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会员
大展弦比飞行器气动弹性分析的传递函数方法
本书将计算固体力学中的传递函数方法应用于解决航空领域中的飞行器气动弹性问题,并以大展弦比太阳能无人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若干气动弹性静、动力学问题研究。全书共7章:第1章阐述了本书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概括了飞行器气动弹性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前沿热点问题,以及传递函数方法的研究及应用现状;第2章基于数值传递函数方法研究大展弦比干净机翼的静动、气动弹性稳定性问题;第3章将数值传递函数方法应用于带外挂大展弦航/航天4.8万字2.3万人气 - 会员
图说空间站的科学
人类历史上首个空间站礼炮1号于1971年成功发射升空。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舱由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2022年底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全面实现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本书内容涵盖:第一代到第四代空间站的发展概况;载人航天关键技术,包括运载火箭技术、飞船技术、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太空行走技术以及空间科学实验技航/航天7.7万字2.3万人气 - 会员
太空中的原子能II:美国空间核电源与推进史
本书从对20世纪70年代末开发的计划和系统的概述开始,追溯了美国太空核动力系统的开发和使用,包括为开发而设计的任务和计划。航/航天15.2万字2.3万人气 - 会员
星务小卫星技术
本书的编写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始终贯彻“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教学理念,努力体现“注重实际应用,淡化数学理论、强化数学实践”的编写原则,同时充分吸收了一线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宝贵经验,兼顾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本书增加了微视频、电子教案等数字资料,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纸质教材与数字资源相结合,形成了一本完整的、系统的新形态、立体化教材,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增强学生的自航/航天33万字2.2万人气 - 会员
星务小卫星技术
本书基于我国小卫星事务管理技术(简称星务技术)二十多年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内涵,将其推广到整个微小卫星的设计、制造和运行应用中,建立另一种新型卫星体系架构,称之谓“星务小卫星”。目前,国内许多小卫星都是依据它,在星上建立了星务系统。由于它的存在,使得复杂的卫星制造可以简化,使得星上的许多分系统“虚拟化”,部分硬件功能被软件功能替代,设备的功能可以软件定义,带来卫星运行管理的灵话性。同时,基于星务管理技航/航天33万字2.2万人气 - 会员
航空动力系统滑模控制
目前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迅猛,高校航空航天类专业学生及科研人员规模不断扩大,对航空航天类专业相关书籍的需求旺盛。在航空动力系统控制领域,还没有一本以航空动力系统为控制对象,介绍滑模控制理论及其应用的书籍。本书根据作者多年在国内外的技术研发成果及多项科研项目的成果,较为全面阐述了航空动力控制系统的关键理论及滑模控制理论的主要方法,给出了典型航空动力系统的多种滑模控制仿真实例,具有理论与工程相结合的显航/航天4.7万字2.2万人气 - 会员
太空中的原子能:一段历史
本书以非技术性语言,讲述美国空间同位素电源计划的历史,涵盖了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计划开始到1982年的这段时期。航/航天9.4万字2.2万人气 - 会员
模态试验技术与实践
模态试验是解决结构共振问题的重要方法,是结构动力学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书分10章分别介绍了模态理论基础和模态试验技术。第1章~第5章为理论基础部分,详述了振动系统的概念、组成和系统特性,包括单自由度系统、两自由度系统和多自由度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及计算模态分析方法,以及振动工程中常见的反共振现象和阻尼饱和现象的原理,并介绍了信号处理的相关内容。第6章~第10章为模态试验技术部分,介绍了模态航/航天12.5万字2.2万人气 - 会员
图说太空中的3D打印
探索浩渺宇宙是人类从诞生以来就孜孜以求的梦想。3D打印技术是近年来最重要的技术发展方向之一,被誉为“将改变二十一世纪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大技术突破之一”。这两者的结合赋予了“太空中的3D打印”极高的科技含量、极强的应用潜力。本书从未来太空中重要的技术发展方向之一—3D打印技术出发,重点阐述太空中3D打印的定义、技术手段及其重要的应用场景。本书主要介绍了太空中的3D打印新技术、新应用和未来展望。怎样在航/航天6.6万字2.2万人气 - 会员
陕西省志·民用航空志 (1995—2010)
《陕西省志·民用航空志》是陕西地方志民用航空专业性志书,时间跨度从1995年至2010年12月,主要记述陕西境内民用航空事业发展的历程和规律,该志书以突出陕西民用航空主业、重点、特色为原则,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图表相辅。航/航天55.6万字2.2万人气 - 会员
星耀中国:我们的嫦娥探月卫星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对月球的好奇与向往从未停息,古有嫦娥奔月传说,今有嫦娥探月卫星。本书系统地讲述了我国嫦娥探月卫星的发展历程和相关科学知识。全书共分为5章,第1章回顾古人观月历史,介绍了月球的基本情况和探测月球的意义;第2章揭秘月球探测卫星的探测方式、组成、研制及任务过程;第3章放眼世界,介绍国外月球探测历程;第4章回顾我国探月工程任务的实施过程,详细讲述从嫦娥一号卫星到嫦娥五号探航/航天8万字2.2万人气 - 会员
九天揽月:太空探索史话
摆脱地球引力的羁绊,飞向太空,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多少人为这个梦想而努力,前仆后继,勇往直前。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注定是一场充满勇气和挑战、冒险与荣耀、永无止境的征途。航/航天12.2万字2.1万人气 - 会员
再入飞行器概念外形优化设计:应用于返回舱和有翼飞行器
本书是针对目前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形势及法律知识缺乏情况,从大学生安全法律理论、安全法律观念、安全法律心理等方面出发,强化大学生安全法律意识。帮助大学生掌握科学的安全技能,灵活应对各种安全法制问题,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航/航天10.1万字2.1万人气 - 会员
多旋翼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延伸
本书以多旋翼飞行器为载体,全方位系统地阐述了产品设计应考虑的因素。其中,“市场之需”分析了细分市场发展的行业空间及趋势,以及当前发展受限的瓶颈;“科技之真”概述了多旋翼飞行器设计的总体技术、部件技术和系统技术;“人文之善”论述了人文关怀与科技的结合在具体多旋翼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艺术之美”阐述了多旋翼飞行器关于造型美学、交互美学和色彩美学等设计内容;“商业之作”阐述了多旋翼飞行器进入市场发展服务于航/航天7.4万字2.1万人气 - 会员
青少年航空模型制作、放飞与竞赛教程
本书以各种航空模型的设计和放飞为主,包括手掷飞机、橡筋动力飞机、电动飞机、旋翼机和特种飞行器等模型,融合了各种飞机的飞行原理、空气动力学、无线电遥控、气象等航空知识,有着完备的课程体系。全书共6章,以每一类模型为一章,详细讲解其原理、制作、放飞和竞赛,并将模型的飞行原理和调整原理融入各种实验和飞行的探究活动中,内容循序渐进、深入浅出,旨在帮助学习者成为一个优秀的飞机设计者和飞行员,提高竞赛水平。关航/航天9.7万字2.1万人气 - 会员
航天型号总指挥的科学观与方法论
中国航天事业六十多年的发展史是几代航天人的创业史,更是航天型号“两总”管理模式下型号总指挥带领航天型号队伍谱写中国航天事业新篇章的拼搏史。在这段历程中,他们胸怀爱国之情,肩扛报国之责,勇攀科技高峰,带领队伍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一个又一个奇迹。本书旨在系统总结型号总指挥的航天型号管理经验,提炼形成一套型号总指挥的行为准则和管理工作方法,为型号总指挥的培养和成长提供借鉴和指导。《航天型号总指挥的科学观与方航/航天20.8万字2.1万人气 - 会员
航天技术先锋: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火箭和航天器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本书以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在火箭和航天器技术发展为主线,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该所在探空火箭、长征1号运载火箭、返回式遥感卫星及其回收技术、神舟号载人飞船及其应急救生技术和回收着陆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发展史及取得的成就。本的出版,对于宣传我国火箭和航天器技术取得的伟大成就,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增强“四个自信”,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中国航天技术和航天史的普及也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航/航天20.5万字2.1万人气 - 会员
基于四维航迹运行的大型客机飞行引导技术
本书围绕四维航迹运行中如何实现精准定时到达这一目标,全面阐述基于四维航迹运行的大型客机飞行引导技术,内容覆盖飞行计划航段解析、四维航迹规划和重规划、四维航迹飞行误差估计、基于四维航迹运行的飞行引导指令计算、飞行管理着陆系统(FLS)进近引导等飞行引导全过程。本书共12章,主要内容包括飞行计划航段解析和过渡路径的构建、基于航迹运行的四维航迹规划、四维航迹各个航路点的要求到达时间(RTA)分配、四维航航/航天17万字2.1万人气 - 会员
卫星导航系统民用导航电文信息安全认证技术
本书是一本关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民用导航电文(B-CNAV)信息安全认证技术的图书。本书首先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的脆弱性和面临的安全威胁以及欺骗攻击模型;然后介绍了基于导航电文认证(NMA)和扩频信息(SSI)的北斗二代民用导航电文(CNAV)信息认证方案,研究了北斗二代民用导航电文信息安全认证和抗欺骗方法,包括基于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ECDSA)的北斗二代民用导航电文信息认证方法、基航/航天9.9万字2.1万人气 - 会员
航天器多源信息融合自主导航技术
本书系统论述了航天器多源信息融合自主导航的理论、方法和技术问题,内容涉及估计理论、融合算法、性能分析、信息融合自主导航技术以及地面仿真试验技术等,是作者在从事深空探测自主导航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该领域最新研究进展,总结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而成,反映了本领域的研究前沿和技术发展趋势,是一本结合基础理论方法、系统设计分析与仿真试验技术为一体的技术学术专著。本书既可作为从事航天工程科研人员的参考书,也可航/航天17.6万字2.1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