - 会员
元创新:技术、元宇宙与未来商业
本书既是对“元宇宙—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创新的深入剖析,也是对未来商业和社会发展的探索思考。本书以元宇宙各大板块为焦点,从区块链、AR、VR、数字孪生、智能合约、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领域,深入地探讨了相关技术群落如何协同迭代,从而推动新商业模式的构建与发展。本书不仅着眼于数字技术本身的演化,更关注数字技术与商业、社会之间的深刻互动,是对未来商业模式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前瞻性思考,是对“重构”社会组织模式经济28.8万字 - 会员
乡村振兴:规划·路径·案例
《乡村振兴:规划·路径·案例》一书由导读和战略规划:全面推进顶层设计;保障供给:筑牢农业安全基石;科技强农:聚力现代农业支撑;有效衔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产业振兴:打造强劲乡村经济;美丽乡村:坚持生态宜居道路;创新驱动:激发乡村治理活力;人才培育: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八章组成。本书图文并茂,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直观的图表等解读重要知识点,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案例介绍和实操指引,便于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掌经济10万字 - 会员
“双碳”目标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中国将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双碳”目标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全面推进制造业实施绿色创新,通过绿色技术、工艺、设备、产品的不断迭代升级实现大规模降碳。因此,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双碳目标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核心内容。本书以制造业为切入点,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内外研究、道路选择、基础条件、重点行业、空间布局、贸易结构、风险防范、竞争优势等方面研究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经济14.6万字 - 会员
成都医疗美容产业发展报告(2019)
本书是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与成都市医美产业协会共同组织专家学者编写的成都市首部医美产业发展报告,从成都医美产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协调、终端消费群体、产业配套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呈现了成都市医美产业的发展现状、未来趋势、投资机遇。本书主要采用实地调研与文献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既力图为读者呈现成都市医美产业发展的客观情况,也力图通过深入的理解和剖析,对成都市医美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路径形成有价值的研判。经济17.6万字 - 会员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大仓村卷:凝心聚力决胜脱贫攻坚战
大仓村地处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属于省级贫困村。本书总结了当前扶贫理论与方法,围绕祥云县精准扶贫工作展开讨论与分析,通过地方统计数据与资料,分析了该县大仓村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精准扶贫成效与存在问题;通过农户调查问卷收集数据,深度讨论了非贫困户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生产生活现状、扶贫满意度及影响因素,最后给出了继续完善大仓村精准扶贫工作的建议。经济6.4万字 - 会员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本书在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共十九大报告精神的前提下,试图揭示中国特有的土地管理制度对城镇化发展进程产生的全方位影响,在坚持现有国情和土地制度的基础上,探索如何进一步释放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能量,激发城乡各类经济主体的活力,从而寻找出促进城镇化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从当前我国所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来看,如何客观公正的来看待过去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制度的作用,如何重新认识未来土地管理制度将能继续发挥的作用经济12.5万字 - 会员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河源村卷:全民参与助力精准扶贫
河源村坐落在三江并流核心区海拔3000米的老君山上,属于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的云南滇西边境山区。本书通过座谈会资料、问卷数据、个案深入访谈资料等第一手资料,从不同的主体视角(玉龙县政府、九河乡政府、驻村工作队、河源村委会、建档立卡户、非建档立卡户)对河源村实施精准扶贫的情况进行全景式的深描和分析,力求还原河源村实施精准扶贫的全过程,并对河源村精准扶贫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以挖掘河源村实施经济7.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