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人的精神
辜鸿铭更新时间:2016-10-28 18:07:08
最新章节:第26章 注释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中国人的精神》是系统反映辜鸿铭思想的一部作品,1915年发表于北京,用英文写成,旨在对外展示中国文明的价值,呼吁东西方文化彼此融合。1915年,欧洲正深陷一战的泥潭,仿佛大厦将倾,西方人几百年来第一次对自身文化产生集体性的反思。辜鸿铭旁征博引,以歌德、卡莱尔和阿诺德的思想为对照,向西方阐释古典儒学的精神内核。
品牌:果麦文化
译者:李静
上架时间:2016-09-25 00:00:00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果麦文化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中国人的精神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第26章 注释
- 第25章 作者简介
- 第24章 附录:《中国人的精神》英文稿(节选)(5)
- 第23章 附录:《中国人的精神》英文稿(节选)(4)
- 第22章 附录:《中国人的精神》英文稿(节选)(3)
- 第21章 附录:《中国人的精神》英文稿(节选)(2)
- 第20章 附录:《中国人的精神》英文稿(节选)(1)
- 第19章 暴民崇拜教或战争与出路(2)
- 第18章 暴民崇拜教或战争与出路(1)
- 第17章 汉学(二)
辜鸿铭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人人都应该知道的中国规矩(插图版)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老祖宗留下了许多“不成文”的禁忌或规矩,这些规矩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人们的行为,既反映了传统文化,也是千百年来的礼仪积淀。本书以漫画的形式,生动活泼的风格,图文并茂地阐释了诸多中国老规矩,内容涉及起居、会客、交际、礼节、打扮等,解析不同生活场景中的处世之道,旨在抓住时间的针脚,让美好的品德、家风和教养为每个人熟知和铭记。本书适合想要了解中国规矩、学习礼仪教养的读者阅读。文化2.4万字 - 会员
中国妖怪大全(精装珍藏版)
《中国妖怪大全》是中国妖怪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全书收录了305个妖怪(含136个妖魔鬼怪,125种奇禽异兽,27位神仙异人,17种仙草奇虫),217个神话故事,417幅经典绘画。从神仙异人到奇禽异兽,再到妖魔鬼怪,汇集中国各地传说、民俗和神话,配以奇幻又富有创意的插画,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光怪陆离、神秘莫测的妖怪世界。文化17万字 - 会员
中华传统文化:走进齐文化(第二册)
齐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具有的鲜明的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文化精神,不仅在我国古代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已经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对今人依然有许多启迪和借鉴意义。《中华传统文化:齐文化读本》丛书编写委员会以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指针,从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上把握齐文化的特点,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面向中小学生,一体化设计读本的编写内容与编文化2.3万字 - 会员
神奇的数字:探析数字背后的中国文化
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对一些数字表现出格外的偏好,并赋予了它们特定的寓意。从易学的角度赏析中华数字文化,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对于寻常人而言确实难以参悟。不过“大道至简”,通过列举一些具体的例子参详,即便人们的认识水平高低不同,也都能够从中感悟到数字的魅力,惊叹于数字的精妙之处。笔者衷心祈愿这本书能够让更多的人回归本源,遵循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传承增添文化趣味,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文化2.7万字 - 会员
国韵·香文化
香文化内容广阔、驳杂,包括了香的历史传承、香品基本分类、香器使用、香思想转变发展等内容,作为一本香文化的入门书,我们将从历史文脉、技艺传承、生活空间等多角度展现香生活的雅趣。本书的第一章讲解香的历史传承、基本香品分类以及不同时期的文化内核发展变化,让大家对传统香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再分别讲述各个历史时期的香与香文化故事,我们想这更有利于理解香在不同时期的发展以及与人的关系。最后介绍了现当代香文化的发文化6.4万字 - 会员
传统文化故事集
《传统文化故事集》是易中天先生写给自己外孙的书,讲老祖宗传下来的做人的智慧、做人的道理,助孩子在快速变化的时代有一个稳定的内核,成为真正的人。例如,庄子告诉我们活好自己,不跟任何人比,因为人和人天生不一样,人和人也可以不一样。孟子告诫我们,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承认错误不丢人,反而更能赢得尊重。周易揭示了关于世界的朴素真相:世界永远在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所以不必害怕变化,智者永远喜欢变文化14.6万字 - 会员
中华圣贤思想学说
本书为概述古代圣贤思想或学说的普及读物,由“儒道为中国文化的主体”(赵吉惠)、“孔子及两千五百年儒学变迁”(梁启超)、老子(梁启超)、“中国先贤学说”(胡怀琛)四部分组成,供传统文化爱好者阅读,初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文化18.9万字 - 会员
文化传承发展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学遗产》创刊于1954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唯一的古典文学研究专业学术刊物。70年来,《文学遗产》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不移地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推进我国古代文学研究事业,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的文学知识体系作出了卓越贡献。经过编辑部几代同仁的辛勤工作和开拓创新,《文学遗产》已成为代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最高水平文化19.1万字 - 会员
清代龙袍研究
清代龙袍起源于后金、形成于顺治、发展于康熙、成熟于雍正、定型于乾隆中期,代表了清代皇家织绣技艺的最高水平。其装饰起初深受明代影响,后形成独立的风格。目前,人们对清代龙袍的认识主要集中在乾隆以后,清前期提及不多。本书基于大量的历史文献、实物调查,系统地研究了清代龙袍的产生、制度的形成、制作的方法、纹样类型及风格演变,其中较大篇幅地论述了清前期的龙袍。此外,书中也结合时下热点探讨了清代龙袍的断代问题,文化15.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