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古言
  • 短篇
  • 青春
  • 幻言
  • 仙侠
  • 艺术
  • 雕塑
  • 设计
  • 人体艺术
  • 工艺美术
  • 民间艺术
  • 建筑艺术
  • 艺术类考试
  • 收藏
  • 连环画
  • 艺术理论
  • 各国艺术
  • 摄影
  • 绘画
  • 书法篆刻
  • 媒体艺术
  • 戏剧艺术
  • 音乐
  • 舞蹈
  • 会员

    电影时代:保利娜·凯尔评论集

    《电影时代》原书为《纽约书评》作者兼凯尔的多年好友桑福德·施瓦茨(SanfordSchwartz)所编,中文版在此基础上由知名书评人刘铮选篇集结,收录了凯尔最为风趣、畅快、见解独到的篇目,让我们得以与她展开一段充满启示与娱乐意义的对话。她带我们重温伟大艺术家的精髓——例如奥逊·威尔斯和罗伯特·奥特曼,也不吝于赞美垃圾商业片触动我们内心深处情感的方式。同时也决不放过整个电影产业日渐堕落与自欺欺人的
    媒体艺术41.2万字
    3.1万人气
  • 会员

    光幻中的论语:十七年电影的导演逻辑

    《光幻中的论语:十七年电影的导演逻辑》是徐皓峰最新的电影评论集。主要将新中国国建国后十七年的红色电影展开解读和评说。我们所熟悉的电影作品,诸如《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小兵张嘎》《永不消逝的电波》《早春二月》等等,电影中呈现的社会样貌、民间秩序、生活伦理进行文化及美学意义上的认知和阐释,这将是一个全新的角度。
    媒体艺术10.6万字
    3.1万人气
  • 会员

    算命:清影记录中国2009

    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独立纪录片导演访谈。受访对象风采各异,访谈的内容核心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导演对纪录片的认识;二、导演对当代中国的认识;三、导演对自我的认识。
    媒体艺术1.2万字
    3万人气
  • 会员

    黑色电影:历史、批评与风格(增订本)

    像黑色电影中的私家侦探一般,詹姆斯·纳雷摩尔抽丝剥茧,深挖数十部经典影片,包括经典之作《双重赔偿》《马耳他之鹰》《第三个人》《来自过去》,“新黑色电影”《唐人街》《低俗小说》《蓝衣魔鬼》,以及21世纪的黑色电影《穆赫兰道》《罪恶之城》《杀戮赌场》等,指出了进入黑色电影的七个路径——概念生成、时代背景、审查制度、成本预算、美学风格、黑暗隐喻、新黑色电影。《黑色电影》提供了对黑色电影的原创性研究方法,
    媒体艺术31.3万字
    3万人气
  • 会员

    一个人的电影院

    本书分为四辑:第一辑《70年代人的光影梦》,与70年代人青春与梦想密切相关的电影影评,带有怀旧色彩,所评影评大多为文艺青年至爱之作;第二辑《北美看片》,以国内影迷视角审视北美院线佳作大片;第三辑为《银幕的反面》,立足电影谈人生、社会与生活,以远离观众场的银幕反面,冷视电影的喧嚣;第四辑为《人与事》,盘点20余位电影明星的喜怒哀愁,托出华语影人的存在群像。
    媒体艺术13.5万字
    3万人气
  • 白蛇:浮生艺术画集

    动画电影《白蛇:浮生》官方艺术画集,以绝美的场景、经典的台词、细腻的情感线索,呈现“浮生一年”的动人故事。300余幅高清大图,把浪漫开放的南宋带回眼前。你将领略西湖断桥、九溪十八涧、河坊街等人文与自然美景,看到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更有小白与许仙断桥重逢、许宅大婚、宝青坊戏曲表演、小白盗仙草、法海捉妖等名场面。本书收录影片中所有应当被“记得”的故事。
    媒体艺术158字
    3万人气
  • 会员

    英雄本色:五六十年代粤语片演员剪影·下篇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香港影坛一段光辉灿烂的时期,诞生了众多各具魅力的明星和演员。作者搜集电影藏品近三十年,收藏逾千帧剧照及大量明星照像、杂志、电影特刊,部分为未曾面世的珍贵图片;辅以演员生平事迹介绍,以及对演员与影圈的怀想,图文并茂,向读者展现昔日香港影坛的面貌。
    媒体艺术2万字
    3万人气
  • 会员

    “互联网+”时代的现代影像艺术

    “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社会各行各业结合,进行信息时代的升级换代,影像艺术行业受影响,也发生了变化。本书分十章详细介绍了“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影视艺术和网络艺术涌现出的新作品、新现象、新类型,对网络电影、网络剧、网络节目等“互联网+影视艺术”模式产生的新艺术种类进行了梳理,以文化基因理论为基础着重探讨互联网融合中复杂的艺术现象。全书案例丰富,内容紧贴当下
    媒体艺术22.1万字
    3万人气
  • 会员

    嘿,你正常吗

    “你正常吗?”“你是不是不正常啊?”“你发什么神经?”很多人都曾在生活中遭遇过这类问题的袭击,或者是这类目光的质疑。有时候,我们自己也忍不住在心里自问——女生站着嘘嘘过,正常吗?给自己的每一条朋友圈点赞,正常吗?如果变成异性,会疯狂地爱上自己,这正常吗?······我们害怕自己的一些不同之处,太过与众不同。领导忘记给外卖钱,直接要,正常吗?害怕和三观太正的人做朋友,正常吗?介意伴侣有异性闺蜜,
    媒体艺术9.6万字
    2.9万人气
  • 会员

    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典藏版)

    《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是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创办人孙玉胜的,讲述了《东方时空》十年的创业史、电视的改革史,披露了《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实话实说》等栏目背后的许多故事和细节,以及作者内心对十年电视实验得失的观察与反省。既是电视新闻改革过程的真实纪实,又是各种内幕的揭秘;既是媒体人的实用教科书,又是白领、青年的励志读物。《十年》已是国内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课外必读
    媒体艺术30.6万字
    2.9万人气
  • 会员

    超越英雄之旅:影视人物弧线创作指南

    本书基础建立在“人物弧线”的概念之上,这个概念是重要的编剧工具,是每个编剧都会接触到的人物写作概念。作者据此开发了一个全新的“弧线分析”的角色分析及创作方法。几十年来,各种编剧手册几乎都虔诚地遵循所谓"英雄之旅"和"三幕结构"的原则,而在这个流媒体当道,长篇剧集盛行的时代,大量非线性结构和反英雄角色开始出现,剧作家们正在呼唤分析故事的新方法。本书作者这种技术将作家或编剧用来塑造故事的关键戏剧性原则
    媒体艺术14.7万字
    2.9万人气
  • 会员

    返归未来:银幕上的历史与社会

    著名电影学者戴锦华和王炎围绕电影议题所做的七次深度对谈。通过鲜活犀利的思想碰撞与文字交锋,他们将个体记忆与银幕现实置于20世纪这一动荡多变的历史长流中,向读者揭示出作为一种特殊叙述语言的电影在“书写历史”与“呈现记忆”的过程中带来的谜题、反思、挑战以及寄望。我们将看到,对历史的叙述也是对未来的勾勒,是打开未来想象的钥匙;最终,电影同我们一起不断返归未来。
    媒体艺术12.9万字
    2.9万人气
  • 会员

    微课视频拍摄指南

    全球慕课风潮兴起,各地高校有许多都开始使用或者筹备使用慕课平台。而我国十三五规划中强调应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着力开展优课与微课教学,因此近几年来学校对拍摄教学视频的需求激增,顺应此需求,本书结合洋铭科技的设备及制作平台撰写了一本实用且普遍适用于微课制作者们的工具书。微课、优课、慕课教学视频呈现的方法包罗万象,但品质却是良莠不齐,让辛苦制作视频的老师心血大打折扣,本书作者团队深知不良的教学视频对
    媒体艺术4.3万字
    2.9万人气
  • 会员

    茉莉花开时

    《茉莉花开时》是汇聚苏童电影小说原著、文学剧本以及导演分镜头剧本和手记。侯咏导演根据苏童小说《妇女生活》改编电影《茉莉花开》,获第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并获第1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章子怡)奖及最佳音乐(苏聪)和最佳录音(吴凌)提名。在本书中,摄影出身的侯咏导演形象生动地讲述了《妇女生活》变成《茉莉花开》的全过程。
    媒体艺术17万字
    2.8万人气
  • 会员

    数字媒体艺术导论

    数字媒体艺术导论系统的介绍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组成,着重阐述了数字艺术的几大重要领域的发展及现状。特别是对数字技术崛起之后,技术手段融入各项艺术创作,所带来的变革和影响做出翔实的介绍,对当下热门的艺术形式做出系统的分析,如立体电影技术、在线包装应用、新媒体走向等,并对数字媒体艺术的未来发展做出展望、对发展中的问题提出思考。李秀兰,女,语言学硕士学位,资深英语培训专家,深谙英语语言的学习规律和科学方
    媒体艺术10.6万字
    2.8万人气
  • 会员

    新世纪、新力量、新美学:中国电影新力量导演研究

    本书为电影研究类书籍,分为十一章,包括新力量导演的历史脉络与群体图谱、新力量导演的生态与生存、当前中国文化症候与新力量导演创作等内容,主要分析新力量导演的现状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参考价值。新力量导演的发展前途无量。
    媒体艺术32.2万字
    2.8万人气
  • 会员

    那些让我们沉思的电影

    电影,既是技术,也是艺术;既可以给人快乐,也可以让人沉思;既是光影的盛宴,也充满深刻的哲理。本书是对一些著名电影的诠释和感悟,它不是平铺直叙的电影介绍,也不是一般的影评,而是从人生、哲理的角度对电影进行的思考和解读。如果你想进一步看懂电影,本书也许可以给你提供很好的帮助。让我们一起走进电影、理解电影,探讨隐藏在电影影像背后的奥秘。
    媒体艺术11.8万字
    2.8万人气
  • 会员

    煮海时光:侯孝贤的光影记忆

    侯孝贤四十年电影人生全记录,贾樟柯特别推荐:在中国人的世界里,只有侯孝贤能这样准确地拍出我们的前世今生。《煮海时光》按创作年序,收录了侯导从影四十年来,每一部作品台前幕后的珍贵回忆。对侯孝贤这样的创作者来说,电影这门艺术既有其传承的美学谱系,又不可磨灭地打上了他独特的人生烙印。钱锺书先生尝言:“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但在这个山寨横行的世界,真正的鸡蛋和母鸡都越来
    媒体艺术24.3万字
    2.8万人气
  • 会员

    西学东渐:民国电影美学研究

    中国的电影是随着晚清以来的西学东渐而诞生和发展的,本书以1905年到1949年间的中国早期电影的美学特点为研究对象,以欧美电影创作与电影研究为参照,在中国本土文化和民族审美传统的立场上,对中国早期具有标本意义的导演及其作品进行串联式的解读,以描述和阐释的方式进行理性梳理和总结,揭示出中国传统电影在欧美电影影响下仍保持了鲜明厚重的民族文化的美学特征。
    媒体艺术19.1万字
    2.8万人气
  • 会员

    长影的故事

    长春电影制片厂,“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它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成长,凝结为一种共同的文化记忆。《长影的故事》撷取了长影历史上的一些重要影片和影人,以图文并茂方式,讲述了这些电影的拍摄故事,介绍了一些影人的曲折经历,它们共同构成了20世纪中国文化生态的一个镜面。本书的作者是长影的一位老编剧,曾经担任长影文学部主任、艺术处处长,掌握着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这也使得本书具有一定的历史厚度。
    媒体艺术13.8万字
    2.8万人气
上一页3/9下一页
客户端 | 触屏版 | 帮助 | 反馈 | 举报
达人推广合作:https://kol.yuewen.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B2-20090059 B2-20090028
沪ICP备14016804号-3

客服电话(24小时):010-59357051